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印營房,為何印軍看到我軍臉色變了?印軍:我們才住上帳篷

2020-12-24 騰訊網

在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媒的一篇報導細數了印軍今年冬季在所謂「拉達克地區」面臨的挑戰。冬季來臨,拉達克地區海拔較高,氣溫已經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而這僅僅只是開始,隨著冬季氣溫的降低,該地區很可能氣溫最終會低至零下二三十度。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後勤能力薄弱將會加劇運輸物資的困難,印度媒體表示拉達克地區的相關山口會隨著冬季的來臨很容易發生雪崩,加上河流凍結,前線飲用水也會陷入短缺,更何況印軍常年受海拔和寒冷相關因素的侵害,患上肺水腫,腦水腫以及凍傷等疾病。一旦換上疾病,以印度的醫療條件根本沒辦法在高原有效的進行治療。

很顯然,想要在高原地區對峙或者製造緊張局勢,印軍光是在食物,保暖衣服以及住所等問題就很難解決,更別提其他。值得一提,印度媒體表示,印度僅在採購方面印度就可能需要耗時一個月,在採購特殊衣物上,由於數量龐大,時間有限,印軍將會從多個渠道採購。此外,印度方面當前在邊境地區部署超過20萬士兵,所以為了應對住所問題,大約需要1萬到1.2萬個各式各樣的留守點。

相關沒有援引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稱,這些留守點包括可容納3至4人的帳篷以及兩種類型的玻璃纖維小屋,一種可容納4至6人,另一種可容納8至10人。印度軍方目前還在採購可容納20人的臨時避難棚和商店。馬上大雪即將封山,按照印度媒體所透露出來的消息可以看出,印度很難在封山前將足夠的物資運輸到邊境地區。換句話來說,就算可以將足夠的物資運輸完成,這種沒有任何保暖作用的帳篷根本沒辦法抵抗得住高原的零下低溫,到那時,印軍就算不被餓死,也會被凍傷甚至凍死。

吃得好住得好才有精神訓練,才能減少生病,才有體力充沛。在零下20-40度環境下,天天住帳篷,裹著睡袋睡摺疊床,吃的又沒有營養,最終人的精神和體力都會下降,而且非常容易生病。這種情況就是一天都很難堅持,更不用說印軍要睡幾個月帳篷,還沒水沒電。可以說,印軍經過幾個月全力以赴努力,才住上帳篷的時候,我軍卻只用了一小部分力量就已經修建起全新的樓房營區,大食堂都是高大明亮,難怪印軍看到之後臉色變了。

在國慶的第一天,駐守在阿里的西藏軍區某邊的防團官兵就正式從臨時營區搬入新營房。高原邊防部隊的新一代營房,從營房布局到功能設計,都充分考慮了高寒高海拔地區的特殊環境,在用水用電、冬季採暖、氧氣保障以及設施配套等方面都進行了針對性的設計,同時還採用了30多項建築新技術和新工藝。

在最大程度方便官兵日常生活的同時,新一代營房還突出了服務備戰打仗的理念。宿舍區的樓梯樓道加寬,能讓人員快速集結;戰備物資庫房與車庫實現了無縫對接,便於部隊在緊急應戰時快速裝載和出動。如果說此前邊防士兵沒有真正的營房的話,那麼現在的新營房就相當於有了一個真正的家。

可想而知,在印軍知曉這一消息時是什麼樣的心情了,怕是要發怒道,我們印度士兵才住進帳篷,你們在邊境就有了一個設施齊全的「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軍住陽光房溫暖舒適,印軍:我們很「堅強」,所以住帳篷
    不過根據印媒報導,印度陸軍居然又在考慮,還要往所謂「拉達克」東部地區增加一個師的兵力,也就是大約1.2萬人。這麼多人,那印度的後勤可怎麼辦呢?所以最近他們怪招頻出,因為他們的基礎設施不好,所以他們打算使用雙駝峰來運送物資。但是自己還死不承認表示,他們是故意不修的,就是為了阻止萬一我軍衝過來,他們給我們鋪好了路。
  • 我軍對印軍有多藐視?看70年邊境雙方駐軍數量,不到印軍十分之一
    對此,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70年中印邊境線上的雙方軍事力量變化,看印度軍隊在中國這佔據什麼分量,中國軍隊在印度這佔據什麼分量。 從1952年開始,印度就把目光投向東方,儘管對我軍進藏的舉動無可奈何,但是由於對「麥克馬洪線」抓住不放,以至於該國在西段阿克賽欽地區建立了43個據點,討到了中國不少好處。
  • 10月13日中印邊境軍情報告!印在邊境修橋,8座位於我藏南地區
    通過公開報導的現場圖片可以看到,印軍總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及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等人也一同參加了儀式。 印度防長辛格上月底曾透露,印度政府已將中印邊境的基建預算增加了一倍。這回可算是知道這些錢都花在哪裡了,原來印度偷偷加緊了中印邊境建設路橋等基礎設施。
  • 印軍穿二手衣服,解放軍用最好的裝備!美媒:為什麼差距那麼大?
    而在高原惡劣的環境影響下,相比於對手,寒冷和無聊才是中印邊境上最大的威脅。近日美國媒體就目前中印雙方的後勤準備,不免發出感嘆:都是在為冬天做準備,為什麼差距那麼大?就憑這一點,我軍邊防士兵想要巡邏,高原上的極寒天氣也阻止不了! 然後再加上前不久,由陸軍工程大學開發的新型可拆裝自供能保溫營房,即使外面是零下55攝氏度的低溫,室內也能夠保持這15攝氏度溫暖。宿舍、洗手間、廁所、倉庫在內一系列完善設施,再加上建立在湖邊,儼然就是一處靚麗的「湖景房」!同時,更重要的一點是我軍還為邊防戰士準備好了營養豐富的食物供給。
  • 我軍在邊境朝印軍放「洗腦神曲」?印度人傻了,四面楚歌聽過沒?
    最近,中印邊境又熱鬧起來了。 據環球時報9月18日援引多家印媒消息,就在中印雙方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緊張對峙之際,我軍突然開始玩起了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同時還用印地語向印軍大聲喊話,提到印度士兵如何在一場無法勝利的戰事中送死,以及他們應該擔心冬天的到來。
  • 寒冬將至,印軍硬著頭皮死撐,解放軍不止有湖景房,還有更多利器
    寒冬將至,印軍硬著頭皮死撐印度在9月份的時候就表示,其要在邊境地區因為大雪封山之前儘可能地為邊境地區的軍隊運送充足的物資。而今寒冬將至,中印邊境的情況似乎超出了印度軍方的預計,印度軍方雖然放下豪言表示,將會為邊境地區的印度軍隊提供充足的棉衣與禦寒物資,但是現實是,依舊有印度軍人在邊境地區出現了被凍傷和凍死的情況。
  • 1962年中印戰爭始末|印軍|新德裡|中國軍隊_網易新聞
    這次自衛還擊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1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第一階段,自10月20日至28日。主要反擊方向為克節朗——達旺地區。戰前,印軍在東段和西段的兵力為1個軍部、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約22000人。我軍投入作戰的部隊有:西藏邊防部隊4個多團、新疆邊防部隊1個多團和昌都、林芝、山南分區的部隊。
  • 印軍司令為何呼籲士兵「不怕死亡」?網友:有時,死人比活人好用
    此時,印軍高官訪問前線進行慰問,但一番話卻引起爭議。 據印度時報報導,近日,印度空軍司令巴達烏裡亞前往拉達克地區前線進行視察,期間巴達烏裡亞呼籲前線印軍士兵「不怕死亡和嚴寒」。印軍司令此行自然是為了提升前線印軍的士氣,自入冬之後,拉達克極寒的氣候考驗的印軍士兵的心智。
  • 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停止增兵,印軍卻換主帥,幾個意思
    印度媒體22日稱,印度陸軍正考慮在中印西段邊界(拉達克)的實控線上增派一支12000人的部隊,以對付中國的重炮、飛彈和坦克。 目前該地區印軍已經有4個師的部隊部署,這意味著再增加一個師。
  • 印軍督察被眼前一幕震呆,中方黑壓壓坦克列隊,營房外標語很醒目
    當天有不少印軍士兵歡迎這位總督察,並掏出手機拍照,只是很尷尬的是,所有印軍士兵的手機信號都是鄰國的,手機屏幕上都有中方歡迎你的字。印印藏邊防警察部隊的總督察迪帕姆·塞思視察拉達克,望遠鏡裡發現大批15式坦克黑壓壓的列隊。我國在高原上部署了大量的15式輕型坦克,用來應對印度。高原上地形複雜,並且缺氧,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很明顯。
  • 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
    對此,大抵曾經發生的那一場中印戰爭無疑是最好的前車之鑑。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當所有顧慮消除之後,戰士們果斷向村莊內殘餘力量發起了最終攻勢,毫無作戰紀律的印軍自然也被全面擊潰。整場戰鬥以殲滅印軍34人,解救群眾150人,而戰士們和當地群眾無一傷亡作為告終。終歸這場零傷亡的勝利,即便在整個中印戰爭當中,完全呈現我軍一邊倒的形勢之下也是十分罕見的。
  • 看印軍的槍快,還是我軍噴火器快,先敵一秒開火將敵軍燒成焦炭
    ▲我軍沿著公路追殲逃跑的印軍回營後,上級又命令全連立即攜帶全部武器裝備和必要物資,搭乘汽車奔赴喀喇崑崙上的中印邊境地區,準備對入侵我國領土的印軍發起自衛還擊作戰。為了打好中印邊境自衛還擊作戰西線戰場的第一仗,上級命令噴火連1排配合11團3營摧毀印軍在紅山頭和天文點等地的據點。噴火2排則配合10團3營,攻擊盤踞在加勒萬河谷的印軍部隊。
  • 美媒:解放軍給部隊最好裝備,印軍則發二手衣服
    美媒:解放軍給部隊最好裝備,印軍則發二手衣服 2020-10-20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拉達克下雪了,印度的麻煩來了:邊境印軍吃什麼?
    為了運輸這些物資,印軍動用了整個後勤網絡,不但有大型運輸機,連騾子都已經使上了。即使如此,到如今也才運輸15萬噸,離早前計劃的40萬噸還相差甚遠,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印軍向前線運送物資 視頻截圖印度Print網站報導了印軍前線物資缺乏,幾乎是什麼都缺,連防水作戰靴這樣最基本的單兵物資都缺。
  • 解放軍火速行動後,中印邊境突然傳出新動向,印軍參謀長突然空降
    為了應對我國西部邊境可能的威脅,我軍駐西藏部隊最近密集的進行了全方位的實兵實彈演習,以此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軍在應對突發狀況時的總體應對能力。就在我人民解放軍火速行動之後,中印邊地區又傳出了新動向,印度陸軍參謀長突然空降所謂的「拉達克」地區,其在此時造訪衝突地區,其用意何在?
  • 邊境新進展:我軍列裝新式保暖被裝,而印軍卻在吃凍壞的食物
    中印邊境又有新進展,然而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其實除了防寒保暖的衣物之外,我軍在夥食方面的保障也十分到位。據胡錫進透露,在我軍優秀的後勤運輸能力下,解放軍高原邊防部隊基本可以保證餐餐吃到熱飯熱菜,做到餐餐有肉吃、餐餐能吃飽。
  • 印司令視察前線營房,指著一處設施暴跳如雷,隨即被莫迪火線撤職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前不久剛剛結束,但兩軍的對峙依舊持續。而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兩軍的後勤保障設施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從印度媒體發布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新建的樣板房配備有水塔以供應自來水,朝陽的玻璃走廊、電力供應、滅火器和煤油用以取暖。另據印媒報導,印軍此次新建的樣板房分為軍官和士兵兩種宿舍。其中,軍官宿舍為單層床+雙人間布局,並附帶獨立衛浴,而士兵宿舍則單純是雙層床布局。然而,對於印軍此次新建的營房建築,有媒體卻批評稱,印軍展示的新建簡易營房比建築工地還要差。
  • 解放軍可抵抗零下40度,印抱怨進口不到同款
    從10月初開始,印軍已經有兩名士兵在寒冷的天氣環境中被凍死,還有很多士兵被凍傷,住在列城印軍醫院裡面的傷病士兵基本都是凍傷的。據悉,印度軍隊禦寒物資一直都是從大陸和歐洲採購的,這次中印兩國軍隊在邊境地區對峙,直接對印軍的物資採購渠道產生了影響,無奈之下印度只能與美國進行合作,從美國採購禦寒物資。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印軍連廁所都沒有,班公湖大腸桿菌含量激增:石頭上全是髒東西
    因為從夏天開始,印度第14軍,第17軍部隊開始大量進入山區部署。導致這一地區印軍數量從數千人增加到5萬人。駐軍增多了,就會面臨住房,吃飯,飲用水和取暖等等問題。印軍房子都不夠,只能大量搭建防寒帳篷。但是,還缺乏廁所。印度退役少將賈加比爾·辛格表示,要想度過寒冬,必須要修建大量營房,而且這些營房都要有很好的取暖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