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爾特給莫裡森上了一課:這才是對華正確態度,連對手都要稱讚

2020-12-27 烽火崛起

不同於以往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大改菲律賓過去親美的路線,跟中國的關係在近年來不斷緩和並且加強,使得當前的中菲關係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作為美國的前殖民地,菲律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許多美國的影響,但是杜特爾特明顯更加善於採取均勢外交政策游離在中美之間。

杜特爾特給莫裡森上了一課

不管是在澳大利亞還是菲律賓,美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實際上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一樣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問題,不過莫裡森的做法跟杜特爾特完全不同。

當前中澳關係極度惡化,澳大利亞不斷地損害中國的利益,因此中國也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澳大利亞產品進口中國就是措施之一,在未來倘若澳大利亞仍舊不思悔改,那麼中國將給澳大利亞更多「教訓」,而這都是由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所引起的。

如今杜特爾特也算是給莫裡森上了一課,同樣是受到美國的影響,但是菲律賓卻清楚的知道不能夠幹涉中國內政,一旦對中國核心利益有所影響,那麼中國必然會做出回應,這是跟中國打交道的國家所應當清楚的。

連對手都要稱讚

實際上當杜特爾特上臺的時候其許多對華政策都遭到國內反對派堅決反對,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應當跟美國走得更近,而不是跟中國改善關係,認為杜特爾特這是不作為的體現。

不過如今4年過去了,中菲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南海爭議問題基本已經得到緩解,同時菲律賓方面的漁民也能夠擁有一定的漁業資源,菲律賓基礎建設都得到了中國方面的大力幫助。

在未來,中國還將提供給菲律賓新冠疫苗,這將進一步緩解菲律賓的疫情,也正是因為當前菲律賓取得了相當多的利益,因此連杜特爾特的對手都要稱讚他,杜特爾特的厲害之處在於其不僅跟中國拉進了關係,與美國的關係也沒有因此被破壞,美菲仍舊是緊密的合作夥伴。

莫裡森應當學會像杜特爾特一樣對待中國,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而不是一味地跟隨美國去對抗中國,畢竟澳大利亞並不是美國,其並沒有足夠的籌碼可以跟中國進行多方面的博弈。

相關焦點

  • 莫裡森話鋒突變對華示好,中方這回態度鮮明立場堅定
    在今年來,今年中美關係趨於緊張之際,澳方作為美國跟班在涉華態度上也日益強硬,不僅在涉港、涉疆以及疫情方面等諸多問題,澳方甚至屢次緊隨美方步伐,惡意抹黑詆毀中方。澳政府喪失理智以及明顯敵對的言行,是中澳關係不斷惡化的元兇。而今川普在美大選中敗局或已定,澳方也知道急了,近日澳總理論調突變向中方示好。
  • 杜特爾特轉變態度,美總統或要有壓力了
    此外,在今年2月,杜特爾特其實就已經"暫停"過一次《部隊訪問協議》了,當時的導火索就是美國制裁杜特爾特的政治盟友羅納德德拉羅薩,使得美菲之間的關係急速惡化。但如今,在菲美《部隊訪問協議》剛恢復沒多久之後,杜特爾特又轉變態度、宣布要再次暫停協議,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美歐密謀對華加徵鐵礦石關稅,莫裡森改變態度,不能往絕路上走
    並且在疫情和5G等問題上也是對中國不斷挑釁,伴隨而來的這是在自己的貿易收到極大影響。前幾天,澳方士兵虐殺無辜群眾的事情收到了世界的譴責,可是莫裡森作為總統卻是逆行倒施,要求中國給他道歉。最後成為了一個笑話。更甚至有澳方媒體表示,對於和其他在阿富汗戰場參加戰鬥的國家來說,澳方在戰場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可是卻也受到了世界的批評。這是讓澳方莫裡森感覺最不爽的地方。
  • 60艘貨輪被拒絕入港,這次理由無法辯駁,加拿大:被中方上了一課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的此番遭遇在某種程度上也和加拿大十分相似。據路透社11月17日報導,加拿大代表在世界貿易組織11月5-6日舉行的會議上宣稱,中方對進口食品進行核酸檢測並拒絕結果呈陽性的食品是「不合理的貿易限制」,敦促中方停止這種行為。有鑑於此,加拿大媒體認為,中方對澳大利亞的懲罰實際上也是中方給加拿大上了一課。
  • 對中國態度大變?莫裡森拿美國企業開刀,澳媒:浪子回頭金不換
    澳洲屢次採取錯誤對華舉措步入2020年之後,澳大利亞更是變本加厲,該國政客曾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提出要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甚至還做出了索賠要求。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又因為中國畫家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作,要求中國對其道歉。
  • 非要來惹中國?澳媒曝光危險消息,「五眼聯盟」對華又憋了個壞招
    當今國際社會,共同發展才是主旋律,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深受「冷戰」思維影響,推崇單邊主義。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將中國視作「競爭對手」,在國際事務中妨礙中國的正常發展,甚至「拉幫結派」抱團針對中國。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但步入2020年,澳大利亞政府盲目追隨美國的腳步,多次在疫情問題上對華誣陷抹黑,發表不實言論。這引起了中方的高度不滿,儘管中方已進行了多番交涉,但澳方態度始終沒有改變,仍舊一意孤行,兩國關係更是因此一落千丈。
  • 陸克文批莫裡森破壞對華關係:動用「公共關係打蛋器」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4日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指責斯科特·莫裡森誇大與日本籤署的新防務協議的重要性,而這種做法很可能促使中國作出強烈反應。陸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位總理過分吹噓了在東京籤署的一份相對普通的後勤協議,說這是執政聯盟在外交事務中動用「公共關係打蛋器」而不考慮如何防止「與北京發生本可避免的齟齬」的例子。報導稱,在對華緊張關係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陸克文還表示,莫裡森的自由黨內部存在聽起來「對中國態度強硬」的政治動機。
  • 莫裡森準備對華硬到底?任命禁止訪華政客,擔任國防部長
    這段時間,澳大利亞對於中澳關係不停反覆,一邊期待重啟對話,一邊幹著錯誤事情。這種舉動,讓中澳關係急轉直下,商業往來也備受衝擊。如此環境下,莫裡森還認為澳大利亞沒有錯,跑到WTO進行訴訟,事實上,多方證據表明,澳大利亞勝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似乎已經預料到結局,莫裡森又開始進行讓人看不懂的操作。
  • 莫裡森欲對華出手,澳議員怒斥:自討苦吃的行為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可是澳大利亞政府為了同西方盟友統一戰線,多次破壞中澳關係,這是中國方面所不能忍受的。不過在中國對澳大利亞進行反傾銷制裁之後,澳大利亞方面並沒有後悔,反而是現在莫裡森開始對華醞釀大招,終於該來的還是來了。
  • 屢次對華出手,終於發現情況不妙,莫裡森求生欲爆棚
    雖然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恢復和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然而,澳政府卻始終不能用正確態度正視兩國之間出現的分歧,從而導致兩國關係的停滯,並且朝著更加不確定的方向發展。中國的反制。毫無疑問,中國必然會為澳方損害自身國家利益而發起反制。中國在與澳大利亞的分歧中,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克制,然而澳方卻一意孤行,完全無視中國的利益和呼聲。
  • 莫裡森最新表態,發現有點不對勁!
    美英法加上紐西蘭,這四國為何要力挺殺人犯澳大利亞?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那張漫畫不僅戳中了澳大利亞的肺管子,連著這四個國家的肺管子也一塊戳了。美英法澳新五國都是阿富汗戰爭的參與國,這些國家在阿富汗肆意殺害平民的暴行數不勝數。
  • 菲律賓撕毀美軍協議後,杜特爾特盛讚美總統
    杜特爾特所提及的「美總統所做出的態度」,是指老特在12日表示,他不介意菲律賓決定終止與美國籤署的《訪問部隊協議》,杜特爾特的決定為美國節省了大批資金。老特上臺後實施戰略收縮,這直接體現在結束美軍長期的海外部署並讓其返回國內的政治傾向上。
  • 美傳重要風聲,澳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
    正文: 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多次充當美國政府的馬前卒,在對華問題上屢次發表不友好言論。12月14日,美國傳來重要風聲,澳大利亞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現在想起中國好了?
  • 歐盟開始傾向中國,坎培拉政府很失望,莫裡森成眾矢之的
    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在國際社會上,都充當著"反華"馬前卒的角色,不僅對華態度強硬,更是不斷在南海等核心問題上對我國發難,導致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不斷緊張。因此,在中方對澳大利亞進行制裁之後,澳大利亞從企業老闆到總理莫裡森紛紛出來試圖阻止中方,但並沒有什麼用。在我國達成了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漁業合作之後,莫裡森更是惱羞成怒,徹底翻臉。因此,莫裡森希望聯合歐洲國家一起給中方施壓,只可惜事與願違。
  • 如果杜特爾特下臺,那麼菲律賓會怎麼樣?
    杜特爾特下臺之後菲律賓會怎麼樣?有人說杜特爾特下臺之後菲律賓會再次走上親美的道路,也有人認為杜特爾特下臺之後菲律賓可能會跟美國越走越遠。實際上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杜特爾特下臺之後菲律賓到底會跟美國越走越近還是跟美國越走越遠,這關鍵就要看杜特爾特之後的菲律賓總統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菲律賓傳出消息,杜特爾特病情惡化,民眾:老杜之後再無總統
    同時,讓菲律賓民眾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情是總統杜特爾特的食道癌進一步惡化,已經相當嚴重,接近癌症1期。民眾得知此消息後,深感悲痛,直言「老杜之後再無總統」。杜特爾特深受民眾喜愛杜特爾特是菲律賓的一位傳奇人物,75歲的他是律師出身,曾經擔任過市長職位長達25年之久。
  • 杜特爾特這三個字太經典!
    據《菲律賓商報》24日報導,杜特爾特在泰國曼谷會見當地菲僑時說:「我們的經濟會改善,你們知道嗎?其實中國是大好人。」「大好人」,這就是杜特爾特對中國的真實看法。他還指出,菲律賓過去與美國過從甚密,而與中國疏遠,導致農產品和香蕉等一直無法出口到中國,農民的日子一直很苦,但現在菲律賓對中國的鳳梨出口增加了兩倍。中國有句俗話,遠親不如近鄰。
  • 莫裡森剛逼中國道歉,僅1天態度就急轉彎,騎虎難下醜態畢露
    ,對國際社會也要有個交待。中國對澳洲士兵做出了批判,結果澳洲政府便急了眼,不去悔過自己的錯誤,只想著怎麼和中國"頂嘴",還要逼中國道歉,不過僅過1天,莫裡森的態度就急轉彎,騎虎難下的澳洲政客現在醜態畢露。
  • 莫裡森撤換貿易部長,假意拉回中澳關係,實則高升至財政部長
    此人在上月末還曾強硬叫囂,要向"世貿組織就大麥問題(對中方)進行上訴"。結果上訴還未正式開始,主導這次行動的伯明罕,便離開了工作崗位。很顯然,在莫裡森政府的內閣中,必須有人為澳洲對華貿易的巨大損失負起責任,而伯明罕正好在"貿易口"工作,只能把這口"鍋"背起來。然而任何人都知道,伯明罕只是一個聽命於澳洲總理莫裡森的高級官員。對於中澳貿易受損,他既無法改變這種狀況,也改變不了澳洲政府整體對華態度。真正責任的人,並不應該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