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海門之夏上演的是由宋衛香山歌傳藝所帶來的海門山歌專場演出,這是宋衛香山歌傳藝所獻給祖國母親的生日禮物,也是十年匯報演出,更是海門第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匯報演出。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邵茂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玉琴,副市長黃靜,市政協副主席鬱斌等觀看了演出。
演出在山歌舞《繡曲情韻》中開啟,海門山歌《小阿姐看中搖船郎》曾經唱響中南海,給首都送去了江海鄉村一縷韻味獨到的清香,昨晚山歌傳承人馬男老歌新曲《再唱小阿姐》,唱出了海門山歌的另一種韻味。
宋衛香嫡傳弟子們的山歌基礎表演《小阿姐看中搖船郎》,一展傳統山歌的魅力。《海門山歌交關多》是宋衛香山歌傳藝所創作的一首新歌,這首歌也教給了海門非遺中心的社區學員,現場這些老戲迷將新山歌唱得有聲有色。
宋衛香還和青年演員聯手獻演了《採桃》選段,讓山歌戲迷們過了一把戲癮。
觀眾:作為海門人聽自己的山歌,感到蠻開心的。
海門山歌是中國戲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植根於江海大地的海門人民喜聞樂見的本土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門山歌不僅受到大人的喜愛,也受到很多小朋友的歡迎。現場,由龍信幼兒園張梓沐等小小山歌傳承人帶來的山歌童謠《山歌頌經典》,把朗朗上口的古詩變成了可唱可頌的海門童謠,用稚嫩的童聲唱出了海門山歌的風韻。
海門第一個校園山歌社團通源小學山歌劇社帶來了校園山歌《江海之雲》,傳遞出濃鬱的江海民俗風情。
表演者:我喜歡海門山歌,是因為海門是我的家鄉,海門山歌讚頌了我美麗的家鄉,所以我喜歡海門山歌。
表演者:今天我和我們海門劇社的小夥伴們一起表演了江海之雲這個節目,我特別喜歡這個節目,因為這個節目旋律優美,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海門山歌,將海門山歌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了解海門山歌,讓我作為海門人感到自豪。
宋衛香山歌傳藝所成立於2009年,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宋衛香的名字命名,並由她領銜、主導傳承山歌藝術。成立十年來,山歌傳藝所一直秉持文藝以人民為中心,繁榮文藝事業,振興本土文化的宗旨,形成了家族傳承、專業團體傳承、社區傳承、學校傳承四位一體的格局,傳唱了一批傳統經典山歌,創作、傳播了一批新山歌,培育了一批山歌新人,傳承年齡實現了從幼兒到老人「四世同堂」全覆蓋。
海門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