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賈氏的背叛和盧俊義的結局不好,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談不上暗示。原因分析如下:
一、作者寫賈氏出軌,是故事情節的需要
盧俊義是北京的富豪,這樣的人物怎麼能上梁山落草為冦呢?所以作者施耐庵就要讓他經歷一系列的倒黴事,把盧俊義寫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當然,他沒有子女),這樣盧俊義才能義無反顧地投奔梁山,坐上梁山的第二把交椅。所以,寫盧俊義的妻子賈氏和管家李固偷情,對盧俊義上梁山的原因起到了很好的推動效果,至於以後盧俊義怎麼樣,就應該沒什麼聯繫了。
二、妻子出軌不見得自己將來就不好
如果說盧俊義五六十歲時妻子出軌,然後說暗示他的結局不好還勉強說得通。但當時盧俊義才三十二歲,妻子賈氏二十五歲,應該說正是人生的大好年華,以後好與不好,誰又能預料到呢?妻子出軌,這種事越早暴露越好,天下何處無芳草,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說不定以後他會娶到個更好的老婆,還會過上大富大貴的生活。當今社會妻子出軌的人多了,如果按照本文題目的說法,這樣的男人豈不都沒有好結局?但現實並非如此啊!
三、盧俊義自己也有責任
如果我們按《水滸傳》中的人物性格及事件分析,賈氏的背叛,盧俊義是有很大責任的。《水滸傳》中這樣寫到:燕青又道:「主人腦後無眼,怎知就裡?主人平昔只顧打熬力氣,不親女色。娘子舊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門相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通過燕青說的話我們可知,盧俊義平時只顧練武(打熬力氣),不和妻子親近。賈氏當時才二十五歲,這個年紀遭丈夫冷落,出軌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在這件事上,也怨盧俊義自己。
那麼盧俊義上梁山後,可以說人生又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梁山受招安後,朝廷派梁山人馬徵討了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勝利後都要回京受封。這時燕青就勸盧俊義別回去接受封賞,朝廷黑暗,靠不住。但盧俊義偏要做官,就沒聽燕青的。結果盧俊義當官沒多久,就被朝廷的奸人害死。如果盧俊義聽燕青勸,不回京受封,而是歸隱山林,以盧俊義的能力,過個小康生活是不成問題的。所以,這是盧俊義人生轉折點的選擇錯誤,和賈氏似乎沒有什麼關係。
結語:
人生沒有暗示,做好自己,不枉此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