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五年中,訂閱市場每年增長100%以上。各個類別以訂閱制為形式的初創企業不斷湧現,從以音樂和視頻為主的流媒體,再到橫跨日化娛樂的新消費品,訂閱模型隨處可見。按月訂購的訂閱模式被認為是有益於提高用戶粘性、增加復購,並為企業創造持續的收入來源的重要商業模式。
「BarkBox」就是訂閱制下的優質案例。其母公司「Bark&Co.」從狗狗玩具訂閱盒起步,主打與養寵消費者建立「一對一的聯繫(building one-to-on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ustomer)」。「Bark&Co.」在產品線的擴列中保持了高度理性,建立了圍繞養狗人群的商業服務矩陣。
創立於2011年,目前「Bark&Co.」已籌集了超過8100萬美元的融資,融資進入C輪,領跑寵物經濟新創業公司。
融資數據整理自「CrunchBase」
寵物3.0時代:找到客戶
對於養狗人群來說,訂閱制的產品推送具有突出的優勢,且使用訂閱制的客戶往往與養寵人群高度重合。麥肯錫2018年的報告顯示,在美國,電子商務訂戶往往是年輕的有錢人,年齡在25至44歲之間,收入在50,000美元至100,000美元之間,且訂閱服務女性用戶佔比可達60%,這一人群與一般養寵人群畫像高度重合。而對於嘗試訂閱制的客戶來說,訂閱制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方便、個性化且通常成本較低的購買方式,但消費者也往往會因為品牌無法提供出色的體驗服務而取消訂閱服務。
與消費者自己購買的訂閱盒不同,「Bark&Co.」的創始人Werdelin發現:與消費者收到一盒可能不合身的衣服或不喜歡的產品消費不同,「狗產品的挑剔程度降低了」,他表示:「我們提供的是進入包裝盒的玩具,但消費者真正獲得的是與狗一起打開包裝盒的體驗。」寵物經濟,實際上仍然是消費者為自我體驗消費。
基於此,「Bark&Co.」先從創意玩具和零食的缺口市場切入,利用訂閱制的「BarkBox」吸引了一眾養寵消費者,隨後,「Bark&Co.」開始追加銷售和交叉銷售的機會,服務於養寵體驗。為使訂戶更有價值,「Bark&Co.」孵化了一系列寵物商業服務:
提供更細分用戶類型的盒子,自然過渡自有電商平臺。基於超過2萬名用戶的訂購信息,「Bark&Co.」在訂閱盒的產品中下足了功夫:訂閱盒以「小」、「中」和「大」的價格區分從17- 29美金不同的盒子,並導入「大狗」 +「咀嚼」、「大狗」 +「咀嚼」 +「住在城市」等標籤,進一步細化盒子的定製化至15種。2012年,品牌上線了配套的行動應用程式,以方便用戶購買單個物品、對當前盒子中的物品進行評級和修改,並進行禮物訂閱。隨後,2014年「Bark&Co.」上線了專屬購物網站「BarkShop」,出售「體積過大、不適宜放在盒子中」的寵物用品,售賣包括玩具,零食,皮帶,狗床等多種產品。跟進獸醫護理服務「BarkCare」:為進一步搶佔利潤最高的寵物保健醫療行業,「Bark&Co.」推出了上門獸醫服務「BarkCare」以處理常見狂犬病疫苗和其他小病,據透露,該項目自2014年推出後,第二季度探訪次數比第一季度翻了一番。2020年2月,「BarkBox」官宣將陸續寵物保健醫療系列產品,其推出的首款產品「Bright Dental」是一種三酵素牙膏,可突破在雞肉口味的咀嚼棒上,幫助狗狗刷牙、保護牙齒。該產品可以按月訂閱,每月30美元(現有BarkBox訂戶可享受5美元的折扣)。據品牌數據,該款產品在2019年秋季試推出時,曾在48小時售罄。
「Bright」系列產品宣傳圖
提供貼圖軟體、寵物主交流社區「The BarkPost」和戶外寵物會所「BarkPark」。考慮到養寵人群旺盛的分享和交流需求,「Bark&Co.」推出了「BarkCam」為樂於分享圖片的養狗人群提供修圖的濾鏡、貼紙和符號;「The BarkPost」容納養寵人群進行交流,並通過品牌贊助創收;「BarkPark」作為狗狗會所,可讓狗狗們自由玩耍和享受零食,以單日票(19美元)、四周票(49美元)或季節性票(78美元)向狗主人收費。另外,狗及其主人都將能夠參加每周一次的狗友節目,享受會所的現場音樂和啤酒品嘗。
「BarkPark」的設計概念圖
開創新用戶,開發用於犬類收養的「 BarkBuddy」。不滿足於維持訂閱制產品續訂率、保護用戶粘性,「Bark&Co.」開始自行挖掘潛在消費人群。用於犬類收養的行動應用程式「BarkBuddy」類似「 Tinder for dogs」,用戶可通過向左或向右滑動即可表明是否喜歡所顯示的小狗照片,並導向可以接收狗的地方收容所進行寵物領養。該軟體使所有使用其軟體的潛在養狗人群在「入坑前」就為品牌投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票。圍繞「愛犬」展開的商業拓展,使「Bark&Co.」搭建了一個長期訂閱用戶超過75%,復購率最高超過95%的訂閱生意,並最終建立起一個圍繞養狗人群的商業服務矩陣。在電商、廣告營銷、醫療服務方面多點開花,早在2018年,「Bark&Co.」的公開盈利已達到2500萬美元,銷售額達到2.5億美元。
寵物經濟:逆流而上
當前的寵物經濟已經歷了從1.0時代的工具需求、經過2.0的互動需求,再到3.0的陪伴需求的發展迭代。對於Z時代來說,寵物已經成為了當代社會人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居化、個性化的趨勢也助推了「它經濟」的發展,2019年貝殼租房發布的報告顯示,有68.27%已經至少養了一隻寵物,在養寵物租客群中,49.68%養狗,27.91%養貓。
在宏觀經濟和生活工作的雙重壓力下,寵物經濟卻在逆流而上。而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人均單只寵物狗年消費已經達到6082元,同比增長9%;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為4755元,同比增長10.3%。後疫情的壓力陡增,更讓社交媒體上出現了更多「物質上我養它,精神上它養我」的感嘆,寵物經濟預計將在今年走向新的發展高點。
在寵物的「它經濟」中,從業者需要認清的問題是:寵物經濟,歸根究底還是「人」的生意。把握住寵物主,塑造品牌粘性,才能成為all in 寵物賽道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