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李秀成手握20萬大軍,為何打不過2萬湘軍?

2020-11-30 騰訊網

清政府晚年爆發長達2年多的鴉片戰爭,軍費和賠款花了約一億兩,這些錢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來,在短時間內全國各地增加稅收,老百姓賦稅沉重,尤其是兩廣富庶之地,承擔的賦稅就要多一些,加之長年旱災,老百姓苦不堪言。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上帝教會眾2萬多人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持續長達13年,吸引了大量的貧苦百姓加入他們的隊伍,太平天國全盛時期兵力超過百萬之眾,那麼聲勢浩大的太平軍為何不敵曾國荃的2萬湘軍?

太平天國成員

(一)太平天國的興起

太平天國的創立者洪秀全第四次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以後,覺得找不到出路,怨爹怨娘怨政府。於是洪秀全放棄科舉,於1843年創辦「拜上帝會」,自稱是上帝耶火華的次子,耶穌的弟弟,下凡來到人間拯救天下蒼生。

拜上帝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實力越來越強大,此時兩廣地區的老百姓賦稅沉重,加之長年乾旱,生活十分艱苦,洪秀全覺得他起義的時機到了。

1850年七月,洪秀全號召各地會眾到廣西金田村韋昌輝家集合,準備起義。第二年一月,洪秀全集聚2萬人在金田村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的核心領導人主要有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

太平天國領導人劇照

(二)天京保衛戰背景

太平軍佔領武宣東鄉以後,洪秀全自稱天王,清政府聽聞後,率軍南下平叛。同年九月太平軍佔領永安,洪秀全分封了五位諸王。

東王楊秀清九千歲,西王蕭朝貴八千歲,南王馮雲山七千歲,北王韋昌輝六千歲,翼王石達開五千歲,各王俱受東王節制。

永安被清軍包圍後,太平軍突圍轉攻全州,在攻打全州和長沙時馮雲山、蕭朝貴戰死。

太平軍來到道州以後,建立土營,計劃攻下江寧(今南京),準備在江寧建都。

1853年2月,洪秀全率領50萬大軍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等地,一路勢如破竹,直搗江寧。同年3月太平軍佔領江寧,洪秀全將江寧改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都城,與此同時派出兩支軍隊分別北伐和西徵。

太平軍佔領天京後不久,清政府派向榮率領5萬人駐紮在天京城北的紫金山孝陵衛,建立江南大營。清軍在此地建立大營,無疑是準備以孝陵衛作為攻城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清政府還派琦善在揚州附近,建立江北大營,兩大營的建立將直接威脅到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天京保衛戰爆發。

洪秀全劇照

(三)李秀成20萬太平軍,為什麼打不過曾國荃2萬湘軍?

清軍在天京附近安營紮寨時,太平軍號稱百萬大軍,實際上有作戰能力的只有十幾萬。

此時,太平天國派三路軍隊分別北伐、西徵、東徵,洪秀全、楊秀清固守天京。結果北伐軍約兩萬多人全軍覆沒,林鳳祥、李開芳被殺。

西徵軍一路上比較順利,成功佔領安慶、江西、湖北等地,湘軍幾次戰敗,氣得曾國藩幾次跳河自盡。

太平軍北伐、西徵以後,天京一直處於被江北、江南兩大營包圍的狀態,楊秀清命石達開率西徵主力回救天京,西徵就此結束。

1856年2月,秦日綱率領李秀成、陳玉成破江北大營以後南下與石達開會合佔領了江南大營,自此,太平天國的軍事實力達到全盛,洪秀全成為太平天國的君主。

楊秀清實際上是太平天國的首席功臣,他對自己的爵位不滿,要求洪秀全封他為「萬歲」,自此楊秀清、洪秀全之間的矛盾激化。

洪秀全命韋昌輝、石達開立即趕回,並告訴他們楊秀清要謀反,韋昌輝返回天京以後與洪秀全密謀殺害楊秀清,將其家人和部屬約幾萬人全部殲滅。

石達開由於路途遙遠,到9月中旬才趕回天京,當石達開得知楊秀清事件以後,非常生氣,斥責韋昌輝濫殺無辜,石達開為此觸怒了韋昌輝,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石達開為此逃離天京避難,卻不料自己的家人被韋昌輝全部殺害。

石達開劇照

石達開後來雖然回到了洪秀全身邊,但是卻沒有得到洪秀全的信任,於是被迫率領十幾萬精兵脫離太平天國,與洪秀全決裂。太平天國經過楊韋之亂後,元氣大傷,進一步走向衰落。

1858年初,在太平天國衰弱之際,清軍重新建立江南、江北大營,準備圍攻天京,卻被名將李秀成搗毀。

太平軍兩破江南、江北大營以後,兵分兩路開始第二次西徵,一路由陳玉成率領向江北方向進發,另外一路則由李秀成率領向江南方向進發,最終會戰湖北。

陳玉成在去往湖北的途中與清軍大戰於安慶,太平軍損失一萬多人,陳玉成此時並沒有堅持作戰,滿腦子想著與李秀成會師攻湖北武漢。

此時湘軍的主力在圍攻安慶,安慶是太平天國西線的重要基地,安慶的失守可以直接威脅到天京。後來陳玉成在一個外國人的忽悠下停攻湖北武漢,回師攻打安慶,與湘軍展開決戰,陳玉成兵敗退守廬州,安慶失守,安慶的失守代表太平天國西線全線崩潰,天京岌岌可危。

李秀成劇照

天京的屏障安慶淪陷的這半年內,洪秀全作為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毫無作為,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對嚴峻的形勢漠不關心。

曾國藩趁機調集和部署軍隊,準備大舉進犯天京。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率領2萬人駐紮在天京城南的雨花臺,直逼天京。

在生死存亡之際,李秀成把幾十萬大軍用來攻打並不能改變戰局的上海,西線的湘軍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安慶的失守李秀成也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任由湘軍節節進犯。

當曾國荃率軍在雨花臺站穩腳跟後,洪秀全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沒有想到湘軍這麼快就殺過來了,洪秀全一日三詔命進攻上海的李秀成速快回援,並嚴厲斥責李秀成回兵太慢,此時曾國荃已經駐紮在天京外圍五個多月。

不久,太平天國十三路諸王回救天京」,總兵力多達20萬,而湘軍只有2萬。

聯軍是最難統領的,十三王都有各自的封地,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並沒有專心抗戰,更沒有打算打持久戰,一回援就希望速戰速決,採取強攻,而湘軍則是憑壘固守、拼死抵抗,雙方大戰40幾天,太平軍也未能擊敗湘軍,反而天京局勢更加危急。

李秀成解救天京之圍失敗以後,洪秀全一怒之下給了李秀成「嚴責革爵」的處分,並採用「圍魏救趙」之策,派李秀成進北攻南,目的為了突襲清軍後方,解天京之圍。

洪秀全劇照

結果天京告急,李秀成又不得不班師回朝,太平軍來回奔波損兵折將,損失幾萬精兵,李秀成實力一落千丈,解救天京希望渺茫。

不久,天京城內糧草耗盡,本來李秀成曾提議在天京屯糧,卻遭到洪秀全兩位哥哥的反對,他們怕威脅到自己的利益,湘軍聽聞太平軍缺糧,深挖戰壕堅決不出戰。

最終由於天京城內缺糧,太平軍內部組織混亂,加之太平軍來回奔波,戰鬥力低下,天堡城失守四個月後,地堡城失守,不到半個月,天京淪陷,太平天國滅亡。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太平天國戰爭全史》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30萬大軍為何擋不住1萬湘軍?
    曾經,太平天國是許多人心中英勇不屈的象徵,寄予了太多美好的想像,一粒沙也不例外。洪秀全、楊秀清、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等人,仿佛全都是英雄。那時的清朝腐朽不堪,落後無能,使華夏文明遭受如此巨大的劫難,凡是有點民族榮譽感的人,都得痛恨滿清。太平天國的出現,簡直如同那個時代的希望。相信有很多人,為太平天國的失敗而扼腕。
  • 曾國荃1萬湘軍攻破30萬大軍的天京,難道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
    太平天國與清軍最後的決戰就是天京保衛戰,曾國荃率領一萬湘軍攻破了天京城,30萬太平天國大軍一敗塗地,除了少部分逃走外,其他盡數被清軍剿滅。 30萬的太平天國大軍不是1萬湘軍的對手,而且他們還是據城而守。
  • 太平天國扶王:率20萬兵馬救援天京,後服毒自盡而亡
    此時,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承擔起挽救局勢之重任,繼續與八旗、綠營、湘軍進行廝殺,並取得兩次摧毀「江北大營」、「江南大營」,以及全殲湘軍精銳6000餘人之三河大捷之勝利,一度中興了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能取得如此成績,自然離不開麾下一批悍將之奮勇拼殺,尤其是英王殿下戰將,個個勇猛無敵,悍不畏死。
  • 李秀成握百萬大軍百萬家產為何失敗
    這些王府內究竟貯存著多少珍寶金銀,誰也無法計算得清楚,但從英國人富禮賜參觀天京舊忠王府寶庫時所見到的無價之寶,再從曾國荃揭露李鴻章從蘇州忠王府論斤賣錫器一次賣了20多萬斤,就可以看到李秀成寶藏的豐富,說其擁有「百萬家財」實非虛估。
  • 天國疲軟:洋槍洋炮的30萬太平軍為何攻不下1萬湘軍?
    太平天國自軍興起,長期從他們的「洋兄弟」手中高價購入洋槍洋炮。早在1854年,太平軍名將羅大綱駐湖口時,「身邊即有洋鬼子四人」。1860年夏忠王李秀成東徵席捲兩浙各地後,開始與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毗鄰,外國在滬軍火商為獲取暴利,往往衝破封鎖,私運洋槍洋炮與太平軍交易,譬如1862年4月,上海一間洋行一月內就賣給太平軍洋槍3046支、洋炮795門、火藥10947磅、炮蓋450萬個。
  • 明知天京守不住,李秀成為何拒絕堂弟建議,回去送死?
    1863年7月,李秀成「進北攻南」作戰失敗,十餘萬大軍渡過長江時,遭湘軍水師截擊,幾乎全軍覆沒。8月,李秀成向洪秀全「請假」四十天,趕往蘇州救援譚紹光,對付淮軍。可惜,郜永寬等8悍將兵馬眾多,暗中投降李鴻章,蘇州最終陷落,慕王譚紹光被刺死。
  • 太平天國死守到底,曾國藩為掩罪私殺李秀成
    運漕鎮陷落後,曾國荃回湖南添募湘軍6000人。1862年3月24日,曾國荃率湘軍再度由安慶沿江東下,4月18日攻陷巢縣、含山縣城,20日攻下和州,22日攻克西梁山。 西梁山古稱天險,為天京西側門戶。曾國荃會同彭玉麟水師於5月18日自西梁山越過蕪湖,先攻金柱關,復由金柱關偷襲太平府城,並攻克之。次日,又攻陷金柱關、東梁山。
  • 陳玉成驍勇無敵,為何逢鮑超、多隆阿則慘敗?是打不過嗎?
    三河大戰時,陳玉成親率大軍猛攻李續賓部湘軍營盤,全殲湘軍精銳6000餘人,威震敵膽。 陳玉成連續慘敗,給別人印象就是他打不過鮑超、多隆阿,鮑多兩人是陳的剋星。其實,這話有失公允,並不能說明事實真相。那麼,為何陳玉成老是沒打贏鮑超、多隆阿兩人呢?主要原因如下。
  • 清朝打敗太平天國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人?
    有網友問晚清軍隊對內平息了太平天國的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多人? 首先八國聯軍的兵力是在一直變化的,2000多人只是剛開始的時候,後來聯軍增兵到3萬以上。在東北還有17萬沙俄軍隊同時南下,可以說當時的八國聯軍包括沙俄軍團,並不是區區2000人,而是20萬大軍。
  • 湘軍悍將蕭孚泗:活捉忠王李秀成,然後回湘鄉老家建房子
    早年蕭孚泗,家境貧困,父親蕭仁先靠打鐵謀生,供養兄弟仨人。蕭孚泗平時不務正業,如同市井之徒,父親非常惱火,將其暴打一頓。蕭孚泗不服,一怒之下去投軍,希望闖出一片天地,回來炫耀鄉裡,光宗耀祖。 離家去投軍,蕭孚泗拉著幾個鐵哥們去投奔羅澤南,一起剿滅湖南太平軍。羅澤南,晚清著名理學大師,也是湘軍創始人,威望非常高。
  • 安慶之戰:太平軍「圍魏救趙」與湘軍「圍點打援」之較量
    安慶陷落,包括守將葉芸來在內的16000餘將士戰死,再加上救援部隊,太平軍損失多達4萬。此次安慶戰敗,天京西部門戶喪失,拉開了太平天國敗亡之序幕。 安慶之戰,太平軍有主場優勢,但依然打不贏湘軍,原因何在呢?拋開其他因素不談,雙方所採取之戰術,直接關係到勝敗得失。安慶之戰:太平軍無法複製之前成功經驗,「圍魏救趙」之計失敗;湘軍繼續「圍點打援」,再次獲勝。
  •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京城,坐擁12萬湘軍的曾國藩,為何見死不救
    隨後,他們衝進圓明園,將這座「萬園之園」焚為廢墟。僧格林沁部,本是滿蒙貴族手中最後的撒手鐧,是清政府唯二的主力之一。第一大主力,毋庸置疑,是清朝的正規軍——八旗軍和綠營。但在1860年5月,八旗和綠營中最精銳的力量,被李秀成擊潰於江南、江北大營,幾乎全軍覆沒而。僅僅四個月後,僧格林沁的馬隊也在八裡橋覆滅了。可以說,以鹹豐為首的滿洲貴族手中僅有的兩個籌碼,已經喪失殆盡。
  • 1860年,石達開麾下數十位大將,為何都去投奔李秀成?
    誰知,石達開果斷拒絕,彭大順等人直接拉走20萬兵馬,脫離石達開,北上天京,史稱「義軍東返」。20萬大軍自然不是百戰精銳,而是石達開敗退廣西途中,沿途招收的大量天地會、流民、地痞、散兵遊勇、土匪等,典型的雜牌軍。所以,20萬大軍北上,並非勢如破竹,被清軍截殺了不少。例如,彭大順,混戰中被小兵打死。
  • 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為何還能堅持八年抗清?
    不可一世的曾國藩,帶著湘軍出馬之初,就被太平軍打了兩個悶棍,兩次都鬱悶得想自殺殉國。不得不說,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是太平軍的一大剋星,即使是在楊秀清時代,湘軍與太平軍作戰時也沒明顯劣勢,雙方可謂是勢均力敵。「天京事變」後,大量擴充而未經訓練的太平軍和身經百戰的湘軍壓根就是一個重量級,這在後來的安慶會戰和雨花臺決戰中可以很明顯看出來。
  • 太平天國的形象,在不斷被人們刷新,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天國?
    然而,比這位紐約時報記者更為焦慮的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因為,在最近這一年以來,他聽到的幾乎全都是前方戰敗的消息,首先是位於長江流域的重鎮,安慶失守。其次是各地太平軍節節敗退,損失殆盡。而現在,湘軍竟然已經打到自己的家門口。不過,洪秀全的死對頭湘軍統帥曾國藩也同樣焦慮萬分。因為,對於要如何攻克太平天國的都城,他制定了一個8路大軍進兵的計劃。
  • 追殺太平軍到甲午慘敗,為何湘軍、淮軍戰力下滑這麼快?
    1854年2月,曾國藩從衡陽移師北上,湘軍水陸17000人,戰艦百餘艘,浩浩蕩蕩進駐長沙,準備迎接成軍以來第一大規模戰鬥。對陣太平天國期間,湘軍前期連連慘敗,曾國藩差點連老命都陪上去了;後期則連戰連捷,追著陳玉成、李秀成等狂揍,最終攻入天京,滅了太平天國。
  • 62年李秀成供詞原稿公開,被曾國藩刪除的2萬字,暗含被俘真相
    忠王李秀成之死李秀成於1822年出生,在金田起義時參加太平軍,由於出色的能力成為了主要軍事支柱之一,因此被封為忠王。1864年初,由於湘軍的不斷逼近,太平天國的領土已經逐漸縮小到天京一隅。曾國荃部隊圍城後,李秀成率領20萬兵力兵力多次進攻為突出重圍,但遲遲攻不下來。
  • 曾國藩湘軍和太平天國敵對多年,為何湘軍一直不敗,還越戰越強?
    曾國藩的湘軍和太平天國戰鬥多年,為什麼湘軍能變強,真的是因為湘軍人人都能以一當十嗎?從金門戰役開始一直到天經淪陷,湘軍一直是太平軍跨不過去的一道坎。 我們可以從史書上看到,在西徵和進軍廬州的時候,曾經失敗過,卻被陳玉成和李秀成消滅,這兩次讓他們產生了嚴重損失。其他的時候,一直在勝利。
  • 太平天國李秀成被俘真相是什麼?曾國藩後人曝光史料中可能有答案
    那麼,區區一段4萬多字的歷史資料,為什麼能在當時的歷史學界引起非常大的震動呢?這就從李秀成本人開始說起了。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軍事指揮官,到了1864年的春天,在清軍的猛烈進攻下,太平軍的地盤已經縮小到天京城周圍的小地方。李秀成集中20萬大軍,對曾國藩領導的清軍展開猛烈反擊,但依然無法突破清軍的包圍。
  • 太平天國輔王:隱居10年,後被陳玉成部下出賣受凌遲而死
    1864年7月,湘軍攻入天京,滅亡太平天國。此後,清朝繼續追殺太平軍殘餘力量,並四處搜捕太平天國高級將領,尤其是諸侯王;被搜捕到的將領,基本都是凌遲處死,也就是割一千多刀,非常殘忍,毫無人性。當然,許多高級將領都能躲過追殺,隱姓埋名,安全度過餘生。隱姓埋名,不問世事,低調做人,一般都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