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現的漢坦病毒有人傳人案例,我們需要警惕新一輪傳播嗎?

2020-12-28 騰訊網

新冠疫情還未消失,一個新病毒——漢坦病毒又出現了,國外報導了人傳人的案例,會引發新一輪傳播嗎?

事情源起於陝西省寧陝縣通報的一起復工包車 1 名務工人員病亡事件,經查死者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

什麼是漢坦病毒?

人類感染漢坦病毒(HV)是一種鼠源性病毒,不是鼠疫,鼠疫是鼠疫桿菌(細菌)引起的。

HV主要導致 2 種嚴重疾病,即腎症候群出血熱(HFRS)和漢坦病毒肺症候群(HPS)。

我國是 HV 的重災區,已經和它抗戰多年了,自 1981 年實施全面預防措施以來,安徽、貴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山東和四川等省的 HFRS 發病率已大幅下降,但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陝西、山東、內蒙古和浙江省仍然較高

1986年(A),1996(B)和2006(C)在中國的腎症候群出血熱的地理分布和年發病率。

我國流行的主要是鼠亞科和田鼠亞科相關病毒,主要流行病毒株見下:

2019 年 12 月和 2020 年 1 月的情況,1 月份人都關在家裡,接觸老鼠的機會少了,發病也低了。

所以這是我們的「老對手」了。

它的傳播途徑

目前來說,主要傳播途徑是

接觸被感染老鼠及它們的排洩物,然後再接觸到自己的鼻子、嘴巴,即接觸傳播;

清掃老鼠排洩物時,可能導致呼吸道傳播;

食用被感染老鼠排洩物汙染的食物,可能導致消化道傳播;

孕婦感染可能通過胎盤傳給孩子。

所以疫情之後,洗手一定要保持下去,可以預防很多疾病

更關鍵的問題在於,會不會人傳人呢?

國內目前尚未見報導,但是阿根廷和智利報導了人傳人的案例,因此在國內的處理上,應遵循「疑病從有」的原則進行處置,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可以說完全杜絕了人傳人的可能性。

寧陝縣政府官網

如何預防

這個疾病有成熟的疫苗。

雙價腎症候群出血熱滅活疫苗(Vero 細胞)、雙價腎症候群出血熱滅活疫苗(地鼠腎細胞)、雙價腎症候群出血熱滅活疫苗(沙鼠腎細胞);

基礎免疫共有 2 針,於 0(當天)、14 天(第十五天)各注射 1 次,1 年後再注射 1 針加強免疫。

也要研究稱在接種後 7~8 年有必要再加強 1 劑次,因此筆者建議大家 7~8 年之後複查一次體內抗體滴度。

這類疫苗在我國免疫規劃中,在流行性出血熱地區可以享受免費接種

疫苗適合哪些人呢?

出血熱高發地區居民及進入該地區的人員,尤其是附近老鼠多的、要進行戶外工作、工作內容與齧齒動物相關(如實驗人員);

主要對象為 16~60 周歲的高危人群。

個人防護注意事項

防鼠保持環境衛生,避免鼠類進入室內(杜絕傳染源);

平時應注意勤洗手(可杜絕接觸傳播);

清掃老鼠排洩物時,應戴手套和口罩(可杜絕接觸傳播和呼吸道傳播);

注意飲食衛生(可杜絕消化道傳播)。

被老鼠咬傷後的防護

被老鼠咬傷後,感染的機率相對較小。

此時不要忙著包紮,應儘快用清水及肥皂清洗傷口,塗抹碘伏。

觀察有沒有發熱、頭痛、面部發紅等症狀。

傷者一旦出現此類症狀,必須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並告知醫生自己被老鼠咬傷。

此時打出血熱疫苗已經沒意義了,因此不必再打。

它的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但有廣譜抗病毒藥物。

需要遵循三早一就原則:指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和就近在有條件的醫院治療,推薦在就近的 2 級以上醫院治療。

目前治療方案相對成熟,早期治療可達到治癒。因此具有老鼠接觸史,出現以下典型症狀者,應儘早就醫:

發熱,38~40℃

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

三紅:於第 2~3 病日起,患者可出現眼球結膜及顏面部、頸部和上胸部皮膚 充血潮紅

三反常:熱退後症狀反而加重,不吃不喝反見胖,解熱消炎無濟事。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處於對傳染病高度警惕階段,並且針對漢坦病毒,發現病例已經完全隔離並向相關省份通報,且有疫苗和有效的廣譜抗病毒藥物,不會引發新的疫情。

相關焦點

  • 臨滄返工人員病亡通報中說的漢坦病毒是什麼?
    漢坦病毒主要有五種傳播途徑:一是呼吸道傳播,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洩物形成氣溶膠飄散在空氣中,通過呼吸道而感染人類;二是消化道傳播,人類進食了被鼠類攜帶病毒的排洩物所汙染的食物,經過口腔或者人的胃腸道黏膜而感染;三是接觸性傳播,被鼠咬傷或者破損傷口接觸了帶病毒的鼠類排洩物、血液後感染;四是垂直傳播,孕婦感染了出血熱病毒後經過胎盤感染胎兒;五是通過相關媒介傳播。
  • 陝西出現出血熱死亡案例,會造成新一輪爆發嗎?
    疫情之下,又出來一種病毒感染的新聞難免令人緊張。甚至有人說這是「鼠疫」。 事實上,出血熱不是像「新冠肺炎」那樣新出的疾病。而是一直存在的。 接觸齧齒動物(最常見就是老鼠)是漢坦病毒傳播到人類的一個重要因素。
  • 阿一小村莊暴發致命的漢坦病毒肺症候群「超級傳播」事件
    今天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一項研究,就描述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間,阿根廷一個小村莊暴發的漢坦病毒肺症候群(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超級傳播」事件。在這篇論文中,一個國際科學小組報告了由安第斯病毒(ANDV,漢坦病毒家族的一員)引起的這次大規模暴發的遺傳、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徵。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警惕,又一地升為中風險!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警惕!鍾南山發出重要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近日,四川成都,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東寧市,遼寧大連又報告出現本土疫情。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這一消息衝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關注↓↓
  • 變異新冠病毒在日本首次出現人傳人
    >【變異新冠病毒在日本首次出現人傳人】據報導,26日日本一位曾前往英國的30多歲男性及其家人確診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報導稱,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在日本國內出現人傳人尚屬首次。25日,日本宣布在入境檢疫中首次發現5人感染近期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推薦閱讀:多國出現變異新冠病毒病例 美要求從英入境須提前驗核酸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 外媒稱,德國、瑞士、日本、法國都出現了新冠變異病毒的感染病例。
  • 專家警告:可能會出現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的嵌合病毒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社會科學研究網(SSRN)發表論文警告稱,可能會出現一種由新冠病毒和MERS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形成的嵌合病毒。由於新冠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MERS病毒具有較高的致死率,一旦形成新的嵌合病毒,恐將帶來巨大的危害。
  • 鍾南山緊急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緊急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鍾南山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1月20日,鍾南山曾以連線嘉賓的身份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中,明確指出「病毒肯定人傳人」的論斷。
  • 警惕!鍾南山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元旦眼看就快到了,春節感覺也就在眼前,結果就在本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給我們丟出了一個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這著實讓在寒冬辛苦奮鬥的人們的回家熱情涼了一大半。「環境傳人」其實並不是新發現的新冠病毒傳播途徑,它的本質還是「物傳人」。相比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人傳人」,「物傳人」的風險較小。「物傳人」的傳播途徑是,患者排出帶有活病毒的飛沫、排洩物,汙染了周圍環境、物品,健康人觸碰到這些物表的病毒後,觸摸自己的口、鼻、眼,從而感染。
  • 新冠緣起自動物的病毒偷襲?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至人類,警惕「人畜...
    一年後,1998年秋天,這一怪病再次在豬場工人中出現,半年時間有265人被確診感染,其中105人死亡,死亡率高達40%。 又過了一年,1999年,馬來西亞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最終分離並識別出了引發疾病的病毒,源自果蝠,並將該病毒命名為:尼帕病毒。轉眼23年過去了,如今對全球造成健康威脅的新冠病毒,與尼帕病毒也有一個共同點。
  • 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病毒,有三種通過蜱蟲傳播!
    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病毒 目前新冠病毒幾乎佔據了全球公眾的注意力。但從致死率看,新冠病毒和SARS等冠狀病毒,對人類的生命安全來說並不是最危險的病毒。禽流感、伊波拉病毒等10種病毒更加致命。
  • 新冠病毒物傳人,張文宏發聲
    「目前有冷鏈傳人情況,但基本都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沒有因吃凍肉、海鮮而感染的病例,不必過於恐慌。」@央視新聞12月21日消息,張文宏談新冠病毒物傳人:新冠病毒的物傳人現象不會改變國家對疫情總體的把控能力。
  • 最危險的病毒出現?新冠肺炎發生變異,目前正在美英意巴幾國傳播
    根據英國媒體最新消息,在過去數月時間裡,新冠肺炎病毒正在發生變異,目前已經發展出了至少10種變異新冠病毒,其中一種命名為A2a的病毒最為危險,人傳人能力十分強大。對此,印度國家生物醫學基因組學研究所就發現A2a正在成為全球新冠病毒主要毒株,取代其他10種傳播能力相對較弱的變異新冠病毒。
  • 警惕新冠「物傳人」 戴好口罩勤洗手|口罩|航空集裝器|...
    原標題:一個被汙染的貨櫃、一包進口冷凍去骨牛肉、一個航空集裝器都有可能傳播新冠病毒,近來「物傳人」成大眾關注的焦點,湖南疾控專家提醒——警惕新冠「物傳人」 戴好口罩勤洗手長沙晚報12月8日訊 隨著冬季的到來,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風險也大大增加。
  • 隆回人什麼時候能打新冠疫苗?鍾南山: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
  • 英國出現新冠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加迅猛,世衛組織發出警告
    據觀察者網12月15日報導,在12月14日英國的衛生大臣漢考克在通報英國新冠疫情進展時透露,英國發現了一種新冠變種病毒。據數據顯示,英國東南部地區最近出現了新一輪的病例激增,包括倫敦、肯特、埃塞克斯等地區,新冠病例數目呈指數上增。
  • 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怎麼預防?
    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 環境傳人,流感和新冠症狀一樣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一個新課題,科學家需要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7月以來,疫情複雜化。今日,四川成都、綏芬河、東寧、遼寧大連等地已出現本土疫情。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冷鏈包裝中的病毒會感染人嗎?導致感染的病毒濃度有多高?病毒能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防範措施。」
  • 警惕!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陝西疾控發布最新提醒→
    近日「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引發網友廣泛關注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那麼「環境傳人」指的是什麼?對防控形勢有何影響?如何應對「環境傳人」這一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