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2020-09-24 人生路心理路

「當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記得你,你也將從這裡徹底消失。」

9月16日,陽光普照。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普通的一天,但對另一些人卻別有意義:

這是歌手喬任梁離開四年的日子。

前天晚上,喬媽媽曬出家人跟兒子舊照,並寫道:

「媽媽沒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雨大風,媽媽也會如約而至。」

「是我沒有照顧好你,你是我永遠的驕傲。」

喬任梁跟媽媽關係十分親密,喜歡對著媽媽撒嬌。

會在回家的日子對媽媽說:「你在家不要做飯,我會帶著外賣回家,你等著我就可以。」

自他離開後,親人的遺憾,旁人不得而知:喬媽媽該有多想念,這個貼心的兒子。

最好的朋友陳喬恩,也在凌晨曬出「粉色天空」。

這是連續四年來,她悼念已故朋友的方式。

相識於微時,他們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互相扶持,一起渡過那段生命中那段最艱難的時光。

四年前,這個陽光大男孩離去的消息令所有人震驚,無法相信;

四年後,愛他的人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思念。

時間太快,但不論過去多久,在真正愛的人心裡:

天空依舊粉色,想念也永不消散。

01

愛使人不舍,也給人勇氣

前幾天,網上突然公布黃子韜爸爸去世的消息。

印象中黃子韜還很年輕,聽到他爸爸去世的消息還是讓人很意外。

父親的突然離去,才讓我們了解兩父子之間深深的羈絆。

小時候黃子韜生病,害怕他被庸醫耽誤診治,就自己去學醫。

長大後兒子要進演藝圈,他就直接收購了娛樂公司的股權,出任董事長,親自負責兒子的演藝事務。

不僅讓兒子的物質生活無後顧之憂,對兒子的關愛、照顧更是無微不至

在兩人一起參加的綜藝裡,黃爸爸每天起床,為兒子買好早飯,打包好行李。

黃子韜因此對爸爸也是很依戀的。

錄製《真正男子漢》時,班長說每個人有3分鐘給家人通電話的時間,黃子韜首先打給的是爸爸。

想起一個月前,他曾在微博發布2張與僧人的合照,配以祈禱的手勢。

眼尖的網友發現,照片中他手裡拿的是《普賢行願品》,這是一種為父母祈禱的經文。

當時不知道其中的深意,後來才明了那種絕望:只有所有辦法都試過了,才會求助於神明。

爸爸去世四天後,黃子韜終於微博發聲:「我一輩子都不會讓我爸失望。」

至親的離去讓人悲傷,但卻不會讓人沉淪。

因為一切結束之前,我們都曾感受過濃烈的愛意。

愛讓人不舍,更讓人勇敢。

就像日本漫畫導演宮崎駿在《哈爾的移動城堡》裡說過:

被一個人深深地愛過,將給你的一生帶來源源不斷的力量。

02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個先來

生命脆弱,世事無常。

這個世界的真相,只要沒病沒災地過完這一生,就已是莫大的幸運。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只是一個平常的舉動,卻醞釀了一場命運的劇變。

前幾天,看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新聞。

6山西臨汾一飯店發生坍塌,事故發生時,一位老人正和親人一起,慶祝自己的八十歲壽誕。

誰也不曾想到,只是出門去赴一場宴席,但是最親的人卻再也沒有回來。

事發後,老人的老伴不幸離世。

面對記者的採訪,老人懊悔不已,要不是這場宴席,他們也不會消失。

今年8月,四川雅安爆發山洪。

74歲的李本蘭在這場洪水中失去了自己的一對兒女。

她不會忘記:洪水襲來的那一刻,短短幾秒鐘時間,39歲的兒子和40歲的女兒就被門外的肆虐的洪水捲走。

而她緊緊摳住牆壁,才躲過一劫。

洪水退去後,她守在自家門口,不願離開,想像兒女會再次出現,如果一切只是虛驚一場該多好。

正如有一位網友說道:

「其實人生有太多時刻,是來不及道別的;更殘酷的是,這世上有的人,有些事,真的說沒就沒了。」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更多的是猝然離場。

作家白先勇說: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擁有的都是僥倖,而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

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們能做的,唯有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不要忘記。

03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

你知道嗎?

這個世界,每天都有172800人過世;

每小時有7200人過世;

每分鐘有120人過世;

每秒有2人過世。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我們總是不擅長告別。

看過一部日本紀錄片,名叫《風的電話》。

日本巖手縣,靠著大海的懸崖邊,有一部看上去奇怪的電話亭。

亭子裡有一部老式轉盤電話機,令人訝異之處便在於,電話亭沒有連接電話線。

但是,每年卻有上千上萬的人從各地趕來撥出電話,然後離開。

5年之間,這個小小的電話亭撥出了30000多通電話。

原來2011年3月11日,巖手縣遭遇了末日般的災難,地震碾碎了這片土地,海嘯又侵襲原本破碎的城市。

無數人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摯愛,朋友……

而這部沒有電話線的電話亭,將那些沒來得及的告別,讓風來傳遞。

林徽因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生離死別,那些突如其來的離別往往將人傷得措手不及。

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轉身,真的就是一生,從此後會無期。

用力愛過的人,講再見那一刻格外艱難。

因為用力愛過,所以無法忘記。

《風的電話》中有一位40歲的男人,他在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妻兒。

他說過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因為我難過,就把家人遺忘。

那還有誰來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誰還會記得他們?」

曾經聽人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這是肉體死亡;

第二次是舉辦葬禮,從此在社會關係網裡消失;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個世界都跟你沒有關係,這是真正的死亡。

對摯愛之人最好的緬懷,是不曾忘卻,常常懷念。

想起奶奶去世之前說過:

「人死了,就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想念的時候,多抬頭看看星星。」

後來每次想念的時候,就會習慣抬頭看一看。

只要不曾忘卻,奶奶就會一直都在。

《尋夢環遊記》說過: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

生而為人,如果能被另一個人深深懷念和銘記,那就不枉此生一場。

而我們在這個世上,唯一被人記住的理由,那便是愛。

愛因斯坦在給女兒的信中說:

「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為止科學都沒有對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是一種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叫『愛』。

如果我們想拯救這個世界和每一個居住在世界上的生靈,愛是唯一的答案。」

到最後,人生的意義或許不是取得多高的成就,不是得到多厲害的名望,而是你明白了愛是什麼,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受。

所以,趁來得及,好好去守護身邊的人,好好去珍惜身邊人的愛,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好好愛過就無悔。

相關焦點

  • 陳喬恩深夜發圖,惹哭無數網友: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你知道嗎?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個世界都跟你沒有關係,這是真正的死亡。《尋夢環遊記》說過: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到最後,人生的意義或許不是取得多高的成就,不是得到多厲害的名望,而是你明白了愛是什麼,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受。
  • 陳喬恩深夜發圖,惹哭無數網友:真正的告別不是死亡,而是……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你知道嗎?他說過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因為我難過,就把家人遺忘。那還有誰來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誰還會記得他們?」曾經聽人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這是肉體死亡;第二次是舉辦葬禮,從此在社會關係網裡消失;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個世界都跟你沒有關係,這是真正的死亡。對摯愛之人最好的緬懷,是不曾忘卻,常常懷念。想起奶奶去世之前說過:「人死了,就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想念的時候,多抬頭看看星星。」
  • 原來死亡並不是真正的結束,遺忘才是——電影《尋夢環遊記》
    整部影片配樂和色彩都很出色,古典的墨西哥音樂非常趣味好聽,關於夢想的勇敢追逐真誠熱烈,而貫穿影片的回憶與遺忘的情感核心更是非常動人原來死亡並不是真正的結束,遺忘才是,那些曾經存在在我們生命裡的人們,那些開心或悲傷的回憶值得被永遠珍藏。
  • 陳喬恩深夜發圖,惹哭無數網友:真正的死亡不是心跳停止,而是…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你知道嗎?第二次是舉辦葬禮,從此在社會關係網裡消失;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個世界都跟你沒有關係,這是真正的死亡《尋夢環遊記》說過: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
  • 解讀《尋夢環遊記》,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最近皮克斯的最新力作《尋夢環遊記》真的是淚灑影院,死亡不知終點遺忘才是,皮克斯總是能把最簡單的故事,講的那麼極致,直擊人心最軟弱的部分。電影呈現了大量的墨西哥文化元素,從開頭的剪紙,到各種傳統食物,再到亡靈節的習俗和萬壽菊等關鍵道具,都展現了濃厚繽紛的異域風貌,很多國家對於死亡都是非常忌諱的,而墨西哥卻不是這樣,他們並不恐懼死亡,而是經常調侃死亡,街頭上也是隨處可見的彩色骷髏頭。
  • 《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徹底遺忘
    僅僅看這部影片的名字可能會以為這又是一部老掉牙的追夢的雞湯片,事實證明這不是追夢的影片,也不是雞湯片,而是一部關於人生關於死亡的思考片。影片的高潮在於亡靈節的到來,米格在這個日子無意間闖入了死後的世界,他能夠看到周圍活躍著的亡靈,他也成為了亡靈世界裡唯一活著的人。
  • 彭昱暢:真正的告別並不是長亭外古道邊,而是你陪在我身邊
    1.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2.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麼多精力在工作上。 3.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真實感受。 4.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繫。
  • 最大的痛不是死亡,而是來不及告別|《天藍色的彼岸》
    對張靜靜的家人來說,最難以接受的也許不是死亡,而是「我還沒來得及好好跟你告別」,你就走了!靜靜,全國人民為你祈禱:天堂沒有病痛,一路走好!又或許,我們懼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無法面對「失去」的痛苦和內心的遺憾。
  • 《給桃子的信》|最大的痛不是死亡,而是來不及告別
    父親去世後母親賣掉了之前的房子,帶著桃子回到了以前居住過的地方「汐島」,但小桃一直因為父親去世前自己曾與之吵架而愧疚,覺得自己都未好好與父親告別甚至說出了不要再回來的話,對此一直自責不已,所以即使到了新的生活環境
  • COCO 劇情大全: 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遺忘
    COCO 劇情: 真正的死亡,是被人遺忘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被遺忘才是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第三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相關。詩人臧克家也曾寫道:有的人還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已經死了,但他還活在人們的心中。
  • 電影口語 |《尋夢環遊記》:原來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人將你遺忘
    整部電影以墨西哥的傳統節日亡靈節為背景,在墨西哥,這不是一個悲傷的節日,相反,而是一個色彩斑斕的節日。五顏六色的剪紙,絢爛的萬壽菊,熱烈慶祝的氛圍,影片中對於連接兩個世界的萬壽菊之橋的奇妙想像,更是讓小編印象深刻,它不似中國的奈何橋陰冷詭異,而且是熱烈奔放,成為了電影中陰陽相見的橋梁,現實與虛擬的交叉點。
  •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有時候,很多子孫兒女並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祖輩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老人在世的時候沒有好好孝敬和陪伴,在生命臨終時爭著搶著去表彰自己的孝順去做一些看起來很合理的決定。老人會更寒心。 被稱為中國「死亡體驗第一人」的湯玉龍看來,這種死亡和重生的儀式感能刷新人們對生命價值的認知。當然不是讓你真的去鬼門關走一遭,而是一種站在活人的視角和心態去體驗生命的另一種狀態。
  • 《尋夢環遊記》: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的人遺忘
    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的人遺忘米格一個人混入了歌神的晚宴,但是米格得知是歌神害死了埃克託,還偷走了他寫的曲子想起爸爸請記住劇中對於死亡的討論令人深思的,故事中提及的到一種特殊的死亡「魂飛魄散」——生前最後一個記得你的活人也把你忘記了的時候,這片天地就不再有你的痕跡,即使是亡靈世界也會把你除名。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遺忘才是!不要忘記他們!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輕輕走出了時間。因為自己從來沒有一個堅定的念想或夢想,所以也許不是很理解主人公對夢想的執著。影片傳遞給我的道理:1親情和夢想一樣重要。主人公米格遇到困境時,是家人毫無芥蒂地幫助了他。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我會記得你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我會記得你。每個孩子心中都蘊藏著自己的夢想,如果追夢的路與家庭背道而馳,你將何去何從?讓《尋夢環遊記》來告訴你答案。富有想像力的故事情節,立體豐滿,不是歡樂元素。影片在構造中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完美突破了以往沉重壓抑的傳統死亡主題,給人們展現了墨西哥對死亡尊重的風俗。 在奇遇歷險中的主人公米格終於明白了:原來,最可怕的不是離開或死亡,而是被所愛之人遺忘。也許人的死亡可分為兩次,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而第二次才是真正的死亡——別人對你的最後一絲牽掛和記憶終歸於堙滅。
  • 2017年最感人電影出爐,原來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以下小編要開始劇透了,但是並不妨礙你想看這部電影的欲望。而影片中的墨西哥人熱愛生活、無懼死亡,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房子也是五顏六色的,可見他們的生活態度。墨西哥瓜納華託地區彩色的房子墨西哥人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愛撫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如影片中呈現的一樣,墨西哥人並不認為墓地是一個悲傷和恐怖的之地,而是追憶歡樂的地方。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其次並不是所有的亡靈都能順利通關,只有那些人間有人供奉照片的亡靈,才能被邊檢系統識別,也才能順利通過邊檢站回到人間與親人團聚,共度節日。 我以為不是這樣的,儘管《尋夢環遊記》講述的確實是愛、親情和夢想的故事,但它真正想要表達的卻是如何通過愛、親情以及夢想去重新理解和認識死亡!對,死亡才是整部片子最大的主題!
  • 《都挺好》催淚大結局:遺忘是一條漫長的告別之路
    還記得之前寫一篇關於死亡的文章:《「沒有死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裡面提到過: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可若換成,一個人忘記所有時,他的心會不會也如同死去一般?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世界裡,無人能夠進入,也無人能夠真正地施以援手,那一點點被抽離,被遺忘的感覺實在是無力至極。「什麼時候,你覺得老了呢?
  • 「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遺忘」
    在《教誡巴帝摩卡》中教導說:「忍耐是最高苦行,諸佛說涅槃最上;惱他實非出家人,害他者不是沙門。」對於好的、不好的都要承受,都敞開心懷去接受、容納,這就是容忍,就是包容。俗話說:「衡量一個男人的人品,要看他怎麼對他的前任,分手見人品;衡量一個女人的人品,看她怎麼對她的婆家人,日久見人心。」分手的時候最見人品,我記得你曾經對我的好,所以我絕對不以怨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