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后宮——面向海河建設,形成了天津最早的商業街區

2020-12-23 騰訊網

自古以來,天津便是在漕運和海運中孕育並不斷成長起來的,位於三岔河口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天津成為京杭大運河京津冀段重要的一環。所謂「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一句俗語就道破了天后宮在天津城市發展中所起到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由此才書寫了「漕運龍頭」這麼多年的成就。

從天后宮的地理位置上來看,其坐落在天津市古文化街上,擁有者 2500 平方米的建築面積,這座古建築始建於元朝並得以保留至今,另外這座古建築悠久的歷史,在天津的城市發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現在已經改造成為了天津民俗博物館,其間展示了天津多年的滄桑歷史以及風土人情

曾經的天妃宮,就是南方常稱的「媽祖廟」

天后宮原名作天妃宮,俗稱「娘娘宮」,其實也就是南方常稱的「媽祖廟」,天后宮供奉著天后娘娘(也稱媽祖娘娘)。傳說中,天后娘娘是沿海地區百姓心中的護海女神,保佑一方水土安康。由於當時的元朝正是海運與漕運同時蓬勃發展的時期,百姓傍水吃水,祈求神明保佑在水邊生活和作業的平安順遂,當時的統治者建立天后宮也便是緣於此。天后宮建成後,焚香祈福的人群絡繹不絕,南來北往的船隻和商人越來越多,便漸漸出現許多商業和市場,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到了明朝,天后宮一帶百姓房屋鱗次櫛比,南宮大街、北宮大街應運而生,形成了天津最早的商業街區,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它直接勾勒出天津接下來的城市格局。

天后宮是坐西朝東的格局,面向海河而建,其內部建築沿中軸線有序排布。在建築布局,裝飾陳設等方面與我國傳統的佛教和道教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在建築布局方面。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平衡與禮制是儒家思想在建築形制與布局上體現最多的。天后宮的布局與我國傳統佛教寺院的布局對比來看,也能夠尋到許多相似的地方。天后宮整體呈現中軸對稱的布局,然後依照中軸線的次序,建築排列時按照等級層層布局,在中軸線上有序展開,主軸線左右還有一些配殿圍繞。鐘樓和鼓樓同樣對稱排布在山門的左右兩側,軸線上的第一座殿——前殿,位置相當於佛寺中的天王殿,供奉著四大金剛和王靈官。

前殿之後的正殿便是作為主體建築了,建在「工字型」的月臺上,它的位置相當於佛寺中的大雄寶殿,在整體空間中是位置最突出、最宏偉、形制最大的建築,在正殿之中供奉著天后娘娘的神像,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對於媽祖的信仰之強烈。而在後部鳳尾殿中還供奉了觀音神像,天津媽祖與觀音同殿而居的形式,早在元朝便有出現,這也與當時的佛教文化息息相關。與傳統佛教寺院不同的是,天后宮的建築面積較小,同時由於自身地理位置的約束,山門的朝向略有不同,為向東朝向海河。

其次,在建築裝飾方面。天后宮裡大量地採用了蓮花的元素,而眾所周知,蓮為佛教最為經典的裝飾元素之一,蓮花隱喻著佛家的聖潔與寧靜,象徵佛教淨土。天后宮中蓮花座和蓮花栱非常多,到處可見蓮花紋樣的各種浮雕。在 2001 年整修時,還曾經挖掘出了一塊大約元末明初時期的蓮花彩雲石刻碑,而這塊石刻碑被認為是原神龕底座。

可見佛教文化與天后宮的密切關係。除蓮花之外,佛教八寶中的華蓋也在天后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佛教信俗中,佛陀的頭部往往用華蓋代表,佛身被華蓋所保護,另外它也體現著地位。在天后宮中,正殿中供奉的媽祖神像的兩側就設有黃銅製造的燈盞,呈現華蓋狀,這裡也有華蓋可以保佑一方黎民免於災害、祝福平安喜樂的寓意

道教文化在天后宮的體現除了同樣相近道觀的對稱等級排布的建築布局之外,更多地體現在匾額和題字上。前廣場戲樓的匾額「樂奏鈞天」,便應了古詩「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天后宮的內部空間裝飾和畫紋上,營造了很多吉祥神獸、山石海景、雲霧繚繞的形象和意境,甚至還有八卦的圖案,這些都是典型的道教文化體現。

天后宮作為京杭大運河在天津遺留的寶貴文化遺產,其珍貴之處不僅僅在於建築本身,更在於其在歷史上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以天后宮為中心的早期商業街模式,帶動著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孕育了媽祖文化和信仰,對於天津地區文化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相關焦點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建築群坐西朝東,面向海河,由山門、牌坊、前殿、大殿等組成,屬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式建築。每年天后誕辰,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酬神廟會活動,沿河船戶、周邊信眾亦紛紛到來,各地商賈雲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業街——宮南宮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榮。天后宮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
  • 天津源頭:天后宮
    其實天津的歷史可不止於此,早在大明永樂二年(1404年),就開始以鼓樓為中心設衛建城了。作為拱衛京師的重要軍事重鎮,得名「天津衛」,算起來距今已有616年了。可要論起天津市區內年代最早的古蹟,那得算在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宮了,就是天津人說的娘娘廟。
  • 「近代百年看天津」,天津的文化遺產都有哪些?
    天津,是我國四個直轄市之一,其歷史文化遺產形成了由盤山、古海岸、海岸帶構成的「枕山面海」的自然山海格局,主要包括:由大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和其尾間海河,以及眾支流,溼地窪澱構成的「九河下梢、津沽水鄉」自然風貌特色;由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構成的歷史人文格局;以保護文物和歷史建築為主的文化遺存格局。那麼,天津的歷史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呢?
  • 天津天后宮內供奉的女神—天妃娘娘
    天后宮坐落在天津南北運河與海河交匯的三岔河口西岸,初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並稱為中國三大媽祖廟。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娘娘及舉行酬神演出之所。始建於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後又多次擴建修葺,是天津市區現存年代最早的古建築。
  • 天津天后宮舉辦庚子年秋祭大典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為弘揚媽祖文化,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展現天津地方民俗、津味文化特點的庚子年秋祭大典在天津天后宮舉行。當天上午8時許,秋祭大典正式開始。天津的媽祖文化與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天后祭祀活動由來已久,清康熙、雍正年間已將春祭、秋祭列入祀典。天后宮不斷挖掘的天津媽祖與民俗文化,不斷豐富其精神文化內涵。秋祭大典活動是天后秋祭禮俗傳統再次完美呈現,同時為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媽祖精神,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建設和諧天津,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智力保障。
  • 夢遊天津
    津灣廣場位於天津市和平區的一處海河河灣南岸,其一期工程為緊鄰海河、面向天津站的歐式建築群。東側和北側海河環繞,西臨解放北路,位於意式風情區內,建築風格與周邊原租界內的歷史建築一致,作為天津金融城的標誌性區域,津灣廣場於2008年啟動建設,並完成一期工程。
  • 津味民俗文化 弘揚媽祖大愛精神 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
    天津在線訊:(李衛國攝影報導)為紀念媽祖誕辰1060周年,展示津味民俗文化,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天津民俗博物館等單位精心製作的大型畫冊《天津天后宮過大年》面世。天津天后宮建於1326年(元泰定三年),天津人俗稱娘娘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每年媽祖誕辰日,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慶典活動,形成了獨特的津味文化。天津的天后娘娘誕辰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在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命名為「皇會」。
  • 逛吃、逛吃……今年天津哪些夜市令人期待?
    6、為了體現老城廂文化,還將增加具有導引導流作用的人力三輪車,若干輛流動售賣推車,以及傳統流動商販沿街叫賣,再現宮南宮北大街繁榮商業景象。「大悅不夜城」比鄰鼓樓街區的天津大悅城,將打造「大悅不夜城」,依託現有美食元素,融入大量閱讀、運動、健康、潮玩等新業態。
  • 到天津旅遊的,沒有人不去打卡「世紀鐘」——海河岸邊的璀璨明珠
    有朋友乘高鐵來到了天津,說是先要看看網紅的世紀鐘,作為東道主,自然樂觀其成。 從天津火車站前廣場方向出站,右手旁環島綠地上有一座高達40米左右、直徑14.6米由金屬製成的機械鐘,便是世紀鐘。正值華燈齊上的夜晚,世紀鐘本身的復古元素配上暖黃的燈光特別有質感,給初次來天津旅遊的朋友極大的震撼。
  • 天津旅行攻略|天津兩日遊必備攻略
    DAY1,共四站:津灣廣場-義大利風情街-古文化街-天津之眼第一天,第一站,津灣廣場景點介紹:津灣廣場坐落在海河旁,隔海河與天津車站相對,是天津市區最繁華的地帶之一。第一天,第三站,古文化街景點介紹:古文化街位於天津市南開區,以天后宮為中心,是天津著名老字號和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來津必遊地之一。街上有許多天津老字號店鋪,民間特色濃鬱,有出售景泰藍、蘇繡、漆器的喬香閣等。
  • 天津各景區遊玩攻略大全
    擁有十一大展區、三大表演、五大動物科普秀及夜宿、夜宴等高端特色主題產品,深受遊客喜愛3:天津之眼暫停營業4A景區 世界唯一橋上摩天輪 俯瞰天津璀璨夜景必遊TOP10 地標建築 跨河大橋 親子遊·天津之眼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海河畔,是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用。
  • 新線路層出不窮 文旅市場再升級 「I·遊天津」,讓你愛上天津
    2019年,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廣泛調研、徵求意見、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首批推出十大主題共計40條精品旅遊線路,2020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市文化和旅遊局在線上推廣打榜活動基礎上,根據旅遊景點熱度,吸納新晉網紅景點,對已有的40條精品旅遊線路進行了再提升,推出了8+4「最天津」精品旅遊線路,即:老城初心尋根之旅、海河流年穿越之旅、百年風雲非常之旅、好「運」風情之旅、閒適歸心尋「香」之旅、樂趣摩登心動之旅
  • 天津天后宮進香的禁忌(務必收藏)
    天后宮始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初稱天妃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敕封天后,遂改名天后宮。天后宮的主神媽祖,宋代起皇帝就多有晉封: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封「順濟夫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封「靈惠夫人」;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封「靈惠妃」;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封「天妃」;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封「天后」;清乾隆三年(1738)封「天后聖母」;清嘉慶七年(1902
  • 天津天后宮2020年春祭大典舉行
    1月17日,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三,天津天后宮2020年春祭大典暨傳統文化廟會舉行。天后宮理事會成員及媽祖信眾們齊聚天后宮祭祀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1月17日,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三,天津天后宮2020年春祭大典暨傳統文化廟會舉行。天后宮理事會成員及媽祖信眾們齊聚天后宮祭祀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圖為天后娘娘出巡散福。
  • 百年海河——難得一見的海河老照片
    浩浩湯湯,百年海河!       著名文史學家羅澍偉先生為畫冊志序:      在天津的中心市區,有一條飄帶般的蔚藍色河流蜿蜒貫穿——她,就是天津的城市搖籃——海河。        在中國北方的大城市中,天津是唯一一座依河傍海的城市。.
  • 天津天后宮「不一樣形式」紀念天后誕辰
    4月15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聖母誕辰1060周年紀念日,兩岸信眾以不同方式開展紀念祈福活動。因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天津天后宮以「不一樣」的形式進行紀念活動。在嚴格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天津天后宮簡化民俗展演流程,發揮天后宮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重要作用,以「弘揚媽祖精神·同祈健康福祉」為主題,簡約而不失隆重地開展紀念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不能阻隔兩岸的交流。
  • 全球廣發英雄帖 天津啟動首屆「海河英才」海外人才創業大賽
    大賽以「天下英才,津等你來」為主題,旨在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對衝疫情影響,搶抓海外引才機遇,圍繞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聚焦新動能引育重點領域,著力吸引一批具有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海外「項目+團隊」來津創業發展,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天下才,天津用」。
  • 在天津,有一種幸福,叫住在南開區!
    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步行街,國家5A級景區。圖片來源@全景視覺它位於天津老城中心,緊鄰廣東會館,周圍與國內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后宮、呂祖堂等景點相輝映,形成了濃鬱的地方文化氛圍。
  • 這就是天津!
    海河 新華網發(李翔 攝)大多數的古城都叫做「XX城」而天津卻是「天津衛」一個「衛」字道出了天津在古代作為軍事重地的地位新華網發(王廣山 攝) 在歷史上,除了軍事漕運是天津另一個重要的標籤「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這是天津一句知名的民諺「九河」中的「九」是個虛指說的是海河密如蒲扇的水系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
  • 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升級推出「I·遊天津」52條精品旅遊線路
    為推動各區優質文旅資源與多樣化、個性化市場需求的高效對接,市文化和旅遊局策劃推出了8+4「最天津」精品旅遊線路,即:老城初心尋根之旅、海河流年穿越之旅、百年風雲非常之旅、好「運」風情之旅、閒適歸心尋「香」之旅、樂趣摩登心動之旅、山野田園攬勝之旅、歡樂親海之旅共8條區域遊線和古文化街、意風區、五大道、解放北路金融街4條城市街區微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