我在微博中發了一則徐皓峰幕後解讀的視頻,有位粉絲表示,對手不配合怎麼辦?
這是個好問題,也是個假問題,在現實較量中,不配合是一定的。
這裡不是要刻意幫徐皓峰講好話,他視頻中展現的技術的確不一定好用,或者用出來效果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你用出來了一樣可能被人一拳擊倒。
但是我們評判一項技術實用與否,並不能單純從技術展現的那一瞬間下結論,而要綜合整個體系,也就是我微博說的「瞻前」和「顧後」兩個部分,否則我也可以說直拳一點都不實用。
你打一個直拳,不要告訴我多大力量,漏洞多了去了,比如我可以橫向一撥化解,可以衝上去下潛抱摔,可以通過搖閃加勾拳反擊,可以直接側踹低掃腿攻擊中下盤,可以直接踢斷子絕孫腿,可以直接後撤,可以憑藉抗擊打能力直接換拳,可以用轉身後擺腿打你頭部,甚至要是特別牛逼,還可以直接擒拿挫傷其肘關節等等都可以解決。
然而你會看到,很多的高手反反覆覆就是這麼一個直拳,打得別人一點脾氣都沒有,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的直拳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直拳,而是整個完整體系下的展現。
這個《詠春拳這麼對付泰拳》的視頻放在高手眼裡就有點想當然,就在於將對手的行動維度考慮得過於單一,好比你一個勾拳,我一個扶手,你一個掃腿我一個提膝(要領還是錯的),而現實中,我前手一點,後腿直接一個低掃,腳還沒落地又是一個後手擺拳,三個動作一氣呵成你又該怎麼防?
所謂的瞻前,就是如何形成技術實施的條件,這個是實戰的最關鍵之處,傳統武術愛好者在這點上通常很薄弱,「瞻前」的內容包括預判、引誘、試探、搶位,甚至利用言語、環境去轉移對手注意力,俗稱江湖手段都是可行。
舉個例子,比如裸絞技術,大家都知道一旦成型就幾乎無解,但同樣,有實戰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技術成型的條件極其苛刻,一般人誰會讓你繞到他背後?即便繞到背後了也很難一擊到位,在你調整的時候對手必然會掙扎,那麼也就有了掙脫的可能,所以也就是把對手拖入地面格鬥之後才能看見這種技術。
可是我們看看下面這個視頻,就是現實中應用的裸絞,戰鬥甚至還沒發生就已經結束,這個同樣是「前瞻」的內容,所以你說重不重要?那麼你說裸絞厲不厲害?究竟是裸絞本身厲害,還是這個環境和時機更厲害?
而「顧後」,就是技術未能完全實施的補救措施,還是以直拳為例,一擊不中,可以馬上起膝起腿,又或者順勢下壓,化為劈拳或者轉為摔法搶把位,也可以直接後撤,保持距離。
還是以上述視頻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邊上有一部摩託,是犯罪分子的同夥,這個也可以算做「顧後」的部分——一旦沒有絞準,他一定會迅速推搡甩開受害者,趁受害者沒有站穩,跳上同伴的摩託逃離現場。
僅從正面對抗而言,越高深完善的拳,越是追求一擊之內的多維度打擊,去年小白就跟我說過一個詠春的什麼手,就是一掌從低位標出,一掌之內要包含向上、向前和左(右)的勁力,他的老師說精通了這一手,對詠春來說就無解了,因為詠春的技術都是建立在聽勁的前提下,這樣一來,這些技術就沒法發揮了。
這一點雖然形式上而言與形意拳有所差距,但追求方向是一致的,半步崩拳之所以厲害,就是一拳之中要包含上下左右前五個方向的力,所以一擊之下難以躲閃,難以格擋,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釋郭雲深不管你抱摔、搖閃、後撤、拍擋、迎擊,一個「半步崩拳打天下」。
然而實際上看似簡單的一拳,是將整個形意拳五行十二形的技術高度濃縮整合後的結果,否則郭雲深的傳人就沒必要再學什麼五行拳、十二形,乾脆練一個崩拳就可以了。
話說話來,這也不能怪這些朋友誤會,很多傳統武術愛好者自己都陷入誤區,看看網絡上的所謂教學視頻,有多少是把一些想當然的技術當做寶,成天幻想著一懟一懟跟搗蒜似的拳能橫行天下,更不要說外行會不理解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掃碼關注我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