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2020-12-28 網易

2020-12-21 20:13:42 來源: 柚子解密

舉報

  澳方錯誤態度破壞中澳關係,兩國經貿深受影響

  原本關係融洽的中澳兩國,保持著長久緊密的合作關係。但步入2020年,澳大利亞政府盲目追隨美國的腳步,多次在疫情問題上對華誣陷抹黑,發表不實言論。這引起了中方的高度不滿,儘管中方已進行了多番交涉,但澳方態度始終沒有改變,仍舊一意孤行,兩國關係更是因此一落千丈。

  

  中澳關係一度緊張,最直接的就是影響了兩國間穩定的經貿往來。要知道,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國之一。面對澳方的傲慢態度,中國採取了必要的反制措施,合理合法的針對澳洲出口商品作出了相關限制或制裁。其中打擊最嚴重的,恐怕是商務部於今年5月份認定了澳進口大麥反傾銷行為,並宣布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徵收雙反關稅。

  

  為改善中澳關係,莫裡森撤換貿易部長

  對此決定,澳方非但沒有反思,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近日還叫囂著要將中國上告WTO,討要個說法。他表示澳方掌握著足夠的證據表明,中方認定的反傾銷措施是錯誤的指控。伯明罕的說法簡直是賊喊捉賊,企圖混淆視聽。

  

  近來,中澳關係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緊張。此前有關澳洲軍隊虐殺阿富汗平民的漫畫事件正在中澳兩國之間發酵。在此情況下,伯明罕強硬的表態無疑是火上澆油,為改善對華關係,恢復疫情下的澳大利亞經濟,澳總理莫裡森拼了,直接把聲稱上告WTO的貿易部長換掉。據澳大利亞媒體12月18日消息,莫裡森計劃對內閣進行重組,將任命原教育部長特漢為新任貿易部長,而伯明罕將轉任金融部長。莫裡森還表示,特漢接任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致力於改善中澳貿易關係。

  

  中澳關係交惡,澳方損失慘重

  事實上,在中澳關係交惡後,澳大利亞多種重要對華出口商品已受到嚴重影響,據了解,由於中國向澳進口大麥加徵關稅,次月澳對華大麥出口隨即暴跌了99%。而澳洲煤炭也因環保問題遭遇了進口困境,澳葡萄酒也面臨著中方的反傾銷調查。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佔據中國市場的澳洲商品已逐漸地被他國取代,進一步搶佔澳大利亞的在華市場份額。澳出口商們已損失慘重,還失去了重要的市場空間。

  顯而易見的,中澳關係若不能恢復往常,對澳方的影響遠遠大於中方。雖然中方願意與澳方積極展開對話,解決爭議,但澳方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站到了中方的對立面,僅是更換貿易部長就想改善兩國關係,恐怕是難以實現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莫裡森撤換貿易部長,假意拉回中澳關係,實則高升至財政部長
    很顯然,在莫裡森政府的內閣中,必須有人為澳洲對華貿易的巨大損失負起責任,而伯明罕正好在"貿易口"工作,只能把這口"鍋"背起來。然而任何人都知道,伯明罕只是一個聽命於澳洲總理莫裡森的高級官員。對於中澳貿易受損,他既無法改變這種狀況,也改變不了澳洲政府整體對華態度。真正責任的人,並不應該是他。
  • 屢次對華出手,終於發現情況不妙,莫裡森求生欲爆棚
    編輯:陳彧最近,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陷入低谷。雖然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恢復和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然而,澳政府卻始終不能用正確態度正視兩國之間出現的分歧,從而導致兩國關係的停滯,並且朝著更加不確定的方向發展。
  • 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貿易部長被辭退,民眾:最該走的是莫裡森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重要高官被辭退,原本擔任貿易部部長的伯明罕已經離職,莫裡森任命了另外一位貿易部部長。中澳貿易關係正在面臨考驗,而伯明罕的表現顯然讓莫裡森政府失望,在他任上,多種澳洲商品被我國退貨,出口貿易遭遇了嚴重打擊。
  • 莫裡森準備對華硬到底?任命禁止訪華政客,擔任國防部長
    這段時間,澳大利亞對於中澳關係不停反覆,一邊期待重啟對話,一邊幹著錯誤事情。這種舉動,讓中澳關係急轉直下,商業往來也備受衝擊。如此環境下,莫裡森還認為澳大利亞沒有錯,跑到WTO進行訴訟,事實上,多方證據表明,澳大利亞勝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似乎已經預料到結局,莫裡森又開始進行讓人看不懂的操作。
  • 澳大利亞叫囂把中國告到WTO,自己人卻叫苦連天,離不開中國
    日前,就中國商務部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一事,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叫囂要將中國告上世界貿易組織。除了中方表明態度,不吃澳方這一套外,對於澳大利亞政府將中國告到世貿組織一事,連澳大利亞媒體都不看好。據海外網12月17日報導,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指出,世貿組織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
  • 澳產品出口附加值大降,澳貿易部長:想跟中國對話
    特漢還聲稱,政府專注於雙邊解決煤炭爭端,但也不排除將來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特漢轉任貿易部長之前,在莫裡森政府擔任教育部長。他在任上曾成立反外國幹涉特別工作組,審查大學與外國的合作,有媒體認為此舉矛頭是指向中國。不過,他成為貿易部長之後,在對華態度上或將更審慎。但這也不是莫裡森政府第一次就中澳貿易爭端向中國提出對話要求。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雙語閱讀)
    大量閱讀是提升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雙語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彭博社記者: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周三稱,澳方將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事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並稱未來不排除就紅酒等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應訴有何依據?
  • 澳洲總理莫裡森要求中國道歉!
    但影子貿易部長Jason Clare補充說,「莫裡森說,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需要進行坦率的討論,我想知道總理已採取了什麼行動進行坦率的討論。」Clare抨擊了斯科特•莫裡森與中國的外交,認為他本可以保持澳中之間的溝通渠道暢通。「鮑勃·霍克就是這樣做的。約翰·霍華德就是這樣做的,斯科特·莫裡森也應該這樣做。」最近的貿易爭端也打擊了葡萄酒,木材,牛肉和龍蝦行業。
  • 事到如今,莫裡森政府還在挑事,澳媒驚覺事情不妙:中國殺雞儆猴
    近段時間,因為貿易摩擦和「漫畫事件」,中國和澳大利亞緊張關係再度惡化。曾悍然要求中方進行「道歉」的澳總理莫裡森畫風突轉,聲稱澳方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愉快共存」。 就在有輿論認為莫裡森試圖為澳中關係「降溫」之際,澳政府又開始挑事了。
  • 關鍵時刻,莫裡森撤換澳方重要人物,中方態度鮮明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在外交上追隨美國,對華奉行「遏制」政策。澳當局的所作所為,使中澳兩國的政治關係陷入緊張局面,而這讓兩國的經貿合作陷入了困境。自2020年11月開始,中國對澳大利亞多款輸華產品採取包括徵收反傾銷稅在內的一系列措施。
  • 澳商對華貿易受阻接連向政府施壓:莫裡森把話說清楚
    一位名為達米恩·懷特的葡萄酒經銷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澳兩國關係的惡化導致他的商品很可能無法通關,他不得不推遲一筆價值六十多萬的訂單,這已經導致了其他客戶取消訂單,對於自家的葡萄酒生意懷特十分擔憂。懷特表示,澳大利亞政府需要對中澳關係做出官方回應,政府不給"答案",他們無法搞清楚對華貿易的方向。
  • 要將中國告到WTO?我國還沒來得急動手,接下來一幕實在太解氣了
    中國與很多的國家建立了貿易夥伴的關係,這其中就包括了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先前與中國的經貿往來還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現在跟隨著美國打壓中國,於是乎等同於把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推向了懸崖。據媒體報導,在16日的時候,澳大利亞政府對外宣布,要將中國向澳洲大麥實施徵稅的情況告到WTO,但是就在我國還沒來得急動手的時候,出現了一幕實在是令人解氣。
  • 莫裡森突然重組內閣,對華鷹派走馬上任,信號異常強烈
    近段時間,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可謂是摩擦不斷,導致雙邊關係愈發緊張。在這一緊要關頭,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又向中國釋放強烈信號。觀察者網消息稱,莫裡森已經改組內閣,一些重要職位都換了新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對華鷹派政客也接連上任。
  • 美傳重要風聲,澳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
    本期看點: 12月15日,澳大利亞媒體爆料,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日再談中澳關係時,態度急轉,聲稱中澳互利,並歡迎雙方恢復對話。究其原因,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近日的一番話有關,澳大利亞的小算盤被拜登砸了個粉碎!
  • 莫裡森欲對華出手,澳議員怒斥:自討苦吃的行為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子非】 導語:目前中澳關係並不和諧,究其原因是澳大利亞政府在中美衝突之間一直跟隨在美國政府的背後,不僅僅在國際上對中國進行大肆攻擊,更是在公然破壞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 陸克文批莫裡森破壞對華關係:動用「公共關係打蛋器」
    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4日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指責斯科特·莫裡森誇大與日本籤署的新防務協議的重要性,而這種做法很可能促使中國作出強烈反應。陸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位總理過分吹噓了在東京籤署的一份相對普通的後勤協議,說這是執政聯盟在外交事務中動用「公共關係打蛋器」而不考慮如何防止「與北京發生本可避免的齟齬」的例子。報導稱,在對華緊張關係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陸克文還表示,莫裡森的自由黨內部存在聽起來「對中國態度強硬」的政治動機。
  • 莫裡森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印度又出了一個餿主意
    近期,莫裡森政府不斷採取錯誤對華舉措,導致中澳關係跌入谷底。與此同時,兩國經貿往來也受到嚴重阻礙,不少澳大利亞農產品,都因無法出口到中國而低價賤賣。讓不少澳洲民眾感到更加氣憤的是,莫裡森此時依舊執迷不悟,不僅沒有緩和兩國關係,反而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莫裡森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前段時間,中國相關部門宣布了對澳洲龍蝦加強疫檢的消息。
  • 值得注意,澳大利亞高層換人,莫裡森政府頂不住了?
    莫裡森政府在這個關鍵時刻進行高層換人,將負責貿易的強硬派貿易部長換下去,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頂不住壓力,要求和了?根據國外媒體的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總理,也就是以對華強硬而著稱的莫裡森,將原貿易部長踢開,換上了原教育部長提恩為新的貿易部長,負責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工作。這個換人在外界看來顯得有些突兀,甚至是不合時宜。
  • 莫裡森放低姿態表面服軟,轉頭對中方猛捅一刀
    12月18日,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報導,出於對改善中澳關係的考量,澳總理莫裡森將對內閣進行改組,將原教育部長特翰擔任貿易部長,現任貿易部長西蒙將轉任財務部長。據公開履歷顯示,特翰擁有貿易和外交領域的工作經驗。1995年至1998年,特翰在外交事務和貿易部工作,之後到了外交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