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時候,一直都是我爺爺奶奶把我帶大的,因為父母要工作,沒時間,爺爺奶奶帶孩子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是常識一樣的一件事情。
在那個時候,剛吃輔食時,因為無法把握溫度,所以沒一勺都是爺爺奶奶用嘴巴給我試過溫度之後,給我吃的。有些好點的是嘴唇上試一下溫度,像我奶奶,直接把輔食放嘴裡,然後吐回勺子裡,餵給我吃。現在想想有點受不了,但那個時候,大多數和我同齡的應該都是這樣餵大的吧。這放在以前也不算是什麼新鮮事,都是些稀鬆平常的事情,但要是放在現代,您覺得這個能接受嗎?
對於新生兒護理百度一查一大把,但是有多少人真的能注意到呀。有些就是缺少一些基本的常識錯失了寶寶的急救時間,導致寶寶終生都要為這個常識買單。
我有個同事,他家的寶寶已經5個月了,很粘人,一定要抱著才肯睡。他們就只好抱著他哄著他,等他睡熟了再放下床。我同事一談到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就非常的苦惱,孩子太小缺乏安全感,到哪都要抱著,連睡覺的時候也不例外,同事不知的是:她的嬌愛和妥協卻給小小的人兒埋下了「隱患」!
同事帶寶寶做常規體檢的時候被體檢醫生告知:孩子脊柱發育不好,整個脊柱發育有點歪,有彎曲的可能。醫生私下還囑咐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規範的抱姿,另外也不要長時間摟抱孩子。
想必許多媽媽都有同感:抱著寶寶入睡也是迫不得已啊,因為一把寶寶放上床,他就哭鬧不休。還有的家長習慣抱著寶寶逛街、吃飯、睡覺等等,像這樣長時間「抱不離手」,就有可能導致孩子脊柱非正常彎曲。長期以往,孩子的脊柱發育就可能出現畸形、不正常彎曲等情況,如果再得不到正確的糾正,長大後就可能有脊柱側彎、背駝等的現象。
此外,抱著寶寶睡覺,不僅會使寶寶睡得不深,身體不能舒展,影響睡眠質量,也不利於寶寶呼吸換氣,影響健康。
那麼什麼才是抱寶寶的正確方法呢?
1.手託:用左手託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託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3.不要豎著抱寶寶:新生兒的頭佔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頸部肌肉無力,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所以抱寶寶不宜筆直的豎抱。
4.不要久抱。新生兒不適宜久抱.
第一.容易使新生兒身體受傷.
第二.新生兒需要很長的睡眠時間,久抱影響他安睡.
第三.影響新生兒的正常呼吸.
第四.久抱必需用厚的衣物包裹,會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發育.
第五.久抱影響新生兒的生活姿態.
這些都是我網上找來的,誰都能找到,但是誰會認真去了解呢?一想到做父母都不用考試,心裡就發寒。也許只有到了您或者您愛人懷孕的時候,才會來了解這些吧?有些可能會在寶寶出生後開始了解,但是有些過分些的,甚至一直都不會去了解這些。
也許您給不了寶寶用不完的金錢,但是起碼的關懷難道都給不了嗎?可能您沒有時間,可是連換個尿片的時間都擠不出來嗎?
對於孩子,一切理由都是藉口。做不到無微不至,起碼要盡心盡力。不要因為一個常識性的東西導致寶寶要用終生來買單。
我也是剛有寶寶,一直都以為自己做的很周到,也是最近在百度貼吧「新生兒寶貝吧」裡看到了好多關於新生兒護理的一些東西才開始一陣後怕,這要是不小心被我釀成大錯了,我真的沒臉面對我女兒。
對於新生兒的小抱被,大家也要重視起來哦,建議大家用蠶絲小抱被的。
蠶絲抱被或者蠶絲小棉襖是預防蟎蟲,溼疹,細菌的第一前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