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月飲酒,他這首詩《月下獨酌》,究竟寫了什麼呢?

2021-01-13 檸檬果子甜胚子

本文系作者檸檬果子甜胚子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這首《月下獨酌》,也許最能引起內心狂熱的理想主義者、熱衷功名的失意之人以及愛好熱鬧的樂天派的情感共鳴。李白與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富於感受性並且情感外露李白的為人,整個地是青春的,自由的。李白的詩,也整個地是青春的,自由的。唯有青春的心靈,才會歌哭無端,真實而又酣暢。唯有內心極其熱誠且充滿理想,才會情感外露,恣肆而又張揚。那麼,李白在這首詩中究竟寫了什麼呢?寂寞。

李白繪圖

李白是天真的,他把自己內心真實的寂寞對著明月全部傾吐了出來。這是作者與自己心靈的一次對話。「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李白眼中的月亮,似乎比任何人所看見的月亮都更為明亮、乾淨、純潔。公元八世紀的某個春夜,李白就是在這樣的月亮的照耀下,在鮮花盛開的大地上,擺下一張桌子,望月飲酒賦詩。然而,就在這份愜意和酣暢之中,寂寞像個幽靈,在詩人易感的心靈上猛然刺了一刀。詩人感到美麗的受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想,人類的心靈大概都是這樣的。繁花似錦當中最容易感到美中不足。花好月圓之時,寂寞最容易襲來。「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可嘆我這杯中徒有美酒,身邊卻無美人與共,真是寂寞啊!去去去,你這卑鄙的寂寞!你為什麼要來糾纏我?難道是你感到寂寞了嗎,明月?你這麼清這麼明這麼亮,你一定是感到寂寞了。難道你想邀我共飲,以驅寂寞?或者,是那廣寒宮裡住著的美麗嫦娥感到寂寞了,想邀我共飲?我向著明月舉起杯來,心兒早已飛到她的身邊。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倏忽之間,寂寞的詩人已經談笑風生。那月中嫦娥,月下謫仙人,以及大地上長長的影子,「對影成三人」了。然而,任憑綺思縹緲、浮想翩躚,畢竟抵擋不住周遭沁涼的空寂。詩人的心緒更亂了。你這不解風情的月亮,你哪裡懂得暢飲的樂趣?你這幽靈似的影子,你為什麼要圍繞在我身旁?月兒啊,影子啊,你們哪裡知曉這春夜良辰裡我寂寞的心情。我是不忍看著這如花的年華、三春的美景,就這樣流水似的白白逝去啊。美人如花隔雲端。廣寒宮裡的嫦娥哪裡能夠撫慰我這空虛寂寞的心靈,她冷冰冰地躲在天上,連一句話兒也不跟我說。寂寞啊,真是寂寞。

對影成三人

問世間,誰人能懂?嘆紅塵,誰人與共?且讓我暫且忘記憂愁,在這美好春夜裡,花叢底下,就著美酒,與月、影共舞一場。你這卑鄙的寂寞,我要與你絕交,你休想再來煩擾我。我已經決定,要與月、影結伴,直至醉倒在花蔭底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我醉了嗎?不,是月亮醉了。你看,它那搖曳的影子,正在應著我的歌唱,和著我的節拍,手舞足蹈。明月靜靜地照著,周遭花樹斑駁的影子,在我的眼中,向著那巨大的黑暗隱去了。李白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猛然間遭遇寂寞的呢?不知道。但是借著這首詩,我們卻讀懂了詩人的心。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遭遇寂寞,實在是一種痛苦的快感。因為寂寞之於我們,恰如一道洞徹靈府的光亮。借著這縷光焰,我們感受和觸碰了空虛。魯迅說:「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應該正是作者遭遇寂寞時的真實感受吧。人的一生,誰又能沒有寂寞?當我們與寂寞不期而遇的時候,我們是否也和詩人李白一樣,可以借著杯中美酒,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聊且狂歌悲寂寥,何懼醒時慟愁腸。如果我們能有這份悲哀但卻美麗的心情,那麼我們也就可以稱得上是:「充滿勞績,但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參考資料

·《月下獨酌》

相關焦點

  • 一個人飲酒,李白的《月下獨酌》是最高境界
    閱讀文化經典,剖析平凡生活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杜甫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為了喝酒連皇上召喚都敢拒絕,儘管有點誇張,但李白嗜酒如命卻是事實。李白喜歡和朋友們在酒肆裡縱情飲酒,飲酒賦詩,他曾自稱:臣是鬥酒詩百篇,醉後詩興方如泉。
  • 李白《月下獨酌》
    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原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古詩詞日曆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佳句。從此,思鄉的明月就屬於李白一個人的了。《月下獨酌》是一組詩四首。該詩為第一首。第二首主要寫酒,第三首主要寫愁,第四首寫酒可解愁。整體上,都是說月下飲酒的妙處。  這首詩,同樣是寫明月,李白卻從另一個角度寫出了明月的孤獨悽清。首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花間」二字,點出飲酒的地點,是在一個開滿鮮花,芳香四溢的美麗之處。
  • 【唐詩三百首】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註解】(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 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既:已經;(5)不解:不懂,不理解;(6)徒:徒然,空;(7)將:和,共;(8)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9)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10)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11)同交歡:一起歡樂;(12)無情遊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唐 ·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美聲詩詞】22.李白《月下獨酌》
    所以杜甫的詩歷歷關心著民眾的喜怒哀樂,而李白的詩篇裡則始終充斥著一個強大不羈的自我,也時時透露出他作為一個天才的孤獨。 如同這首《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淺析李白飲酒詩
    酒是李白最親密的夥伴,在他流傳下來的1500首詩作中,有170首寫到飲酒。
  • 詩意空間|李白《月下獨酌》朗誦:衛東
    所以杜甫的詩歷歷關心著民眾的喜怒哀樂,而李白的詩篇裡則始終充斥著一個強大不羈的自我,也時時透露出他作為一個天才的孤獨。 如同這首《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 古詩詞鑑賞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如果不快樂,不妨學李白《月下獨酌》,快樂地喝酒是一種境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讀書感悟】這首詩是李白在月光下,獨自飲酒所寫。他一個人很孤獨,每一滴酒裡都有無法排解的愁緒,每一縷月光都有親友給予的溫情。所以這是一首有苦有樂的詩,其中的萬千悲傷,其中的瀟灑快樂,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明了。前三句寫李白自己一個人飲酒,孤苦無人陪伴,只能想像與明月與影子一起飲酒。
  • 《創作》雜誌經典吟誦 第六期:月下獨酌
    不難看出,《月下獨酌》這首詩,無論取象,還是對人際感情的思考,都受到莊子的影響。「對影」何以「成三人」?因為少於三人有點冷清,多於三人難免吵鬧,三人不多不少,正好。人世間,知音不會太多,也不必太多,「知我者,二三子」,就已足夠。
  • 李白的「對影成三人」是名句,餘秀華寫首詩調侃,網友評:有才華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餘秀華醉酒後的一首情詩,在這首詩裡餘秀華調侃起詩仙李白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她寫了些什麼:千年前,李白曾因仕途失意,在月光下飲酒,寫下了千古名作《月下獨酌》。李白的好酒是出了名的,不少經典之作都是在酒後完成。餘秀華也是很好酒的,這首醉後寫的《白酒一杯》和李白《月下獨酌》的意境倒是有幾分相似。
  • 李白詩中常出現望月與飲酒,花間一壺酒,邀月與影舉杯成三人
    我們從這其中的固定意義中去了解,可以窺探到千百年前詩人在作詩的過程中,他經歷了什麼,他有什麼樣的情感。就像明月,可以代表故鄉,望月,代表著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可以代表慢慢人生長河,對人生的探究與思索;還可以代表文人們的一種詩意情懷,用月代替自己孤獨寂寞,或是懷才不遇之類的情感。而在自己的詩詞中經常提到明月的,想必大家會立馬想到的詩人就是李白了吧。
  • 回味經典:月下獨酌
    點擊上方藍色「書香人生」可快速關注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作者:李白
  •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賞析
    此詩題下,兩宋本、繆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所以寫下本詩,告訴自己及時行樂。這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隨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辨析方法。
  • 李白作詞,毛不易演唱!《月下獨酌》,很特別的韻味!
    (視頻)央視高分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期,毛不易、廖俊濤演唱唐代詩仙李白的《月下獨酌》。古詞新曲,聽這首歌之前,我們如果了解李白做這首詩詞心情和背景,再聽,則更有別樣的經典韻味。
  • 蔣勳、濮存昕朗誦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 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李白都想不到自己的詩還能這樣唱
    《月下獨酌》是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一共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