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在2019年1月《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定的北京市等6個試點省市的基礎上,"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向全國各省拓展。這不僅在醫療護理界引起熱烈反響,更對整個護理產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被網友稱為"網約護士",從最初遭受媒體質疑,業界觀望,到現在獲得政策明確支持,在全國推廣,證明護士上門的創新護理服務模式已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服務模式的轉變,讓護理的場所不再局限於醫院,而是向社區、家庭等生活場所擴展,護理工作者的職業價值與社會地位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護士上門護理服務 優化患者就醫方式
出院後,行動不便的患者護理難題如何解決?如今,人們已經開始嘗試新的護理方式,北京市民趙大爺是失能人員,需要定期更換尿管,每到此時,家屬便拿出手機,打開金牌護士APP,一鍵便能預約護士上門護理服務。
成立於2015年的金牌護士,悄然改變了人們的醫護習慣。經歷5年的發展,金牌護士已經成長為全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護理信息平臺,不僅讓患者的醫護方式更加高效便捷,還成為推動醫護服務從醫療機構走進家庭的新動能。如今這樣的故事,正在以複製粘貼的速度向全國拓展,為更多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服務。作為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領域的領導品牌,金牌護士正在將長期在"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領域積累的能力與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國內各個省市。
"老人長期臥床,每次換尿管,幾乎是一家人出動,至少要折騰四五個小時,上下樓抬著、坐車、排隊、掛號……真是老人遭罪,全家受累。"向記者分享這段痛苦經歷的人正是趙大爺的兒子趙先生,而這樣的情況也是中國無數失能家庭的真實寫照。正是從這樣普遍的痛點出發,5年前,金牌護士應運而生,也意味著"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開始登上時代的舞臺。
讓優質護理走進千家萬戶,一直是金牌護士的使命與初衷。手機預約服務,護士上門護理,金牌護士服務範圍的覆蓋範圍越來越廣,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居家護理的便捷,趙先生當初所經歷的痛苦正在成為過去時。如果需要醫療護理服務,現在完全可以安然坐在家裡,打開手機,使用金牌護士APP下單預約,便會有專業護士按時上門提供護理服務,再也不用全家人各種折騰。
創新護理服務模式 改善護士從業體驗
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4億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餘萬,對專業的醫療護理、康復、居家護理服務等呈現龐大而剛性的需求。此類人群的特殊屬性,還對醫療護理服務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護士人力供給卻存在不足,護理服務資源共享勢在必行。
根據調研,95%以上的老年人更傾向選擇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居家條件下,服務對象呈分散狀,如何聚合大量專業的醫療服務力量滿足家庭場景下的服務需求?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信息平臺金牌護士APP,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提供專業護士上門服務的預約平臺,在線上最大限度地整合護理資源,對接至社區及家庭,這種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有效增加了服務供給,顯著提升護理資源的使用效率,緩解了老齡化社會護理服務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同時,金牌護士線下建設美鑫醫療連鎖護理站作為居家醫養的"服務&信息"樞紐,打造醫療健康數據池,打破居家環境的信息孤島,對轄區居民實施管理式服務模式,基於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為用戶提供管理式的居家醫養結合解決方案,金牌護士聯合創始人、CEO丁少磊詳細向記者闡述了金牌護士的"網際網路+護理"OMO商業模式。
金牌護士聯合創始人、CEO丁少磊在京東健康·智慧健康養老論壇分享觀點
在這個過程中,護士作為服務主體,角色隨著醫療模式的改變發生轉換,已不僅僅是醫生的機械合作者,而會根據具體情況對患者整體評估,成為患者整體護理計劃的制定者及實施者,承擔健康管理的重要角色。
金牌護士藉助網際網路OMO創新思維,不僅改變了患者原有的就醫護理方式,而且也悄無聲息地改變了護理工作者的從業體驗,無疑是醫療領域共享模式最典型的代表。金牌護士在"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的標準流程、運行機制、質控及風控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範本,也為促進政策落地起到了催化作用。
深入推進優質護理 賦能醫院效能升級
2019年1月,《關於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頒布,金牌護士針對醫療機構發布"開放平臺"戰略,打造全國首個網際網路護理服務中心SaaS平臺,並將長期在網際網路護理領域積累的平臺建設、運營經驗賦能給醫院,順利籤約北京幾乎所有試點醫院,精準響應政府明確鼓勵醫院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政策傾向,也奠定了金牌護士的市場領先地位。
繼北京之後,金牌護士與全國多省份達成合作,填補了山東、江蘇、江西、山西、內蒙古、遼寧、河南等地區在"網際網路+護理服務"領域的空白,同時以與市衛健委整體籤約的方式落戶贛州、濰坊等千萬級人口城市,構築了強大的立體服務網絡。即使是城市"末梢"地區的人群,也能享受到一鍵預約護士上門服務,體驗網際網路科技帶來的便利。
金牌護士上門為患者提供留置胃管護理服務
家住鶴壁市淇濱區上峪鄉朔泉村的村民吳阿姨術後出院長期臥床,身上留置的胃管需每月更換,家屬背負著繁瑣沉重的照護壓力。今年,吳阿姨在家也享受到了專業的護理服務,大大減輕了家屬的照護負擔,並且最大限度地規避了往返醫院途中的風險。
記者了解到,金牌護士服務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合作醫養機構300餘家,隨著"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範圍的進一步擴大,金牌護士在全國拓展的戰略計劃或將提前完成。
戰略發展三級連跳 持續強化頂層設計
憑藉網際網路OMO創新思維誕生的金牌護士,如今早已超出"網約護士"預約軟體的簡單範疇,正在從產品到平臺到生態不斷發力,向構建大健康產業鏈生態閉環的戰略目標闊步邁進。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支撐,金牌護士一直注重標準化工作。2020年,金牌護士與首醫大護理學院聯合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成功獲批,開展相關標準建立工作,通過標準的實施滿足用戶的需求,推動產業的發展與升級。另一方面,金牌護士以規模化的交付能力與頭部險企合作,重新定義健康險產品創新,助力險企形成完整的服務閉環,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對產品標準的重塑。
基於標準化基礎,金牌護士創新打造的"醫護康養"一體化智慧服務體系運行已經日漸成熟。今年,金牌護士在銀川著手籌辦網際網路醫院,解決用戶慢病康養服務問題的同時,幫助緩解線下門診壓力。這是金牌護士首次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布置的重武器,在企業戰略結構中舉足輕重。
目前,金牌護士已經與京東健康達成戰略合作,充分發揮護理資源整合及優質護理服務供應能力,助力醫療場景從醫院走向居家,打通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閉環,共同夯實京東健康全鏈條、全流程、全場景、全周期的大健康產業戰略布局,突破升級構建大健康生態圈。
業內人士表明,良好的生態建設將驅動護理產業良性發展。歷經五年的市場考驗,從深耕產品標準到科學的頂層設計,金牌護士在百萬級服務體量中積累了領先的技術與經驗,勢必助力護理產業走出新時代特色的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