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養魚選生化濾材,像是70年代買豬肉,只有肥瘦兩種,肉質實在,分類明確;
如今選生化濾材也像選豬肉,只是各位置的價格都不一樣,新鮮詞一個接著一個,不知道價格是不是公道,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吃。
肉不能亂吃,生化濾材也不能亂買,否則輕則培菌效果打折, 重則影響酸鹼度,危及觀賞魚健康。這份詳細的濾材筆記,你值得收藏。
過濾棉:物理過濾,主要作用是濾掉食物殘渣跟魚便,其次才是培菌。有培菌效果,但術業有專攻,家庭養魚不太建議指望過濾棉培菌。
細菌屋:傳統培菌濾材,不影響酸鹼度,高透水,體積稍大,適合中大型魚缸。
陶瓷環:跟細菌屋一樣,是傳統培菌濾材,透水性比細菌屋差點,但體積小,幾乎是適合任何過濾器。
納米球:新型生化濾材,孔隙更多,燒結得更結實,不易粉化,可以定義為升級版陶瓷環。
火山石:培菌的同時可以平衡酸鹼度。火山石趨於中性,水過酸或過鹼都可以放火山石平衡酸鹼度。
麥飯石:可以培菌,會釋放金屬離子,增加水的硬度。缺點是比較容易吸附受害物質。最好對麥飯石定期更換。
活性炭:跟麥飯石一樣都是吸附類濾材,用來去色,除味,需要定期更換。
石英球:培菌濾材,特點是體積小,但品質不太好說,不純的石英球會硬水。
珊瑚骨:調鹼濾材,會硬水,比較適合海水缸。
翻滾濾材:效果一言難盡,騙人都無處下嘴的迷之濾材。硝化細菌:求求你當個人吧。
濾材經典搭配:過濾棉+細菌屋(陶瓷環)+納米球+其他功能性濾材
希望這份清單能幫到大家,養魚的小夥伴還有其他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