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是英國作家J.K.羅琳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三部。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講述了哈利·波特在學校已經度過了不平凡的兩年,傳言布萊克是「黑魔法」高手伏地魔——殺害哈利父母的兇手——的忠實信徒,曾經用一句魔咒接連結束了13條性命。哈利的生活因此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後來被改編為同名電影和同名遊戲,並獲得史瑪提斯童書獎。
1999年7月8日。《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在英國發售。兩周內,這本書就賣出了270000多本,印刷了10次。《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獲得了史瑪提斯童書獎,也使得羅琳成為第一位三次獲得該獎項的作家。
2004年,該作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獲得7.89億美元票房。
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人物姓名大都意味深長。例如小天狼星布萊克實際上就是黑狗的意思:萊姆斯·盧平源於拉丁語中表示狼的詞,以及羅馬的締造者之一——由狼餵養長大的萊姆斯。又例如盧修斯·馬爾福:「mal」這個詞根在很多語言中都表示「壞」的意思,而他的名字盧修斯則和撒旦的名字很相似。其他一些名字具有實際的釋義,像鄧布利多,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古英語中的「大黃蜂」,霍格沃茨便像一個蜂巢,鄧布利多,一個年長而睿智的巫師,用他勤懇的工作很好地維護著這個集體。特裡勞妮教授名叫西比爾。這是古代神話中佔卜者的名字。此外,大腳板、月亮臉、蟲尾巴和尖頭叉子分別暗示了他們所代表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