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惡果!澳商對華貿易受阻接連向政府施壓:莫裡森把話說清楚

2020-12-24 海南資訊發布

澳大利亞政府一段時間以來的反華言行,以及對中國的挑釁,導致中澳關係不斷惡化,甚至跌入冰點。

在對澳方進行勸阻和聲明未果後,中國也作出了一系列回應,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消息,對澳大利亞試圖傾銷至中國的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如今,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多項澳洲產品,很有可能無法通過中國海關檢查,這對於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經銷商來說是個巨大的壞消息。

一位名為達米恩·懷特的葡萄酒經銷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澳兩國關係的惡化導致他的商品很可能無法通關,他不得不推遲一筆價值六十多萬的訂單,這已經導致了其他客戶取消訂單,對於自家的葡萄酒生意懷特十分擔憂。

懷特表示,澳大利亞政府需要對中澳關係做出官方回應,政府不給"答案",他們無法搞清楚對華貿易的方向。

懷特的困難,實際上代表了目前澳洲商界的處境,如今,整個澳大利亞商界都因中澳關係的惡化而陷入困境,除了葡萄酒行業之外,糖、羊毛等行業的澳大利亞供應商都 "叫苦連天"。

澳大利亞龍蝦出口商安德魯表示,他的大批活龍蝦都因海關檢測時間太長而死亡,損失巨大,他已經不敢向中國發貨了。澳洲前駐華大使在中國做的煤炭業務,更是已經出現中斷,這些商人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僅從葡萄酒行業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國進口澳洲葡萄酒的數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該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上已失去優勢。這樣發展下去,原本澳大利亞葡萄酒商的地位,將會被他者取代,對澳洲酒商來說無疑是天降橫禍。

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對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澳大利亞一大半的龍蝦、木材和棉花都出口到了中國,每年從澳洲的進口值,更是達到七千多億人民幣,但這些貿易行業如今都受到中澳關係惡化的衝擊。

要知道,此前中澳關係雖然也並非一帆風順,但終歸沒有影響到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然而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該國政府緊隨美國的腳步,總理莫裡森屢屢發表反華言論抹黑中國,將"西式傲慢"體現得淋漓盡致,致使雙方政府自今年五月起已經不再互通電話。

在本國經濟受到如此巨大打擊的情況下,許多澳大利亞學者和官員都指出,正是莫裡森這種堅持"自我",自以為是的挑釁,傷害到了中澳關係,導致澳大利亞出口商虧損,經濟受到打擊,莫裡森需要對此負責並且解決相關問題。

中方也一直表態稱,澳方的一系列反華舉動是如今中澳關係困難的根本原因,澳方應該及時改正錯誤。

如今,澳大利亞正在詮釋著什麼叫"外強中乾",一方面屢屢挑釁中國,以對抗性行動反華,另一方面該國出口商卻承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以此不斷向政府施壓。

莫裡森的對華政策,已經嚴重傷害到澳洲的貿易經濟,商界頻頻要求他做出官方回應解決問題,相信在這些現實壓力下莫裡森也快撐不住了。

相關焦點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聲稱將中國告到WTO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但步入2020年,澳大利亞政府盲目追隨美國的腳步,多次在疫情問題上對華誣陷抹黑,發表不實言論。這引起了中方的高度不滿,儘管中方已進行了多番交涉,但澳方態度始終沒有改變,仍舊一意孤行,兩國關係更是因此一落千丈。
  • 莫裡森再次向中方喊話: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進行的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40字,閱讀約需2分鐘今年的澳大利亞正在經歷十分難熬的一年,這不僅僅是因為疫情爆發,甚至可以說,相比其他國家,澳洲的疫情根本就不算嚴重,但除了疫情,澳洲還需要面對其他難題,比如近段時間澳洲和中國的關係就越變越差,中澳貿易也因此受到了極大影響
  • 事到如今,莫裡森政府還在挑事,澳媒驚覺事情不妙:中國殺雞儆猴
    近段時間,因為貿易摩擦和「漫畫事件」,中國和澳大利亞緊張關係再度惡化。曾悍然要求中方進行「道歉」的澳總理莫裡森畫風突轉,聲稱澳方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愉快共存」。 就在有輿論認為莫裡森試圖為澳中關係「降溫」之際,澳政府又開始挑事了。
  • 2020年末,中澳各發生了一件大事,莫裡森「變臉」,澳民眾看不慣
    眾所周知,最近一年多以來,在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的一手操作下,中澳關係陷入了最近幾十年最差的時期。出於對澳大利亞政府違反世界貿易協定進行農業補貼的回應,以及衛生防疫等多方面原因,中國對多種來自澳大利亞的農業原產品進行徵稅制裁或者暫停進口。對此,澳大利亞將中國訴至了世界貿易組織。
  • 莫裡森下令禁止與中國通商,印度又出了一個餿主意
    近期,莫裡森政府不斷採取錯誤對華舉措,導致中澳關係跌入谷底。與此同時,兩國經貿往來也受到嚴重阻礙,不少澳大利亞農產品,都因無法出口到中國而低價賤賣。值得一提的是,莫裡森還曾向莫迪請求過援助,希望印度能夠加大澳洲龍蝦的進口力度。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印度國內消費能力有限,該國民眾更愛吃魚,莫迪政府只能表示愛莫能助。讓大家感到更加意外的是,莫裡森現在仍然執迷不悟,選擇禁止各州與中國通商。
  • 澳產品出口附加值大降,澳貿易部長:想跟中國對話
    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23日稱,去年12月上任的特漢透露,他給中國高官寫了一封信,希望重新建立對話渠道,解決雙邊貿易爭端。特漢沒有透露是否在信中敦促中方停止對澳大利亞商品的進口禁令。不過,他專門提到了對華煤炭出口問題。他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希望中方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的禁令。
  • 澳媒催促莫裡森,別等美國,等也是白等
    最近因為中澳貿易出現的問題,讓澳大利亞焦慮不安,加之如今美國已經「更新換代」,也促使澳大利亞開始絲毫,自己曾經為川普政府鞍前馬後的行為是否值得。澳大利亞媒體提醒澳政府把握時機最近澳大利亞對話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拜登勝選為莫裡森改善澳大利亞與中國的糟糕關係帶來機會》的文章來提醒澳大利亞政府需要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了。文章當中指出,莫裡森此前曾強調地區聯繫的重要性,但是卻忍不住配合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
  • 莫裡森撤換貿易部長,假意拉回中澳關係,實則高升至財政部長
    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在12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澳洲貿易部長即將離任,他盼望中方同其繼任者有更好的溝通機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澳新任貿易部長有何期待?很顯然,在莫裡森政府的內閣中,必須有人為澳洲對華貿易的巨大損失負起責任,而伯明罕正好在"貿易口"工作,只能把這口"鍋"背起來。然而任何人都知道,伯明罕只是一個聽命於澳洲總理莫裡森的高級官員。對於中澳貿易受損,他既無法改變這種狀況,也改變不了澳洲政府整體對華態度。真正責任的人,並不應該是他。
  • 大麥將爛地裡,澳被逼急了?欲借WTO向華施壓,中方已有言在先
    21 18:12:28 來源: 斑馬看點 舉報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12月16日,莫裡森政府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
  • 澳媒發現驚天噩耗,澳政府仍瘋狂作死
    澳貿易部長呼籲對話在籤署RCEP期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在對外發言時,將很大的篇幅放在中澳之間的關係上。進入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基於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在抗疫、科技、文化等多個領域,對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不斷發難,導致中澳之間的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冰點。
  • 莫裡森突然重組內閣,對華鷹派走馬上任,信號異常強烈
    在這一緊要關頭,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又向中國釋放強烈信號。觀察者網消息稱,莫裡森已經改組內閣,一些重要職位都換了新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對華鷹派政客也接連上任。 莫裡森重組內閣 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網站稱,澳方正在修復與中方的關係。但是,這些新的任命似乎是在做給中國看。據路透社消息,前教育部長特翰現已改任為貿易部長。對此,莫裡森表示,特翰已經意識到澳大利亞在規則貿易體系中的特殊利益。資料顯示,特翰早在1995年就進入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工作,相關履歷也很豐富。前貿易部長伯明罕,現已被任命為財政部長。
  • 澳媒用中國成語批澳政府:我們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但就在)上周,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籤署一項15億美元的供煤協議,使印尼每年對華出口達到近500億美元。
  • 莫裡森欲對華出手,澳議員怒斥:自討苦吃的行為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子非】 導語:目前中澳關係並不和諧,究其原因是澳大利亞政府在中美衝突之間一直跟隨在美國政府的背後,不僅僅在國際上對中國進行大肆攻擊,更是在公然破壞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 莫裡森拿美國企業開刀,澳媒:浪子回頭金不換
    澳洲屢次採取錯誤對華舉措步入2020年之後,澳大利亞更是變本加厲,該國政客曾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提出要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甚至還做出了索賠要求。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又因為中國畫家創作的一幅諷刺畫作,要求中國對其道歉。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屢次對華出手,終於發現情況不妙,莫裡森求生欲爆棚
    雖然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恢復和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然而,澳政府卻始終不能用正確態度正視兩國之間出現的分歧,從而導致兩國關係的停滯,並且朝著更加不確定的方向發展。中國的反制。毫無疑問,中國必然會為澳方損害自身國家利益而發起反制。中國在與澳大利亞的分歧中,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克制,然而澳方卻一意孤行,完全無視中國的利益和呼聲。
  • 澳洲多個支柱產業遭致命一擊,莫裡森:將向WTO起訴
    澳洲多個支柱產業遭致命一擊,澳政府開始放軟態度進行求和,但澳政府求和始終沒什麼誠意,甚至澳洲媒體還引導輿論,對東方發起輿論攻擊。在沒有誠意的求和被無視後,莫裡森再次撕開虛偽的面具,表示要將向WTO起訴。今年嚴重的疫情對澳洲經濟造成重創,如此一來更是使澳洲經濟雪上加霜,現在澳洲經濟陷入低迷狀態,整體形勢非常不樂觀,許多民眾開始對澳政府不滿。
  • 關鍵時刻,莫裡森撤換澳方重要人物,中方態度鮮明
    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在外交上追隨美國,對華奉行「遏制」政策。澳當局的所作所為,使中澳兩國的政治關係陷入緊張局面,而這讓兩國的經貿合作陷入了困境。自2020年11月開始,中國對澳大利亞多款輸華產品採取包括徵收反傾銷稅在內的一系列措施。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最近,中國對違反國內法規的多項澳進口商品採取了處罰措施,使得其相關企業遭到了重創。面對這種情況,澳總理莫裡森表面上姿態放軟、好話說盡,背地裡卻耍盡手段,將貿易部長推出來唱紅臉,叫囂上世貿組織(WTO)狀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