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的開年神劇《想見你》上周完結,除了燒腦、邏輯縝密,這部劇還很喜歡玩細節梗——什麼三年二班、《不能說的秘密》裡的戳臉殺、莫比烏斯環一樣的戒指……以至於到後面,不管出現什麼道具,都讓人覺得並不簡單。
就比如,大結局裡小黃雨萱因為饞李子維手裡剛買的白糖粿,二人再度產生交集,這段劇情讓一大批追劇黨感慨終於嗑到了真的糖!!
《想見你》
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臺南小吃那麼多,古早味美食也不少,為啥偏偏是白糖餜?難道只憑外酥裡糯甜滋滋就能俘獲李子維嗎?哼,道具組老師表示,乃衣服!
01
神明的貢品
/ 供七星娘娘的白糖粿 /
臺灣的許多小吃都有福建血統,白糖粿也不例外。粿,其實是福建及其周邊地區十分常見的一類小吃的總稱,主要以米粉、米漿為原料製作而成。閩南語地區(廈泉漳以及廣東潮汕地區)的人把這類米製品叫「粿」,而福建山區的客家人稱其為「粄」,其實說的基本上是一類東西。
「粿文化」盛行的地區,人們也大都崇敬神明。這是因為「粿」本來是作為貢品存在的。
比如,前面說的《想見你》裡面李子維分給小黃雨萱吃的白糖粿,最初就是七夕時用來供奉七星娘娘的。那時的白糖粿,還會在糯米糰子中間摁出一個凹陷的洞,說是為了接七星娘娘的眼淚用的。
這是一碗用用地瓜和地瓜粉做成的糖粿丨豆果美食網網友豆帝煮
有了這麼一個浪漫的傳說加持,白糖粿後來也就慢慢成了「美好姻緣」的象徵。閩南地區七月初七必吃的糖粿,一般是煮熟了蘸花生芝麻糖,電視劇裡是炸的白糖粿然後蘸花生糖粉。(知道真相的你們是不是更加檸檬了?李子維是不可能了,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想見你》
除了白糖粿,閩南人崇敬的神可多了去了,所以對應的粿也很多。
紅龜粿,是用模具印上龜背紋的紅色粿團,常在年節場合出現。在有些地方也會用壽桃形的模具,做成紅桃粿,不用多說也知道和「長壽安康」有關。
紅龜粿
發粿,「米粉版」的發糕。一般都裝在小碗裡,蒸的時候會蓬到表面咧開。出鍋趕緊趁熱吃,鬆軟香甜又綿密。
發粿丨豆果美食網網友手揉女漢子
還有一種甜粿,雖然現蒸的也好吃,但還是比不上和油脂纏綿一番以後的滋味——把甜粿用細線勒成片,裹上雞蛋液下鍋煎一下,外面蛋酥香脆,裡面又像煮好的湯圓一樣甜滋滋、糯嘰嘰的。每次過年回家的時候,明知這一口下去幾乎都是罪惡的脂肪+碳水,但還是忍不住要多往嘴裡塞兩片。
香煎甜粿丨taobao
等到了正式祭祀祖先的清明節這天,清明粿、艾粄、草仔粿等又相繼登場。粿皮是用艾草或是鼠麴草擠出來的青汁與糯米粉和成的。裡面包的餡料沒有定式,芝麻花生糖、豆沙、豬油炒筍丁、蝦幹蘿蔔絲……鹹甜皆可。
清明粿
02
脂肪+碳水
/ 不好吃才有鬼! /
人類對脂肪和碳水的偏愛,可是寫進了基因裡的。所以米粿和油脂才是絕配。這裡的早點攤,油條油餅也很常見,但油炸「粿」顯然更受歡迎。
菜頭粿,也就是廣式早茶裡的蘿蔔糕。因閩南方言管白蘿蔔叫「菜頭」而得名。
白蘿蔔搓絲,和糯米粉混合抓勻後,有的還會加蝦皮、蔥頭油、蔥酥等,然後壓實壓平上鍋蒸熟。蒸熟晾涼後,切成三角或方塊,炸到表面金黃,又酥又脆,裡面軟糯,還很潤,滿滿都是蘿蔔的清甜味兒。
蘿蔔糕
除了菜頭粿,芋頭絲做的芋頭粿、南瓜做的金瓜粿大多也是這麼吃。香酥的粿,要麼蘸點甜辣醬,要麼和湯鮮味美的鍋邊糊、面線糊一起下肚兒,簡直美滴恨!
在泉州地區,還有一種浮粿,可以算是街邊小攤油炸粿裡的「高配版」。
捲心菜、胡蘿蔔以及姜蔥蒜切細末,和黏稠的粥混合,再加點薯粉和水攪勻成浮粿糊。炸的時候要用一個花瓣形的小鐵勺,先舀一勺浮粿糊墊底,然後放上一大撮提前醃製好的瘦肉絲,再放上一顆白嫩的海蠣,最後再舀一勺浮粿糊蓋上,直至整個花瓣模具被填滿,然後浸入油鍋中。
炸浮粿
等炸得七八分的時候,花瓣形的浮粿會變得鼓鼓的,然後從模具上脫落,浮在油上。焦香四溢,再翻面炸個一兩分鐘,浮粿就做好了。
吃的時候,一口咬在焦香酥脆的角上,浮粿裡的熱氣立馬帶著肉和蠔的鮮香撲鼻而來。然後是軟糯鹹香的米糊、滑嫩鮮美的海蠣……吃完嘴邊一圈油滋滋的,胃裡卻是超級滿足!
03
粿,白白淨淨就很好
/ 饞的就是它細膩滑嫩的身子! /
南米北面,粿除了當小吃,也是福建人主食大軍裡重要的一員。粿做了主食,就不像貢品那樣花裡胡哨,也不像炸粿那樣煙火氣滿滿,而是更加白淨清淡,處處透著米香。
把米粉調成米漿,像做涼皮一樣,蒸成薄薄的一層,再切成一指寬的條狀,就是粿條。
正在做粿條的阿姨
粿條,也可以叫做粄條、粿仔條,潔白細膩,稍微帶點韌勁。可以湯煮,也可以撈出來幹拌。配料無非就是香油、蔥末、芝麻、花生醬一類的,簡單得很,所以味道好壞,全看店家做粿條的手藝。
福建的粿條大多比較寬
如果覺得粿條湯太淡,還可以來點拌套腸、鴨胗、鴨血湯、活肉之類的,醬油水與黃椒醬的組合,鹹香爽辣,超級上癮!
活肉:豬臉靠近上唇的地方,吃起來肥瘦剛好,超級Q彈丨拍攝 好吃的林君君
還有一種同樣潔白無瑕、細膩滑嫩的粿——閩南油蔥粿,因為一般裝在塑料小碗裡賣,也叫作碗仔粿。
蔥油粿丨拍攝 henry.leeeee
好的油蔥粿,也是一層疊著一層蒸的,所以滑嫩中帶著彈韌,粿裡還會加瘦肉末、鵪鶉蛋之類的。吃之前還會在表面撒上花生粉、鹹中帶辣的醬汁、香菜、酸蘿蔔絲等,不論口感還是滋味都十分豐富。
蔥油粿丨拍攝 米睡醒的小查某
說到米制主食,年糕必須有姓名。在福建,年糕又叫做白粿。雖然長得差不多,但白粿和年糕的口感卻很不一樣。
大部分的年糕是用糯米蒸熟搗制而成,煮完糯嘰嘰的。而白粿用的是福建莆田山區一帶特有的「白稜米」(一種粳米),這種米粘性小,所以做出來的白粿柔韌有嚼勁,而且越嚼米香越濃。
白粿丨taobao
煮的時候,要先煎出五花肉中的豬油,再用蟶乾、蝦米、海蠣乾等海產乾貨爆香,湯沸後還要加入鮮蠔、瑤柱、熗肉、菜花、芥藍、蒜苗等等。先不說白粿,就這麼一鍋湯都能鮮掉眉毛!
炒白粿丨taobao
.
啊~好吃的粿這裡全都有了,所以,李子維哪裡領呢??_(:з」∠)_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