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鑑!阿一小村莊暴發致命的漢坦病毒肺症候群「超級傳播」事件

2021-02-24 醫學信使

在新冠病毒傳播讓人驚心的當下,不少「超級傳播」事件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今天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一項研究,就描述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間,阿根廷一個小村莊暴發的漢坦病毒肺症候群(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超級傳播」事件。

在這篇論文中,一個國際科學小組報告了由安第斯病毒(ANDV,漢坦病毒家族的一員)引起的這次大規模暴發的遺傳、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徵。

該小組的分析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和公共衛生官員管理其他具有類似傳播模式的病毒性疾病的暴發,包括當下的新冠大流行。

安第斯病毒由原產於南美洲的野生齧齒動物攜帶,人類可以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或其糞便而感染。像其他漢坦病毒一樣,安第斯病毒感染會導致人類患上一種嚴重的、通常是致命的呼吸系統疾病,稱為漢坦病毒肺症候群(HPS)。

關鍵的一點是,安第斯病毒是已知的唯一一種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漢坦病毒。與被感染者或其體液直接接觸的人,或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的人,也可能被感染。目前,還沒有獲批的疫苗或藥物可以治療這種疾病。

根據這項研究,科學家領導的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和ANLIS研究實驗室,伴隨大型社交活動,安第斯山感染者引發人際傳播,這些感染者們身上檢測到了高載量的病毒。

研究顯示,齧齒動物宿主將ANDV單向引入人群後,3名有症狀的感染者參加了人群密集的社交活動,從而導致傳播。

在確診18例後,公共衛生官員強制隔離確診病例患者並對可能接觸者進行自我隔離。這些措施極有可能遏制了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實施控制措施前,中位生殖數(感染者在感染期間繼發病例數)為2.12,實施控制措施後,中位生殖數為0.96。

臨床和流行病學信息是通過病人報告和公共衛生中心獲得的。採用血清學檢測、接觸追蹤和下一代測序技術,他們確定了ANDV感染是此次漢坦病毒肺症候群暴發發的原因,並重建了這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事件。

研究人員與當地衛生部門合作,拼湊出一幅幾乎完整的流行病學「圖景」,重現了34例確診病例的具體傳播事件。他們追溯了暴發的源頭到單個溢出事件,並記錄了總病死率:達到32%(11:34)!

全球次描述安第斯病毒的人際傳播是在1996年,但最近的這輪暴發,則是是迄今為止該病毒有記錄的最廣泛的人際傳播。

該團隊的基因組分析顯示,2018-2019年發現的該毒株(Epuyen/18-19)和1996年爆發的漢坦病毒肺症候群的ANDV致病毒株(Epilink/96)序列之間,存在驚人的相似性。了解哪些基因組「標籤」符合人際傳播的必要機制,可能有助於科學家開發治療安第斯山脈病毒感染的新療法。

研究人員發現,在2018-2019年暴發的大規模人際傳播中,飛沫或霧化的病毒顆粒可能是感染途徑。他們還指出,在感染發生後的9-40天內,感染者均出現了症狀。臨床研究表明,病毒載量高且肝損傷的患者比其他患者更容易傳播感染。

然而,作者指出,傳染性可能有一個狹窄的窗口——傳播通常發生在受感染患者出現發熱的第一天。

有趣的是,在傳播病毒的個體和他們疾病的嚴重程度之間,並沒有明確的聯繫。疾病的嚴重程度、基因組多樣性、年齡和住院時間與二次傳播沒有明確關聯。

「這一重要的觀察結果表明,無論疾病的嚴重程度如何,所有的HPS病例都應該平等地管理,關注其病毒傳播的可能性,」Gustavo Palacios博士說,他是該論文的共同高級作者,也是USAMRIID的分子生物學部門負責人。「此外,我們需要重新評估這種病毒造成的威脅。現有醫療對策的缺乏、超傳播潛力和高病死率都應引起關注。」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臨床醫生和公共衛生官員應對未來的疫情爆發。與目前對新冠肺炎實施的預防措施一樣,保持社交距離和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可以有效控制傳播。此外,廣泛的接觸者追蹤和自我隔離,可以使傳播明顯減少。

「儘管只有不到10%的病例發生在醫院,但對臨床醫生和醫院工作人員的威脅絕不能被低估,」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來自安利斯的瓦萊裡婭·馬丁內斯博士說。「醫生們應該記住,在1996年的疫情爆發中,許多醫護人員因為沒有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患上了疾病,還有一些人最終死亡。」

論文作者表示,該研究還檢查了患者體內的細胞因子,以確定安第斯病毒引起的HPS患者的免疫反應類型。細胞因子是在免疫反應中幫助細胞間溝通的蛋白質。

他們的結論是——這次「超級傳播」事件沒有明確的機制,更可能是患者間廣泛和功能失調的免疫反應。高病毒滴度加上大規模社交聚會或人與人之間的廣泛接觸,可顯著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基於他們的綜合數據,該團隊認為接下來有必要研究安第斯山脈病毒的出現、超級傳播、人際傳播和病理學模式,以改進公共衛生應對策略。「我們希望這種方法可以作為未來人與人之間傳播調查的一個模型,以及識別超級傳播事件的模型。」

這項工作的調查基金會是在西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伊波拉病毒疾病以及寨卡病毒傳入美國期間由USAMRIID的基因組科學中心建立和測試的。

(來源:前瞻網)

相關焦點

  • 新出現的漢坦病毒有人傳人案例,我們需要警惕新一輪傳播嗎?
    新冠疫情還未消失,一個新病毒——漢坦病毒又出現了,國外報導了人傳人的案例,會引發新一輪傳播嗎?事情源起於陝西省寧陝縣通報的一起復工包車 1 名務工人員病亡事件,經查死者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什麼是漢坦病毒?人類感染漢坦病毒(HV)是一種鼠源性病毒,不是鼠疫,鼠疫是鼠疫桿菌(細菌)引起的。
  • 臨滄返工人員病亡通報中說的漢坦病毒是什麼?
    經寧陝縣採樣檢測,死者田某某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另有2名發熱人員及其他同行人員已採集標本送檢。接通報後,臨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事件調查處置工作,主要領導及時進行安排部署並作出批示,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調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6個工作組,負責統籌事件調查處置工作,派出了工作專班趕赴陝西省寧陝縣做好相關處置工作。
  • 從伊波拉到愛滋病,你可能想不到,這6種致命的病毒都和動物有關
    小到普通的流感病毒,大到致死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和病毒的鬥爭似乎從未停歇。 那麼說到病毒,它們都從哪裡來呢?事實上,不同的病毒,產生有不同的原因,但在歷史上,下面這6種致命的病毒都和動物有關。
  • 氣溶膠傳播,國家衛健委最新解釋是「尚待明確」
    該病毒的傳播途徑易實現,主要通過汙染的食物、水傳播,也可經接觸病人排洩物和嘔吐物,經汙染的手、物體和用具,以及嘔吐產生的氣溶膠等方式傳播。多暴發在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工廠、大型遊輪等人群聚集場所,國外還有在飛機上暴發的報導。 諾如病毒可隨病人的糞便、嘔吐物排出造成環境汙染,在外環境,如物體表面、汙水、垃圾、地表水、食物中可存活較長時間。
  • 新冠全球死亡破180萬人,但論致命它還排不上前十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毒是2012年在中東爆發並傳播全球的著名危險病毒殺手, 2015年在韓國又有一波興風作浪。 死亡率 36% No.8 漢坦病毒
  • 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院,研究過6種超級病毒和細菌武器
    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也是美國軍方唯一一座具備四級生物安全防護標準的最高等級實驗室,能夠處理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 事實上,從1969年該醫學研究院成立以來,已經研究過多達6種超級病毒和細菌,並積極將其武器化,所以對於美國人自己而言,這座軍方傳染病實驗室也是一處談之色變的地方,下面介紹該實驗室曾經研究過的6種致命傳染病。
  • 書摘| 致命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
    在19 世紀,伴隨著疾病細菌理論的迅速發展,「病毒」一詞依然被用來表示致病因子,或有無細菌感染。路易·帕斯特(Louis Pasteur)將引起狂犬病的致病因子稱之為「levirus rabique」。如今,我們知道病毒屬於亞微觀實體,其體積比細菌還要小20 倍。病毒的核心部分是遺傳物質,外面覆蓋著蛋白質外殼,它們僅能在活體細胞內繁殖。
  • 新冠緣起自動物的病毒偷襲?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至人類,警惕「人畜...
    一年後,1998年秋天,這一怪病再次在豬場工人中出現,半年時間有265人被確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死亡率高達40%。 又過了一年,1999年,馬來西亞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最終分離並識別出了引發疾病的病毒,源自果蝠,並將該病毒命名為:尼帕病毒。轉眼23年過去了,如今對全球造成健康威脅的新冠病毒,與尼帕病毒也有一個共同點。
  • 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病毒,有三種通過蜱蟲傳播!
    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病毒 目前新冠病毒幾乎佔據了全球公眾的注意力。但從致死率看,新冠病毒和SARS等冠狀病毒,對人類的生命安全來說並不是最危險的病毒。禽流感、伊波拉病毒等10種病毒更加致命。
  • 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比新冠更致命的病毒或侵襲人類
    據《印度時報》1月5日報導,41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科學家日前發出警告稱,比新冠更致命的病毒或隨時侵襲人類,其中包括神秘的"X疾病"。而此前,英媒還重提了歐洲"神婆"萬加的預言,"2021年將是人類遭遇疾病、戰爭等許多大災難的一年。三個巨人會聯合,一條巨龍會影響人類生活。困難的時刻會到來"。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1994年澳大利亞暴發亨德拉病毒,3年後又暴發了梅南高病毒;1998年馬來西亞暴發尼帕病毒以及Tioman(馬來西亞島嶼)病毒;後來暴發的SARS、MERS,以及捲土重來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還有漢坦病毒、拉沙病毒……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 研究稱新冠病毒在武漢暴發前已在海外傳播 中方回應
    有記者提問,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中心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自去年9月就在義大利傳播。有觀點認為新冠病毒在武漢暴發之前就已經在海外傳播。中方是否認同這一觀點?來源:外交部官網   趙立堅表示,我們已經看到、聽到國際上不斷出現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間、地點等報導。這再次印證了病毒溯源是一個複雜的科學問題,應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促進對病毒動物宿主和傳播途徑的了解,目的是更好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保護各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病毒溯源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可能涉及多國多地。
  • 致命流行病毒在北美兔群中暴發:隱匿性強突然出血死亡...
    據報導,一種新的致命流行病毒,正在北美西南部的家兔和野兔之間迅速傳播肆虐,威脅著種群,甚至可能危及物種。上周,這種引起出血性疾病的病毒,已經傳播到南加州。「現在的前景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俄克拉荷馬大學的乳腺學家Hayley Lanier說。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同族 防控正式升級為國家級.
    2020開年以來,伊朗蘇萊曼尼被定點清除、貴州大學生吳曉燕營養不良去世、故宮奔馳女事件成為三大網絡事件,吸引的全民的眼球,但是另一件事關民眾的大事——武漢肺炎疫情被民眾忽略。有粉絲後臺留言,該關注武漢肺炎一事吧。是啊,事關民眾的生命,比起那些網絡嗨點更值得付出。武漢肺炎現在官方稱為新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 動畫解析吉林「1傳141」超級傳播事件:30平米密閉空間開講座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近日,中疾控對黑龍江、吉林的新冠疫情傳播事件進行披露。今年1月,吉林通化出現了超級傳播事件,一名感染者在2日內舉行3次培訓,其間造成81人感染,研究團隊分析,通化疫情與該感染者直接相關。該感染者曾被判定為密接者,他曾在乘坐K350次列車時,與長春首兩例無症狀感染者處於同一車廂,這兩人曾到望奎探親。
  • 電影《致命復活》正式上映 超級末日病毒突襲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今日,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全國公映。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
  • 地震也是病菌傳播途徑,疾病暴發防不勝防
    這一次的病例雖然很少,但其傳播性很強,在森林裡散步這樣簡單的活動就可能導致感染,並會對其他健康個體造成致命危害。 事實上,這一病菌在世紀之交一共爆發了三次,其中兩次發生在1999年,另一次發生在2005年的溫哥華。
  • 玻利維亞發現可人傳人罕見病毒,會引發又一波全球大...
    感染後的幾天內,患者就會出現發燒、帶血腹瀉、嘔吐、眼滲血等症狀,由於病毒攻擊內臟器官導致大量內出血,血液會從患者的口、肛門等地方溢出。《血疫:伊波拉的故事》一書中曾形容患者:「肝臟變成糊狀物、腸子灌滿血液」、「無論醫生把針頭扎進患者手臂的什麼地方,血管都會像煮熟的通心粉那樣破裂,湧出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