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如今國內的礦泉水市場,農夫山泉不論是在知名度還是影響力上都毋庸置疑。根據此前2018年尼爾森數據顯示,國內礦泉水市場在2018年已經被以農夫山泉、華潤怡寶以及百歲山為首的六大品牌霸佔了近八成份額。而曾經的老牌礦泉水益力卻已經杳無蹤跡。
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83年的益力礦泉水,距今已經有近37年的歷史。益力旗下的優質礦泉水更是曾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的產品」;發展到1998年,益力甚至憑藉著礦水泉的品牌商標,拿下「廣東省著名商標」的殊榮。
在其輝煌的時候,益力曾經和如今的農夫山泉一樣強勢霸佔中國礦泉水銷量冠軍的寶座,實力非同一般。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巔峰時期的益力,還曾被一家世界500強公司——達能看中,並且於1998年併入達能旗下。但這場在外人看來強強聯手的收購,最終卻以益力被達能「拋棄」而告終。
據2019年初消息,達能益力龍門工廠正式停產,實在是令經歷過益力輝煌時代的消費者有些猝不及防。而至於益力淪落到如今地步的原因,在筆者看來,達能絕對是難辭其咎。畢竟有著樂百氏被達能卸磨殺驢的「前車之鑑」,益力在被達能收購之後,達能同樣將原本益力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在農夫山泉相繼打出各種譬如「弱鹼性水」、「有點甜」以及「大自然的搬運工」等種種耳熟能詳的健康標語,於礦泉水市場大包大攬的同時,被達能收購的益力卻還處在定位懵懂的階段。不論是從針對兒童市場推出的卡通趣味產品,還是多彩插畫類瓶裝水,亦或是之後與崑崙山爭搶與滴滴的合作都可以看出,益力缺少能讓人印象深刻的營銷。
相比於農夫山泉清晰的「健康」定位,益力更像是東一腳西一腳地亂竄。再加上達能旗下所擁有的飲料市場品牌過多,根本不可能在益力身上耗費太大的精力,頗有幾分任其自生自滅的意味,因此很快益力便逐漸被後起之秀農夫山泉,以及華潤怡寶和百歲山等品牌擠下神壇。
對於益力工廠停產的消息,達能方面表示,放棄益力瓶裝水業務是為了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做出的決定。這也印證了在中國礦泉水市場逐漸被邊緣化的益力瓶裝水,對達能來說已經失去經營價值的事實。那麼對於益力礦泉水,你又知道多少呢?
文/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