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摩擦持續許久,印度媒體一開始高調叫囂,宣揚將不斷對邊境增兵,並在國內多次試射新型飛彈,印度政府試圖以此來轉移國內矛盾,迫使中國讓步。但隨著天氣愈發寒冷,溫度持續下降,印度媒體的囂張氣焰仿佛被放掉了氣,變得老實起來。
印度增兵十萬?
據印度媒體多次報導,稱印度軍隊在拉達克地區大量增兵,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所謂拉達克印軍有20萬之眾。但據分析人士稱,其顯然言過其實。
據了解,印軍再拉達克地區常駐兵力約5萬餘人,即使後期增兵,其高峰期的極限水平也只有10萬人左右。遠遠達不到所謂20萬。
因為現代軍隊所消耗的物資量非常巨大,即便印軍的摩託化部隊,其機動、維持都需要消耗大量物資,後續增援的機械化部隊則更是如此。
另外,中印發生摩擦邊境地處高原拉達克高原區域,印軍可靠的補給渠道僅有2條較低等級的公路及昂貴的空運。這些運輸渠道能夠保障10萬人已經殊為不易,如果駐兵20萬,印軍的後勤將會全線崩潰。
印軍物資不足開始撤軍
印度由剛開始對峙時的張揚,到現在開始「夾起尾巴」經歷了什麼?據軍事專家報導,是因為印度的後勤不足,印軍暗中已經撤走一部分兵力。
據了解,印軍的第14軍的5萬餘人在下半年的6個月時間裡,需要消耗各類物資達到20萬噸,並且,其物資量是滿足士兵生存的最低標準。
簡單算筆帳,在印軍在拉達克地區增兵達到十萬的情況下,其冬半年的儲備至少要達到40萬噸物資。但事實上,印軍整個夏天耗盡全力,也未能儲存夠量。
據報導,2020年8月中旬,印軍儲備的物資量約為10萬噸,9月中旬,印軍儲備的物資量約為15萬噸,而後印軍加強了信息管制,我們未能得到印軍最終儲備物資量的報導。
但據專家估計,即使印軍在一個月內補給10萬噸物資,那麼印軍所儲備的過冬物資也只有25萬噸。
事情已然明朗,5萬駐軍需要20萬噸物資,而印軍的25噸物資根本無法滿足10萬駐軍的基本生存。據專家猜測,極有可能印軍暗中已經撤走一部分兵力。
印軍無力繼續對峙
在保障嚴重缺失的情況下,部隊戰鬥力從何談起。據印軍此前在拉達克地區服役的亞什-莫爾將軍撰文稱,儘管印軍採取了各種措施,包括將列城醫院的床位從200張擴充到300張,並從全軍抽調年輕的醫務人員等,但印軍的非戰鬥減員仍在增加,其中嚴重者甚至需要空運到昌迪加爾。
不僅兵員,就連武器裝備同樣受到很大影響。很多技術裝備在嚴寒情況下會損壞,然而印軍根本沒有足夠的配件和保障力量,同時由於燃料、油料缺乏,印軍的供電仍是很大難題。
與印軍相比,中國解放軍的供應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完善,戰士們吃著火鍋唱著歌的報導頻頻出現,而印軍士兵只能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