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帆落
1、
很多人覺得,人和人之間的關愛是相互的,你對我好,我就會對你好,你諒解我多一點,我就會給你多一點理解。但是有時候,善良的付出,往往不會被別人領情,反倒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更嚴重的是,倘若自己沒有原則,那自己的善良和好心,只會被人利用。
在一個大家庭裡面,要是想讓大家都相處融洽,老人很重要。老人們就是維繫關係的主心骨,如果一個老人懂得調解大家之間的關係,懂得一碗水端平,整個家庭就會凝成一股繩。
如果老人偏心,可能整個家庭,就會變成了一盤散沙,時不時的有矛盾,動不動就發生各種鬧心的事情。
家庭之間的關係,有的時候可能很單純,有的時候也可能很複雜,但最關鍵的是,是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如果動不動別人說一兩句話,就動搖了自己的原則,那麼只會讓自己陷入矛盾的漩渦中,痛苦萬分,並且還不被重視。
如果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說過分的行為,適當的捍衛自己的權益,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蘇然和老公結婚兩年多了,這兩年裡雖然偶爾會吵一下小架,但是兩個人彼此磨合,彼此體諒,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去年,蘇然的婆婆生了一場病。婆婆原來在一個服裝廠打工,生病之後不能工作了,回到家裡沒有什麼事情可幹,心情鬱悶,動不動就跟兒子女兒發脾氣,說自己活著沒意思,都沒人心疼自己。
蘇然覺得,老人也不容易,拉扯大兒女。自己的婆婆,總要盡心盡力的去照顧她,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自己待婆婆好,婆婆自然會疼愛自己。
蘇然每個月的工資有6000多,老公有8000多,兩個人的工資,還完房貸之後,在這個三線小城市裡還每月有餘。
蘇然是一個心胸比較豁達的女人,平常也為人和善,心地善良。
看到婆婆因為自己不能工作,心情不好,積蓄不多,日子過得艱難,於是,蘇然就說:「媽,您一輩子不容易,以後我每個月拿出我工資的2000元給您,這些錢您用來日常花銷,不用過分擔憂,我們會一直照顧您。」
自從每月有了這筆收入,婆婆心情好多了。但蘇然總是覺得婆婆似乎沒有好好用這些錢,衣服還是那些舊衣服,並且更過分的是,婆婆還總是出門撿那些舊紙殼,塑料水瓶之類的,然後拿去賣錢。
蘇然覺得,婆婆已經有了穩定的收入,不至於太缺錢,就讓婆婆不要做了,畢竟外人的閒話也不好聽,大家都開始指責蘇然不好好照顧婆婆。
婆婆不以為然,她才不管別人怎麼說。婆婆還覺得蘇然對她的管制太多,讓她不舒心了。
蘇然覺得,看開些就好了,對老人也不能有太多的要求,既然她想做就做吧,反正每個月給了2000元,自己也問心無愧了。這些錢足夠保證她穩定的生活,老人不買新衣,還堅持撿垃圾,可能是想多攢些錢,心裡踏實,那就讓老人攢著吧。
2、
上個月,婆婆過生日,家裡的人都過來了,蘇然在廚房忙活。小姑子突然說了一句話:「媽,這個月的錢你怎麼還沒有轉給我?」
蘇然恰好在廚房裡端了一盤菜過來,聽到了這句話,她看到婆婆使了個眼色給小姑子,讓小姑子不要再說了。
小姑子大概沒有領會到意思,繼續說:「媽,我這個月獎金都被扣光了,我看中了一款衣服,你轉過來我趕緊去買啊。」
蘇然心想,小姑子也是有工作的人了,怎麼還跟自己的媽要錢呢?並且,婆婆哪來的錢轉給她?
「什麼錢啊,為什麼媽要把錢轉給你?」蘇然笑著問小姑子
「沒有什麼,就是她最近有點缺錢,我就拿一點錢給她,她到時候就會還我的。」婆婆趕忙說。
「媽,你可沒說要我還你錢,你說好的,我工資不高,你每個月要給我點錢,讓我改善生活。」婆婆想要制止小姑子,但是心直口快的小姑子,已經似乎把事情都說出來了。
蘇然趕緊問:「那媽每個月給你多少錢呀?」
「每個月2000呀。」小姑子痛快地說。
一瞬間,蘇然馬上明白過來怎麼回事。
怪不得,婆婆在拿了自己每個月2000塊錢之後,日子過得還是這麼緊緊巴巴,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蘇然以為婆婆把錢都給保存起來了,攢著比較有安全感,原來,婆婆把錢都給了自己的小姑子。
蘇然立馬就不高興了,說:「媽,這些錢是我給你的,我希望你拿著這些錢能夠日子過得舒坦一點,我可沒有說讓你把這些錢給別人,我們的日子其實過得也不富裕,但是我為了能夠讓您過得舒心,我每個月都是從自己的工資裡,擠出錢來給您……您這樣,是不是有一點太偏心了。」
蘇然這麼一說,婆婆不高興了:「你給我錢,錢就是我的了,我給誰,也就不用你管了。」
聽了這話,蘇然突然間覺得自己的好心都被別人踐踏了,人家根本沒有感激自己,反倒是拿著她的錢,去幫襯自己的女兒。
蘇然說:「既然這個錢是您的,您說了算,那這2000塊錢,本來是我的,那我的錢,我也說了算。既然媽您不需要這個錢,那以後這個錢,我就不轉了,我留在我這裡,您如果需要買什麼就跟我說,我來給您買。」
蘇然說完這話,婆婆啞口無言,畢竟她是理虧的,偷偷拿著兒媳婦給自己的錢,來接濟自己的女兒,她也知道自己偏心。
3、
蘇然希望一家人和和氣氣,互相扶持,但是她不希望是以這種方式。小姑子有自己的工作,只要她好好做,肯定能夠養活自己。
自己每月給婆婆錢,是希望她能夠安安穩穩過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婆婆這種做法,只會苦了自己,讓小姑子更加變本加厲,不知道珍惜。
蘇然說,她覺得自己沒做錯了什麼,老人辛苦一輩子不容易,就應該讓兒女多盡一下孝心。
不管別人怎麼說她,不管婆婆是不是生氣了,反正以後,這個錢蘇然是不打算再給婆婆了,但是婆婆有什麼需要的,她都可以幫著買。
孝敬父母,孝順公婆,本來就是兒女應該做的事情,但是自己的孝心,卻被偏心老人轉給了其他的兒女,這種事情,誰遇到心裏面也會不好受。
有時候,婚姻裡,善良和孝順是沒錯,但是也要有原則和底線,該強硬的時候強硬,該講理的時候講理,沒有底線,只會讓自己的善良和孝心被白白踐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