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天前,印度幹了一件非常瘋狂的事,不知道是有預謀,還是無畏無知,也有可能是愚蠢:印軍竟然在印巴實際控制線附近,對巴方境內的聯合國車輛開火,好在巴基斯坦士兵不顧生命搶救,才保證了車內觀察員的安全撤離。
印度這次玩火確實玩大了,不但聯合國表示要對印軍進行調查,更重要的是恐怕「入常」將會成為一個更加困難的事,或是離加入常任理事會越來越遠了。
不知道印軍這次事件,是想證明什麼,還是被美國利用成為了打手?
不過,這事情發生之後,印度卻被自己人揭了老底——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在近日的一場講話中表示,在與鄰國對峙時,印度政府將確保在資源方面面臨的壓力不會影響到本國武裝部隊的戰鬥力,會對現有軍事預算進行有效利用。
印媒更是直接指出,印度軍隊正日益感受到資金吃緊所帶來的壓力,一些關鍵的軍事項目已經因為國防預算不足而被迫暫停,這對軍隊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疫情目前處於不可控,病毒的大流行已經對印度的國防預算產生了破壞性的影響,為了抗疫,印軍一季度不買新裝備,以節省資金,甚至印度政府正在評估,能否採取2020-2021年度國防撥款中節省出400到8000億盧比,用於抗疫和國內其他方面的開支。
這似乎,讓莫迪的強軍政策成為一個笑話。
不過,在邊境對峙中,印度卻一直在叫囂,生怕別人聽不到。
這是幾天前的新聞:印度政府批准將武器彈藥儲備從之前的10天庫存,增加到最低可供應15天的水平,印度武裝部隊預計將花費超過5000億盧比從本國和國外採購裝備和彈藥。
5000億盧比,用來買裝備和彈藥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只可供15天,確實有點捉襟見肘。
不過,印度在裝備採購方面曾出現過大量的資金浪費,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採購,不僅被俄羅斯一再的加價,而且最後收到的裝備性能並未全部達到印度海軍的要求。
比如阿瓊主戰坦克和LCA戰鬥機,明明評估中這兩款裝備完全不能滿足軍隊的要求,國防部卻依然下了採購的決定。
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度印度軍費已超過英國位居世界第三,但由於印度自身國產武器研發能力差,所以這些軍費大部分都用來購買武器裝備,而其中,俄羅斯是印度的主要軍火傳統供應國,印度軍方裝備的俄制裝備超過80%。
國防費不夠,怎麼辦?莫迪政府取消了本財年第三季度的支出預算,但根本問題似乎沒有得到解決,據知,今年印度的國防預算只比去年增加了1.82%,但面臨的挑戰遠比以前要嚴峻。
因為印度最近很跳,說白了,就是與邊境周邊所有的國家幾乎都產生了矛盾,如果解決,或是和或是打,這些都需要經費。
不得已,印軍重新調整採購計劃,涉及到裝備包括戰鬥機、核潛艇等。
你說,沒錢了,這仗還怎麼打,勸奉印軍趕緊回家吧,邊境對峙也恐難堅持。
再看看我國,2020年國防預算增長6.6%,低於2019年7.5%的增長目標。
近幾年,我國國防費排名世界第二位,這跟我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也是相當的。
當前全球戰略形勢深刻變化、國際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周邊地緣政治錯綜複雜,加之領海領土爭議、祖國尚未完全統一等因素,持續加大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投入,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強大的軍事戰鬥力,既是時代所需,更是形勢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