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澳大利亞出頭,「新八國聯軍」來了?想欺負中國,絕不可能得逞

2020-12-22 騰訊網

近年來,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例如禁止華為參與其5G網絡建設;鼓動就新冠病毒起源搞所謂「獨立審查」;插手涉港、涉臺等問題;派軍艦去南海刷存在感等等。澳政府的這些挑釁性、對抗性舉措,嚴重傷害了中澳關係,也對兩國貿易造成嚴重衝擊。

目前,至少有10多種澳對華出口商品遇阻,包括牛肉、大麥、葡萄酒、煤炭、龍蝦等,此外澳大利亞國際教育行業和旅遊業也失去很多來自中國的收入。在如此局面之下,莫裡森政府對華態度飄忽不定。

一方面,澳總理莫裡森多次釋放「善意」,稱希望和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實現兩國「愉快共存」,一方面又展示強硬,喋喋不休地強調將堅持所謂「價值觀」。與此同時,在澳各界人士呼籲聯邦政府改善對華關係的時刻,澳政府16日宣布,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雙反關稅向世貿組織告狀。

莫裡森政府敢於對中國示強,或許是其認為西方盟友能夠為澳撐腰。就在15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紐西蘭、捷克等9個國家的18名「反華聯盟」成員,聯名致信多國外長及歐盟,呼籲它們支持澳大利亞、對抗中國。

目前,上述國家中已有8國外長收到了聯名信。這些信件均使用統一的模板,內容也完全一致。他們在信件中毫無根據地指控「中國政府欺凌、脅迫澳大利亞屈從中國的政治訴求」,並宣稱「這是對世界上所有民主國家的威脅」。

很顯然,這些國家有意替澳大利亞出頭,儼然有了「新八國聯軍」的意味。不過,澳大利亞糾集再多盟友也嚇不倒中國,更別想藉此欺負中國。若某些國家執意挑起對抗,損及中國核心利益,定會遭到中國強力反擊。

實際上,部分西方國家口口聲聲喊著支持澳大利亞,背地裡卻有著小算盤,在儘可能地搶奪澳大利亞在中國丟失的市場份額。例如,加拿大特克資源公司CEO唐納德·林賽日前毫不諱言的表示,利用澳運煤船「在中國港口滯留」的機會,希望明年增加對中國的煉焦煤出口。

相關焦點

  • 參考快評|所謂的「新八國聯軍」,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IPAC這個反華「草臺班子」成立於今年6月,旨在抗衡他們所謂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這一荒謬聯盟的最初成員是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加拿大、挪威、瑞典八個國家的政客和議員,許多社交媒體用戶質疑這是「帝國主義復闢」的表現,有輿論將其稱之為現代版的「八國聯軍」。
  • 參考快評:所謂的「新八國聯軍」,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IPAC這個反華「草臺班子」成立於今年6月,旨在抗衡他們所謂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這一荒謬聯盟的最初成員是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加拿大、挪威、瑞典八個國家的政客和議員,許多社交媒體用戶質疑這是「帝國主義復闢」的表現,有輿論將其稱之為現代版的「八國聯軍」。至於IPAC的實際頭目,便是向來仇視中國、已經被中國列入制裁名單的聯邦參議員盧比奧。
  • 以美國為首的「新八國聯軍」成立,日本拒絕加入
    以美國為首的「新八國聯軍」成立,日本拒絕加入 源 / 新財網 文 / 新財網 2020年06月08日 16時00分
  • 「新八國聯軍」鬧出了大笑話,澳大利亞已成墊腳石
    日前,在國際上興風作浪,頻頻出臺反華政策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即IPAC又出來刷存在感了,這是想建立一個"新八國聯軍"嗎? 據觀察者網報導,由於澳大利亞對華貿易出現萎縮,為此,部分"反華聯盟"的成員已於日前致信多個國家的外長,同時還通知了歐盟,反華國家號召他們一起支持澳大利亞,關鍵時刻,還不忘抹黑中國
  • 「新八國聯軍」處心積慮反華 媒體: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IPAC這個反華「草臺班子」成立於今年6月,旨在抗衡他們所謂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這一荒謬聯盟的最初成員是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加拿大、挪威、瑞典八個國家的政客和議員,許多社交媒體用戶質疑這是「帝國主義復闢」的表現,有輿論將其稱之為現代版的「八國聯軍」。
  • 新「八國聯軍」成型,四艘航母齊聚中國「家門口」
    據悉,在美國的組織下,以美國為首,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印度、加拿大、德國參與,組成了所謂的"八國聯盟",決定在2021年初,以日本為基地,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海空聯合大演習,國內媒體和網友稱他們為"新八國聯軍"。
  • 新八國聯軍來襲!亞太航母聚集,想敲中國竹槓?
    對此,日本媒體評論道,多艘航母戰鬥群齊聚亞太,像極了百年前的八國聯軍。就西方國家的目前態度來看,這回航母齊聚亞太可謂是來者不善,即便給錢都擺不平。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在美國的大力推動下,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及其護衛艦隊將常駐西太平洋。除此之外,美日將於明年與法國一起在日本的一個無人島上舉行海陸聯合軍演。
  • 新八國聯軍要來了,真以為還在滿清
    在美國的努力勸說下,除英國和法國外,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都將在2021年向西太平洋增派海軍艦船,一個「新八國聯軍」正摩拳擦掌。
  • 德國改變謹慎態度,明確加入「新八國聯軍」,戰鬥力:一艘護衛艦
    除此之外,最近英國還頻頻在中國問題上大放厥詞,內容大致是叫囂要派遣軍艦來中國索取「疫情」賠償。考慮到英國海軍的實力,區區一個航母戰鬥群其實根本不存在「威脅」一說,但是從深層次來說,英國或許帶了一個很壞的頭。
  • 澳大利亞其實有更大的威脅!「五眼聯盟」真的會為它「出頭」?
    陶短房 旅加學者12月13日,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導稱,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所組成的「五眼聯盟」正在討論聯手為澳大利亞受所謂「中國欺壓」出頭,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報導稱,討論出的兩套「反制方案」,其一是五國各自出臺對華制裁措施,其二則是讓澳大利亞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關稅,如果中國考慮從其他地方彌補損失,另外「四眼」將通過拒買中國產品對澳大利亞加以支援。不論哪個方案,其原理都如出一轍,即五國聯動。中國每出臺一項針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措施,另「四眼」就群起而攻之。
  • 新八國聯軍?八國議員組成對華同盟,網友:先把搶來的東西還回去
    近日,以一直對我國滿偏見的美國議員盧比奧為首,其開始在西方國家內部聯合一批議員,組建所謂八國議員間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以抗衡所謂的中國影響力增長,這一所謂的跨國議會聯盟,由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八個國家的一些議會議員組成,所以被國內網友稱為新版「八國聯軍」。
  • 從八國聯軍到韓戰,已打遍四大洲的澳大利亞軍隊戰績如何?
    在遙遠的南半球,澳大利亞獨自佔據了一整塊澳洲大陸,可以說是一個國際環境較為安全的國家,然而澳大利亞卻耐不住寂寞。自上世紀參與八國聯軍侵華開始,澳大利亞軍隊就樹立了自己無戰不參與,不幹涉別國就難受的特殊形象。
  • 美國想再組建「八國聯軍」,但中國早已不再任人欺辱
    國家已經動蕩不堪,內部的事情還沒解決,又開始針對中國想要採取行動。美國議員盧比奧竟試圖組建「新八國聯軍」?美國共和黨議員盧比奧剛上任代理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打著「抗衡中國與日俱增的地緣政治實力」的旗號,聯合美、英、德、日等8個國家的議員,組建了一個「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
  • 是什麼讓八國聯軍沒有瓜分中國,而是籤了一系列條約?
    先從八國聯軍為什麼來說起。從時間節點來看:八國聯軍侵華是在以慈禧為代表的清廷正式向列強發布了宣戰書之後開始的,即,是大清向列強宣戰在先,八國聯軍應戰在後,戰爭是大清主動挑起來的。從戰爭進展來看:慈禧在向列強宣戰後,就派出了以義和團為主的武裝人員,圍攻洋人在京比較集中的教堂、使館區。
  • 替澳大利亞「報仇」?「五眼」密謀商議計劃,中國須警惕
    而作為美國的忠實盟友,澳大利亞緊密跟隨美國的腳步,做出種種傷害中國的行為。由於澳大利亞對中國不斷施壓、抹黑,使得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降至歷史冰點,同時兩國之間的貿易也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澳大利亞國內經濟受到重創。
  • 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然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石賀凌卻表示,儘管一些商品可以向其他市場轉移,但是短期內很難有市場可以代替中國的留學生資源。同時,不只留學教育產業很難向中國以外的國家轉移,澳大利亞採礦業也十分依賴中國。10月初,中國正式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澳大利亞的優質硬焦煤價格就下降了22%。
  • 新「八國聯軍」齊聚亞太,印度也在其中!和中國來場一打八群架?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以英、法、美、日、德為首等八國企圖瓜分中國,那個時代因為統治者的懦弱無能,政治腐敗、軍事落後,那場戰役我們打敗了,清廷向列強割地賠款。時隔一百餘年後的今天,新的「八國聯軍」,仿佛正在太平洋沿岸對我們虎視眈眈,企圖搞出點新動靜來。
  • 缺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除了法國,這個非洲國家也想出口中國紅酒
    除了此前法國想要增大對華紅酒出口外,最近位於非洲之角的南非,也想向中國出口紅酒。看來,對中國市場來說,缺了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據《參考消息》12月14日報導,南非葡萄酒產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南非葡萄酒生產商剩餘庫存已達2.8億至3億升。如不能儘快打開新興市場,未來18個月內有80個釀酒廠和350個成長中的集團可能退出該行業。
  • 事關中國,澳大利亞邁出危險一步,這次中方反擊穩準狠,絕不退讓
    美國為維持世界霸主地位,處處打壓中國,而作為美盟友的澳大利亞在川普政府指使下,作出過分舉動,侵犯中國民眾利益,並且毫無悔改之意,繼續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但中國絕不退讓。農業原產品出口對澳大利亞經濟有重要帶動作用,且中國是其主要出口對象,除肉類以外,澳大利亞大麥、礦場資源、葡萄酒等也是主要出口產業,不過中國對其已陸續採取制裁措施,比如在最新牛肉禁令出臺不到兩周前,中國就對該國葡萄酒徵收高達212%關稅,這對澳大利亞而言簡直就是毀滅性打擊。
  • 想打破僵局?澳大利亞向中國示好
    導讀: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相當嚴峻,雙方關係急轉直下,這對澳大利亞貿易造成了巨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莫裡森政府以及澳大利亞部分政客,態度相當強硬,絲毫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更為重要的是前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一直都是強硬派,是他要求澳大利亞政府將中國告到世貿組織,讓世貿組織來對中國進行裁決,這樣的強硬做法已經讓澳大利亞遭受了巨大損失。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為了能夠改變雙方之間的關係,為了能夠破局,只能夠選擇更換貿易部長人選,讓中國看見澳大利亞的誠意,向中國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