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旅】偉大的城市和音樂 ☆ 倫敦站

2021-02-22 庫客音樂

身為音樂愛好者,怎麼能看普通遊記呢?一定要去音樂景點啊,小編馬上帶大家提前做好旅遊攻略。

讓我們隨著BBC紀錄片《偉大的城市和音樂》Classical Destinations II: Great Cities and their Music一起來惡補吧。這部唯美又實用的音樂紀錄片共13集,所到每座城市極美的風光和代表本城市的音樂家的古典音樂完美結合。

第一集,倫敦和哈雷--喬治·弗裡德裡克·亨德爾

解說詞:

讓我們踏上音樂之旅尋幽探秘,到訪歐洲風光旖旎的歷史名城,體會世界傑出作曲家的事跡和音樂。亨德爾、德彪西、羅西尼、蕭邦、埃爾加、拉赫馬尼諾夫……音樂之都將介紹的這些著名作曲家。

大家好,我是西蒙卡洛,歡迎收看音樂之都。我們將到訪很多歐洲名城,參觀風景如畫的鄉野之地,探索部分古典作曲名家的生平事跡。作曲家從不關在象牙塔裡與世隔絕,他們從居住的地方吸收能量、意念和靈感。這些地方長存在偉大的古典樂中,部分建築物自樂曲面世後變化很大,但其能量活力維持不變。這個說法是否有點誇張?我認為不會。我們介紹的作曲家主要來自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這些作曲家強烈認同環境和境況,而大部分人是狂熱的愛國分子。我們也介紹17、18世紀巴洛克時期充滿國際視野的古典作品。跟隨今次音樂旅程的是澳洲室內樂團,以及著名指揮理查託戈尼提。他們被譽為全球最佳室內樂團,兼經驗豐富的旅者。

我們的旅程由英國首都倫敦開始。這個城市有二千年歷史。我們將一連兩集介紹才華橫溢的德國人,他成為英國偉大的古典樂作曲家,這就是喬治·弗雷德裡克·亨德爾。

倫敦擁有悠久的歷史:自羅馬人在公元45年定居到搖擺的60年代,時代變革影響音樂、時裝以及社會價值觀。不論你的興趣屬於政治、藝術、科學、軍事、舞臺、文學,倫敦能讓你接觸重要的地點及人物。數之不盡的歌曲、電影、畫、小說以倫敦為主題。但不知怎麼的,捕捉到倫敦內涵的確是有著250多年歷史的古典音樂——這些曲目至今仍保有活力及宏偉感——而它們的作曲家竟然是外籍人士,一位德國人!要了解整件事,先要離開倫敦一會兒,回到亨德爾的出生地:德國哈雷市。

哈雷因盛產鹽而富強起來,稍後成為化學工業的重鎮。這個古城的歷史文物保全得很好。亨德爾在這間小屋的簡陋房間出世,時間是1685年2月23日,比另一位古典樂巨匠巴赫早一個月(巴赫在相距不遠的艾森納赫出世)。亨德爾的父親是理髮師兼外科醫生——這是當年常見而奇特的職業組合;亨德爾的母親鼓勵兒子學習音樂。幾經爭論,位於這條街角的房屋,終於在20年代被證實為他的出生地,並在1948年修葺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展出亨德爾極齊全的收藏品。靠後的房子與相鄰建築物連接,以容納大批書、畫、手稿以及紀念品,還有這個用作修復樂器的工作室,還特設小型音樂廳演奏亨德爾的作品。館內展品介紹他各階段生活及行旅。博物館每年6月舉行亨德爾音樂節,世界各地遊客參加為期10天的盛事。

哈雷亨德爾故居

亨德爾的父改變初衷鼓勵兒子學音樂,年輕亨德爾接受聖母堂風琴師訓練。教堂的哥德式主樓,夾在兩座羅馬式高樓之間。羅馬式高樓曾被居民毀壞,除保留現存的兩座高樓,更在舊建築中間建了一座新教堂,亨德爾在這裡演奏風琴。(巴赫在這裡為風琴師一職面試,出乎意外,他落選了。後來他在魏瑪獲聘較高薪的職位。)其他事情不用多說,教堂保留一前一

後的風琴傳統。改革者馬丁·路德·金曾在這個布道壇傳道。附近的紅塔建於1418至1506年,是一座84米高的鐘樓。亨德爾的父親在大宅內是一名醫生,亨德爾就在臨近的教堂學習風琴,他多次走過這些階梯練琴,雖然原來的風琴已不復存在,但音樂在這裡已演奏超過700年。今時今日,這座教堂仍在使用,每年的亨德爾音樂節都在這裡舉行。

當父親去世後,亨德爾謹尊父訓報讀法律課程,不過他沒有放棄音樂。1702年他成為哈雷大教堂的風琴師,當時他只有17歲,但這樣仍未能滿足他對音樂的渴求。在1703年中他終於全情投入到音樂中,他離開大學及哈雷,向音樂發展。然而哈雷從未忘記亨德爾,在鎮上的市集廣場,亨德爾的塑像是眾人聚集的地方,這是紀念亨德爾的好方法。其後7年,他曾到訪漢堡,更在義大利接觸到歌劇,之後他才到訪歐洲音樂之都——倫敦。他所見的倫敦不太宜人:18世紀初,貪汙腐敗隨處可見、道德淪亡、街道骯髒,垃圾堆積,入夜後盜賊橫行更是普遍現象。亨德爾必然接觸到這種社會問題,日後他參加多個濟貧組織的工作。但他眼下首個難關是如何娛樂貴族。

亨德爾立刻創作貴族喜歡的音樂,歌劇《裡納爾多》只兩個星期便完成,他創作的速度極快。這作品十分成功,他很快得到同樣有德國血統的皇室青睞。《感恩贊》於1713年7月在聖保羅大教堂首次表演,獲得英女皇的讚賞,並使亨德爾他獲得終身恩俸,每年200英鎊。

亨德爾在倫敦首個家是伯靈頓大宅,他是伯靈頓爵士的上賓。他未滿30歲,就已是明星作曲家,他不斷創作出大受歡迎的作品。這座建築物現為皇家藝術學院院址。

伯靈頓大宅

亨德爾畢竟是劇院中人,當他在1710年移居倫敦,當時義大利歌劇大行其道,他在羅馬有創作歌劇的親身體驗,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300年後,倫敦的劇院仍廣受歡迎。倫敦西區生氣勃勃,充滿新奇刺激,是全球最大劇院區,可欣賞到音樂劇、話劇、喜劇,演出者不乏著名電影及舞臺演員。這兒又有「劇院國」之稱,整個地區有超過30間劇院。以維多利亞晚期及愛德華時期為主,每年門票銷售高達1200萬。

這座宏偉的維多利亞時期劇院(her majesty's theatre )建於19世紀末,1914年首演蕭伯納的《賣花女》,80年後首演韋伯的《劇院魅影》。300多年來,這裡見盡了劇院興衰。但在18世紀,這裡是英皇劇院所在地,亨德爾不少傑作在這裡首演。

現在的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改建於1850年代中期。但在1750年代,這裡是修建了第一所劇院的約翰·裡奇所修建的第二所劇院」皇家劇院「所在地 。亨德爾的作品失意於英皇劇院,搬到這裡重振聲譽——在這裡演出他最偉大的歌劇作品,亦曾在這裡慘敗。後來第一劇院被火災燒毀,重建的劇院亦毀於火海。現在的劇院在90年代斥巨資大肆重建:古舊的主堂用了1億7千8百萬修建,同時加添兩個新的表演場地。科文特花園與皇家歌劇院相連。本身就是大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科文特花園劇院

21世紀的倫敦是完全現代化大都市,但亨德爾仍會認得大部分建築物。每個角落都充滿歷史感,倫敦塔便是一例。它在1078年由徵服者威廉一世興建,多個世紀以來用作皇宮及監獄——今天遊客可欣賞到這兩極感覺。在參觀手工精巧的皇宮珠寶之餘,體驗3位皇后被斬首的寒顫感。

泰晤士河歷史最悠久且是倫敦血脈,成為亨德爾水上音樂的歌頌對象,倫敦依傍著名的泰晤士河成長,它是英國最長的河流,對倫敦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想像空間均影響深遠。泰晤士河全長346公裡,貫穿英國東南,源頭位於肯布爾的小泉,泉水由這裡向東流向阿賓頓,經過的市鎮有:裡丁、亨裡、伊頓…以及溫莎,最後流入大倫敦地區。當西敏鎮被確立為皇家首都以及政府行政中心,泰晤士河遂成為重要的交通要塞,連接發展為商貿中心的倫敦城。亨德爾名作與泰晤士河有密切關係,這作品確立亨德爾成為皇室的寵兒,亦是日後音樂會觀眾最喜歡的樂曲。18世紀的泰晤士河比現在更廣闊,若你站立在堤岸,靠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時間是1717年7月17日傍晚,會看到懷特霍爾宮內英皇喬治一世——他和亨德爾同為德國裔——登上皇家遊艇前往上流的切爾西。那不是像現代土褐色運貨的躉船,而是更像一艘巨型的划船,遊艇上布滿皇室徽號,色彩繽紛的旗幡飄揚。有關這次活動的報導指出,國王專船由其他載著貴賓的船隊伴隨,另有拖船載著帶著50件樂器的樂團,演奏三套弦樂器和管樂器組曲,演奏的組曲特別為這次出遊而寫——那就是亨德爾著名的《水上音樂》。這次國王出遊的場面很壯觀,組曲大受歡迎,國王龍心大悅,下令重奏兩次。船隊盡歡至凌晨4點半才打道回宮,亨德爾的終身恩俸立刻提升,達到每年400鎊。

泰晤士河

1727年6月英王喬治一世駕崩,4個月後其子喬治二世登基,亨德爾受委託譜寫加冕進行曲,其中一首雄壯激昂的《牧師扎多克》,自此成為每次英王加冕必奏的樂曲。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擁有300年歷史的建築物、13世紀英法哥德式建築的傑作。自1066年開始,這裡是所有加冕慶典的場地,也是國王、詩人、名伶的長眠地,亦包括幾位顯赫一時的作曲家。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西門兩邊塔樓的歷史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短,1745年由霍克摩亞完成。這時候亨德爾跟隨大眾口味,由歌劇創作轉寫格調較高的清唱劇,並完成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水上音樂》及首批歌劇,在英國獲得成功。

此後亨德爾受聘於布列治布列治其後成為查恩多斯公爵,位置在倫敦北部埃奇威爾大宅。亨德爾為他譜寫12首查恩多斯讚美歌,當中包括他最出色的教堂音樂,以及假面劇《以斯帖》。

假面劇混合歌劇及清唱劇的特色,《以斯帖》是為慶祝公爵教堂重建而寫。它雖名為聖勞倫斯韋特教堂,實際上位於斯坦摩爾村內。自12世紀以來,這兒一直有教堂。這座紅磚塔建於16世紀,是現存建築中最古舊的部分。伯爵穿過私家通道進入教堂,自亨德爾至今,此通道仍然使用。亨德爾更有私人鑰匙可從後門進入教堂。這裡甚少改變,這部1994年的風琴已算很新,但上面的一些部件確是老東西包括:琴箱、前管、三支八度音栓和琴鍵——來自1716年的原本樂器——亨德爾受聘於查恩多斯公爵時就用的這架管風琴。專家可能對教堂內一些物件感到疑惑,跟這塊碑文上的說法不同,威廉·鮑威爾不是那個「鐵匠」(那鐵匠啟發亨德爾,創作了他的大鍵琴組曲第五號《詠嘆調與變奏》,後改名為The harmonius Blacksmith,又名快樂的鐵匠),鮑威爾其實是一位教堂文員,那鐵匠其實是一位叫威廉·林登的學徒,在樂曲出版後借其名作為主調。這首曲子是亨德爾為威爾斯王妃其一女兒作曲(她是他的學生)。此事證明縱使是石刻也不能盡信。

下集帶大家參觀亨德爾家居博物館,他在那裡度過生命中最後36年。我們還會多見倫敦城的面貌,我們將深入了解亨德爾的傳世傑作——僅僅3個星期便完成的彌賽亞,更會到訪該曲首演的城市--都柏林。

====歡迎轉發====

歡迎關注庫客音樂素養系列App「孩子的鋼琴筆記」 請至蘋果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庫客音樂」移動客戶端,馬上用手機聽更多古典音樂

相關焦點

  • 重慶音樂之旅!李榮浩帶明星樂隊街頭路演第二站:求婚天台
    他們組成臨時明星樂隊街頭路演,開啟了重慶音樂之旅第二站。《美好的時光》第2期節目,歐陽娜娜缺席本期節目,李榮浩約上重慶本地音樂人,一起去了重慶最著名的交通茶館、重慶天地、求婚天台等網紅打卡地遊玩和演出,還一起吃了重慶小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 重慶音樂之旅!李榮浩帶明星樂隊街頭路演第一站:鵝嶺貳廠
    李榮浩、汪蘇瀧、歐陽娜娜、陳立農,組成明星樂隊,來我們重慶街頭路演,開啟重慶音樂之旅!你偶遇了嗎?,將以城市為錄音棚,以街頭為舞臺,開啟最單純的音樂挑戰。明星路演第一站是重慶鵝嶺貳廠,節目組安排嘉賓們住在那裡的嶺上壹號,環境優雅,風景宜人。
  • 獨家音樂電臺 | 《聲音療愈之旅》
    歡迎收聽iMagine音樂電臺,一個身體與心靈的休憩站。繼第七集印度西塔琴後,我們再次請到客座音樂家加入我們電臺音樂。在這一集裡,來自紐西蘭的毛利族音樂家Jerome將用他收集的四十多種毛利族樂器為我們帶來大自然的聲音。他稱自己的音樂為一段聲音的療愈之旅,並希望能在紛雜的世界中給大家帶來一絲寧靜。
  • 成都歌手在巴黎開啟「背包客歐洲音樂之旅」 唱出《我們的音樂...
    成都歌手在巴黎艾菲爾鐵塔前。   新年元旦,成都歌手秦鵬等一行在法國開啟了《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成都》歐洲音樂之旅活動。在法國巴黎街頭,他們喊出了對祖國的新年祝福,也向國慶70周年送出了祝福。  由成都音樂產業促進會、成都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天生京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成都》·背包客歐洲音樂之旅」活動,於北京時間1月1日零點在法國巴黎舉行。
  • 《心靈奇旅》上映丨「柏斯音樂」喊你同行「音樂之旅」
    官方推廣合作夥伴:柏斯音樂集團 喊你同行「音樂之旅」 迪士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最新原創力作 超豪華主創團隊打造2020年最閃亮新片之一 1
  • VINTAGE的意義 倫敦風尚之旅最終站
    據說店家總是用自己的「鎮店之寶」精心裝飾櫥窗,營造了相當濃鬱的復古情懷。剛走進Blondie會有誤入精品買手店的錯覺,不細看完全不覺得這是一家二手商店。店主非常懂得如何裝飾經營自己的店鋪,乾淨,整潔,每一件貨品都整齊的擺放在頗有檔次的家居上。
  • 是音樂之旅,更是收穫親情友情之旅 !
    她狂熱喜歡韋伯的音樂劇CATS和柴科夫斯基《胡桃夾子》,也深深地喜愛電影《音樂之聲》,喜歡這部電影裡的每一個唱段和影片中薩爾茨堡老城的如畫風光。伊伊為薩爾茨堡著迷,能去薩爾茨堡一直是她的一個夢想。但是歐洲路途遙遠,氣候條件與國內有差異,此次「音樂之旅」時間長達14天,也不知道飲食上孩子能否習慣。孩子身體若不適應,整個旅程的樂趣便無從談起。
  •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帶你赴一場音樂夢之旅!
    大量的教學、獨奏、重奏、指揮及社會活動, 2009年國慶60周年被光榮選為海外回歸優秀人才代表登上彩車「我的中國心」,朱亦兵創建的大提琴樂團巨幅圖片被選為代表中國改革開放的文化符號鑲嵌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彩車上;朱亦兵大提琴樂團為歷屆國家領導人及世界各國首腦演出,巡演印度、荷蘭、德國和美國,在國內數十個城市的五百多所社會機關及院校舉辦公益演出,宣揚大提琴重奏之美。
  • 迪士尼經典動畫音樂登陸晉江 為大家帶來一場溫馨夢幻的「奇妙音樂之旅」
    當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的作品在耳畔響起時,一連串令人目不暇接的故事便接連展開一幾何圓形的光影之舞,遨遊四海的鯨魚,調皮的火鶴,追尋真愛的玩具小兵……大師級的古典樂章和迪士尼經典動畫,相得益彰地在《幻想曲》中交織成一則令人目眩神秘的傳奇。1940年,華特迪士尼首度推出《幻想曲》,60年後迪士尼終於夢想成真,讓《幻想曲2000》再現古典情懷。
  • 多瑙河音樂之約|去和那些偉大的音樂家,來一次跨時代的靈魂交流吧!
    如果有這樣一趟通往多瑙河的音樂之旅,你是否願意在有生之年給自己一次機會去體驗這美妙的奇幻之旅呢?維京遊輪多瑙河之旅的第一站便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維也納是古典音樂的搖籃,是全世界的音樂之都,是一座用音樂裝點起來的城市。自18世紀以來,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施特勞斯父子……都曾經在這裡寫下傳世樂章!
  • 共慶新年新春 上海交響樂團開啟 「環球音樂之旅」
    東方網12月27日消息:以音樂慶新年,以音樂賀新春。記者今日獲悉,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將開啟新年新春「環球音樂之旅」,帶上海觀眾領略從多瑙河到黃浦江畔的「音樂之聲」。曾效力於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霍內克將用他最熟悉的圓舞曲和波爾卡,把多瑙河畔的維也納之聲帶來上海。
  • 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族:巴赫家族
    "巴赫"這個名字一般是指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偉大的"西方音樂之父"。而在音樂百科全書中,列在"巴赫"條目下的則有數十人,這是因為巴赫家族是一個人丁興旺的音樂家族。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樂家,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音樂家,他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樂環境中。他的哥哥(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也一名出色的管風琴手。
  • Ariadna Castellanos x 貝森朵夫:一段奇妙音樂之旅的開啟
    Ariadna Castellanos是一位來自西班牙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 城市和音樂,終於融了起來!
    節目通過「城市之音」展示山東的城市故事,在16期節目中,將有16位國內一線城市民謠唱作人聯手山東16地市的代表名人和普通市民,一起聆聽城市聲音,發現城市故事,創作城市音樂。在節目形式上,《我的城 我的歌》採用「星素」互動的模式,由作為音樂推薦人的素人向明星唱作人推薦一種城市聲音,用聲音講述與這座城市相關的故事。一個個城市的暖心故事喚起了觀眾的情感共鳴,給螢屏外的觀眾帶來一種走近城市「尋常百姓家」的新鮮感和體驗感。
  • 經典電影音樂禮讚偉大祖國 蘇州元素亮出城市文化名片
    從《漁光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敖包相會》到《我愛你中國》《男兒當自強》,還有《月光愛人》《一次就好》等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電影歌曲帶人穿越中國電影百年時光隧道,領略藝術的魅力,感受到偉大祖國在不斷進步不斷強大。   音樂會上,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吳偉東、盛小雲以一曲《梅竹頌》驚豔全場,經典的旋律帶著觀眾重溫了電影《梅花巾》中扣人心弦的故事。
  • 音樂留聲機 ☆ 一首歌的時間之《美麗的稻穗》
    來自臺灣東海岸卑南族的原住民青年胡德夫除了白天在紡織廠當文書,負責撰寫對外貿易信件;周五晚到朋友的鐵板燒飯館看店以外,在一個叫做哥倫比亞咖啡廳的地方得到第三份兼職,成為一名駐唱。身兼三職的生活過了差不多5年,胡德夫認識了李雙澤———跟他同歲的美術系學生(淡江事件的主角,正是那個砸下的可樂瓶開啟了臺灣民謠的序幕),李雙澤和胡德夫一見如故,他勸胡德夫少唱英文歌,多唱卑南族自己的歌。
  • 「奧斯捷三國音樂之旅」終樂章:格拉菲爾奈格音樂節,聖弗洛裡安,阿特湖與薩爾茨堡
    最後的愛情二重唱部分,所有的藝術家都意識到自己正置身於一場偉大的演出,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表演當中,考夫曼和女高音馬丁娜 ·澤拉芬徹底拼了,最後關頭音樂如江河狂奔,勢不可當,正在天地變色、日月無光之際,只見志登叔的指揮棒如魔杖般在半空中一擊,音樂戛然而止,我頓時整個人都呆掉了。直到觀眾狂熱的歡呼聲從四面八方湧起,我才回過神來,長出一口氣,加入到狂熱歡呼的人群當中。太精彩了!怎麼精彩到這個地步!
  • 兒童音樂之旅:兒童音樂入門繪本,睡前音樂、胎教音樂、音樂啟蒙
    《兒童音樂之旅:世界上美的兒童歌曲繪本》精選了猶太、斯拉夫、非洲、中東(波斯)、大中華、非洲等世界重要文明發源地經久傳唱的經典兒童歌曲,共分六個篇章,涉及19個國家和地區。同時,繪本中列出了音譯歌詞,便於讀者跟唱,配有歌曲背景和大意,便於讀者了解相關背景。
  • 最偉大的音樂節!今年繼續!——音樂會篇
    但是,畢竟衡量一個音樂節是否偉大的標準,還是在於它的高水準和多元性,這一點,薩爾茨堡夏季音樂節絕對屬於「一騎絕塵」,始終居於全球之「最」的位置。女高音是強有力的Asmik Grigorian,她在《莎樂美》中的表演令人激賞,堪稱絕唱;男中音是欣特豪瑟的摯友搭檔Matthias Goerne,他還將在音樂節演唱舒伯特的《冬之旅》。
  • 張雲鵬|音樂-哈爾濱城市名片
    並被授予第27屆等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先進個人稱號和紀念獎牌。張雲鵬近照這樣一種時尚的城市形態,  在近一百年的中國內地  "城市之旅"  中並不多見。上世紀初,   僑居在這裡的外國人和旅行家們,   稱這座文藝範兒十足的城市為  "東方莫斯科"  ;  "東方小巴黎"。而這群外鄉人發自內心的稱讚,  足見當年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氣質是何等的典雅。       哈爾濱這座僅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新興城市,   卻擁有著國內第一所音樂學校和國內第一支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