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李白都想不到自己的詩還能這樣唱

2021-03-01 音樂全方位訂閱

《月下獨酌》是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一共四首,尤以《月下獨酌·其一》知名度最高。它描寫了詩人在月夜與「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暢飲的情景,以奇特的構思、浪漫的想像,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以及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豪放個性。

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時李白在長安,正處於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作曲王龍酷愛古典詩詞,一次無意中看到了這首《月下獨酌》,為其意境深深吸引;他入境意會、吟誦哼唱,決心將其譜曲成歌。後經恩師鄧垚老師藝術指導、青年男低音伊裡奇老師入情演繹,成就了這首古風佳作《月下獨酌》。歌曲旋律流暢,配器古典,伊裡奇寬洪優美的男低音把作品古典唯美的意境詮釋得淋漓盡致,可謂:柔情與豪邁共存、婉轉與激昂相間。作品代入感極強,令人一曲聽罷,頃刻有想陪詩仙對飲一杯的衝動!伊裡奇,青年低男中音。中國音樂學院在讀聲樂博士,師從於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博士研究生導師馬秋華教授。大型交響樂清唱劇《嘎達梅林》 中飾演男主角嘎達梅林;音樂劇《阿拉善傳奇》中飾演主角蜥蜴魔王;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內蒙古賽區美聲唱法金獎併入圍全國總決賽;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辦兩場碩士獨唱音樂會《歌從草原來》、《一樣的草原,不一樣的歌》;曾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舉辦講座音樂會《不可不聽的少數民族歌曲》——蒙古風格作品專場音樂會;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評委、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室內樂大賽美聲唱法評委;2018年12月在鄂爾多斯大劇院舉辦了大型獨唱音樂會《請帶上我的祝願》;2019年10月參加第12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組入圍總決賽八強。曾多次參加內蒙古衛視春節聯歡晚會;先後應邀參加北京衛視《春妮的周末時光》、中央電視臺《天天把歌唱》、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等地方衛視節目錄製。代表作品:《月下獨酌》、《等你歸來》《感恩》、《父愛如山》、《請帶上我的祝願》等多首。王龍,青年作曲、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鋼琴藝術指導。師從於著名鋼琴藝術指導、青年鋼琴家鄧垚學習民族聲樂藝術指導及作曲。曾榮獲CCTV首屆合唱大賽優秀伴奏獎、曼谷國際聲樂大賽優秀鋼琴藝術指導獎、第九屆全國聲樂金鐘獎河北賽區最佳鋼琴伴奏獎、中國聲樂孔雀獎「優秀藝術指導獎」第九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歌劇聲樂比賽」優秀藝術指導獎等;曾擔任女高音歌唱家「孫麗英教授民族歌劇班」專職鋼琴藝術指導、「劉暢老師藝術中心」特邀鋼琴藝術指導、「閻維文老師大師課」鋼琴伴奏及音樂全方位特邀鋼琴藝術指導「我的聲樂學習筆記——王喆老師的聲樂公開課」鋼琴伴奏、「黃龍音樂季聲樂周」特邀鋼琴伴奏、第九期「戴你唱歌私人定製——戴玉強老師大師課」鋼琴伴奏等。創作作品《月下獨酌》、《心的嚮往》《王者龍耀》、《春天狂想曲》、《與你相見若如初》《花朵的溫度序曲》等;改編作品《青溜溜的青》《你走山梁我走溝》《卷珠簾》《葫蘆娃》等。姚伊新,青年古箏演奏家,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最高獎金鐘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建院以來首位古箏表演藝術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武漢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教師。


詞:李白  

曲:王龍  

編曲:鄂矛/王龍

演唱:伊裡奇

藝術總監:鄧垚  

古箏:姚伊新  伴唱:吉天 張興鑫 王博

弦樂: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International Master

Philharmonic Orchestra

 MV製作:王也  文案編輯:張來華 

制譜:張凱


相關焦點

  • 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唐 ·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原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李白作詞,毛不易演唱!《月下獨酌》,很特別的韻味!
    (視頻)央視高分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期,毛不易、廖俊濤演唱唐代詩仙李白的《月下獨酌》。古詞新曲,聽這首歌之前,我們如果了解李白做這首詩詞心情和背景,再聽,則更有別樣的經典韻味。
  • 古詩詞日曆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我歌唱著自己的詩篇,月亮在徘徊,我跳起舞來,影子零亂紛紛。醒來時一同作樂,飲醉後各自分散。「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遙遠。雲漢:銀河。這裡指遙天仙境。
  • 【美聲詩詞】22.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月下獨酌》賞析 | 安妮
    這正是《月下獨酌》這首苦情詩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中國,儒家思想文人的精神底色,「學而優則仕」、「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是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才華橫溢的李白自然也有著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政治抱負。他幹謁於權貴之間,於天寶元年才受到召見,供奉翰林。
  • 一個人飲酒,李白的《月下獨酌》是最高境界
    閱讀文化經典,剖析平凡生活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杜甫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為了喝酒連皇上召喚都敢拒絕,儘管有點誇張,但李白嗜酒如命卻是事實。李白喜歡和朋友們在酒肆裡縱情飲酒,飲酒賦詩,他曾自稱:臣是鬥酒詩百篇,醉後詩興方如泉。
  • 李白望月飲酒,他這首詩《月下獨酌》,究竟寫了什麼呢?
    本文系作者檸檬果子甜胚子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這首《月下獨酌》,也許最能引起內心狂熱的理想主義者、熱衷功名的失意之人以及愛好熱鬧的樂天派的情感共鳴。李白與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富於感受性並且情感外露李白的為人,整個地是青春的,自由的。
  • 經典詠流傳: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演唱:毛不易&廖俊濤 、于魁智&李勝素 、方鸝鸝
  •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
  • 詩意空間|李白《月下獨酌》朗誦:衛東
    看到朋友們在留言中分享自己的心情,表達對詩人的喜愛,我覺得非常開心。我總是發現,喜歡李白的朋友可真不少。 提到中國的詩歌,誰都可以不講,但李白是一定繞不過去的。余光中說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半個盛唐」。 如果這世間有天才的話,我想那李白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 【唐詩三百首】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13)期:約會;(14)邈(miǎo):遙遠;(15)雲漢:銀河。舉杯邀請明月來共飲,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月亮本來就不懂飲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後。[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暫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時行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飄前飄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 蔣勳、濮存昕朗誦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將:和,共。
  • 古詩詞鑑賞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雙語讀詩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回味經典:月下獨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
  • 《創作》雜誌經典吟誦 第六期:月下獨酌
    不難看出,《月下獨酌》這首詩,無論取象,還是對人際感情的思考,都受到莊子的影響。「對影」何以「成三人」?因為少於三人有點冷清,多於三人難免吵鬧,三人不多不少,正好。人世間,知音不會太多,也不必太多,「知我者,二三子」,就已足夠。
  • 《月下獨酌》李白
    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5.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7.將:和,共。
  • 如果不快樂,不妨學李白《月下獨酌》,快樂地喝酒是一種境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讀書感悟】這首詩是李白在月光下,獨自飲酒所寫。他一個人很孤獨,每一滴酒裡都有無法排解的愁緒,每一縷月光都有親友給予的溫情。所以這是一首有苦有樂的詩,其中的萬千悲傷,其中的瀟灑快樂,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明了。前三句寫李白自己一個人飲酒,孤苦無人陪伴,只能想像與明月與影子一起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