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檸檬果子甜胚子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這首《月下獨酌》,也許最能引起內心狂熱的理想主義者、熱衷功名的失意之人以及愛好熱鬧的樂天派的情感共鳴。李白與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富於感受性並且情感外露李白的為人,整個地是青春的,自由的。李白的詩,也整個地是青春的,自由的。唯有青春的心靈,才會歌哭無端,真實而又酣暢。唯有內心極其熱誠且充滿理想,才會情感外露,恣肆而又張揚。那麼,李白在這首詩中究竟寫了什麼呢?寂寞。
李白是天真的,他把自己內心真實的寂寞對著明月全部傾吐了出來。這是作者與自己心靈的一次對話。「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了見水中月,青蓮出塵埃」,李白眼中的月亮,似乎比任何人所看見的月亮都更為明亮、乾淨、純潔。公元八世紀的某個春夜,李白就是在這樣的月亮的照耀下,在鮮花盛開的大地上,擺下一張桌子,望月飲酒賦詩。然而,就在這份愜意和酣暢之中,寂寞像個幽靈,在詩人易感的心靈上猛然刺了一刀。詩人感到美麗的受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我想,人類的心靈大概都是這樣的。繁花似錦當中最容易感到美中不足。花好月圓之時,寂寞最容易襲來。「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可嘆我這杯中徒有美酒,身邊卻無美人與共,真是寂寞啊!去去去,你這卑鄙的寂寞!你為什麼要來糾纏我?難道是你感到寂寞了嗎,明月?你這麼清這麼明這麼亮,你一定是感到寂寞了。難道你想邀我共飲,以驅寂寞?或者,是那廣寒宮裡住著的美麗嫦娥感到寂寞了,想邀我共飲?我向著明月舉起杯來,心兒早已飛到她的身邊。
倏忽之間,寂寞的詩人已經談笑風生。那月中嫦娥,月下謫仙人,以及大地上長長的影子,「對影成三人」了。然而,任憑綺思縹緲、浮想翩躚,畢竟抵擋不住周遭沁涼的空寂。詩人的心緒更亂了。你這不解風情的月亮,你哪裡懂得暢飲的樂趣?你這幽靈似的影子,你為什麼要圍繞在我身旁?月兒啊,影子啊,你們哪裡知曉這春夜良辰裡我寂寞的心情。我是不忍看著這如花的年華、三春的美景,就這樣流水似的白白逝去啊。美人如花隔雲端。廣寒宮裡的嫦娥哪裡能夠撫慰我這空虛寂寞的心靈,她冷冰冰地躲在天上,連一句話兒也不跟我說。寂寞啊,真是寂寞。
問世間,誰人能懂?嘆紅塵,誰人與共?且讓我暫且忘記憂愁,在這美好春夜裡,花叢底下,就著美酒,與月、影共舞一場。你這卑鄙的寂寞,我要與你絕交,你休想再來煩擾我。我已經決定,要與月、影結伴,直至醉倒在花蔭底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我醉了嗎?不,是月亮醉了。你看,它那搖曳的影子,正在應著我的歌唱,和著我的節拍,手舞足蹈。明月靜靜地照著,周遭花樹斑駁的影子,在我的眼中,向著那巨大的黑暗隱去了。李白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猛然間遭遇寂寞的呢?不知道。但是借著這首詩,我們卻讀懂了詩人的心。
遭遇寂寞,實在是一種痛苦的快感。因為寂寞之於我們,恰如一道洞徹靈府的光亮。借著這縷光焰,我們感受和觸碰了空虛。魯迅說:「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應該正是作者遭遇寂寞時的真實感受吧。人的一生,誰又能沒有寂寞?當我們與寂寞不期而遇的時候,我們是否也和詩人李白一樣,可以借著杯中美酒,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聊且狂歌悲寂寥,何懼醒時慟愁腸。如果我們能有這份悲哀但卻美麗的心情,那麼我們也就可以稱得上是:「充滿勞績,但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參考資料
·《月下獨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