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電影特輯(上) | 「從那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

2021-02-08 泰恩河谷

—— 性少數主題電影(彩虹)集合——

在糾結之餘,畢業論文仍選擇了性別視角。大抵,關於性別理論的學習是整個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收穫之一,更不提針對女同性戀的專題寫的幾篇課程論文。

那夜裡,我打開後現代性別理論的文獻,再一次溫習關於社會性別的內容,也再一次感受到抽象理論的力量與溫暖,罕見的充滿整個房間。

我們的性別受到社會話語的控制,並沒有所謂的先天性和本質性,不存在先在的性別主體,性別是一種述行行為(performativity),是在一定條件下反覆進行的性別行為。

換句話說,生理性別並不是先於社會話語存在的人的本質特徵,不是一種事實存在,也不是精緻的狀態,而是不斷在是環境中形成的,同社會性別一樣,是社會話語不斷作用於我們的身體而構建的。隨著時間推移和發展,生理性別理念被社會話語不斷強制物化,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等級差別被消解了,生理性別自始至終都是社會性別的。

在有衝擊力的性別理論之外,也回憶起無數部相關電影通過敘事性的、感性的、細節的、生動的、甚至僅僅是美學性的方式,讓我們了解不同的性少數群體,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愛、痛苦與感悟。

本文是一篇關於性少數群體的彩虹電影特輯。


首先,我會詳細介紹一部這個季度最喜歡的電影,也恰是同性題材的臺灣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在第二部分,我會羅列關於性少數主題電影的清單,並選擇幾部個人較喜歡或受影響較大的電影進行推薦和評論。

(一)

季度觀影推薦

# 誰先愛上他的 #


《誰先愛上他的》

徐譽庭/許智彥(2018)

宋正遠因為癌症去世了,留下妻子劉三蓮獨自拉扯著兒子宋呈希。讓劉三蓮無法原諒的是,宋正遠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是和一個名叫高裕傑的男人一起度過的,還將將自己的保險金全部留給了他。

事實上,高裕傑是宋正遠從前的戀人,只不過宋正遠選擇去過正常人的生活(結婚生子),而高裕傑對他一直戀戀不忘。

故事從爭吵展開。叛逆的兒子出於無法忍受母親,同時也好奇高裕傑這個男人,故離家出走,賴在高裕傑的家裡。在宋呈希的眼中,他看到的高裕傑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不務正業的男人。但在逐漸的相處過程中,他仿佛從高裕傑身上看到父親的身影...

《誰先愛上他的》算是2020年第一個季度的私人觀影中,我第一部喜歡的電影。

採取插敘結構,開篇圍繞著保險金的衝突吸引目光,這個高裕傑是小三嗎?觀眾問。

緊接著,整部電影滑入張弛之中,應用臺灣一貫的敘事風格,平淡的、流暢的、雕琢生活細節的方式,一點點的慢慢揭開矛盾外皮,呈現內部的肌理。

「一萬年就是,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想當正常人,然後離開了你,從那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高裕傑)

宋正遠與年輕時的高裕傑的故事插入,幾近快活的校園「師生戀」,音樂與舞臺的伴隨;但,我卻感受到猶如婁燁《春風沉醉的夜晚》般的現實感——「就算我喜歡你,我還是愛她啊」,宋正遠說。

終於,宋正遠結婚生子了,留高裕傑一人在情緒的邊緣沉默崩潰,禮堂內的承諾和街道上的形單影隻,如《愈快樂愈墮落》般感情隱忍、悲傷,承受著每天都是一萬年的煎熬,轉瞬十幾年。

年輕的高裕傑在街角看著愛人結婚

不過,故事並不局限於此,被框定於一個註定沒有結果的同性悲劇故事,它超越單薄的人生設定,它將關於同性的愛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癌症晚期的宋正遠回來了,帶著愛的悔意和日漸憔悴的身軀,他趴在日益成熟的高裕傑背上,那愛厚重極了。我在衰老的氣氛中感受到了踏實的愉快,或許只有死亡能夠讓我們再次重逢。

宋正遠去世了,留下家庭和愛人,他們不可避免的相遇了。在衝突後相識、甚至結局是一種更高心境的「相守」,像是阿莫多瓦的《關於我母親的一切》的結局(母親贍養前夫情人的孩子),因為愛兩個陌生的人產生聯結。

實際上,雖是同性的故事,但筆墨並未過多放在同性之愛上,而正如影片名「誰先愛上他的」,側重探討同妻的話題領域,即同妻與同性愛人的關係。在抽象的概念之外,是更加具體,更加深刻,也更加令人感動的生活細節。

同性愛人與家人們的畫面

敘事上並不追求跌宕,所有的情緒如同日式的收斂般,沉默與絕望都在眼神中展現。整體遵循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平靜與日常,讓人時而回想起前幾年的《大佛普拉斯》,那種不加掩飾的頹唐,不加美化的路口。

甚至結局都是如此乾淨自然,在「峇里島~那夢幻的峇里島~多渴望~你的擁抱~」的悠揚歌聲與生活化的遠景畫面中逐漸消散。

至於主題,是關於「誰先愛上他的」。這是多麼強烈的、精準的又是悲哀的發問——是誰剝奪了誰的愛情權利和幸福?是誰釀就了誰的生活與人生悲劇?

或許,最終的答案藏在影片故事的深層,劇中沒有人能夠回答。於是,他們繼續生活著,無需闡釋。但這個問題,讓我們應該看到,沒有人能逃脫悲劇的身份,沒有誰是不值得憐憫的,在社會制度和構建下促成一場又一場的糾紛有多麼沉重,我們在從「個體」成為「主體」的過程,選擇了多少次社會性死亡,釀就了多少次社會悲劇。

規訓所控制的對象如何主動將控制他們的規範內化從而成為自身行為的監視者。在性經驗方面,這一現象佔據了中心位置,因為個體應能領會自己作為一種性存在的本性,並且根據這種自我認知改變自己的生活。因此,我們不僅僅是那些對我們進行過專門了解的規訓活動的對象,也同時作為對我們自身的知識進行自我審查與自我建構的主體而受到控制。

正如福柯的《規訓與懲罰》所言,現代社會彌散著無數的權力空間,我們在這種不可見的、抽象的、敞開式的社會空間中完成從「個體」到「主體」的過程,完成從外在的規範到內在的自我約束,成為抽象的、維持權力空間的主體。我們每個人,在這樣的過程中,既是權力和制度的「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正如「誰先愛上他」一樣。

哎...

喜歡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他離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
    文 | 熊貓別回頭一萬年就是,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想當一個正常人,然後離開了你。他離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她和兒子開始接受心理治療,慢慢接受了這些雞零狗碎的不可思議,內心逐漸走向平和。03阿傑:「那是他看一半的書」「一萬年就是,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想當一個正常人,然後離開了你。
  • 「 你離開後的每一天都是一萬年 」
    —24—「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想當正常人,然後就離開了你,從那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海報中已有暗示,宋正遠沒有露臉,僅憑藉三個在世之人的記憶中,電影拼湊出了一個丈夫、情人和父親皆失格的形象。宋正遠在劇場與阿傑相識,大學計算機教師和自由的臺客因舞臺劇和音樂結緣,兩個人愛得熾熱,可這份同性之愛需要承擔著許多的非議與壓力。談起他們的關係,阿傑想和母親說實話,宋正遠更傾向於善意的謊言。
  • 你知道一萬年是多久嗎?是他走後的每一天
    是18年臺北電影最大的黑馬,總投資3500萬臺幣,不到800萬人民幣,在臺北電影節上獲5項大獎,又獲金馬獎8項提名,僅次於張藝謀的《影》。這部電影的人物設計,敘事節奏與編排非常的巧妙。蒙太奇用得爐火純青,歡笑與淚水隨著回憶與現實不斷切換,心緒也如同翻江倒海般瞬間洶湧。文章的標題就是故事的起點。 宋正遠因為癌症去世了,留下了老婆 劉三蓮 獨自拉扯著兒子 宋呈希。
  • 瓦倫丁特輯|願每一天,真愛至上
    瓦倫丁特輯|願每一天,真愛至上作者 | 柒文編輯 | 澤跡電影《真愛至上》,又名《Love Actually》,是2003年上映的一部愛情題材電影,由十個獨立發展又相互連接的小故事構成,搭配聖誕節的氣氛,從不同角度詮釋了何為「真愛」,浪漫且經典。
  • 彩虹合唱團:成名後,我每一天都在後悔.
    這個學生胖胖的,留著長發,走路時經常腆著肚子,看上去沒有一點青春氣息,像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那時候,金承志覺得這才是指揮應有的樣子。如果把樂隊比作軍隊,指揮就是將軍,軍令如山,令行禁止。每位指揮的第一課,是學會鎮住團員。前輩傳授給他妙方,告訴他:一要會給臉色,二要會喝酒。排練廳裡,要全程虎著臉,時不時還要扔個譜子、摔個門,大家就會覺得你不好惹。
  • 為什麼那句「愛你一萬年」總是來得太晚
    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曾經一直很想對某人說一句「我愛你,一萬年」可當我真正學會如何去愛你的時候,你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為什麼那句真心的「愛你一萬年」總是來得太晚?一年前和妻子離婚了。
  • 《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二十年前的段子被消費一萬年
    周星馳拍攝《大話西遊》系列時,也沒想過影視劇會有以「萬」為紀年單位的一天。隨便一個「上仙」就活過幾百萬年,「愛你一萬年」的確不算太久,但這個橋段的服役期限實在是太久了,曾經有一個橋段感人至深,觀眾倍感珍惜,但太多人太多次使用令觀眾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觀眾一個機會,觀眾會說三個字:「沒完啦?」如果給觀眾一個避免再見到這個橋段的期限,大概是一萬年。
  • 《鄰裡美好的一天》特輯「毒舌記者」原型現身
    來源:電影網日前,2020初秋治癒佳片《鄰裡美好的一天》發布了「馬修·瑞斯」演員特輯,該片由瑪麗埃爾·海勒執導,特輯中,導演瑪麗埃爾·海勒透露了影片的靈感來源自「毒舌記者」湯姆·朱諾1998年在《時尚先生》發表的採訪羅傑斯先生的文章,故事原型湯姆·朱諾更是親自現身,講述他是如何被這位傳奇主持人治癒,並學會用溫柔的眼光對待生活。《鄰裡美好的一天》將於9月18日在全國影院溫暖上映,敬請期待。
  • 電影 | 《史前一萬年》:史前版勇敢的心
    為了拯救愛人,達雷招來了村子裡其他的幾個獵人,踏上了追趕那夥軍隊的路程,這也是他們首次踏上那片未知的土地,一路上不僅道路崎嶇泥濘,而且還有劍齒虎、猛獁象等史前生物攔截他們的去路,而每一次與敵人的遭遇戰之後,又都會有一些其他部落的人加入他們。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一天》,請你把握住當下的每一天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一部愛情片,主角是安妮·海瑟薇和吉姆·斯特吉斯,光是聽到這兩位顏值爆棚的男女主角,或許就註定了本部影片的不平凡。《一天》是一部改編自英國作家大衛·尼克爾斯同名小說的愛情片。影片主要講述了愛瑪和德斯特兩人之間的故事,自從在畢業晚會相識之後,此後數年兩個人都有所聯繫。雖然兩個人都各有自己的人生,但是最後卻發現彼此的心意,原來最愛的人就在身邊。
  • 【微西美微推薦】電影愛你一萬年
    愛你一萬年,一句經典的臺詞,而人人心中對它都有著不同的見解,不同的電影,愛你一萬年便有著不同的含義。
  • 首播 |《最酷的一天》:把每一天當最後一天過
    今晚(4月2日)22:25,電影頻道帶您一起體驗安迪和本諾的《最酷的一天》。這天本諾慫恿安迪,人生不該就此平淡死去,至少要體驗過最爽、最酷、最瘋的一天後,再瀟灑離開。於是兩人逃離病房,踏上前往異國的冒險旅程.眾所周知,德國電影注重強調電影的藝術性,一般以嚴肅認真著稱。多採用晦澀深奧的對白,書生氣十足的電影腳本,使得德國電影相比缺乏娛樂性。但是,德國喜劇電影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 改變每一天,就是最大程度改變人生
    今晚,《夜讀》採擷書籍與電影中的30段人生箴言,送給即將到來的11月。一天一句,與你共勉。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改變每一天,就是最大程度地改變人生。04〔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多數人本質上只活到二十或三十歲,這個年齡層一過,他們就成了自己的影子,
  • 找尋心中那一道彩虹—《跨越彩虹》和張真英
    後來長大了,整個人變得安靜起來,不知從何時起就喜歡上了雨天。在一些下著小雨的日子,經常會不打傘走在雨中,任憑雨絲滴落在身上。身上淋溼了,但心裡卻是晴朗的,通常在這時候,會有一些心事慢慢湧動出來。在雨中,自己開始與自己對話,也嘗試著與自己和解。《跨越彩虹》就是這樣一部浸在雨水中的電影,它的主題也是有關「和解」。
  • 把生活的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用力去愛吧
    最明顯的,就是很多個人風格化,生活感悟化的電影在增多,影片內涵開始沉澱,而不像以往中國電影醉心於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片」,鬧劇爛片扎堆。這其中,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賀歲喜劇片之王」馮小剛的新作《只有芸知道》。
  • 陳立農18歲生日快樂,願你的世界每一天都有彩虹
    雖然生活著實過得有些艱辛,但陳立農心中卻一直懷揣夢想,他期待有一天能夠站在更大的舞臺上,將自己閃亮的那一面展現給觀眾。為了這個目標,在高中的時候,他特意選擇就讀於南強工商表演藝術科,開始認真學習表演功課。
  • 《鄰裡美好的一天》曝馬修瑞斯演員特輯 角色原型現身
    2020初秋治癒佳片《鄰裡美好的一天》今日發布了「馬修·瑞斯」演員特輯,該片由瑪麗埃爾·海勒執導,特輯中,導演瑪麗埃爾·海勒透露了影片的靈感來源自「毒舌記者」湯姆·朱諾1998年在《時尚先生》發表的採訪羅傑斯先生的文章,故事原型湯姆·朱諾更是親自現身,講述他是如何被這位傳奇主持人治癒,並學會用溫柔的眼光對待生活。《鄰裡美好的一天》將於9月18日在全國影院溫暖上映,敬請期待。
  • 一部如陽光一般燦爛的電影——遇到一個彩虹般的人,是什麼體驗?
    第一眼看到布萊斯的那時,朱莉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布萊斯愛上她,在兩年的時間裡,為了表達自己對布萊斯的喜愛,她開始自己的「攻勢」:在課堂上,她喜歡聞著布萊斯淡淡的味道。在食堂裡,和他並坐。每個星期都把自己家後院養的雞生的雞蛋送給他......芊醬覺得,小小的女孩為了追求自己喜愛的東西,能有這樣堅持不懈的毅力,實在是難得。
  • 《遺願清單》: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
    億萬富翁愛德華·科爾是一家醫療機構的CEO,一貫秉承「一間病房兩個床位,沒有例外」經營理念的他在獲悉自己身患重病之後也不得不與其他人一起共用一間病房。兩個原本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分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的陌生病友住到了一起。雖然身份地位懸殊,但兩人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時日無多。卡特雖非大富大貴,但卻擁有深愛他的妻子和家庭。而愛德華雖然富可敵國且時常都有美女相伴,但卻缺乏家人的關愛。
  • 電影《那一天的氛圍》經典對白/矩陣
    我已經有男朋友了OK,那等你分手後再聯繫我吧謝謝你,率智小姐(看胸牌)要我說嗎你說了,我就跟你沒完……我想,這就是命運吧(搭訕)外面有什麼嗎什麼?看你一直盯著外面看,還以為有什麼東西呢(拿吃的)你還沒有吃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