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李戴:太平天國時期如何設置行政區劃

2021-01-11 江南蓑翁

導語:太平天國運動以摧枯拉朽之勢給了清政府沉重打擊,建立起一套與眾不同的政治制度。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太平天國在承襲清朝原有制度的基礎上也做出了不少改變。不過太平天國的行政區劃伴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只能成為曇花一現的歷史瞬間。

1.太平天國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爆發的一次規模空前的農民起義運動,足跡涉及大半個中國。從1851年永安建制到1864年天京淪陷,太平天國運動堅持了14年之久,在南方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控制範圍,為維持地方管理,太平天國在自己的控制區形成了一套既繼承於清朝,又不同於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行政區劃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內容,太平天國的行政區劃主要實行省-郡-縣三級,清朝實行的是省-府-縣三級,由於在太平天國的政治體系中「府」為王府之稱,所以將「府」改成了「郡」。 太平天國曾計劃將全國行政區劃分為21個省,但太平天國始終沒有推翻清王朝的統治,運動主要局限在江南一隅,實踐中政權建立比較完善的只有江南、蘇福、安徽等少數幾個省份,設官建制,地方行政體系相對成熟。

太平天國地方行政制度中另一個鮮明特點是對原有地名的改變較多,主要是出於避諱的需要。地名避諱歷代都有,但太平天國的避諱制度與歷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凡是用到清朝範圍內省府州縣名字涉及到太平天國避諱字的都要進行改動,避諱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

一是封建避諱,涉及天王和各王名字的均需避諱,比如天王洪秀全,所以「秀」改為「繡」,「全」改為「荃」等,這是歷代比較常見的,古代地名涉及到皇帝名字的也都需要改名;二是宗教避諱,這類避諱相當繁雜,由於太平天國運動雜糅了基督教思想,所以上、帝、基、督、爺、主、穌、耶等字詞均需避諱,「上海」改為「尚海」,「上虞」改為「尚虞」等。三是迷信避諱,「黑龍江」之名被認為不吉利,改稱為「烏隆江」,「北京」改為「妖穴」,「直隸」改為「罪隸」,「慈谿」改為「義縣」等等,迷信色彩濃厚。據不完全統計,太平天國建立過七個省三百多個郡縣,其中地名更改的比例佔百分之十以上,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

2.太平天國省郡縣

太平天國由於是偏安一隅的農民政權,處於中外勢力的圍攻之中,控制範圍時有變化,整個地方行政制度始終處於頻繁的變化之中。前後期變化較大,後期設立的主要省份有江南、天浦、蘇福、安徽等省。

江南省:又被稱為「天京省」,主要以清朝江蘇省區域為基礎建立的一個省份,是太平天國的都城所在。由於太平天國始終不能完全控制江蘇省全境,因而江南省實際上只領有江寧、鎮江、揚州3郡共14縣,江南省的省會設在江寧郡。

天浦省: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江浦縣與南京城僅一江之隔,作為南京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853年太平天國改江浦縣為天浦縣,1858年又進一步改天浦縣為天浦省,以加強這一地區的控制,天浦省域範圍狹小,僅限於原來天浦一縣,省會設在天浦縣城。

蘇福省:1860年太平天國攻克蘇州後,以蘇州為中心建立的一個省份。至於為何叫蘇福省,可能是因為太平天國認為原先蘇州處於清王朝的統治之下是有罪的,被太平軍佔領後獲得了新生,罪淨可以得福,領有蘇州、松江、太倉、常州4郡26縣。

浙江天省:1861年太平軍佔領杭州後,以杭州為省會,將浙江省改為浙江天省。太平天國非常喜歡用「天」字,在浙江省之中又加入「天」字,視為浙江成為了天國的一省,是太平天國統治的核心地帶之一。清朝浙江省共設11府,除2府7縣外外,皆被太平軍佔領並建立了地方政權。

安徽省:1853年太平軍佔領安慶後名,以安慶為省會建立了安徽省。太平軍未佔領安徽省全境,安徽省北部地區仍然控制在清政府手中,太平天國的安徽省領有安慶、瀘州、鳳陽、寧郭、和州、池州、太平、泗州、徽州6郡和六安、滁、廣德3州共57個縣。

江西省:太平軍最初並未攻克南昌城,1854年太平天國以九江為省會建立了江西省。太平天國在江西共設九江、南昌、饒州、建昌、撫州、臨江、瑞州、吉安、袁州、南康、贛州、南安、寧州、廣信等郡。

湖北省:太平軍佔領武昌後,因避北王韋昌輝的諱,改「武昌」為武「王倉」(王字旁加一個倉),並以武昌為省會建立了湖北省,領有武「王倉」、漢陽、黃州、德安4郡。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太平天國由於屬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始終處於戰爭之中,控制範圍變動比較頻繁,導致了地方行政制度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部分郡縣佔據的時間僅有幾十天或幾天。到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後期,原先太平軍控制的大部分區域相繼被清軍收復,原先控制的湖北、江西2省,太平天國的勢力只能觸及少數的幾個郡縣。

3.蓑翁說

行政區劃本來就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像太平天國這樣的處於戰爭中的政權,行政區劃的變化更為劇烈。在上面羅列了太平天國建立的各個省郡,當然這裡必須要說明這並不等於存在某個時間段,以上地區同時處於太平天國的控制之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參考文獻:

1.華強:《太平天國地理志》

2.華強:《太平天國後期政區圖說》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帳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相關焦點

  •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要提高行政區劃調整設置水平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要提高行政區劃調整設置水平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1-11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 太平天國時期,最大的5座城市
    歷史隨筆: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歷史觀景臺,用通俗的語言敘說歷史,本期,我們百家號:歷史觀景臺將和大家來聊聊太平天國時期,最大的5座城市。話說從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以來,太平天國的武裝力量先後發展到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福建、浙江、四川等地,興盛時期,佔據大半個中國!先後攻克過600餘座城市,那麼這600多座城市中,有5座城市,在當時實力最強,堪稱太平天國時期,最大的5座城市。下面,我們百家號:歷史觀景臺就來說說這5座城市。
  • 走近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
    在民政部的領導下,由中國地圖出版社精心組織實施,充分利用權威的成果資料,完成了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圖集》的編制出版工作。本圖集匯集了行政區劃調整、地名普查、行政區域界線最新成果,從全國、區域、省域、市域等不同層面全面系統反映了當前我國法定的行政區劃設置情況,簡要介紹了我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圖文並茂,信息量大,內容詳實可靠,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文獻價值。
  • 史評|杜文秀與太平天國
    杜文秀是清末鹹同時期農民起義領袖,這是史有定論的。我不是專家學者,唯願以本文拋磚引玉,呼籲真正的專家學者,以唯物論和辯證法為基礎,來研究、發掘和編寫更多的關於杜文秀的文章......
  • 李家臺門列入徵遷計劃 太平天國壁畫有望得到更好保護
    位於塔山片區17號地塊(李家臺門及周邊)如何開展原址保護與旅遊開發,引起了市民關注。為此,記者來到李家臺門探訪。李家臺門壁畫 距今已150多年沿著魯迅路,沈園景區以東有一條都昌坊路,穿過毫不起眼的弄堂,邁過一個石門檻,記者找到了李家臺門。從外邊看,臺門古色古香,很是優雅。
  • 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其實是太平天國裡的這個人
    不過,影視劇終究是影視劇,難免有張冠李戴的嫌疑,不然人家怎麼會說「故事虛構,如有雷同,乃屬巧合」呢?其實,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歷史上真正的原型叫陳享,是蔡李佛拳的創始人,至於真正的黃飛鴻,則是靠武藝賣藥的江湖郎中。
  • 新中國至今的行政區劃地圖:哪個年代的行政區劃最合理呢?
    1951年,全國基本解放,新的行政區劃也初步建立了,當時全國分為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區。大行政區下有省、直轄市、自治區、行署區等,行政區劃制度還沒有規範、完善。從1952年到1954年,進行了全面的調整。主要調整內容有:取消行署區,合併為省。
  • 江蘇這裡行政區劃大調整,何時輪到南京?
    江蘇又一城市行政區劃升級成功,主城範圍和人口進一步擴容,城市地位直線上升!這座城市,是江蘇南通。截至目前,僅僅在江蘇範圍內,已經有宿遷、常州、南通、徐州、連雲港、揚州、泰州、鎮江等地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涉及調整鄉鎮、街道範圍、撤市設區等。
  • 【周末讀史】中國古代掃黃:太平天國時期嫖娼要砍頭
    明宣宗更是發動了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掃黃,太平天國時期因為法令嚴苛,甚至使娼妓絕跡。  宋代禁止官員狎妓  公元前645年,在徵得齊桓公的同意後,管仲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官辦妓院,名叫「女閭」。秦漢以後逐漸形成了「樂戶制度」、「官妓制度」,並伴之出現了所謂的青樓文化。唐代是妓業的地位最高的時代。
  • 安徽一市行政區劃將有大調整!
    在近日召開的滁州市政府第四十八次常務會議上研究通過了天長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工作。會議原則同意天長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會議強調,要按照《行政區劃管理條例》,本著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設置合理、方便管理,整合資源、提高效能的原則,合理劃分新設街道、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確保區劃調整後更有利於行政管理,有利於資源合理配置,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 廣西人文:名噪一時的太平天國王侯是哪裡人?看看各縣誌如何記載
    自民國以來,有很多研究太平天國史的學者,研究的領域涉及到方方面面,為後世帶了很多關於太平天國的故事,有正史的,也有野史的,但是由於從太平天國覆滅到太平天國成為學術話題,間隔了近半個世紀,那半個世紀也正是社會變革,動蕩的幾十年,本身清朝對太平天國的事情也有忌諱與牴觸,所以,很多關於太平天國的史料有缺失,殘缺之中,又經各位學者的不同理解與解說,慢慢的,就造成了很多學術上的衝突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在清朝的後期,出現了一場危機,那就是突然爆發起來的農民起義了,也就是我們都熟悉的太平天國運動了,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王朝的後期都是會遇到的,比如秦朝後期的陳勝吳廣的起義、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唐朝的黃巢起義、明朝的李自成起義和張獻忠的起義了,所以清朝出現這個事情也就是仿佛是歷史的重現而已,但是這場太平天國運動還是給清朝帶去了十分大的危機
  • 太平天國為什麼沒有太監?
    對於太平天國,一些人持否定的看法:太平天國雖然打著上帝的名義,但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場典型的農民起義。和以往的農民起義一樣,太平天國並沒有提出什麼先進的思想,他所推崇的拜上帝教被後世的大多數人認定為邪教,定都南京後所組建的政權,依然是壓迫百姓的封建政權 。
  • 中國古代重要朝代的行政區劃地圖:看看你家在古代屬於哪個地區
    漢朝時期,全國化為13個州,另外在西域設置了西域都護府。該時期北方大漠有匈奴、鮮卑等強大的遊牧國家。唐朝時期,全國開始劃分為10個道,後來拆分為了15個道。途中隴右道和河北道有錯誤,隴右道管轄範圍主要在河西走廊,河北道管轄今天的河北、山東、遼寧。在西北,唐朝一度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在東北,存在渤海、靺鞨、室韋等民族。
  • 另一視角讀太平天國史
    我國晚清時期發生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的農民起義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既改變了中國格局,將權力下放至團練、地方武裝,使得清廷不得不對以曾國藩為首的漢人勢力共享權力,之後更是改變了清朝的政治軍事格局。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行政區劃這樣變遷
    由市民政局、市測繪院和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聯合主辦的「地圖文化之旅﹒上海市行政區劃的變遷」主題活動,昨天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揭開帷幕。展覽以61幅老地圖為載體,描繪了1927年上海建市之始至今各行政區劃的軌跡。每一幅行政區劃地圖的背後都承載著重要的歷史信息。1958年江蘇十縣劃歸上海、1992年浦東新區設立……這些歷史時期鐫滿了上海這座城市發展的脈絡。
  • 太平天國封王的依據是什麼
    太平天國封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東王主政期間.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後,理所當然地遭到清軍的圍剿。東王節制諸王.這幾位都是各地的首腦,太平軍起兵之前,已經密謀策劃已久,這些人被封王,也是順理成章.一是承認這些人的領導地位和功勞.第二是確立個人的領導地位問題,避免各自為政.詔書中雖然確定天王是太平天國首腦,但東王節制諸王,這也確立了東王作為太平天國首腦的地位.
  • 行政區劃上的bug,現在的「地級市」真的是城市嗎?
    大家首先要區分一下,城市,這是一個人文概念,本身和行政區劃並沒有關係,而地級市則是一級行政區劃,有些地方雖然沒有行政建制,但毫無疑問它就是城市,比如古代的景德鎮,景德鎮在古代沒有正式行政建制(古代基層行政到「縣」為止,「鎮」不是行政區劃),是隸屬於浮梁縣的一個鎮子,但它在古代實際上長期以來都是江西僅次於南昌的第二大城市;還有現在在東南沿海一些比較發達的鎮,雖然建制上是鎮,但實際已經是一個城市。
  • 太平天國起義雖然失敗,卻意義重大
    太平天國運動是發生在晚清時期的一個重大事件,對於晚清的覆亡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間接地敲響了清政府的喪鐘。 洪秀全,一個屢試不第的書生,對科舉制度抱著巨大的希望到頻頻名落孫山而絕望,組織了一個民間的秘密組織「拜上帝會」,但確實是個不倫不類的宗教組織。最高神是:皇上帝。
  • 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的一個政策,把幾百萬婦女推向了絕路
    1853年6月,太平天國下令「禁止婦女纏足」,而且非常嚴格的執行命令。這項政策嚴厲要求:「婦女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眾婦。」英國人呤利給予了高度評價,太平天國最顯著,最富有特色的兩大改革是:男人去辮子,女人禁止纏足。其中,禁止纏足是給女人最大的福利,改善了女人的外貌。據說,在太平天國政策出臺的當天,南京地區就出現了「一日百家纏足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