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話餘,煮茗罷,兩三聲,秋月下」
古人待自己的琴很好,
視琴如精神上的另一個自己,
賜以不凡的名字,
(生於古代的女子某某氏們你們如何想……)
據說黃帝琴名清角,楚莊琴名繞梁,飛燕琴名鳳皇,
至於相如琴名綠綺,那更是為人所廣知。
What?原因你知道的。
然而這樣就夠了嗎?
不夠的。
傲嬌的琴說:要有銘。
於是有了琴銘。
「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
「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臺」
兩張「大聖遺音」上的銘文。
清冷幽絕四字,適足以道之。
有的琴因為斫者或藏者太有名了,
所以遍體銘文,就象這樣。
不過大部分的琴銘還是很克制的,
比如
青天碧海,月佩風環。
宋琴梅梢月銘文。
還有一些琴銘,簡直就是一段微八卦。
勿貴知音,勿尚識趣。
悟到忘音,乃通音具。
多情者誰,千古一遇。
這是後人刻寫在清琴「清梵」上的一段琴銘,
清梵者何家琴也?
據說是滿清第一女詞人、曾與龔自珍有過故事的顧太清的遺琴。
有一張琴的琴銘曾令我極為動容,
海沉沉,天寂寂,
芭蕉雨,聲何急,
孤臣淚,不敢泣。
這是誰的琴銘?你可能猜不到。
•
•
•
•
•
•
文天祥的。
這是他蕉雨琴的琴銘。
我猜想蕉雨琴的音色,必定清剛而英發。
才子名將紛紛有銘文,
千古帝皇豈甘落後,
當今最貴宋琴「松石間意」上有乾隆御題的一首七絕:
古錦囊韜龍門琴,朱弦久歇霹靂音。
安得伯牙移情手,為餘一寫山水心。
唐琴「太古遺音」也不落琴後,
有宋儒朱熹手書的詩銘:
養君中和之正性,禁爾忿欲之邪心。
乾坤無言物有則,我獨與子鉤其深。
又一張會寫詩的名琴趕來了。
唐琴九霄環佩背面題有五絕:
靄靄春風細,琅琅環佩音,
垂簾新燕語,滄海老龍吟。
後面還有叄字:蘇軾記
PK結果如何?
也許黃庭堅會拈鬚微笑,緩緩道出——
超跡蒼霄,逍遙太極。
然後補上:庭堅。
此八字刻於九霄環佩龍池左側,
而蘇軾的二十字刻於雁足之上。
從此千秋萬代,不離不棄……
再來一段疊床架屋的銘文。
宋琴鳴鳳的銘文:
朝陽既升,巢鳳有聲。朱絲一奏,天下文明。
可你須知另有一張明琴朝陽鳴鳳,
不但於琴名上多朝陽二字,
銘文也於「朝陽既升」上多了四句:
朱弦古調,不改其樂。聽其自然,破我寂寞。
關於這兩張好象父子一樣的琴,
我只能說:
一個比霸氣的還要霸氣,
一個比寂寞的還要寂寞。
最後,讓我們破除一切妄念,回到木頭上。
古木之精,成此片玉。霜月皎皎,松風謖謖。
對君寫懷,歸來一曲。舉子偕隱,不驚寵辱。
這是明琴天風環佩的銘文。
也幾乎是所有愛琴人的心聲了吧。
對君寫懷,舉子偕隱,
就這麼在秋月下,茗盞間,共它天籟兩三聲。
▼
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蔭,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2015年,我們開始定製文人琴,每次十床,每床皆有一主人自定之琴名。每床琴,都是一位獨立的文人。
這是第五批的十床琴。
▼
眠琴綠蔭,上有飛瀑。
其音沉靜幽遠。
其形典雅莊重。
▼
面板皆為三百年以上老杉木,
底板皆為梓木,
通體髹大漆,胎用鹿角霜。
四至五個月的製作周期,
幾十年的業內斫琴師手工斫作,
一點不敢含糊。
▼
總共十床
仲尼、仲尼綠漆、仲尼慄殼、混沌、混沌硃砂、枯木龍吟、鶴鳴秋月、蕉葉、伏羲、落霞。
本次預約總共十床。
左圖:菊齋仲尼式定製款
右圖:唐琴•仲尼式•梅花落
仲尼式又稱為孔子式、夫子式。仲尼式琴首為常見的方首,琴頸、肩處內收一斜下的圓弧,腰部內收一方條,除此之外,別有變化。整體簡潔大方,弧度有圓有方,頗具儒家處世之道。
左圖:菊齋伏羲式定製款
右圖:唐琴•伏羲式•九霄環佩
伏羲式屬於聖人託古之作,伏羲是華夏文明的始祖,居三皇之首,據說琴便是由伏羲發明的。《琴書》、《長笛賦》中都有「伏羲削桐為琴」、「昔皰羲作琴」的記載。「伏羲式」琴造型圓渾古樸,項腰各有半月形彎入。
左圖:菊齋落霞式定製款
右圖:明琴•落霞•雲泉
落霞式琴名初見於《洞冥記》漢武帝見:「莊女從東來,彈落霞之琴」。該式琴兩側邊作對稱的波狀曲線(見下圖)。現存最早的落霞式琴是唐雷威所制「彩鳳鳴岐」。 落霞式顯著的造型特點是在琴的兩側呈對稱的波狀曲線。
左圖:菊齋鶴鳴秋月定製款
右圖:明琴•鶴鳴秋月式•鶴鳴秋月
此琴款式極少見。鶴鳴秋月琴只流傳一張,現藏湖南博物館,琴名「鶴鳴秋月」,明琴(一說唐琴),式樣獨特,史料均無記載,不知其式樣名稱,故以琴名稱之。
左圖:菊齋混沌式定製款
混沌式造型古樸圓潤,取天地混沌初開之意,無始無終、周而復始,綿綿不絕。為現代款,無歷史名琴,但式樣簡古,頗得古意,而且混沌式音色頗佳。
左圖:菊齋蕉葉式定製款
右圖:唐琴•武侯蕉葉琴
蕉葉式屬於文人造琴,其形狀像一片芭蕉葉,周邊曲折,極盡玲瓏之妙,在所有琴制中最為難斫。
左圖:菊齋枯木龍吟式定製款
右圖:枯木龍吟式背面
唐琴枯木龍吟為琴名,連珠式。這裡的枯木龍吟是琴的款式,與正合式相似(正合式底部為圓形,枯木為方形)。枯木龍吟式較之其它式樣的特點是:琴身極薄,輕盈,整體感覺比混沌還要高古。
從左往右:仲尼式(綠漆)、混沌式(硃砂)、仲尼式(慄殼漆)
▼
款識亦精妙出自名手
琴名「獨幽」、「壚邊月」、底款「菊齋制琴」
可自定二至三字琴名。琴名含在琴價之中,不另收費。
可鐫刻8-20字琴銘。
琴銘須另收費:刻字1500元+代擬500元。
(琴銘不按字論價,字多少均同價)。
▼
預約說明
1、 預約琴價10800元/床(蕉葉琴13800元),先交訂金5000元,餘額取琴時交訖。
2、交付日期:2016年12月。
3、訂金交付方式:
微店菊齋(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連結進入,或掃描文末二維碼)
銀行匯款:開戶銀行(民生銀行)帳號6226 1926 0070 2237 用戶名 薛巖吉(匯款後請簡訊至15995790280告知)
網絡支付:支付寶dflinye@163.com(東風臨夜的拼音,支付時收費方顯示名字為經波)
微信支付:juzhai99
4、 再派一粒定心丸:拿到琴以後7天之內,如果預約琴友覺得音色不適合自己,且琴全無損傷,可以將琴奉還,琴價全額退還。
▼
長按二維碼
於此預約
十床額滿則止
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至菊齋微店購買
佩劍衝金聊暫據,匣琴流水自須彈
文字:任淡如
攝影:鈕澄瑩
除琴銘部分外以上古琴均為實拍
微信聯繫:juzhai99
記錄此間眾生的
國學心得 / 傳統手作 / 琴棋書畫 / 生活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