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迷不悟?莫裡森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印度又出了一個餿主意

2020-12-24 海峽新訊

近期,莫裡森政府不斷採取錯誤對華舉措,導致中澳關係跌入谷底。與此同時,兩國經貿往來也受到嚴重阻礙,不少澳大利亞農產品,都因無法出口到中國而低價賤賣。

讓不少澳洲民眾感到更加氣憤的是,莫裡森此時依舊執迷不悟,不僅沒有緩和兩國關係,反而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

莫裡森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

前段時間,中國相關部門宣布了對澳洲龍蝦加強疫檢的消息。與大麥、紅酒、煤炭等農產品不同的是,龍蝦具有嚴格的運輸時間,未被及時收購的龍蝦只能腐爛變質,出口商將因此受到嚴重損失。

統計數據顯示,澳洲2018年的龍蝦產業出口值為35.2億人民幣,而該國94%以上的龍蝦都銷往中國市場。現在失去部分中國市場之後,澳洲龍蝦只能按照中國市場價格的1/5賤賣。

值得一提的是,莫裡森還曾向莫迪請求過援助,希望印度能夠加大澳洲龍蝦的進口力度。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印度國內消費能力有限,該國民眾更愛吃魚,莫迪政府只能表示愛莫能助。

讓大家感到更加意外的是,莫裡森現在仍然執迷不悟,選擇禁止各州與中國通商。路透社12月8日報導稱,歐洲政府近期通過了一項新的「排華法案」,該法案指出,澳大利亞各州都不能擅自與中國通商,必須經過政府允許,否則將視為無效。

印度又出了一個餿主意

針對莫裡森政府的這一新動作,不少澳洲民眾都表示強烈不滿,他們普遍認為澳大利亞成為了中美衝突的犧牲品,而且對華出口道路受阻,讓不少行業都受到了嚴重打擊,該國經濟也持續低迷。

有分析人士指出,莫裡森現在其實也是騎虎難下,一邊是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一邊又是華盛頓方面的層層施壓。如果澳大利亞不加入反華聯盟,那麼美國就很可能因此切斷與該國的一切聯繫,所以莫裡森只能「選邊站」。

在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的情況下,印度媒體還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有印度媒體聲稱,莫裡森應該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要打壓國內的對華友好聲音,甚至還表示應該清除「澳奸」。對此,有外媒評論稱,現在除了歐美國家之外,連印度都開始忽悠澳大利亞了。

相關焦點

  • 還是執迷不悟?澳大利亞聽信印度餿主意,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
    要說在對華強硬的態度上,澳大利亞對比印度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同時近期與中國發生矛盾的國家,印度和澳大利亞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對中國市場有著很大的依賴性。自從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度國內就掀起了一股抵制「中國製造」的風潮。
  • 想自力更生就減少中國依賴?印度擬39項禁止清單,尋求與日本合作
    文\唏兮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總理莫迪一直在呼籲印度要自力更生,不管是國防發展還是經濟發展等,印度都應該依靠自身,而不是進口。但在這個所謂的自力更生中夾雜著對中國的對抗。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將大幅削減由中國進口的能源電力產品,印度相關部門在日前擬定了一份含有95個物項的清單,是印度具備生產能力並禁止向中國進口,同時,印度又在需求與日本之間的合作。據印度媒體報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19年間,印度能源電力設備進口總價累計達到了7100億盧比,中國進口佔據了其中的2123億盧比。
  • 莫裡森準備對華硬到底?任命禁止訪華政客,擔任國防部長
    澳媒之所以譁然,主要是安德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華」分子,比起莫裡森還要強硬,甚至一度被禁止訪華。知情人透露,去年的時候,中國駐澳使館表態,安德魯存在挑釁中國主權的行為,中國不歡迎此人,隨後安德魯也回應,自己被禁止訪華。
  • 美國給印度出了個餿主意,「群體免疫」到底是什麼,可消滅疫情?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量超過13億。對此有相關的醫學專家加拉帕喀什·姆裡伊爾做出表示,稱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一直將其封閉與社會隔斷,很多人已經為了生活失去最起碼的尊嚴。而對此有些國家卻一直提議印度可試試「群體免疫」,但是最近對於「群體免疫」的爭議很大。印度有專家推薦這種辦法,稱將不感染的人群集中到一個群體免疫的地點,但是這其中會有60%的人會感染上新冠病毒,從而獲得免疫。
  • 強行通商?澳上告世貿無果又找上國際法庭,王毅外長做出明確表態
    近年來,澳大利亞都對中國抱有偏見,今年在對華問題上更是偏激,前段時間澳大利亞還在南海問題上作出表態,表示反對中國在南海地區的主張。可以得見,澳大利亞在亞太問題上的看法和美國出奇的一致,尤其是在制裁中國方面,澳大利亞更是緊跟美國步伐。
  • 印度軍方下令卸載約會軟體:一個都不許留
    環球網消息,據「商業內幕(印度)」報導,連月來,敵方情報部門使用「美人計」吸引印度士兵洩露情報機密的情況越來越多,這引起了印度軍方的強烈關注。為了防止信息洩露,近日印度陸軍下達了一條指令,直接禁止士兵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的89款APP,裡面不僅有中國的微信、QQ,還有美國的Facebook、Instagram等,其中包括15款約會APP。而且強制要求所有士兵在7月15日之前完成卸載,否則將嚴懲。
  • 事到如今,莫裡森政府還在挑事,澳媒驚覺事情不妙:中國殺雞儆猴
    近段時間,因為貿易摩擦和「漫畫事件」,中國和澳大利亞緊張關係再度惡化。曾悍然要求中方進行「道歉」的澳總理莫裡森畫風突轉,聲稱澳方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愉快共存」。 就在有輿論認為莫裡森試圖為澳中關係「降溫」之際,澳政府又開始挑事了。
  • 印度再次對華下手,日本也有一個動作,中國需警惕
    ,中國已經被美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白宮正在採取各式各樣的行動來打擊中國。同時,還有一個國家中國必須時刻提防,那就是同在亞洲的印度。近日,在這個敏感時刻,印度再次對華下手,與此同時日本一個動作,需要中國引起警惕。中國必須採取措施,積極防範那些圖謀不軌的國家, 讓自己可以沿著大國崛起的道路繼續前行。
  • 靠中國「上位」,卻下令「禁止中國人」進入?如今後悔卻晚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一直都是非常樂意向其他國家伸出援助之手的,畢竟我們也知道發展的艱辛,覺得能幫一點是一點,希望能夠共同發展,和睦相處。但是並非所有的國家都跟我們是一樣的想法,在我國幫助的眾多國家中,有的投桃報李,但有些卻忘恩負義,今天我們要說的國家就有些沒良心,靠中國「上位」,卻下令「禁止中國人」進入?如今後悔卻晚了。
  • 澳洲用鐵礦石報復是昏招,印度粗鋼出口量暴增,中國成為最大買家
    現在,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一方面向WTO發起貿易爭端訴訟(針對商品是:大麥),另一方面,向中方暗示,如果不能在澳洲煤炭等大宗商品出口政策作出修正,那麼結果將會是兩敗俱傷。澳媒報導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15日表示,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決定將會「兩敗俱傷」。很顯然,澳大利亞暫時無法顧及牛肉、葡萄酒、龍蝦和原木的制裁了,先要保證鐵礦石和煤炭兩大拳頭互為支撐,從而在貿易戰中,實現總體利益不受損。
  • 剛剛,中國給澳大利亞開出三個條件:莫裡森可要挨個聽好了
    近日,有消息稱,澳大利亞的貿易部長已經卸任,在離開之前,他表示希望能夠和中國同其繼任者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機制。那麼貿易部長為何突然離職?現如今,中國已完全撤離澳大利亞的所有產業,澳方的對外貿易經濟嚴重下滑,所以莫裡森政府把這個罪責推在了貿易部長身上。
  • 俠客島:禁止中國籍乘客入境?印度又是唱的哪出戲!
    印度又要「報復」中國了嗎?12月28日,《印度時報》報導稱,印度政府已「非正式」要求所有航空公司禁止搭載中國籍乘客入境。報導說,印方此番舉措是「針對中國的強烈報復措施」,因為自11月起,中方已「採取毫不掩飾的行動阻止印度人乘飛機前往中國」。這又是唱的哪出戲?印媒報導稱,印政府已「非正式」要求所有航空公司禁止搭載中國公民入境。
  • 中國古代為什麼要禁止外國女人入境?答案讓人尷尬不已
    說起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想必大家都會想起十九世紀歐洲列強們的殖民產業。東印度公司就是英國駐外殖民產業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而東印度公司的高層領導被國人稱作「大班」,我們今天要講的歷史事件,就是由一個「大班」引起的。 1830年的10月4日,廣州大班師偕與幾個金髮碧眼的洋女人乘船回到廣州。
  • 莫裡森要求中國道歉後,微信平臺批評帖文被封鎖
    中國拒絕接受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道歉要求之際,莫裡森於12月1日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運營中心發表的批評帖文也被封鎖,官方指該內容因違反法規而無法觀看,包括歪曲歷史事件和使公眾困惑,而微信母公司騰訊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 劉邦的這個謀士盡出餿主意,最終被自己出的餿主意害死
    一說起出餿主意,酈食其無疑算得上是出了主意的「專家」。對劉邦來說,他已經給過兩次建議,但兩次建議都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沒有付諸實施。而且他自己也因為自己的想法被人殺了。他第一次想到這個主意,是在滎陽之戰。
  • 送給莫裡森聖誕節最好的禮物:中方再叫停兩家澳洲企業進口
    在多次要求與我們談判無果之後,坎培拉居然將中國告上了世貿組織,完全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既然我們已經決定出拳,那麼肯定要打到它痛為止。而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出口商品大國,不去自查一下自己身上的毛病,難道不知道自己商品上都出現了哪些問題嗎?而中國呢?
  • 中國一個舉動,澳方就坐不住了,莫裡森再次說了軟話
    但是事實證明,川普的政策是失敗的,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中國經濟表現出了超強的韌性,而世界各大國也樂於和中國合作。 在龐大內外壓力之下,澳大利亞政府總理莫裡森,也似乎在對華態度上有所轉變。
  • 莫裡森:中國必須道歉
    事件被曝光之後,中國方面正義發聲,對澳大利亞士兵的行為予以譴責,沒想到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反過來要求中國「道歉」。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澳大利亞總理因此事要求中國「道歉」,並且莫裡森在接受採訪時還表示,中方行為「令人髮指」。要知道澳大利亞士兵可以在他國肆意犯下罪行,卻不允許中國揭露和批評,這種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中國的指責完全是無稽之談。
  • 與一個餿主意有關
    早在張騫出使西域時,鴉片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三國時期名醫華佗研發的「麻沸散」中就有鴉片成分。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正式出現了鴉片進口的記錄,唐人將阿拉伯鴉片稱之為「阿芙蓉」,北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刊印發行的《開寶本草》中,正式定名為罌粟。
  • 對中國態度大變?莫裡森拿美國企業開刀,澳媒:浪子回頭金不換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長期以來都扮演著「反華馬前卒」的角色,該國不僅夥同日本、美國等域外國家,在南海地區搞所謂的「航行自由」活動,還對中國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澳洲屢次採取錯誤對華舉措步入2020年之後,澳大利亞更是變本加厲,該國政客曾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提出要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甚至還做出了索賠要求。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又因為中國畫家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作,要求中國對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