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私塾之聲

2021-02-08 鄭老師的話

 鄭老師的話 


這是《社群10月朗誦會》的投稿作品,是由鄭老師聲音私塾的學員王鳳林為大家帶來的朗讀作品。私塾學員帶來的專業匯報,請大家檢驗。四個月的學習不是短暫的時光,發自內心敬佩我們能夠踏實付出、認真學習的群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為王鳳林群友點讚!


群友心聲:

四個月前參加鄭老師語音發聲進階班,一直跟著鵬鵬老師學習朗讀技巧。感謝鵬鵬老師的耐心講解和課後的認真輔導點評。在課程結束之即,錄製這篇《月下獨酌》,希望通過自己的理解與誦讀來詮釋李白與洛夫兩位大詩人的幾百年後的時空對話,也藉此作給老師交出一份答卷以示感謝!


(我也要拜師)


——   Reading makes our life better   ——

 |  月下獨酌


◎朗誦:王鳳林(私塾學員)

◎指導:聲音私塾鵬鵬老師

◎製作:王鳳林


月下獨酌/李白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洛夫版

獨酌是對酒的一種傲慢。可是,除了不解飲的月亮,我到哪裡去找酒友?

天上也月,地上也月。花間也月,窗前也月。壺裡也月,杯中也月。

我穿上月光的袍子,月亮借去了我全身的清涼。

舉杯一仰而下,一個孤寒的飲者在月下起舞,下酒物是壁上零亂的影子。

我把酒壺搖呀搖,搖出了一個寂寞的長安。

搖呀搖,搖出了一個醉漢,一卷熠熠生輝的盛唐。





❖  歡迎分享到 朋友圈 或點擊右下角 在看  ❖

相關焦點

  • 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沒有親友相伴的我,獨自在花叢中擺上一壺酒.月光照出我舉杯的影子,仿佛多了一個朋友.明月不能理解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伴我左右.如此春宵良夜必須及時行樂,哪怕有影子跟著.我歌頌詩篇,月亮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隨我翩翩.我們總是清醒時相聚,酒醉後散去.我和我的影子,永遠結下的這種無情的情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 古詩詞鑑賞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月下獨酌》賞析 | 安妮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 《創作》雜誌經典吟誦 第六期:月下獨酌
    第六期吟誦李白《月下獨酌》,明月、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在醉與醒之間,分分合合。第七期將吟誦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感受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曠遠遼闊。讓我們舉杯,伴著鑑微女史的聲音和這一期十位師友的文字,來一場忘情之遊。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回味經典:月下獨酌
    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  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
  • 《月下獨酌》,很特別的韻味!
    (視頻)央視高分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期,毛不易、廖俊濤演唱唐代詩仙李白的《月下獨酌》。古詞新曲,聽這首歌之前,我們如果了解李白做這首詩詞心情和背景,再聽,則更有別樣的經典韻味。
  • 《月下獨酌》李白
    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5.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7.將:和,共。
  • 【美聲詩詞】22.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
  • 蔣勳、濮存昕朗誦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將:和,共。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賞析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代: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唐
  • 經典詠流傳: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演唱:毛不易&廖俊濤 、于魁智&李勝素 、方鸝鸝
  • 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李白都想不到自己的詩還能這樣唱
    ,尤以《月下獨酌·其一》知名度最高。它描寫了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像,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以及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
  • 一個人飲酒,李白的《月下獨酌》是最高境界
    而關於獨酌的詩,李白就寫了多首。其中有一首流傳最廣,可謂千古絕唱,應是獨酌的最高境界。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是一首失意孤寂之作古代文人有學而有則仕的抱負,當政治理想不能現實時,心情既寂寞又苦悶。
  • 古詩詞日曆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遙遠。雲漢:銀河。這裡指遙天仙境。「邈雲漢」一作「碧巖畔」。李白對於月亮的喜愛,似乎超過了任何一個詩人。其對於月亮的描繪,也成了一個又一個永恆的經典。人們只要一抬頭,一看見明月,就會想起鄉愁,就會和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聯繫起來。
  • 【唐詩三百首】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註解】(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 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既:已經;(5)不解:不懂,不理解;(6)徒:徒然,空;(7)將:和,共;(8)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9)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10)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11)同交歡:一起歡樂;(12)無情遊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清醒之時,你我儘管尋歡作樂,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我願與你結下忘情之友,相約在遙遠的銀河!【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
  • 月下獨酌,李白:誰說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邀上明月和影子就不算
    月下獨酌寫作背景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作此詩。情景話我要發個朋友圈:一個人好無聊,配上一張月下飲酒的自拍。咔~拍照聲。我提一壺酒獨自坐在花間,旁邊沒有什麼親朋摯愛。不妨,天上的明月可否下來與在下對飲,還有你,我可愛的影子,我們三人暫且同飲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