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形象,在不斷被人們刷新,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天國?

2021-01-08 地平線薦賞

我們把時間倒退至160多年,在南京這座城市上空,瀰漫的不是現代化的煙靄,而是那無盡的戰火和硝煙。當時,這裡曾經有過一段歲月,被一夥農民起義大軍,改名為「天京」。在隨後的11年時間裡,這裡一直是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和大本營。

1861年,一位紐約時報記者發自天京的報導,我對這裡如此稀少的人煙感到失望,這一帶原來的人口非常稠密,曾經有好幾百萬人在此生活。現在竟然有這麼多土地荒蕪。揚子江下遊沿岸被毀壞的地方,都在向世人展示著貧瘠和荒涼,使人焦慮不安。

然而,比這位紐約時報記者更為焦慮的是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因為,在最近這一年以來,他聽到的幾乎全都是前方戰敗的消息,首先是位於長江流域的重鎮,安慶失守。其次是各地太平軍節節敗退,損失殆盡。而現在,湘軍竟然已經打到自己的家門口。

不過,洪秀全的死對頭湘軍統帥曾國藩也同樣焦慮萬分。因為,對於要如何攻克太平天國的都城,他制定了一個8路大軍進兵的計劃。但在實施計劃當中,其九弟曾國荃為了搶功,根本不等其他幾路人馬到齊,就帶著自己的部隊一路率先突進天京城外。

在古代,對「孤軍深入」的定義,實乃兵家之大忌。此時,曾國藩想像著弟弟孤軍深入,有可能帶來的種種危險,他急得連連給曾國荃去信,大罵弟弟簡直是個呆子。曾國藩後來才知道,當初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因為那時候,他的敵人已經自己垮掉了。

太平天國,小編打小就十分熟悉,課本裡也有相應的介紹。但這幾十年以來,它在小編心目中的形象,在不斷地被刷新。最近,小編看了一本史景遷的《太平天國》一書,書中刨析了太平天國註定崩潰的結局,因為他的領導者沒有什麼遠大志向,只是一味貪圖榮華富貴。

比方說:自從定都天京,在這11年時間裡,頭號人物天王洪秀全,竟然從來沒有踏出過天京城門一步,哪怕僅僅是到城外狩獵和郊遊,都不曾有過。就這樣,一個有可能改變歷史軌跡的武裝勢力,它的領路人卻整天龜縮在自己的金龍殿裡,享受榮華。

比方說:洪秀全死後,他兒子繼位,人稱「幼天王」。在幼天王被俘以後,據他的陳述當中講:我一共有88個母后,我是第2個賴氏所生。在我6歲生日的時候,父王一高興,就賞了我4個妻子。

不過,令小編費解的是洪秀全自己有88個老婆,可他卻在他的天國裡嚴厲推行「男女分住」制度,即使是合法的夫妻也不允許住一起,違者殺頭。當然了,這只是針對老百姓階層而言,那些天國王爺們自然都是實行多妻制,有一點類似印度的種姓制。

太平天國初期,洪秀全一共封了5個異姓王,所謂是東王楊秀清、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還有一個翼王石達開。不過,其他的4位異姓王,都要受東王楊秀清的節制,也就是說東王的地位,僅在洪秀全天王一人之下,在諸王之上。

可到了後期,洪秀全封王簡直失控了,甚至整天封王。最後,他竟然封出了2700多個王,搞得滿城都是王爺。我們設想一下,幾千個王爺整天亂竄,百姓迎不勝迎,送不勝送。所以,在那個時候,天京城坊間傳出一句民謠,「王爺遍地走,小民淚直流。」

事實上,這些個王過去都是鄉村裡的農民,都屬於小民。可是,一朝成王就開始個個膨脹。最後,終於演變成了「王殺王」的戲碼。小編不禁奇怪,當時的天國最高領導者並不是天王,而是東王府的東王。因為,太平天國實行的是「軍師負責制」,也就是二元化的領導體系。

天王,雖然貴為萬歲天王,但他並不主政,他只是一個精神上的宗教首領。

東王,雖然貴為二號人物,但他卻把持軍政,實際上是一個真正的掌權者。

東王楊秀清,過去只是一名燒炭工,現在卻掌握著千萬人的生殺大權。其實,東王作為正軍師,實際上取得了軍政大權。常言道,他是集太平天國的神權、軍權和政權為一體的最高領導者。

當初,楊秀清跟著洪秀全拉杆起義的時候,他就不失時機地為自己爭取到一項特殊的權力,就是取得了代「天父」下凡傳旨的一個特權。因為,一旦楊秀清代表「天父」下凡的時候,就連天王洪秀全自己都要匍匐在地,聽從楊秀清或者「天父」的旨意。

哪怕洪秀全懷疑東王在那裝神弄鬼、矇騙眾人,他也不得不聽從東王宣讀的「天父」旨意。因為,如果這個神話被拆穿的話,他自己也會跌下神壇,再也不會被人相信。我們知道,太平天國之所以快速壯大,主要是宗教色彩「天父」信仰,這是維繫天國的基礎。

不過,促使天王下決心除掉東王是在1856年的6月份。當時,東王要求處罰燕王秦日綱等人,而這些人都是天王手下的得力幹將。於是,天王認為動手的時機到了,就給正在前線作戰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和燕王秦日綱,下達了「清君側」的密令。

1856年9月1日深夜,韋昌輝帶著一支3000人的部隊,秘密潛回天京。次日凌晨,北王就把東王府團團圍住,隨後把府內的東王及其家眷、衛兵,統統處死。並把東王的頭割下來,送到天朝宮殿給洪秀全看,洪秀全把東王斥之為「東劣」,將其頭掛起示眾。

北王殺了東王以後,又屠了東王部下2萬多人。接著,北王又想加害翼王,翼王提前逃走,但他的一家老小慘遭滅門。現在,北王的權勢對天王形成了威脅,於是天王再次下令處死北王。接下來,翼王因為受到天王的猜忌,帶著10多萬大軍出走天京,最後全軍覆沒。

這一出「王殺王」的慘劇,至此終於慘澹落幕,日後人們把其稱為「天京事變」。事後,整個天京城內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王公貴族,大家都處於一種迷茫和冷淡。這樣的情緒導致人們對太平天國前途的失望,特別是人們知道了「天父」信仰,是騙人的把戲。

到了1862年5月,湘軍大軍殺到天京城下,此時的洪秀全,這才恍然間發現,周圍已找不到可用之人,天國的領土也丟失殆盡。如今,天國的希望只有落在忠王李秀成的肩上。這兩年以來,忠王帶著自己的人馬,一直在江浙一帶開闢新的根據地。

雖然,太平軍在江浙地區進展非常順利,但在這危難之際,已經沒有什麼比天京的安危更重要的了。此時,正在上海進行苦戰的李秀成,在一天之內,竟然收到了來自天王親自發出的三道詔書,而且,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責令他火速、馬上回援天京危機。

1862年10月13日,李秀成統率20萬人馬出現在天京城外,一場決定太平天國生死存亡的「天京保衛戰」,就此拉開了帷幕。

說來難以相信,當時湘軍的武器裝備比太平軍相差一大截。因為,一些外國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跟任何人做生意,哪怕是交戰的雙方,只要給錢一切OK。所以,太平軍當時從外國商人手上買了不少軍火,甚至一些外國僱傭軍都加入太平軍的部隊。

這樣一來,一旦李秀成的部隊衝上來的時候,曾國荃的部隊就躲在戰壕裡,避其鋒芒。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交戰雙方都拿著火槍互相對射的話,小編敢斷定倒黴的估計多半是湘軍。因為,除了武器落後以外,宗教信仰使太平軍的士兵,悍不畏死。

當時,曾國荃就給哥哥寫信,口氣驚恐道:李秀成的開花大炮,太厲害了。那炮彈如西瓜那麼大,在營中一炸,頓時死傷一片。曾國藩回信說:你怎麼能這樣想?制勝之道,在於人而不在於器。後來,曾國藩勉強給弟弟提供一點武器彈藥,但曾國荃部隊在武器上還是不如李秀成部隊。

那麼,這樣一支在人數和裝備都處於劣勢的湘軍,是如何戰勝強大的對手?下文分解。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被滅後,天國金庫中的1800萬兩白銀,到底去哪兒了
    在這之後的數年時間,太平天國通過「人無私財」,全部財產「共有」等制度,將所轄地區百姓的財產悉數繳納進了天國聖庫,同時,他們還通過搶劫各地的錢財,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差不多聚攬了1800萬兩之巨的錢財。 不過1864年7月,曾國藩率領湘軍攻破天京後,他們並沒有在天國聖庫中找到外界盛傳的這筆巨額錢財。
  • 太平天國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這本著作從另一視角給你答案
    近年來,則是滑向了另一個極端,從負面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國運動的愚昧性、破壞性、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打擊等方面,當我們跳脫出正負的意義,去客觀地看這場農民運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太平天國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現在的人們如何評價這段歷史?
  • 真實的太平天國是什麼樣子的?
    說起太平天國,我們首先想到就是他們的服裝,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怪異,這也難怪,因為他們穿的不是正規的漢服,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穿的不是正規的漢服,因為這些服裝都是根據當時的戲服改裝的。清朝的文宣很厲害,屠刀太狠,這讓民間不敢穿漢服,也沒人願意穿,畢竟誰也不願意穿著隨時讓自己丟命的衣服到處亂跑。到了太平天國那個時代,民間大部分都不知道正規漢服怎麼弄了。那麼那時中國大地上真的就沒有一件正規的漢服了嗎?有,在孔家。
  •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為何戰鬥力直線下降?
    人終究是有思想的,大餅畫得多了人們也就不再相信。 高層分贓不均,引起內訌 在太平天國進入南京之後,此時原先的農民起義軍已經成為了一個實質上的國家,國家便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 在當時太平天國一開始的設想是以三個軍師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權人,他們分別是楊秀清、蕭朝貴以及馮雲山,而洪秀全則是大家精神意義上的領袖。
  • 民眾與革命:太平天國的評價問題
    太平天國對農民利益訴求的反映由前期至後期愈加淡薄,這也是太平天國從「得民心」到「失民心」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上述太平天國代表利益的討論,太平天國自始至終不存在核心利益代表的轉變和過渡問題,也就無需進行「以新封建代舊封建」的政權性質界定,太平天國政權建設的模板本身就是以建立一個傳統的改朝換代的舊式政權為主旨。
  •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太平軍戰力為什麼直線下降?洪秀全太不要臉
    這就如同如今的職場上,領導經常給你畫大餅,可是大餅畫多了,真的就不會有人再相信你了,由於洪秀全三番五次的不講信用導致部分士兵開始質疑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厚此薄彼沒有做到論功行賞,而是只顧自己大肆享樂的方式終究引起了內部的不滿,所以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就如同李自成當年一般「畫大餅」。人終究是有思想的,大餅畫得多了人們也就不再相信。
  • 天國之秋
    從原創性及差異性來看,個人以為耶魯大學中國史博士裴士鋒(Stephen R.Platt)的《天國之秋》要比譚伯牛以晚清軍政傳言錄為主旨的《戰天京》更出色。雖然從文字可讀性方面來看,前者不如後者那麼暢快淋漓。
  • 太平天國五大王之死,死法一個比一個殘忍
    當時的天朝規定,天王府裡,一般外臣不得進去就宴,能進去的只有楊秀清和韋昌輝石達開三人,後來又格外恩準了一個燕王秦日綱。他們在洪秀全跟前的禮儀是:楊秀清可以昂立;韋、石等必須俯首跪拜。 由於楊秀清權勢燻天,野心膨脹,以致發展到企圖謀朝篡位,逼迫洪秀全發動了「天京事變」。這場事變讓楊秀清走到了生命盡頭。
  • 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從1851年太平軍起事,到1853年攻佔江寧(南京)並定都改名天京,13年中,南徵北戰的太平軍也在不斷聚斂財富,並在天京城中建立了一個名為天國聖庫的金庫存放各種金銀財寶,而根據清軍眼線匯報,這個天國聖庫最高峰時,曾經聚斂了高達1800多萬兩白銀。
  • 為什麼許多人對太平天國嗤之以鼻?真正的史實, 你不一定了解!
    他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目光短淺、貪圖享樂、精神偏執、內心殘忍的人。沒有心思和能力處理軍政事務。這樣的人有什麼好歌頌的?揭露出來,怎麼就成了污衊呢?  太平天國的政策是鼓勵當官,擴大特權,不斷培養與鞏固一個龐大的特權階層。《天情道理書》寫道,「出則服御顯揚,侍從羅列,牽馬者有人,打扇者有人,前呼後擁,威風排場,可謂蓋世。」這樣講道理,「三觀」就不正。
  • 假如此人不死,曾國藩滅不了太平天國,連湘軍都要搭進去!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馬克思聽說太平天國提出的平均主張後,激動無比,他沒想到自己的理想竟然在東方首先實現了,然而沒過多久,當得知太平天國上層腐朽的生活後,馬克思由無限的失望轉為憤怒,稱之為人類歷史上巨大的災難,這場發生在100多年前中華大地上農民運動,究竟為何會讓馬克思的態度有如此巨大的轉變呢?
  • 洪宣嬌:一個毀了太平天國的淫蕩女人
    天京事變後,在太平天國首義諸王中,除洪秀全和石達開兩人外,死亡殆盡。這一事變給太平天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太平天國因此迅速走上了衰敗之路。洪宣嬌是洪秀全的同父異母妹妹。洪秀全是其父二姨太所生;洪宣嬌是三姨太所生。洪父死後,家道中落,兒女們為謀生各分東西。洪秀全在屢試不第的情況下,創辦了秘密團體拜上帝會,順理成章被推為教主;洪宣嬌則進入了一個流浪藝人的江湖戲班,四處賣藝為生。
  • 太平天國有沒有留下寶藏?一百年前,一張老照片能否說明真相?
    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宮殿被洗劫之後付之一炬。大火將太平天國諸宮殿焚毀,「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曾國藩兄弟人生達到頂點,不僅滅掉了延續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還攻下了天國首都天京,這意味著什麼?大量的財寶和女人已經到手了。
  • 另一視角讀太平天國史
    近年來,則是滑向了另一個極端,從負面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國運動的愚昧性、破壞性、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打擊等方面,當我們跳脫出正負的意義,去客觀地看這場農民運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太平天國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現在的人們如何評價這段歷史?
  • 中國通史 | 第九十七集:太平天國(視頻、文字)
    那一年是公元1836年,洪秀全正在廣州參加他的第二次府試,也就是這一個過程中,他得到了這本《勸世良言》,不過當時的洪秀全一心求取功名,對這本小冊子並沒有太在意。七年之後,在表兄李敬芳的勸說下,洪秀全開始認真研讀勸世良言,這本小冊子中關於世人崇拜偶像等罪孽的論述,給洪秀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被誤讀的歷史真相——太平天國北伐軍絕非偏師
    然北伐軍勇猛異常,幾十萬清軍耗時一年多,靡費錢糧無數,才最終消滅這股突進的勢力。北伐軍全軍覆沒是太平天國革命戰爭中第一次重大失敗,金田起義後太平軍對清廷的整體戰略攻勢由此結束,此後天國再無北伐中原的歷史機遇。
  • 張冠李戴:太平天國時期如何設置行政區劃
    一是封建避諱,涉及天王和各王名字的均需避諱,比如天王洪秀全,所以「秀」改為「繡」,「全」改為「荃」等,這是歷代比較常見的,古代地名涉及到皇帝名字的也都需要改名;二是宗教避諱,這類避諱相當繁雜,由於太平天國運動雜糅了基督教思想,所以上、帝、基、督、爺、主、穌、耶等字詞均需避諱,「上海」改為「尚海」,「上虞」改為「尚虞」等。
  • 中國通史 | 第九十七集: 太平天國【視頻+詳文】
    那一年是公元1836年,洪秀全正在廣州參加他的第二次府試,也就是這一個過程中,他得到了這本《勸世良言》,不過當時的洪秀全一心求取功名,對這本小冊子並沒有太在意。七年之後,在表兄李敬芳的勸說下,洪秀全開始認真研讀勸世良言,這本小冊子中關於世人崇拜偶像等罪孽的論述,給洪秀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太平天國名將排行榜,前五名每一位都是鐵血錚錚的漢子
    1、東王楊秀清 說起太平天國,人們常常將洪楊並稱。洪是洪秀全,楊就是楊秀清(1823年?1856年)。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洪秀全是政治和宗教領袖,而楊秀清則是軍事統帥。他原名嗣龍,廣西接平人,童年時父母雙亡,由伯父撫養成人。
  • 太平天國唯一仙女名將,讓清兵聞風喪膽,卻是導致天國覆滅的元兇
    這些女子,雖身軀柔弱,處於一個特殊的封建社會中,但她們的一生卻充滿了傳奇色彩,為後人熟知,為世人傳誦。 今天要說的這一位英勇女性,有些人對她很是熟悉,但也有些人可能不夠了解,她就是清朝時期轟轟烈裡的太平天國運動中鮮有的女性領導人洪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