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沙粒病毒可在人類和其它動物中引起嚴重出血熱和神經系統疾病,其中包括拉沙病毒、Machupo病毒和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
沙粒病毒科病毒顆粒從圓形到多形,直徑50-300nm,有囊膜,病毒包膜表面有「T」型突起。病毒粒子內部通常含有電子緻密顆粒,沙粒病毒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拉沙病毒主要流行於西非,關於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些研究表明,在整個西非每年發生30萬至50萬拉沙熱病例。該病致死率極高,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和疫苗。
雖然沒那麼有名,但拉沙病毒也屬於「第四級病毒」,和伊波拉病毒、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等齊名。「第四級病毒」是指在實驗室裡進行分離、實驗微生物組織結構時安全隔離分級的最高等級。第四級病毒給人類造成致命的疾病,並且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可救治的。
之所以拉沙病毒少為中國大眾所知,是因為它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主要通過Mastomys鼠屬的一種齧齒動物傳播,且高危地區往往屬於衛生設施不良、生活條件擁擠的農村地區。
就在全世界抗擊新冠疫情的同時,這種病毒也正在悄悄地肆虐。
自2020年1月以來,奈及利亞又爆發新一輪拉沙熱疫情,在26個州的92個地方政府共發現1708例疑似病例,其中472例確診。
「解讀」沙粒病毒
對於沙粒病毒,科學家們已經進行過不少研究。這些病毒編碼一個大型的多區域RNA依賴的RNA聚合酶,用於病毒基因組的轉錄和複製。
病毒聚合酶是抗病毒治療的主要靶點之一。然而,沙粒病毒聚合酶的結構尚不清楚。
3月18日發表於《Nature》網站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闡明了拉沙和Machupo病毒聚合酶的載脂蛋白(Apo)和啟動子結合形式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這些結構顯示出類似於流感病毒和布尼亞病毒聚合酶的整體結構,但具有獨特的局部特徵,包括調節聚合酶活性的沙粒病毒特異性插入域。
值得注意的是,沙粒病毒聚合酶的有序活性位點被固有地激活,不需要5'-病毒RNA的變構激活,而5'-病毒RNA對流感病毒和布尼亞病毒聚合酶都是必需的。二聚還可以促進聚合酶的活性。
研究人員稱,這些發現促進了人們對沙狀病毒複製機制的理解,為開發抗病毒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新研究有望阻止沙粒病毒
阻止沙粒病毒「肆虐」,科學家們已經有了不少頭緒。
2016年9月,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團隊在沙粒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提出了沙粒病毒聚合酶L蛋白具有多種生物功能的觀點,相關論文Activation of the RLR/MAVS signaling pathway by the L protein of Mopeia virus 在線發表在《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上。
2019年1月,中國科研人員成功篩選能夠阻斷拉沙病毒入侵的抑制劑,對於沙粒病毒具有廣譜的抗病毒活性。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蛋白質與細胞》。該研究成功篩選得到阻斷四級病原拉沙病毒(Lassa virus, LASV)入侵的抑制劑:化合物21、29、57、72;並對其作用機制進行了詳細闡述。
2020年1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開發出一種新型分子,有望阻止某些沙粒病毒感染人類。
研究人員將齧齒動物細胞上的相關受體部位結合到抗體分子上,所得到的新分子可有效「誘惑」病毒與之結合,使病毒離開人體細胞。
參考資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114-2
http://www.cas.cn/syky/201901/t20190114_4676743.shtml
http://www.china-pharmacy.com/30655.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