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且便攜 佳能EF 35mm F2 IS USM評測

2021-02-14 IT168

  【IT168評測】編者按:佳能EF 35mm F2 IS USM是2012推出到新版的佳能35mm F2鏡頭,雖然光圈比35mm F1.4小了一檔,但是考慮到帶有IS防抖、價格相對低廉又小巧輕便也受到了不少關注。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正是@影像魔方 三款EF卡口的三款35mm自動對焦鏡頭(適馬35mm F1.4 DG HSM、佳能EF 35mm F1.4L USM以及佳能EF 35mm F2 IS USM)對比評測中佳能EF 35mm F2 IS USM鏡頭的評測內容。而且在文章結尾有這三款鏡頭的綜合表現總結,值得一看。

  『型號說明』

  Canon EF 35mm F2 IS USM

  EF:適用於35mm全畫幅像場。

  35mm:在全畫幅上焦距35mm,APS-C畫幅上等效56mm。

  F2:最大光圈F2。

  IS:佳能鏡頭防抖技術。

  USM:佳能的超聲波對焦馬達,此處為環形對焦馬達。

  『產品簡介』

  佳能EF卡口35mm F2規格鏡頭共有兩款:1990年發布的版本採用5組7片設計,全組移動式對焦,AFD弧形對焦馬達,濾鏡口徑52mm,現在已基本退出市場。本文要介紹的新版本發布於2012年,不僅光學設計煥然一新,同時還配備了IS防抖與USM超聲波馬達。

  EF 35mm F2 IS USM最初上市價格高達6000元,經過幾輪價格調整,目前大陸行貨的價格在3800元左右。不知出於何種原因,此款鏡頭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大面積缺貨,因此購買時可能有些不夠方便。

  『配置描述』

  鏡組結構:反望遠式的8組10片結構,最後一片為非球面鏡片。鏡片數量和特殊鏡片數量相比「堆料型」的適馬35mm F1.4 DG HSM顯得非常普通。


▲佳能EF 35mm F2 IS USM的鏡組結構。

  對焦設計:採用後對焦(RF)設計,對焦過程中鏡頭前部不轉動。配備USM環形超聲波馬達,支持全時手動對焦。

  特寫能力:最近對焦距離約24cm,最大放大倍率約0.24倍,特寫能力高於另外兩款35mm F1.4鏡頭。

  光圈葉片:8葉片圓形光圈。

  鍍膜:優化的超級光譜鍍膜。

  濾鏡口徑:67mm。

  操控功能:AF/MF切換、防抖開關。

  鏡頭做工:複合材料製成。

  尺寸重量:77.9mm×62.6mm。335g。

  附件:大陸行貨標配花瓣型遮光罩(EW-72),遮光罩內部有植絨。


▲三款35mm定焦鏡頭尺寸對比


▲三款35mm定焦鏡頭口徑對比

  『畫質表現』

  畸變:-1.49%(非常輕微)

  色散:非常輕微

  暗角:到F5.6時基本消失

  解析度:

  解析度測試使用索尼A7R、EOS-E電子轉接環。拍攝時以RAW格式存儲,然後採用Adobe Camera Raw 8.5轉換為JPG,轉換時銳度置零。以ISO12233 4000線測試卡作為解析度測試標版,並通過Imatest 3.10軟體進行讀取分析。測試時在畫面上取4個點,距離畫面中心的距離分別為17%(相場半徑)、30%、60%和80%。對於APS-C畫幅用戶,可以將60%點當做APS-C畫幅上的邊緣區域。

  佳能EF 35mm F2 IS USM的最小光圈到F22,但在A7R上,從F8到F11就會因為衍射現象而出現畫質明顯下降,所以我們的測試選擇F16作為最小光圈。另外,拍攝時關閉了IS防抖。


▲ MTF50測試成績


▲ MTF50測試成績


▲MTF30測試成績。


▲MTF30測試成績

  『對焦表現』

  得益於對焦馬達方面的技術改進,以及更輕的鏡組結構,EF 35mm F2 IS USM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的對焦速度都很快,比EF 35mm F1.4L USM還要更快一些。

  『測試手札』

  和EF 35mm F1.4L USM一樣,EF 35mm F2 IS USM的測試成績也並不是從中心到邊緣平滑下降的。在F2.8-4時,30%點成績明顯高於17%點。

  對理論測試部分的小結:


▲光圈全開時的表現。(佳能35IS是F2,其他兩隻是F1.4)


▲光圈收縮到F5.6時的表現

  佳能EF 35mm F1.4L USM:全開時解析度較低;但在F2.0及更小光圈下,整體解析度表現仍然優於同門的EF 35mm F2 IS USM。受限於當時的鏡組設計與鍍膜技術,色散情況是三款鏡頭中最嚴重的,但仍在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並且很容易通過後期處理進行校正。

  佳能EF 35mm F2 IS USM:解析度最高值可以和適馬35mm F1.4 DG HSM相媲美,但畫面中心並非解析度最佳位置。對於並不在意1擋光圈差別的用戶而言,選擇這款鏡頭可以獲得IS防抖、更好的對焦性能以及更理想的便攜性。

  適馬35mm F1.4 DG HSM:對於不在意追焦性能,並且有能力駕馭特殊情況下對焦精度的用戶而言,適馬35mm F1.4 DG HSM無疑是解析度方面的最佳選擇。無論是全開光圈還是收縮至F5.6光圈,這款鏡頭的綜合表現都是最佳的。

相關焦點

  • 佳能鏡頭 EF 24-70mm f/2.8l ii usm
  • 佳能推出EF 16-35mm f/2.8L III USM及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
    ,分別是EF 16-35mm f/2.8L III USM鏡頭和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其中以5D Mark IV套機鏡頭身份亮相的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採用了17片12組的光學結構,內含多達4片非球面鏡片,並使用了ASC空氣球形鍍膜和氟鍍膜。為進一步提升實用性,佳能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上還配備了4檔鏡頭防抖,以及採用了防塵、防滴濺的鏡身設計。
  • 銳不可當 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評測
    目前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佳能在這一焦段鏡頭中也下了很大功夫,16-35mm F2.8規格鏡頭已經經歷了三代最多。在2016年10月,全新EF 16-35mm f/2.8L III USM也進入去我們的視線,這款號稱經過大量改進的新品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畫質方面能有多大改進呢?且看筆者與您一起分享的評測。
  • 佳能發布EF 16-35mm f/4L IS USM新鏡頭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鏡頭 這款鏡頭為佳能EF鏡頭中第一支配備IS影像穩定器功能的L級廣角變焦鏡頭。它通過優化配置鏡片結構,實現了從畫面中心到邊緣區域的精細解像力。同時具備L級鏡頭的出色操作性和耐久性。
  • 佳能發布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鏡頭
    佳能EF70-200mm f/2.8L IS III USM與EF16-35mm f/2.8L III USM、EF24-70mm f/2.8L II USM以及EF70-200mm f/2.8L USM一起,構成了佳能「大三元」系列的新陣容,不僅提供了更高的光學性能,而且更新了佳能EF L級鏡頭家族化設計風格。
  • ——EF 16-35mm f/4L IS USM使用體會
    由於有了此前圖麗124II的使用經歷,因此我還是更傾向於選在靠近16-35mm這個焦段選擇(關於圖麗124II我以後一定會寫一篇文章的!)。騰龍15-30mm?這支「燈泡頭」我是不會選擇的。原因很簡單——「燈泡頭」嬌貴且濾鏡系統貴……佳能17-40mm L?儘管價格低廉但我還是沒有選。
  • 佳能鏡頭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
  •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F2.8 最小光圈 F32 光圈葉片數 8片 焦距範圍 70-200mm 最近對焦距離 1.2m 視角範圍 水平 29-10度 垂直 19度30分-7度 對角線
  • 佳能鏡頭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USM光學參數最大光圈 F2.8 最小光圈 F32 光圈葉片數 8片 焦距範圍 70-200mm 最近對焦距離 1.2m 視角範圍 水平 29-10度 垂直
  • 經典「小痰盂」的新生 佳能RF50mm F1.8 STM評測
    在單反時代,50mm F1.8一共有三代產品,分別是1987年,1990年以及2015年發布的產品,最新的是EF 50mm f/1.8 STM,而佳能進入無反時代之後,並沒有立即更新RF卡口的50mm F1.8,而實在EOS R系統發布兩年之後,EOS R系統擁有四款機身以及十多支鏡頭的背景下,才正式發布了RF50mm F1.8 STM,那麼這支採用了全新卡口的「小痰盂」實際表現到底如何呢?
  • 佳能廣角變焦鏡頭16-35mm F4L IS USM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是一款擁有寬廣視野的廣角變焦鏡頭, 這款鏡頭在佳能紅圈鏡頭陣營中算是高性價比的代表了。雖然最大光圈僅為F4,但是加入了IS光學防抖功能,在弱光環境下也可以有著清晰的成像。
  • 佳能L級EF標準變焦鏡頭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聽說EF 16-35mm f/2.8L III USM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佳能推出超遠攝定焦鏡頭EF400mm f/2.8L IS III USM及EF600mm f/4L IS III USM
    L級超遠攝鏡頭的高畫質EF400mm f/2.8L IS III USM及EF600mm f/4L IS III USM的畫質表現達到了佳能EF鏡頭中的旗艦級水準。2款鏡頭均配備了2片螢石鏡片以及1片超級UD(超低色散)鏡片,能有效補償超遠攝鏡頭特有的色像差,實現高解析力和高對比度。
  • 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登場
    佳能35F1.4II首銷開始啦, 現接受預定,預訂電話024-23293168!趕快撥打電話吧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今日宣布佳能EF鏡頭家族的一項重要突破:應用佳能最新研發的BR鏡片的新一代大光圈L級廣角定焦鏡頭EF 35mm f/1.4L II USM正式發布。憑藉對更高影像表現力的不懈追求,佳能不斷挑戰光學技術的新高度。
  • 佳能鏡頭 EF 16-35mm F2.8L II USM
  • 佳能EF 35mm f/1.4L II USM正式登場
    在眾多佳能鏡頭裡,新35mm f/1.4L應該是更新呼聲最高的一款之一。新鏡頭首次加入了佳能最近新開發的BR藍色光譜折射鏡片,這是繼繼螢石、UD鏡片及DO多層衍射光學元件之後,另一種可有效補償各項色像差問題的光學元件,配合SWC亞波長結構鍍膜、2片非球面鏡片以及UD鏡片,從最大光圈起,就可提供覆蓋全像場的銳利影像。
  • 20cm對焦VC防抖 騰龍35mm F1.8評測首發
    騰龍35mm F1.8 VC鏡頭搭配尼康D810相機效果  此次騰龍推出的SP 35mm F1.8 Di VC USD鏡頭在同級別鏡頭中算是比較小巧的了,我們評測的是尼康卡口,其重量僅為450g,而佳能卡口鏡頭略重,不過也只有480g。非常適合掛機拍攝使用,滿足了人文紀實攝影師們外出拍攝時輕便出行的拍攝需要。
  • 全能多面手,佳能70-200mm F4L IS II USM試用
    這都得益於鏡身的USM對焦驅動,自從1987年以來佳能首次將USM環形對焦用於EF 300mmF2.8 USM上,佳能的長焦遠攝鏡頭幾乎都搭配該對焦驅動至今,環形USM本身具備較強的扭矩,可以較好的驅動鏡組對焦,並且十分的迅速且安靜。
  • 無利器不風光 佳能16-35mm F4鏡頭試用
    近期,隨著多款佳能新鏡的發布,小三元新星EF 16-35mm f/4L IS USM的熱風似已刮過。雖然影友們議論的話題逐步轉移,但是新16-35mm F4仍舊以其優秀的鏡頭素質吸引著廣大EOS用戶的關注。通過我們之前對這款鏡頭的深度評測,大家對這款產品有了一個概念上的了解,那麼這支鏡頭的拍攝效果究竟如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支鏡頭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