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國聯軍到韓戰,已打遍四大洲的澳大利亞軍隊戰績如何?

2020-12-24 憶鐘山

在遙遠的南半球,澳大利亞獨自佔據了一整塊澳洲大陸,可以說是一個國際環境較為安全的國家,然而澳大利亞卻耐不住寂寞。

自上世紀參與八國聯軍侵華開始,澳大利亞軍隊就樹立了自己無戰不參與,不幹涉別國就難受的特殊形象。

迄今為止,澳軍已打遍全球四大洲,同英國曆次殖民戰爭、一戰、二戰到韓戰、越南戰爭,乃至冷戰前後,由美國主導發動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都能看到一隻好鬥袋鼠的身影。

澳大利亞軍隊成立之初,就僅僅跟隨在英國周圍,為其效力。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澳大利亞軍隊作為英國的僕從軍,參與了對清軍作戰。

1914年澳大利亞又追隨英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整個戰爭期間有33萬人投入到了 戰場上作戰,傷亡率高達60%。

在土耳其加裡波利小鎮附近的海灘,遭到土耳其軍隊居高臨下的激烈反抗,澳大利亞軍隊在海灘上孤苦支撐半年之久,才奉命撤退,僅此一場戰役,澳大利亞就陣亡了8709人,17000多人受傷,這也是澳大利亞第一次付出慘重代價。

二戰時澳大利亞的主要對手變為了日本人。然而在馬來亞戰役,日本對大英國協軍隊發動了襲擊,大敗大英國協軍隊,大量澳大利亞人也因此戰死或被俘,約有1.5萬駐守新加坡的澳大利亞軍人被送至集中營,慘遭折磨,最終活下來的不到2/3。

若不是後來美軍大舉反攻,估計日軍早都登陸並橫掃澳洲了。也正是看到了母國英國的衰落,澳大利亞才決定改換門庭,投奔美國門下。此後澳大利亞便追隨美國參加了韓戰、越南戰爭等一系列戰爭,幾乎每次都要上場。

韓戰中,澳大利亞派出了陸海空三軍精銳加入聯合國軍,有兩個步兵營,三艘驅逐艦,一個戰鬥機中隊和一個空中運輸中隊。

澳軍在戰場上始終作為美英軍的附屬,從未獨立作戰。

澳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次交戰是在1950年10月29日,地點在朝鮮定州,此戰澳大利亞第三營死傷39人。11月3日,澳大利亞第三營在博川掩護美24師敗退時,又遭到志願軍打擊。11月5日,在朝鮮大寧江西岸,澳軍又當了英軍27旅的替死鬼,在掩護英軍27旅逃命時,澳大利亞第三營受到志願軍一個團的打擊,當場死傷76人。

後來在龍頭裡戰鬥中,澳軍再次受到重創,在韓戰中,澳大利亞軍隊在志願軍的沉重打擊下,傷亡被俘失蹤達1416人,稱其被揍了個鼻青臉腫並不為過,不過善於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澳大利亞,並未從韓戰中汲取多少教訓。

上世紀60年代,越戰爆發後,澳大利亞先後派出4萬多人開赴中南半島支援美軍作戰。與韓戰相比,人數暴增了40多倍。然而在整個越戰期間,澳軍傷亡累計達5000人,又給美國人當了次炮灰。

之後,澳大利亞又忠實的追隨美國,參加了一場又一場後者發動的局部戰爭。

然而100多年來,從依附於大英帝國到投效至美利堅旗下,澳大利亞軍隊為維護兩個超級大國的利益,而幾乎不停頓的徵戰四方,卻唯獨沒搞清楚自己為何而戰。

相關焦點

  • 八國聯軍幾千人就打敗清朝幾十萬軍隊:對此你有何看法?
    八國聯軍僅用幾千人就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的部隊,對此你有何看法?其實無論八國聯軍,還是清軍的兵力,都說錯了。從天津進至北京的八國聯軍數量約為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太后調動全國力量,有取勝的機會嗎?
    當年慈禧太后一時衝動對外國列強同時宣戰,結果造成八國聯軍侵華,京津淪陷,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匆匆的逃亡西安,最後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次戰爭,清朝的失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一方面是當時的中外差距太大、且慈禧太后意志不堅定,另一方面是八國聯軍僅與清朝在京津的軍隊作戰,而不是整個大清國。
  • 清朝打敗太平天國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人?
    有網友問晚清軍隊對內平息了太平天國的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多人? 首先八國聯軍的兵力是在一直變化的,2000多人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後來聯軍增兵到3萬以上。在東北還有17萬沙俄軍隊同時南下,可以說當時的八國聯軍包括沙俄軍團,並不是區區2000人,而是20萬大軍。
  • 韓戰,加入韓國軍隊的那些朝鮮叛徒
    1950年10月,美韓聯軍越過三八線後繼續北上,大有打到中朝邊境的勢頭。看守監獄的人民軍都已撤走,李貞淑見時機已到,便組織牢內70多名志同道合的人士成立遊擊隊,迎接美韓軍的北上。韓國情報部門對這種自發組織起來的朝鮮叛徒當然非常歡迎,並派出專門人員對這些大大小小的部隊進行整理和訓練。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韓戰,將世界三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捲入了戰爭,蘇聯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一直在背後給中國和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美國也知道蘇聯在背後捅刀子,但是看破不說破,既然你背後搞小動作,那麼我召開聯合國會議,派人直接參戰朝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句,任何國家所有的政治行為和軍事行為都是建立在本國利益之上的
  • 麥克阿瑟回憶韓戰:若全盤按照我的計劃打,便可解放朝鮮
    開戰的時候,麥克阿瑟是美國陸軍在太平洋地區最高等級將軍,因為他是美駐菲律賓軍隊司令、美國駐遠東軍事力量總司令,在1941年年底就升任5星上將。整個太平洋地區沒有比他等級更高的將軍了,所以他也就升任了盟軍太平洋戰區總司令,跟艾森豪官職對等。他也跟澳大利亞總理約翰科廷私交極好,鼓吹他有利於團結當時的澳大利亞。其次,麥克阿瑟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美國軍隊內地位很高。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1950年6月25日拂曉,韓戰爆發了!然而在英勇的北朝鮮軍隊面前,美軍參戰卻也連連敗退。1950年7月20日,北朝鮮軍隊取得大田戰役的勝利,隨後發動洛東江戰役。到了8月下旬,北朝鮮軍隊已解放了朝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而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壓縮到洛東江以東只有一萬平方公裡的狹小地域。
  •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時,京城的百姓有多慘(組圖)?
    1900年,慈禧太后面對進犯北京的八國聯軍倉皇西逃,將偌大的北京城和幾十萬北京百姓拱手讓給了外國人。此後的一段時間內,北京城內的百姓淪為八國聯軍的魚肉,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法國記者塔爾松跟隨法國軍隊進入北京,並拍下了一組照片,就反映了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老百姓的悲慘生活。圖上是八國聯軍成功侵佔北京後,在紫禁城舉行的閱兵式。
  • 如果秦始皇的部隊放在清朝末期,能打敗八國聯軍麼?戰況會怎樣?
    時空跨越2000年,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八國聯軍發生戰爭的並不是清王朝而是秦朝的話,那麼歷史是否會被扭轉?在這裡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但是在做假設之前,我們需要把雙方之間的底牌給摸清楚。換句話來說,當時的八國聯軍究竟有著怎樣的底牌?而秦軍又有著怎樣的底牌?
  • 為何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卻向11國賠款,問題出在慈禧的這份詔書
    讓一個國家的全部國民為侵略戰爭買單,不僅是赤裸裸的羞辱,更是彰顯了列強醜陋的真面目,他們只是在炫耀武力,並且用這種武力強迫弱國滿足其野心而已。但是這個條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都知道在《辛丑條約》籤訂之前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八個強盜國家聯合起來發動侵略戰爭,那為什麼要向11個國家賠償?
  • 韓戰:比利時軍慘敗臨津江
    韓戰,比利時出兵一個步兵營,以「少而精」著稱,兵雖不多,但卻總想在一線為比利時建樹奇功,沒料到在臨津江一戰中,差點被志願軍第六十三軍一一八師全部報銷。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得手後,比利時這個並非八國聯軍成員國的強盜也從中漁利。開始比利時想在海河左岸辦工廠,被軍事實力雄厚的俄國人拒絕。後來,比利時委曲求全在俄租界的沿河下遊得到一塊地作為租界,比利時在天津獲得租界地740.5畝。
  • 八國聯軍戰爭日軍陣亡數字超過七七事變日軍陣亡數10倍
    聯軍發射近萬發炮彈以後,日軍2個工兵隊又對城門進行炸藥包爆破。到當天晚上21點40分,日軍形成突破進入北京城內。到了晚上9點以後,俄軍也終於突破了東直門清軍抵抗,比英國軍隊晚了六個半小時。但是,俄軍在進城以後,3300名俄軍又遭到清軍巷戰猛烈抵抗,無法前進,又增援了日軍1個步兵大隊參將戰鬥。
  • 八國聯軍入侵時,如果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出來抵抗,能有多大勝算
    從鴉片戰爭開始,到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傳統舊制軍隊被一次次地擊敗。當然,由八支現代化軍隊組成的軍事力量不容小覷,可是當時的清政府也有現代化軍隊,那就是袁世凱主持操練的小站新軍。這支小站新軍從1895年開始籌、編、練,不同於延續了數百年的八旗制度和漢人綠營兵制度,是一支全新的、有戰鬥力的軍隊。 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此時小站練兵已有五年左右,照理說這練出來的兵馬已有一定規模與戰鬥力。那麼當時的小站新軍出來抵抗八國聯軍,會有勝算嗎?其實並沒有什麼勝算,原因如下。
  •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袁世凱為何靠邊站?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1,閱讀約3分鐘有網友留言提出一個問題: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山東巡撫袁世凱為何選擇袖手旁觀?袁世凱有何考慮?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值得今天朝九晚五的白領認真思考。
  • 韓戰中,南朝鮮軍隊戰鬥力如何?前後對比反差很大
    當韓戰開打之時,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信息,三大強國力量入主之前,僅憑朝鮮雙方的力量對待,北朝鮮似乎實力要強很多。正如史書所載,北朝鮮發動進攻,南朝鮮頃刻之間居然連首都都沒有了。若非美國以及聯合國軍的及時介入,恐怕南朝鮮就不在了。
  • 有人說清軍在娘子關成功阻擊八國聯軍並殲敵1800人,這真的嗎
    八國聯軍為什麼要進犯娘子關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侵佔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至山西。這一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也稱為庚子國變。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紫禁城此事變肇始於義和團的排外運動,高潮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終以兩宮倉皇出逃、"西狩"西安,並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而結束。
  • 韓戰初期威風凜凜,後來又被美國打趴,北朝鮮戰力到底如何?
    也就是說,南韓和北朝鮮之間的矛盾從這一刻起就註定了,兩邊都希望自己完成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在發生了2000多起爭端後,韓戰終於爆發,在戰爭初期北朝鮮軍隊威風凜凜,幾乎快把南韓趕下了海,但是後來美國介入戰爭後北朝鮮軍隊又被打趴了。從勇猛善戰到不堪一擊,在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 八國聯軍來犯時,慈禧太后若沒跑,舉國之力抵抗會有不同結果嗎?
    同樣,如果慈禧太后沒有出逃,動員全國,那麼八國聯軍還能入侵北京嗎?而且,它可以把八國聯軍趕出這個國家,避免一百年的屈辱?當8次方盟軍佔領北京,發現清朝軍隊的武器軍械庫中存儲比一些更高級的8次方盟軍,即使他們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可以贏得如此之快,也就是說,清政府和清朝的軍隊沒有打算戰鬥。如果清軍打到死,八國聯軍可能不會那麼輕易取勝,甚至不可能取勝,所以慈禧並沒有真正的防禦外敵的信心和意圖。
  • 八國聯軍佔領清軍武器庫,一看裡面的武器,汗都下來了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清軍被打的潰不成軍,節節敗退,大家都認為是當時的清政府武器落後的原因,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八國聯軍侵華這會兒,清兵的裝備已經不比八國聯軍差多少了。得益于洋務運動的興起,早在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的時候清軍就已經開槍了。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