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記得你,你也將從這裡徹底消失。」
9月16日,陽光普照。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普通的一天,但對另一些人卻別有意義:
這是歌手喬任梁離開四年的日子。
前天晚上,喬媽媽曬出家人跟兒子舊照,並寫道:
「媽媽沒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雨大風,媽媽也會如約而至。」
「是我沒有照顧好你,你是我永遠的驕傲。」
喬任梁跟媽媽關係十分親密,喜歡對著媽媽撒嬌。
會在回家的日子對媽媽說:「你在家不要做飯,我會帶著外賣回家,你等著我就可以。」
自他離開後,親人的遺憾,旁人不得而知:喬媽媽該有多想念,這個貼心的兒子。
最好的朋友陳喬恩,也在凌晨曬出「粉色天空」。
這是連續四年來,她悼念已故朋友的方式。
相識於微時,他們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互相扶持,一起渡過那段生命中那段最艱難的時光。
四年前,這個陽光大男孩離去的消息令所有人震驚,無法相信;
四年後,愛他的人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思念。
時間太快,但不論過去多久,在真正愛的人心裡:
天空依舊粉色,想念也永不消散。
01
愛使人不舍,也給人勇氣
前幾天,網上突然公布黃子韜爸爸去世的消息。
印象中黃子韜還很年輕,聽到他爸爸去世的消息還是讓人很意外。
父親的突然離去,才讓我們了解兩父子之間深深的羈絆。
小時候黃子韜生病,害怕他被庸醫耽誤診治,就自己去學醫。
長大後兒子要進演藝圈,他就直接收購了娛樂公司的股權,出任董事長,親自負責兒子的演藝事務。
不僅讓兒子的物質生活無後顧之憂,對兒子的關愛、照顧更是無微不至
在兩人一起參加的綜藝裡,黃爸爸每天起床,為兒子買好早飯,打包好行李。
黃子韜因此對爸爸也是很依戀的。
錄製《真正男子漢》時,班長說每個人有3分鐘給家人通電話的時間,黃子韜首先打給的是爸爸。
想起一個月前,他曾在微博發布2張與僧人的合照,配以祈禱的手勢。
眼尖的網友發現,照片中他手裡拿的是《普賢行願品》,這是一種為父母祈禱的經文。
當時不知道其中的深意,後來才明了那種絕望:只有所有辦法都試過了,才會求助於神明。
爸爸去世四天後,黃子韜終於微博發聲:「我一輩子都不會讓我爸失望。」
至親的離去讓人悲傷,但卻不會讓人沉淪。
因為一切結束之前,我們都曾感受過濃烈的愛意。
愛讓人不舍,更讓人勇敢。
就像日本漫畫導演宮崎駿在《哈爾的移動城堡》裡說過:
被一個人深深地愛過,將給你的一生帶來源源不斷的力量。
02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個先來
生命脆弱,世事無常。
這個世界的真相,只要沒病沒災地過完這一生,就已是莫大的幸運。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只是一個平常的舉動,卻醞釀了一場命運的劇變。
前幾天,看到一個令人心痛的新聞。
6山西臨汾一飯店發生坍塌,事故發生時,一位老人正和親人一起,慶祝自己的八十歲壽誕。
誰也不曾想到,只是出門去赴一場宴席,但是最親的人卻再也沒有回來。
事發後,老人的老伴不幸離世。
面對記者的採訪,老人懊悔不已,要不是這場宴席,他們也不會消失。
今年8月,四川雅安爆發山洪。
74歲的李本蘭在這場洪水中失去了自己的一對兒女。
她不會忘記:洪水襲來的那一刻,短短幾秒鐘時間,39歲的兒子和40歲的女兒就被門外的肆虐的洪水捲走。
而她緊緊摳住牆壁,才躲過一劫。
洪水退去後,她守在自家門口,不願離開,想像兒女會再次出現,如果一切只是虛驚一場該多好。
正如有一位網友說道:
「其實人生有太多時刻,是來不及道別的;更殘酷的是,這世上有的人,有些事,真的說沒就沒了。」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更多的是猝然離場。
作家白先勇說: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擁有的都是僥倖,而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
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們能做的,唯有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不要忘記。
03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
你知道嗎?
這個世界,每天都有172800人過世;
每小時有7200人過世;
每分鐘有120人過世;
每秒有2人過世。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我們總是不擅長告別。
看過一部日本紀錄片,名叫《風的電話》。
日本巖手縣,靠著大海的懸崖邊,有一部看上去奇怪的電話亭。
亭子裡有一部老式轉盤電話機,令人訝異之處便在於,電話亭沒有連接電話線。
但是,每年卻有上千上萬的人從各地趕來撥出電話,然後離開。
5年之間,這個小小的電話亭撥出了30000多通電話。
原來2011年3月11日,巖手縣遭遇了末日般的災難,地震碾碎了這片土地,海嘯又侵襲原本破碎的城市。
無數人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摯愛,朋友……
而這部沒有電話線的電話亭,將那些沒來得及的告別,讓風來傳遞。
林徽因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生離死別,那些突如其來的離別往往將人傷得措手不及。
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轉身,真的就是一生,從此後會無期。
用力愛過的人,講再見那一刻格外艱難。
因為用力愛過,所以無法忘記。
《風的電話》中有一位40歲的男人,他在災難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妻兒。
他說過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因為我難過,就把家人遺忘。
那還有誰來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誰還會記得他們?」
曾經聽人說過: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這是肉體死亡;
第二次是舉辦葬禮,從此在社會關係網裡消失;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個世界都跟你沒有關係,這是真正的死亡。
對摯愛之人最好的緬懷,是不曾忘卻,常常懷念。
想起奶奶去世之前說過:
「人死了,就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想念的時候,多抬頭看看星星。」
後來每次想念的時候,就會習慣抬頭看一看。
只要不曾忘卻,奶奶就會一直都在。
《尋夢環遊記》說過:
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別,遺忘才是。
生而為人,如果能被另一個人深深懷念和銘記,那就不枉此生一場。
而我們在這個世上,唯一被人記住的理由,那便是愛。
愛因斯坦在給女兒的信中說:
「有一種無窮無盡的能量源,迄今為止科學都沒有對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是一種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叫『愛』。
如果我們想拯救這個世界和每一個居住在世界上的生靈,愛是唯一的答案。」
到最後,人生的意義或許不是取得多高的成就,不是得到多厲害的名望,而是你明白了愛是什麼,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感受。
所以,趁來得及,好好去守護身邊的人,好好去珍惜身邊人的愛,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好好愛過就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