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20餘年櫛風沐雨,不遺餘力當好患者健康的「守門人」

2020-12-27 上遊新聞

見到李翔時,本來已經到了他下班的時候,可他們科室依然燈火通明,所有醫生正齊刷刷地坐在電腦前,手指靈活地在鍵盤上敲打著……

李翔是涪陵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兼疼痛與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大多數患者認識他一定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因為從醫20餘年來,他的名字顯然已經成為一種品牌,在患者之間口口相傳!

(涪陵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兼疼痛與康復醫學科主任李翔)

把追求醫術的長進作為終身課題

1998年,熱愛中醫事業的李翔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到涪陵區人民醫院工作。「那時候的醫療技術有限,患者若是頸肩腰痛,我們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牽引、理療等。」李翔回憶起那時候的醫療技術說,一個醫生若是沒有精湛的醫術,怎麼還能夠救死扶傷呢?

2000年,李翔到四川省骨科醫院進修中醫骨傷,自那之後,李翔走上了一條追求攻克疼痛性疾病的道路,並把追求醫術的長進作為終身課題。在進修期間,李翔聽聞了針刀的神奇之處,那個時候小針刀療法在整個中國才開始萌芽,進修回來以後,他就向院領導申請要去拜師學藝,師從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金澤民教授。學成歸來後,他成為了重慶市率先開展小針刀療法和銀質針療法的醫務人員之一。

(李翔正在帶領醫生進行查房)

二十年櫛風沐雨,二十年砥礪前行,他遍訪名醫大家,集各家所長,李翔說:「醫術的長進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刻苦鑽研是基礎,向他人學習是方法,敢於實踐是關鍵,總結的經驗是收穫,這樣才能將自己修煉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懷著滿腔熱忱,盡心盡力幫助患者遠離疾病

在李翔的身上有著滿滿當當的榮譽,但不管他身上有多少光環,他都始終懷著滿腔熱忱,用自己所學盡心盡力幫助患者遠離疾病。今年11月,70歲的潘某,因雙手不自主抖動2年,持物後抖動更加明顯,拿水瓢、菜刀均會因抖動導致掉落。潘某聽人介紹後,來找到李翔為她治療。根據潘某的症狀,或許很多人都以為是帕金森,李翔另闢蹊徑,對她的症狀進行了認真分析,並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精準地為她找到了病因。他利用針刀為潘某進行治療後,潘某雙手不自主抖動的現象消失了。「謝謝您,李院長。」潘某出院時感激地說道。

(李翔正在為患者做手術)

曾經還有一名患者頑固性背痛,到多家醫院就診,做了相關檢查後,結果均為正常。李翔思來想去,既然背痛是不可能沒有原因的,一定是遺漏了什麼,他建議患者去做胃鏡檢查,患者半信半疑,還是聽從了他的建議。結果還真就找到了病根——胃潰瘍。這個位於胃後壁的潰瘍已經接近穿孔,不及時處理後果嚴重。李翔說,面對某些疑難雜症,醫生的思路一定要放寬,不要局限於自己的專業,才能讓患者得到正確的治療。

不僅如此,他還會把自己的微信推薦給患者,便於他們後期諮詢。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他還擠時間在線上對患者進行隨訪、為他們答疑解惑。妻子還曾打趣說,他的眼裡似乎只有患者。

團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李翔深知一個醫生就算是再強大,力量也是有限的,團隊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2016年4月,疼痛與康復醫學科成立。作為科主任,李翔帶領團隊苦煉內功,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不斷加強團隊的建設。在不到4年時間裡,他把以前科室僅4人,發展成為目前擁有醫護人員29人,年收治患者2700餘人的區域重點學科。學科在區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其工作業績得到了醫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李翔在2020年風溼病學學術年會作學術交流)

除了帶領科室不斷前進和發展,作為副院長,他的肩頭也有著太多的責任與擔當,比如抓好學科建設、抓好業務、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等,他說:「只有整個醫院發展起來了,才能造福一方百姓。」

談到未來,李翔的心裡有著太多期冀與目標。他將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拼搏奮進,不遺餘力當好患者健康的「守門人」。(文/何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湖北興山一村醫紮根深山30年:當好「健康守門人」
    疫情期間,杜海程(右二)為返鄉人員上門測量體溫(資料圖) 王榮貴 攝中新網宜昌12月13日電 題:湖北興山一村醫紮根深山30年:當好「健康守門人」作者 王榮貴「最近身體怎麼樣,來,先量一下血壓。」30年來,杜海程堅守在鄭家淌村,傾心盡力當好「健康守門人」,受到了村民的認可。村民萬常明已70多歲了,因中風癱瘓在床已數年,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自從萬常明中風後,杜海程始終不放心他的身體狀況,隔三差五就獨自跑幾裡山路,來看看他的病情及用藥情況。「這次的血壓、血糖還正常,藥一定按時吃,別忘了給他翻身。」臨走前,杜海程專門叮囑萬常明的老伴。
  • 當好社區健康守門人,五裡牌地區人大代表實地視察
    人大代表們充分肯定了五裡牌街道車站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抗疫期間對社區排查、長沙火車站、長株潭汽車站健康監測點值守、隔離觀察、核酸檢測、復工復產指導等環節中所做的工作,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全體醫護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 戰疫故事|福建省立醫院主管護師蔡菲莉:當好方艙守門人
    從事護理工作17年,其中有近10年是負責護理重症醫學科的患者。2月3日,福建省立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福建)隊接到了馳援武漢的指令,蔡菲莉第一時間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指令下達不到3小時,全體隊員集結完畢,雨夜出徵。跟隨7輛特種救援車經過千裡跋涉、星夜兼程抵達武漢,並迅速進駐方艙醫院,投入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
  • 創新家庭醫生服務模式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為真正發揮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創新服務模式,緊緊圍繞政策保障、分擔機制、量化指標這三個目標,聚焦醫共體慢病管理線,織密上下聯動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網。該負責人介紹說,小廟鎮積極發揮醫共體在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和慢性病健康管理上的優勢,遴選相關專業主治及以上醫師組建小廟鎮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專家庫,為醫共體內基層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    此外,為提高家庭醫生隊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小廟鎮還積極探索建立完善服務制度、合理績效獎勵機制和醫防融合體系。「明確專科家庭醫生工作職責、要求和內容。
  • 社康醫生,在疫情中逆行的「健康守門人」
    2020年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因為疫情的肆虐,今年的醫師節顯得更為特別,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這樣一個群體: 他們是生命的守護者,健康的守門人;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用「無疆的大愛」護佑著百姓的健康;他們衝在最前線,全力以赴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們就是社康醫生
  • 陳亞鈴:想辦法出實招 當好社區「守門人」
    雙樂社區黨總支書記陳亞鈴:想辦法出實招 當好社區「守門人」
  • 北京中科白癜風醫院:櫛風沐雨十四載·天下無白共健康
    幸運·健康,驚喜將在16天後從天而降冬日也有陽光嬌豔,寒冷世界也流淌著涓涓溫泉,當我們心懷期待時,幸運總會悄然間出現。也許,下一個轉彎,你就會與奇蹟相伴!為此,讓我們期盼未來,相信明天!16天後,歷史的年輪將劃開新的一頁,值得期待的2021年便會悄然而至,而北京中科白癜風醫院也將在迎來第14個生日,隆重舉辦「櫛風沐雨十四載·天下無白共健康--北京中科白癜風醫院14周年慶典」。屆時,醫院將準備多份驚喜大禮,為患者朋友帶來節日的健康與溫暖。
  • [致敬醫師節]馮元圖:街道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2006年,一名剛剛從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來到合川,成為了一名基層醫生,此後14年,他一直堅守在基層,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認真履行著街道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把服務好患者作為工作中的底線操守,他就是合陽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部主任馮元圖。
  • 王文華:當好基層健康衛生工作的「守門員」
    「作為一名醫生,我特別關注醫療衛生方面的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的『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等內容都緊貼實際,句句深入人心,讓我看了非常振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涉及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部分從健康戰略、公共衛生、分級診療、中醫藥等10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讓像王文華這樣工作在基層一線的醫務人員意識到
  • ...做居民健康「守門人」——記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從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全科護師、婦幼保健專幹到城西區人大代表、青海省勞動模範再到中國好護士、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始終植根基層的靳芳一直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不斷鑽研業務成為了群眾認可、技術精湛的健康「守門人」。
  • 視頻| 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中心衛生院:基層健康「守門人」
    視頻 | 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中心衛生院:基層健康「守門人」 2020-09-18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技術驅動 戰略引領 愛康詮釋健康管理「守門人」
    來源:經濟觀察報技術驅動 戰略引領 愛康詮釋健康管理「守門人」一直以來,健康體檢作為預防醫療的主要環節,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推手,也是今年疫情防控的一大「功臣」。而健康體檢發揮預防效用的關鍵,則離不開技術助力與模式創新。
  • 李翔:從空中記錄大美新疆
    李翔出生在米泉市(今烏魯木齊市米東區),1984年10月入伍。從1998年開始,作為新疆軍區專職攝影記者的李翔,就用鷹的視角俯瞰著新疆大地,定格雲端下的新疆。在之後的20多年裡,李翔乘直升機1760餘架次,在空中航拍新疆3000多個小時,拍攝超過百萬張圖片,飛遍了新疆的大漠、雪山、河流,其中58趟上阿里,49趟上帕米爾高原。「從俯瞰大地的角度拍攝,總能給人一種新奇的視角。因此,只要一有各種直升機的巡邏、搶險救災任務,我都會趕緊報名參加,數十年間積累了一個龐大的影像資料庫。」李翔說。
  • 人民日報點讚「鄉村好醫生」 平安好醫生助力村醫成為健康守門人
    人民日報點讚「鄉村好醫生」 平安好醫生助力村醫成為健康守門人 2019年03月22日 15:45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作為健康扶貧的主力軍,鄉村醫生在防止因病致貧
  • 縣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李孝前:做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縣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李孝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及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在疫情防控「主戰場」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盡職守、上下協調、左右溝通、靠前指揮,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與擔當。疫情發生後,李孝前第一時間向縣委、縣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意見。
  • 豫新醫院:當好轄區居民健康「守門人」
    是全市第一家由政府主辦的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基層醫療機構。月均門急診1.3萬人次(含預防接種),同時為居民免費提供十四大類5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 湖北棗陽民警範光星:無疫情社區的「守門人」
    群眾爭當「守門人」「疫情防控的開端至關重要,在初期就要讓群眾知道我們對疫情管控的堅決態勢,才能使他們認識到疫情的嚴峻性,從而為群眾自我隔離打下牢固基礎。」小區居民老趙十分積極,他的老婆孩子都是精神病患者,範光星替他跑了一個多星期將他的低保、殘疾證均都辦下了,並不時送東西補貼他家,這讓感激的老趙抓住機會為範光星出一份力。 「我也要參加志願者!」、「也算我一個!」徐某、馮某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居民,他們曾是犯過錯被勞教回歸的人員,在範光星一次次教育談心中決定改過自新好好生活,範光星為此也幫他們找到了工作,所以兩人對他十分信服。
  • 杭州天目山醫院皮膚科主任許冰教授丨行醫四十餘年,為皮膚病患者...
    醫路漫漫,在醫生這個備受尊崇的行業裡,他已經艱苦奮鬥了40餘年。在這皮膚醫學專研的徵程裡,他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品行以及丹心仁術精益求精的醫德,在杭州天目山醫院皮膚科以及業內同行已深入人心,接觸過他的病人、同事,沒有一個人不為他叫聲好。
  • 東風鎮衛生院:家庭醫生進家門 做好健康守門人
    通過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方式,使家庭醫生與籤約家庭建立起長期、穩定、可及的服務關係,提高居民健康服務品質。 2017年1月,在推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之初,不少群眾對這種新的服務模式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有牴觸情緒。團隊沒有退縮,而是積極開展義務診療,反覆、耐心、多方式、全方位宣傳籤約服務。
  • 反覆失眠20餘年中醫有良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靜    王大姐今年53歲,受失眠困擾20餘年,平常只要情緒稍受刺激或工作勞累即發作,服用鎮靜催眠藥雖有療效,但不持久。    馬雲枝對患者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知其夜眠易醒,醒後難入睡,虛煩不安,心悸怔忡,每晚睡眠2~3小時,神疲健忘,烘熱汗出及盜汗,大便幹,2~3日1次。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綜合辨證為:不寐(陰虛不足,心腎不交),應以益氣養陰,交通心腎為主要治療原則,開處方:柏子養心湯加減;7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