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打敗太平天國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人?

2021-01-18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晚清軍隊對內平息了太平天國的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多人? 首先八國聯軍的兵力是在一直變化的,2000多人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後來聯軍增兵到3萬以上。

在東北還有17萬沙俄軍隊同時南下,可以說當時的八國聯軍包括沙俄軍團,並不是區區2000人,而是20萬大軍。同時從東北和天津發動大規模攻勢,而清軍真正的精銳力量就是武衛軍的5個軍6萬人。

還有在東北的神機等部隊3萬人,合計9-10萬擁有現代化武器和訓練的新軍。武衛軍聶士成部隊打的最堅決,主要是在天津戰役與聯軍交戰,另外二個武衛軍是在廊坊、通縣戰敗,還有1支就是袁世凱所部,跑到山東躲避。

武衛軍5個軍在八國聯軍戰爭失敗了4個,在東北的神機營等3萬人也全部失敗,最後只有袁世凱所部完整保留下來,也導致了最後袁世凱實力的做大。

至於太平軍,當時清朝賊情匯篡介紹,其實太平軍沒有什麼武藝,但是特別齊心,打起來以死相拼,能夠忍飢挨餓。一旦清軍釋放火器就趴在地面上,槍聲稍微稀疏就敢於奮勇衝鋒。

但是這種戰術遇到了全部配備洋槍的淮軍,喜歡建設土牆,配備大量刀矛手保護火器手的湘軍,顯然就不管用了。因此,太平軍最後數十萬人也打不過10多萬湘淮軍。

在天京20萬太平軍無法擊敗3萬湘軍為天京解圍也是一個道理,特別是到了後期,太平軍的肉搏戰能力下降也非常厲害,非常依賴洋槍,但是其洋槍數量不如清軍,特別是清軍還有洋炮,太平軍失敗也就很好理解了。

相關焦點

  • 清朝能打敗人數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擋不住幾千人的八國聯軍?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晚清軍隊在面對西方的軍隊時,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便有人批評晚清當權者都是酒囊飯袋,軍隊更是不堪一擊連散勇團練都不如,當年太平天國百萬太平軍都被清朝軍隊剿滅,為何到了八國聯軍入侵中華時卻打不過幾千人呢?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晚清局勢之後,總結出三點原因,請大家品鑑。
  • 清政府為什麼打不贏八國聯軍,反而能夠打敗幾百萬的人,為什麼呢
    可是並沒有哪個人會去真正的去理解那個時候的潮流,而且如果有人想要去建立一種新的政治的話,其實是根本不可能的。畢竟在某些方面來說,那個時候太平天國運動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可以說是波動範圍比較廣而且面積比較大,因此很多人都覺得那個時候的太平天國運動在某些方面來說,其實是有一個非常大的範圍。
  •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軍。
    為什麼持有軍艦的八國聯軍就能打敗清朝#為什麼八國聯軍能打敗數十倍的清朝部隊, 1.當時的晚清政府己經沒落至極,腐敗不堪,加上慈禧和大臣們的軟弱無能,怕事,至使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將帥來領導這場戰爭哪有不敗的道理。
  • 清廷能打敗上百萬的太平軍,為何打不贏只有幾萬人的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的人數,確實並不是很多,最多的時候,也不過3萬人。相對於太平天國的上百萬人,區區3萬人,而且遠道而來,確實應該不算什麼。但問題是,太平天國撼動不了北京城,八國聯軍卻把慈禧攆到倉皇出逃,遠遠地躲到了西安,這是怎麼回事呢?
  •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為什麼清朝的老百姓,會「幫助」侵略者攻城
    2021-01-10 15:02:34 來源: 愛看的卡薩丁 舉報   八國聯軍侵華時
  • 八國聯軍幾千人就打敗清朝幾十萬軍隊:對此你有何看法?
    八國聯軍僅用幾千人就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的部隊,對此你有何看法?其實無論八國聯軍,還是清軍的兵力,都說錯了。從天津進至北京的八國聯軍數量約為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 如果秦始皇的部隊放在清朝末期,能打敗八國聯軍麼?戰況會怎樣?
    時空跨越2000年,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和八國聯軍發生戰爭的並不是清王朝而是秦朝的話,那麼歷史是否會被扭轉?在這裡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但是在做假設之前,我們需要把雙方之間的底牌給摸清楚。換句話來說,當時的八國聯軍究竟有著怎樣的底牌?而秦軍又有著怎樣的底牌?
  • 林黑兒率兵3000打敗八國聯軍,卻被慈禧迫害送給了八國聯軍
    她可以稱得上是紅燈照中的首領,由她率領的3000名少女通過不懈努力,將八國聯軍給予打敗了,不甘心的慈禧通過使用騙術,竟然將她抓捕歸案,還將她送到外國人手中,外國人對她百般侮辱最終致死,這還不算,還將她的身體做為標本,在博物館進行收藏,同時供各界人士進行觀展。她的名字叫林黑兒,由於自小跟隨父親一同在街頭進行賣藝為生,她的親生父親竟被作國聯軍士兵殘忍的打死了。
  • 清軍、義和團為什麼讓八國聯軍打得滿地找牙?告訴你真實歷史
    八國聯軍中日本軍隊八國聯軍英、法、日、德、美、俄、奧匈、意。其中日軍1萬人,俄軍4000人,英軍3000人,美軍2000人,法軍800人。宣戰,是國際法規定的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也是戰爭法要走的程序之一,起碼要具備以下幾個內容:為什麼宣戰?對誰宣戰?一國還是多國?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清政府的宣戰書上都沒有,反正就是要打,愛誰誰。
  • 如果秦始皇帶領他的秦軍出現在清末,能打得過那時的八國聯軍嗎?
    這時聯軍的武器並不佔絕對優勢,射速、射程、都和弓弩差不多,射速還不如弓箭。這時槍還怕下雨,你如果說這個時代是用的栓動式,也許秦軍打不贏,必究差距太大,火藥槍和弓弩比就不一定佔絕對優勢了。八國聯軍就那麼一點人,而且你真覺得他們很厲害?不過就是武器好點罷了,真打起來,秦軍的氣勢壓都能壓死他們,真當六國那麼容易統一?
  •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李秀成手握2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2萬湘軍?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上帝教會眾2萬多人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持續長達13年,吸引了大量的貧苦百姓加入他們的隊伍,太平天國全盛時期兵力超過百萬之眾,那麼聲勢浩大的太平軍為何不敵曾國荃的2萬湘軍?
  • 為何八國聯軍僅用幾千人就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的部隊?
    八國聯軍有多少人?八國聯軍兵力是這樣:日軍有20840人、俄軍13150人、英軍12020人、法軍3420人,美軍3420人、德軍900人,奧軍300人,義大利軍80人。這樣總兵力大概是4萬9000人。其中義大利軍和奧匈帝國軍是湊數字,只是軍旗隊,也就是一群士兵打著軍旗。德軍水兵600人,陸軍300人,起到的作用也很小。美軍雖是3400人,其中大部分是菲律賓士兵,不是白人士兵。
  •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袁世凱為何靠邊站?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1,閱讀約3分鐘有網友留言提出一個問題: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山東巡撫袁世凱為何選擇袖手旁觀?袁世凱有何考慮?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值得今天朝九晚五的白領認真思考。
  • 八國聯軍侵華,近在咫尺掌握兵權的袁世凱,為何袖手旁觀?
    八國聯軍打到北京,不僅僅是袁世凱按兵不動沒有及時支援,而李鴻章和張之洞這些封疆大吏,也在大清面對如此困局之時,搞出來一個所謂的東南互保。沒有對慈禧太后等大清掌權者進行有效且及時的支援,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
  • 八國聯軍合影上有九個人?原來還有一個國家我們一直不知道
    許多人說清朝從乾隆時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一點也沒錯。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親手打下的江山全部被乾隆揮霍一空。甚至於到了清末,被外國各種欺凌侮辱,只會一味地割讓自己的領土求得自身的平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打的慈禧帶著光緒落荒而逃。理由很簡單,慈禧向世界宣戰,然後自己跑的比啥都快。而這侵略中國的八個國家分別是: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義大利、日本、奧匈帝國。
  • 甲午戰敗因清朝太富有?百姓幫八國聯軍又該如何解釋
    甲午戰爭時期的清朝武器並不比日本差多少。在這種人眼裡,沒有國家與民眾的區別、沒有兩極分化的概念。你有9991元,我和8個人都只有1元,在這種人眼裡,我們10個人就都很有錢了,每個人人均有1000元喲!我如果去跟說這樣話的人真的去要999元的話,我想肯定會嚷嚷我是強盜、我是想錢想瘋了。
  • 1900年,如果慈禧和八國聯軍死磕到底,結果會怎樣?
    當時清朝的中央政權已經控制不了各地的封疆大吏了。慈禧向全世界宣戰,本來就是想死磕八國聯軍嘛,但是她卻調動不了各地的兵馬了。 張之洞收到勤王詔書,說了一句:「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李鴻章收到勤王詔書,更是怒斥:「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和當年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禎皇帝下令全國兵馬勤王的場景何其相似。
  • 八國聯軍侵華時,如果慈禧太后調動全國力量,有取勝的機會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慈禧太后意志堅定,以舉國之力來抗擊八國聯軍,能有勝算嗎?其實,即使如此,也難有勝算,甚至對整個清朝而言更糟糕。其一:民智未開,諸軍不行。不管是甲午戰爭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外國侵略者都是在和清軍的部分地區、部分軍隊戰鬥,而不是整個大清國,這也是清朝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慈禧做了3件傷天害理的事,難怪清朝要亡
    面對外敵的入侵,慈禧太后等人棄國都而逃跑,北京城數次遭受列強的洗劫,而清政府只能任人宰割。清朝的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慈禧太后西逃時做的3件事情便可以分析出。更為諷刺的是當時八國聯軍只不過才幾萬人,最終卻將清朝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八國聯軍直逼北京城。由於東南互保,各省的軍隊都不願意來救駕,清政府竟然將希望寄託於民間組織(義和團),結果可想而知。清朝軍隊慘敗後,慈禧太后以「西狩」的名義逃出北京城。
  • 太平天國幾十萬人沒推翻清朝,為何「辛亥革命」就靠幾萬人成功?
    然而在這段的時間內,有不少的起義軍也是紛紛出動,然而最著名的應該是屬太平天國的運動了,然而這還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股力量,在他們的領導人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的領導後,他們在廣西的農村發動了起義,然後將近有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在他們巔峰的時候曾經就佔領過一多半的中國,其率兵就多達幾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