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是人生常態」:那些失去摯愛的人,都在緬懷什麼?

2021-01-11 只待君來

臺劇《想見你》中有這樣一句話:很多時候告別式不是為了離開的人,而是為了留下來的人辦的。

人這一生,總要經歷告別,也要經歷失去。

而最決絕的失去,莫過於死亡。

都說面對離開的人,要理智一些,不要總抓住不放,唯有好好告別,才能開始新的人生。

清明前後,朋友家就開始張羅今年的祭掃,朋友的姥姥去年因病去世,今年是第一個清明節,家裡老早就約好了親友,準備去墓園祭拜。

朋友說,姥姥離開後,她傷心了許久,她總在後悔,為何當年上學的時候,沒有多往家打幾個電話,沒有從當地多買些特產回家。

而如今姥姥不在了,她卻後悔的整夜睡不著覺。

「人在時未珍惜,離去時卻惋惜」,可能是所有面對死亡的人的共同想法,我經常勸她要看開些,她卻說:「我知道要看開,但是我依舊想她」。

緬懷固然痛苦,卻像是能抓住些什麼一樣,又仿佛在證明離開的人未離開,還生活在身邊。

01去墓碑前,無非是想說說話

大學同學的母親去世了,同學跟母親的關係不算親密,因為早在他初中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

他作為男孩子,跟著父親長大,即便後來有了繼母,父親對他依舊很好。

母親也有了新家庭,丈夫是大公司的老闆,能提供給母親豐衣足食的生活,也沒有父親吸菸喝酒愛打麻將的不良嗜好。

他一直認為,父親是配不上母親的,無論是品德,還是學識。

母親是書香門第出身,人長的漂亮又溫柔,而父親呢,早年還有兩個錢,後來也被敗光了。

父母鬧離婚時,他曾想過跟母親走,但是又怕父親孤零零的可憐,便主動選擇跟著父親,至今為止,他還記得當時母親失落的神情,是那樣的不甘心,又捨不得。

或許是記恨他的選擇,往後的日子,母親跟他之間的聯繫也日漸減少,到了後來,也就逢年過節打個電話,或者直接往他卡裡打錢。

直到某一天,家人告訴他,母親患病去世了。

沒來得及好好告別,是很遺憾的,所以往後的日子,他習慣到母親的墓前說話。

他在母親的墓碑前說什麼?什麼都說!小時候想吃糖不敢提,跑到商店看很久的糗事、選擇跟父親是因為當時看了武俠小說,認為男人應該講「義氣」、高中時給喜歡的女生寫了情書卻被女生當眾念出來、越想親近母親越膽怯的小家子氣等等等等。

他什麼都說,唯獨不提自己傷心、難過以及想念。

站在母親墓前說話,更像是退掉了所有鎧甲,能真正得到放鬆。

可能這也是緬懷逝去親人的意義所在:在某一瞬間,我們可以在沉靜中找到自己。

02想對方的同時,也在思考未來的自己該怎麼辦

知乎有一則熱帖,失去摯愛的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這個問題下,我曾寫過一位阿姨的故事。

這位阿姨是我母親的同事,年輕有福氣,遇到了寶藏好老公。

男人沒有不良嗜好,工作又好,人長的還帥,重點是對阿姨非常好,不僅在家裡全包家務活,還事事惟媳婦之命是從。

公司裡的人,都說阿姨是修了八輩子的福,才遇到了這樣的好男人。

可惜,幸福不長久,在一次團隊聚會中,阿姨和丈夫遭遇車禍,阿姨死裡逃生,丈夫卻撒手人寰。

往後的日子,似乎每一秒都很難捱。

阿姨不吃不喝,日漸消瘦,每日睡了哭哭了睡,上門慰問的同事一波又一波。

阿姨總是哭著說:「拋下我一個,我該怎麼辦。」

是啊,該怎麼辦?

臺劇《想見你》中失去男友的黃雨萱也曾這樣想,沒了王詮勝,她該怎麼辦。

工作無法努力,似乎今天的她越成功,越對不起死去的他。生活也無法努力,似乎她過得越好,越相當於沒有遵守約定。

好像所有失去愛人的人,都在思考這類問題,自己究竟應該如何在沒有愛人的世界活下來?

都說痛苦會隨著時間消失,為何有人會越來越痛。

其實,想念就像一面鏡子,它在想念對方的同時,也在暗自為自己構思將來,構思那個沒有對方的生活,會不會、能不能一如往昔般幸福。

03理智說該放下,情感做不到

前幾天看了一則視頻,一位外國媽媽,痛失4歲的女兒。

為了好好跟女兒告別,媽媽決定採用最新的VR技術,於虛擬世界中同女兒相見。

母女在虛擬世界裡相擁,母親痛哭不止,令人看的心碎。

視頻下面,感動的聲音有,責難的聲音也有。

其中不乏有人說:「這樣的技術是不對的,會讓活著的人走不出來。」

可是有些感情,真的是應該放下嗎?

《尋夢環遊記》中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活著的人是要往前看沒錯,但卻不代表一定要遺忘離去的人,將離開的他們,留在記憶中,融進過往歲月中,也不失為一種最好的選擇。

人是感性動物,道理都懂,往往情感做不到,那麼也不易強求。

告別是人生的常態,無論人或物,都可能有朝一日離你而去,可那些曾經相處的情感卻可以在心頭永駐。記住這些情感,便正是將愛恆存於心中,不再忘卻。

他們有各自的歸屬,而你,也有更美好的未來,在等待。

今日話題:如果要跟你思念的人說一句話,你會選擇說什麼?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無常是人生常態!
    人生,上車下車,有太多的不可控,緣分很奇妙,你遇見的也許是他人窮極一生都遇不到的。擁有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一生中,最無法預見的就是遇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看對了眼,成為互相的牽絆,最無法告別的就是離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誰也不知道,也許說的再見就再也不見了,成為了永別,這就是生活,有太多的事會發生,不是這樣就是那樣,和自己想的會相差甚遠!世事無常,無常才是人生常態,除了生死,其他都是過眼雲煙。
  • 多少人從吳青峰《起風了》聽到了曾經的自己:遺憾,是人生的常態
    年輕時,我們以為什麼都有答案,什麼都想求一個結果,可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其實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答案。人這輩子,最怕聽懂了一首歌,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1那個沒有出現在你明天裡的人沈從文在《湘行散記》裡寫道: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 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正如有一位網友說道:「其實人生有太多時刻,是來不及道別的;更殘酷的是,這世上有的人,有些事,真的說沒就沒了。」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更多的是猝然離場。作家白先勇說:「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擁有的都是僥倖,而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
  • 唐鶴德發文悼念摯愛 喜歡用歌詞緬懷今年格外不一樣
    唐鶴德發文悼念摯愛 喜歡用歌詞緬懷今年格外不一樣時間:2020-04-01 10: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七年寵愛依舊!唐鶴德發文悼念摯愛 喜歡用歌詞緬懷今年格外不一樣 2003過後,每一年的4月1日,總是一次傷心的刷屏,因為是國際 張國榮的祭日!
  • 其實,愛而不得和揮淚告別,都是感情中的一種常態,所以要幸福!
    自古有情人終成眷屬,聽來總是美事一樁,可是也有人有緣無分,不得不放棄,其實,愛而不得和揮淚告別,都是感情中的一種常態,只要自己想開了,不要太沉迷於過去就好,放下的就是過去式,珍惜現在擁有的就行。有沒有發現你的手機裡有這樣的一個人,以前聊天到深夜也捨不得睡,現在突然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又捨不得刪,其實明明還是放不下,卻要裝作陌生人,也許是一種遺憾,也許是一種重新開始的按鈕。
  • 《乘風破浪的姐姐》:從哭著告別到笑著繼續,聚散離別乃人生常態
    熱播的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大家都有看吧!每一輪公演結束之後,來自不同領域的30位優秀的小姐姐,已經通過晉級淘汰賽被淘汰了13位。這檔選秀節目像是一段快進的人生,不斷地選擇、相識、相知、離別,在姐姐們被淘汰時其他留在舞臺上的姐姐們有的都哭成了「小淚人」。
  • 陳喬恩深夜發圖,惹哭無數網友: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
    作家白先勇說:「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擁有的都是僥倖,而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無數人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摯愛,朋友……而這部沒有電話線的電話亭,將那些沒來得及的告別,讓風來傳遞林徽因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生離死別,那些突如其來的離別往往將人傷得措手不及。
  • 成龍緬懷導演馮克安:竟到了要不斷告別的階段
    成龍緬懷導演馮克安網易娛樂3月26日報導  3月25日,成龍發微博緬懷武術指導、導演馮克安,回憶與他的往事,十分動情。最後他也感慨道: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人生,竟然到了要不斷告別的階段。成龍微博原文:我在南斯拉夫出事的時候,成家班兄弟都在場,有個出了名的硬漢進到病房跟我說開刀的事,邊說邊哇哇大哭,這個人就是馮克安。他是第二代成家班,從武行到武術指導,再到做導演,他是很多後輩心中的楷模。
  • 《百萬美元寶貝》:無常,是人生的常態
    法蘭基費盡心思培養的冠軍預備種子——威利,在即將角逐冠軍的賽事前面,選擇告別法蘭基,原因是法蘭基多年前不是艾迪的教練,無法為他叫停拳擊比賽,眼睜睜看著他被打到失去一隻眼睛,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深深地自責,所以,法蘭基最常對學生說的話就是:「隨時保護自己」。
  • 陳喬恩深夜發圖,惹哭無數網友: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
    正如有一位網友說道:「其實人生有太多時刻,是來不及道別的;更殘酷的是,這世上有的人,有些事,真的說沒就沒了。」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更多的是猝然離場。作家白先勇說:「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擁有的都是僥倖,而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
  • 球星科比去世:擁有的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
    現實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更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無常人生作家白先勇說過一句話:擁有的從來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人生無常,生命有時就在轉瞬之間。它很脆弱,甚至來不及一聲告別。宮崎駿在《螢火蟲之慕》中也提到過: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
  • 《以家人之名》,分離才是人生常態
    《以家人之名》劇照這部劇中好多對話真的是可以好好思考呢:「分離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想念,一輩子都在與人告別,如果要繼續生活,我們還是得向前看,「回憶」是存在於各自的心中,而它帶來的收穫也只有自己能明了,人生中每個出現的人事物,必定都有他出現的原因,就像這部劇裡的每個角色及事件,都有它代表的意義。
  • 一句歌詞概括十二星座,失去摯愛之人時的心情,看完淚奔!
    愛情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愛而不得才是常態。明明很喜歡,卻不得已失去對方,不能夠在一起,這個時候的我們除了無奈,除了心痛,似乎別無他法。只能在心裡默默懷念,成為紀念。白羊座如果有一天你會/忘記我們的約定沒關係/至少有這首歌我在唱給你聽——《摯愛Your Song》成長是必經的腐爛,疼痛是青春的註腳。
  • 散夥是人生常態,坦然面對階段性的朋友!
    一個人要做到的是在自己的每一段人生都要遇到合拍的人,然後告別,再去遇見另一條道路上的人。無論是想與這個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悅,還是想讓人關心一下自己的悲傷,最後等來的只是無人問津,亦或是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面對日漸疏遠的朋友,你會選擇尬聊強行挽留,還是讓這段友誼就此隨風而去?慢慢的你會發現,散夥是人生的常態。
  • 七待丨告別昨天,告別悲傷,告別去往了天堂的父親
    當時爸爸還像健康人一樣,獨自往返醫院,排隊幾小時做著各種術前檢查,神採奕奕地跟病友們聊天。他用輕鬆無畏的態度,安慰著身邊的家人和他自己。手術進行得還算順利,病灶被儘量清除。「但是」,醫生說,「腫瘤不小,至少已經是中晚期」。當時我並不太清楚這句話意味著什麼,也無暇多想,爸爸開始了讓人聞之色變的放化療。
  • 哀悼男友都挨轟!許維恩16年前失去摯愛發聲:為何不能
    峮峮悲痛認愛,更痴情陪伴男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甚至評論能不能公開承認戀情,直呼大家都有權利去懷念小鬼想念小鬼,為什麼峮峮就不行事實上,許維恩16年前也曾失去摯愛楊明學,她感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失去摯愛的傷痛,所以不需要再加倍給峮峮承受負擔,她有權利好好的釋放出對小鬼的愛和想念
  • 勵志正能量句子:曲線人生,走彎路才是人生的常態
    圖片來自網絡佛學院的一名禪師在上課時把一副中國地圖展開,問同學們:「圖上的河流有什麼特點?」「都不是直線,而是彎彎的曲線。」禪師說,「但根本的原因是,走彎路是自然界的常態,走直路反而是非常態,因為河流往前時會遇到各種障礙,無法逾越,只有繞道而行,繞來繞去,避過了一道道障礙,最終抵達遙遠的大海。」學僧忽然悟了,說:「人生也如河流,坎坷挫折是常態,不必悲觀失望,也不必長籲短嘆,停滯不前。直闖不過,就換個法子,另闢蹊徑,照樣抵達遙遠人生的大海。」
  • 盤點你人生的重大「失去」時刻
    「失去」這個話題,或許是很多人不願意提及的,因為從面上來看,得到很有面兒,也很有成就感,而失去意味著失敗或者痛苦,但我們又不可避免的要失去,每個人都有失去的時刻,只是或多或少,或淺或深,或淡然或深刻,或解脫或痛苦。
  • 高以翔因為你的離開,慢慢明白不斷地告別,才是生活中的常態
    結果應該是不會如此敏感,不會熬夜看關於你的訊息,更不會在看見那些美好回憶的時候,突然間淚流滿面。悲傷你的離去,難過你微博和ins的被刪除,愛你的人排除萬難的珍藏你現有的微博和ins故事。雖然你已離開好幾個月,但你遍布各國的粉絲們,都還在苦苦追尋你的蹤跡等待你的歸來。正如三毛寫的「愛是人類唯一的救贖」。在我們有生之年,即使失去了最心愛的人,如果我們一日不死,那人就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共存;直到我們又走了,又會有其他愛我們的人,把我們保存在懷念中。
  • 有些人失去就不在,我終於成了劉若英《後來》裡的歌中人
    倘若我們可以站在時間的長軸上,把那些看似毫無特別,卻又會給我們人生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節點都預習一遍,我們還會讓那些悔意重來一次嗎?    02  終盡一生  我們都在不斷地與過去揮手告別  2020年的開端,科比逝世,2020年的末尾,馬拉度納結束了傳奇的一生。有人說,在不經意間,那些根植於我們心中的摯愛開始被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