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秀是清末鹹同時期農民起義領袖,這是史有定論的。我不是專家學者,唯願以本文拋磚引玉,呼籲真正的專家學者,以唯物論和辯證法為基礎,來研究、發掘和編寫更多的關於杜文秀的文章......
近日翻看孩子的初中歷史課本,發現近代史中講述太平天國運動後,隻字未提及杜文秀起義。記得我上初中那時,歷史課本中在長篇大論講述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用了一個自然段來簡要介紹杜文秀起義,而現在沒有了。這種變化,可能是因為課程篇幅縮短,也可能是其它原因,總之杜文秀起義一事在歷史課本中被省略了。編輯者這樣處理,自然有他們的目的,有他們的用意。作為雲南人,作為回族人,我還是感覺有些遺憾。留名青史,是儒家思想澆灌下的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杜文秀作為一時一地的英雄,是可以留名青史的,也是應當青史留名的。
杜文秀起義的事跡,在百度搜索中還是能輕易地查詢到。杜文秀義軍把矛頭對準滿清貴族,聯合漢回彝白苗各族人民,徵戰大半個雲南,堅持鬥爭十八年,給滿清貴族的統治以沉重打擊。杜文秀以元帥自任,不稱王,不分裂中華國土;以書生自持,不納妾,攜髮妻以終始。杜文秀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發誓要追隨洪秀全恢復漢家江山。杜軍內部及義軍統治區,概以《周禮》設置官制。可以說,杜文秀的很多作為、舉措是要遠遠優於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的。杜軍失敗三十多年後,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才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主張。
十多年前,我在昆明馬街的地攤上買到一本叫做《杜文秀帥府秘錄》的書。在這本書裡頭,杜文秀把自己領導的起義軍描述為太平天國起義軍的一部分,杜文秀義軍裡有洪秀全派來的代表,杜軍「遙奉太平天國」,是中國漢回各族人民反對滿清貴族鬥爭的一部分。以至於在後世,滇西地區的人們為了紀念杜文秀義軍,以及杜軍和太平天國的關係,而以遊戲形式教育小孩書寫「太平天國」四個字。
記得小時候我常常和夥伴們玩那種叫做「太平天國」的寫字遊戲。兩個小孩對坐,各自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田字格,然後用「包剪錘」賭輸贏,嬴的一方可以在田字格裡寫「太平天國」四個漢字中的一筆,然後繼續「包剪錘」,循環往復,最終先寫完「太平天國」四個字的一方獲勝。這種遊戲在上個世紀的滇西地區還是常見的,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這種遊戲了。當時我自然沒考慮遊戲的由來和意義。現在我想,這種遊戲應出於滇西先人對杜文秀起義的紀念,並隱晦地表明了杜文秀起義和太平天國的繼承和統屬關係。
《杜文秀帥府秘錄》這本書只有上冊,沒有下冊。我一直留心下冊的出版,但一無所得,估計是不會再出下冊了。後來我買過一本姚國梁編著的《杜文秀傳》,該書是私人出版,非正規出版物。我又買過一本馬誠編著的《晚清雲南劇變:杜文秀起義與大理政權的興亡(1856-1873)》,該書對晚清時期杜文秀起義前後的雲南社會進行了敘述,對杜文秀起義事跡進行了描繪和評論。我還買過一本連環畫,叫作《杜文秀雲南起義》,這本連環畫也是當當網中目前所能搜到的唯一一本與杜文秀相關的書籍。總體而言,關於杜文秀的書籍、文獻是極少的,與之對應的,關於洪秀全及太平天國的書籍在當當網上則是「汗牛充棟」,這種現象對杜文秀這樣一個建立了巨大功業的英雄人物來說是極其不公的。
杜文秀籍貫為永昌府保山縣金雞村。為探尋杜文秀遺蹟,數年前我到騰衝自駕遊時,曾專程駕車前往金雞村。金雞村離現在的保山市城區不遠,也不太難找,但已沒有杜文秀的任何遺蹟,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
杜文秀起義策源地在雲南省巍山縣。巍山縣小圍埂村的後山上,有一塊幾十畝的平地,據說就是杜文秀練兵場。練兵場入口處有幾截斷牆,場內雜草叢生,但少有樹木。很顯然,為了練兵,先人把樹都挖了,把地剷平了。站在練兵場上,小圍埂村盡收眼底,而遠處的永建壩子也一覽無餘,可見練兵場的地勢十分優越。我站在練兵場,想像著幾千人在場上訓練,喊殺聲震動天地,不由得熱血上湧,激動不已。
關於杜文秀的歷史遺留,現在已經不多了。十多年前我曾經參觀過位於大理古城的「總統兵馬大元帥府」,這是唯一一處集中展示杜文秀起義相關的歷史文物的博物館。因為滿清政府的鎮壓和破壞,杜文秀起義相關的歷史文物流傳到現在的並不多。「總統兵馬大元帥府」內,更多的是大理地方文物、白族歷史文物。
我想,馬克思主義提倡唯物論和辯證法,在我們今天對待歷史人物上應該具有絕對的指導意義。我不是專家學者,唯願以本文拋磚引玉,呼籲真正的專家學者,以唯物論和辯證法為基礎,來研究、發掘和編寫更多的關於杜文秀的文章、專著,甚至拍攝影視劇等等,以紀念民族英雄,弘揚革命的英雄主義,給少數民族英雄人物以應有地位。
2020年10月25日/昆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