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晚年爆發長達2年多的鴉片戰爭,軍費和賠款花了約一億兩,這些錢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來,在短時間內全國各地增加稅收,老百姓賦稅沉重,尤其是兩廣富庶之地,承擔的賦稅就要多一些,加之長年旱災,老百姓苦不堪言。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上帝教會眾2萬多人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持續長達13年,吸引了大量的貧苦百姓加入他們的隊伍,太平天國全盛時期兵力超過百萬之眾,那麼聲勢浩大的太平軍為何不敵曾國荃的2萬湘軍?
太平天國成員
(一)太平天國的興起
太平天國的創立者洪秀全第四次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以後,覺得找不到出路,怨爹怨娘怨政府。於是洪秀全放棄科舉,於1843年創辦「拜上帝會」,自稱是上帝耶火華的次子,耶穌的弟弟,下凡來到人間拯救天下蒼生。
拜上帝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實力越來越強大,此時兩廣地區的老百姓賦稅沉重,加之長年乾旱,生活十分艱苦,洪秀全覺得他起義的時機到了。
1850年七月,洪秀全號召各地會眾到廣西金田村韋昌輝家集合,準備起義。第二年一月,洪秀全集聚2萬人在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的核心領導人主要有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
太平天國領導人劇照
(二)天京保衛戰背景
太平軍佔領武宣東鄉以後,洪秀全自稱天王,清政府聽聞後,率軍南下平叛。同年九月太平軍佔領永安,洪秀全分封了五位諸王。
東王楊秀清九千歲,西王蕭朝貴八千歲,南王馮雲山七千歲,北王韋昌輝六千歲,翼王石達開五千歲,各王俱受東王節制。
永安被清軍包圍後,太平軍突圍轉攻全州,在攻打全州和長沙時馮雲山、蕭朝貴戰死。
太平軍來到道州以後,建立土營,計劃攻下江寧(今南京),準備在江寧建都。
1853年2月,洪秀全率領50萬大軍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等地,一路勢如破竹,直搗江寧。同年3月太平軍佔領江寧,洪秀全將江寧改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都城,與此同時派出兩支軍隊分別北伐和西徵。
太平軍佔領天京後不久,清政府派向榮率領5萬人駐紮在天京城北的紫金山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清軍在此地建立大營,無疑是準備以孝陵衛作為攻城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清政府還派琦善在揚州附近,建立江北大營,兩大營的建立將直接威脅到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天京保衛戰爆發。
洪秀全劇照
(三)李秀成20萬太平軍,為什麼打不過曾國荃2萬湘軍?
清軍在天京附近安營紮寨時,太平軍號稱百萬大軍,實際上有作戰能力的只有十幾萬。
此時,太平天國派三路軍隊分別北伐、西徵、東徵,洪秀全、楊秀清固守天京。結果北伐軍約兩萬多人全軍覆沒,林鳳祥、李開芳被殺。
西徵軍一路上比較順利,成功佔領安慶、江西、湖北等地,湘軍幾次戰敗,氣得曾國藩幾次跳河自盡。
太平軍北伐、西徵以後,天京一直處於被江北、江南兩大營包圍的狀態,楊秀清命石達開率西徵主力回救天京,西徵就此結束。
1856年2月,秦日綱率領李秀成、陳玉成破江北大營以後南下與石達開會合佔領了江南大營,自此,太平天國的軍事實力達到全盛,洪秀全成為太平天國的君主。
楊秀清實際上是太平天國的首席功臣,他對自己的爵位不滿,要求洪秀全封他為「萬歲」,自此楊秀清、洪秀全之間的矛盾激化。
洪秀全命韋昌輝、石達開立即趕回,並告訴他們楊秀清要謀反,韋昌輝返回天京以後與洪秀全密謀殺害楊秀清,將其家人和部屬約幾萬人全部殲滅。
石達開由於路途遙遠,到9月中旬才趕回天京,當石達開得知楊秀清事件以後,非常生氣,斥責韋昌輝濫殺無辜,石達開為此觸怒了韋昌輝,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石達開為此逃離天京避難,卻不料自己的家人被韋昌輝全部殺害。
石達開劇照
石達開後來雖然回到了洪秀全身邊,但是卻沒有得到洪秀全的信任,於是被迫率領十幾萬精兵脫離太平天國,與洪秀全決裂。太平天國經過楊韋之亂後,元氣大傷,進一步走向衰落。
1858年初,在太平天國衰弱之際,清軍重新建立江南、江北大營,準備圍攻天京,卻被名將李秀成搗毀。
太平軍兩破江南、江北大營以後,兵分兩路開始第二次西徵,一路由陳玉成率領向江北方向進發,另外一路則由李秀成率領向江南方向進發,最終會戰湖北。
陳玉成在去往湖北的途中與清軍大戰於安慶,太平軍損失一萬多人,陳玉成此時並沒有堅持作戰,滿腦子想著與李秀成會師攻湖北武漢。
此時湘軍的主力在圍攻安慶,安慶是太平天國西線的重要基地,安慶的失守可以直接威脅到天京。後來陳玉成在一個外國人的忽悠下停攻湖北武漢,回師攻打安慶,與湘軍展開決戰,陳玉成兵敗退守廬州,安慶失守,安慶的失守代表太平天國西線全線崩潰,天京岌岌可危。
李秀成劇照
天京的屏障安慶淪陷的這半年內,洪秀全作為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毫無作為,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對嚴峻的形勢漠不關心。
曾國藩趁機調集和部署軍隊,準備大舉進犯天京。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2萬人駐紮在天京城南的雨花臺,直逼天京。
在生死存亡之際,李秀成把幾十萬大軍用來攻打並不能改變戰局的上海,西線的湘軍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安慶的失守李秀成也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任由湘軍節節進犯。
當曾國荃率軍在雨花臺站穩腳跟後,洪秀全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沒有想到湘軍這麼快就殺過來了,洪秀全一日三詔命進攻上海的李秀成速快回援,並嚴厲斥責李秀成回兵太慢,此時曾國荃已經駐紮在天京外圍五個多月。
不久,太平天國十三路諸王回救天京」,總兵力多達20萬,而湘軍只有2萬。
聯軍是最難統領的,十三王都有各自的封地,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並沒有專心抗戰,更沒有打算打持久戰,一回援就希望速戰速決,採取強攻,而湘軍則是憑壘固守、拼死抵抗,雙方大戰40幾天,太平軍也未能擊敗湘軍,反而天京局勢更加危急。
李秀成解救天京之圍失敗以後,洪秀全一怒之下給了李秀成「嚴責革爵」的處分,並採用「圍魏救趙」之策,派李秀成進北攻南,目的為了突襲清軍後方,解天京之圍。
洪秀全劇照
結果天京告急,李秀成又不得不班師回朝,太平軍來回奔波損兵折將,損失幾萬精兵,李秀成實力一落千丈,解救天京希望渺茫。
不久,天京城內糧草耗盡,本來李秀成曾提議在天京屯糧,卻遭到洪秀全兩位哥哥的反對,他們怕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湘軍聽聞太平軍缺糧,深挖戰壕堅決不出戰。
最終由於天京城內缺糧,太平軍內部組織混亂,加之太平軍來回奔波,戰鬥力低下,天堡城失守四個月後,地堡城失守,不到半個月,天京淪陷,太平天國滅亡。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太平天國戰爭全史》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