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有沒有留下寶藏?一百年前,一張老照片能否說明真相?

2020-11-30 稗史候說

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宮殿被洗劫之後付之一炬。大火將太平天國諸宮殿焚毀,「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曾國藩兄弟人生達到頂點,不僅滅掉了延續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還攻下了天國首都天京,這意味著什麼?大量的財寶和女人已經到手了。

曾國藩與他的部下

一個月前,曾國藩在給朝廷的奏報中興奮地說道:「歷年以來,中外紛傳洪逆甚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他說已經和弟弟曾國荃商量好了,城破之後查封賊庫,所得財物,「多則進奉戶部,少則留充軍餉,酌濟難民」。同治皇帝聽後心中大喜,他指望著這一筆巨款來解燃眉之急,因為清廷的國庫經過十多年的內戰,已經空虛得連軍餉都發不起了。

但是湘軍攻克金陵後,搜遍了太平天國大大小小的宮殿,也沒有找到所謂的聖庫。曾國藩為此專門提審了李秀成,李秀成的回答讓他寒透了心。李秀成說,過去雖有聖庫之名,實則乃洪秀全之私藏,並非天國之公帑。當然,這些說法是曾國藩在奏摺裡對皇帝說的,曾國藩卻在奏報中表示:「克復老巢,而全無貨值,實出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聞之事。」

湘軍攻破天京

坊間卻不這樣認為,坊間流傳的是,曾國荃攻克天京之後,曾在天京城內劫掠大量財寶,用數十條大船運回湖南老家。湘軍在天京城內輪番洗劫,對俘虜的太平軍官兵進行壓榨盤剝。幾年之後,不少被裁掉的湘軍將領回到老家買田置地開店,很多人搖身一變成了富戶。太平天國統治南京10餘年,不可能沒有大量金銀儲存,窖藏金銀便是最大的疑點。

湘軍進入天京後,曾國藩專門曉諭全軍:「凡剝去賊身囊金者,概置不問;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由此可見,曾國藩認為太平天國是窖藏有金銀的,所有湘軍官兵挖到金銀者,必須上交歸功。但是一百多年來,太平天國有沒有窖藏金銀,曾國藩有沒有找到太平天國的寶藏,這一直是個謎。

金碧輝煌的天王御座

民國二年(1913年),南京出版的一本《真相》雜誌刊載了一段《南京掘藏記》的往事:清朝末年,76歲的太平軍老兵、湖南人林開泰說出了一個秘密。他說自己10幾歲時曾參加過太平天國。洪秀全死後,他與一批士兵受密令將48缸黃金窖藏在南京舊都統屬的前城牆根下。民國建立後,林開泰公開將這個秘密說出,並且自願以私人之力,集資開採太平天國藏金。

林開泰表示,若能得到這批寶藏,他將以八成作為南京建設之用,一成資助湘蘇公學,一成歸自己所有。林開泰將這個想法呈請給當時的江蘇都督立案,江蘇都督立即調集一干人馬趕赴南京,於民國元年(1912)十二月二十日開始「依其口述」奮力挖掘。這個藏寶地在哪裡?據林開泰指認,此地「距南京通濟門城樓處約20丈,土堆倚城高,寬與城齊,有柞樹一株,高五、六丈。」

《南京掘藏記》

在《真相》雜誌上,刊載了當時挖掘寶藏的一張照片,也是唯一一張留存於世的挖掘太平天國寶藏的照片。這是一張典型的老式照片,在挖掘寶藏的地方,道路上到處站著服裝的巡警,荷槍駐守。在城牆下,一些民工正持械在大坑下挖掘。這個挖掘工程共動用了上百人,挖掘現場有軍警層層把守,民工陸續將大坑深挖,工程相當嚴密。

當時挖掘的情況如何呢?據資料記載:當時「挖下約四丈深,得石數十方,其中大石有一丈多長、厚三尺多,石下是一種黃土拌石灰的合成土。又向下挖一丈多深,則看見了鐵質覆蓋,長七尺多,厚約有四公分,地方很大,挖了很久,也沒見寶藏顯露。工役們就讓開鐵質處,改道繼續挖掘。鐵質之下,是否藏有大量金錢,一時很難說。」也就是說,當時民工深挖下去後,最後挖到的是鐵質層,下面究竟有沒有金銀珠寶,卻沒有了下文,也沒有相關記載。

當年挖掘的照片

林開泰本人是怎麼說的呢?林開泰在給江蘇都督的呈文中寫道:「藏金的大缸,高三尺餘,圓徑也有一尺八寸,缸中有石灰,四周有松香加以密封粘合,並熔鐵水為蓋。另外還有磁缸,裝滿珠寶、珍貴首飾,也埋在這裡。埋這些財寶時,在前清同治二年(1863)的春天,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方才竣工。這件事極其秘密,幾乎沒有人知道。等挖到十三丈深後,應該有所發現,我是有根據的。」林開泰寫得很清楚,從他的口氣來看,他很肯定藏寶是真的存在。

寶藏發掘之時,江蘇都督特派民國南京警察局長陳楚斌監察,陳楚斌率領精幹巡警在掘寶現場一直保護,也以庫幣支付民工的勞動,期望能有一大筆意外之財被挖出來。陳楚斌當時記錄道:「沒想到至今已一月有餘,仍一無所獲,也不知到底有沒有結果……」。

挖掘寶物

這一次挖掘究竟有沒有挖到寶藏?最後的答案至今無人知曉,有人說挖到了,有人說沒有,這根本就是以訛傳訛,林開泰就是一個騙子。但後來又有一個廣東籍的軍人說他知道太平天國寶藏的秘密:

這名軍人說,他的父親早年參加太平天國,在南京充當工程兵役,太平天國滅亡時,某王爺犒賞工兵,其父接到赴宴邀請時,由於正在發瘧疾,因而不能前去參加。後來獲悉赴宴者均被殺死,他立刻逃出天京潛回廣東。後來,軍人的父親以經商致富,在廣東掙得了不少家業。在臨終前,老父將一張藏寶圖交給兒子,要他有機會去南京挖太平天國的寶藏。

傳說中的藏寶地

軍人接下父親給的藏寶圖,於是來到南京,花錢聘請洋人開礦師勘察地形。軍人欺騙洋人:「我自己沒有依據,你勘察時若是瓷泥等物為封,則必保全如故,如以他物為封,必無所謂。」據這名軍人交代,寶藏的位置「在中正街左右下,掘十三丈,有青石兩方,再挖三丈,有舊水西門城門一扇,去門,則皆藏金也。開採後,以一半充行政費、軍餉,餘二成辦公益,三成為花紅。」軍人為此成立了公司,召集民工開始進行挖掘。

第二次挖掘情況如何?軍人和他僱用的民工,有沒有挖到天國寶藏?從檔案資料來看,依舊沒有結果,沒有任何記錄。林開泰當年挖掘太平天國寶藏有照片和檔案記錄,這一次挖掘卻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著實令人生疑。實際上,若認真分析起來,這個情況並不難理解。當時關於太平天國寶藏的傳說不下七八種,林開泰與軍人挖掘寶藏,很有可能就是同一個事件,只是人們以訛傳訛,最終混淆了實情。

除此之外,有人懷疑太平天國的寶藏埋在城西清涼山至古平崗、盧龍山、小倉山這一範圍內,這些地方山林野丘較多,乃掘穴藏金的天然隱蔽所。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南京城中有不少人扶老攜幼到清涼山上挖寶。

太平天國藏寶清涼山,在民間廣泛流傳著蔣驢子一夜暴富的故事。蘇北人蔣三,當年在南京幫人看驢,因而人稱其蔣驢子。天京陷落前,通王呂洪嘉曾讓他將幾十箱金銀珠寶趁夜運到城西的清涼山埋藏,以備日後捲土重來之用。南京城破之後,通王及其部下全部戰死。幾年後局勢平穩,蔣三將金銀珠寶取出,經營商鋪,獲利頗豐,成為「蔣百萬」。

直到今天,圍繞太平天國寶藏的傳說依然在流傳,但大多都是以訛傳訛,雖然有不少人親身試探挖掘寶藏,依然無所獲。從檔案記載來看,當年林開泰挖掘寶藏之事為真,因為留下了唯一一張現場挖掘的照片,其他掘寶故事均不足為信。

太平天國聖庫大金錢

林開泰挖掘寶藏為何沒有下文?一百多年前的那次挖掘,究竟有沒有挖到寶藏?從留下的這張照片來看,當時選擇挖掘的地點就在南京老城牆的牆根,屬於外城城牆處。當時民工已經挖出了一個大坑,裡面挖到了鐵質層。

這個鐵質層是什麼?很有可能是當年太平軍為了防止湘軍挖地道澆灌的鐵水。天京城如何被攻破的?當然是湘軍挖地道用火藥炸開了城牆,最後攻入了城中。如果鐵質層下真的有金銀珠寶,難道不怕湘軍用火藥炸,不怕被湘軍搶走嗎?

傳說中的清涼山藏寶洞

由此可見,當年林開泰並未挖到寶藏,這也是挖掘寶藏沒有下文的原因。太平天國寶藏存不存在?時至今日,真相依然成謎。

參考文獻:《太平天國史料集》、《金陵雜記》、《粵逆紀略》

相關焦點

  • 150年來的一大謎團:太平天國寶藏之謎
    自從張獻忠寶藏出土之後,似乎大家對那些傳說中的寶藏之謎又更加有興趣了。大嘴哥今天就來說一說另一個寶藏之謎——太平天國寶藏。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的湘軍攻破了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現在的南京),結束了太平天國在江南11年的統治。
  • 太平天國的寶藏,到底去哪兒了
    1864年天京城破後,曾國荃指揮湘軍攻入城中逐街逐巷搜索,士兵們在天京城中重點搜查了洪秀全生前居住的天王府,以及遍布城內的幾百處王府和其他官員宅邸,但都沒有發現天國聖庫和傳說中的巨額寶藏,為此,發狂的湘軍在天京城中到處拆房子、挖池塘,不惜掘地三尺,可就是沒有發現寶藏。
  • 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圖6的女兵視死如歸
    以下就是一組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    這是一戶普通的人家,他們的穿著正是當時太平天國民眾的標誌性裝扮,看得出這家人條件不太好,吃的是粗茶淡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卻沒有很高興的樣子。    準備與天平軍作戰的清軍士兵,他們身邊有這許多彈藥和兩臺大炮,應該是新式的炮兵,有這麼先進的武器,難怪太平天國難以抵擋。
  •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清朝末期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動蕩的時期,它不同於其他朝代的動亂。其他朝代的動亂集中在階級矛盾或者少數民族入侵。而清末的矛盾則不僅僅是階級矛盾,還包括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西方兩種文明的鬥爭。
  • 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圖2是太平軍的精銳,圖6的女兵視死如歸
    在清朝逐漸衰落之際,太平天國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給這個日暮西沉的王朝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然而,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只有極少數的照片留存了下來,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以下就是一組罕見的太平天國老照片。
  • 太平天國為什麼沒有太監?
    對於太平天國,一些人持否定的看法:太平天國雖然打著上帝的名義,但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場典型的農民起義。和以往的農民起義一樣,太平天國並沒有提出什麼先進的思想,他所推崇的拜上帝教被後世的大多數人認定為邪教,定都南京後所組建的政權,依然是壓迫百姓的封建政權 。
  • 一張泛黃的老照片
    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作者:馨羽      父親書櫥裡始終珍藏著一本舊影集,翻開它的首頁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張已經泛黃的黑白老照片,照片右下角標註的拍攝時間是1977年初春,拍攝地點是原渡口大橋舊址,照片取名為「七十年代老渡口人的『全家福』」。
  • 如果沒有發生內亂,太平天國能否滅亡清朝,統一全國?
    實話說,就算是太平天國內部沒有發生任何內亂,它也很難滅亡清朝,統一全國。 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縱觀中國歷史上歷朝的農民起義,的確給當時的朝廷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它們幾乎都很難推翻朝廷,統一天下。
  • 原來一百年前老北京人見面這樣施禮!︱他傾家蕩產,拍攝了北京老照片
    如果您關注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一定還記得在10天前,我們發出了一篇獨家揭秘推送,這篇推送針對近來網絡上熱議的一段百年前老北京視頻。視頻裡呈現的百年前老北京人的出行方式很全面,有騎馬,騎驢,馬車,人力黃包車,八抬大轎,甚至還有騎駱駝的,那百年前老北京人的交通工具都有什麼特點呢?這段視頻的修復者大谷Spitzer,為這段視頻配了京韻大鼓片段和吆喝音效,使得很多年輕觀眾覺得立刻就可以穿越百年,好像和畫面很貼合。
  • 太平天國李秀成被俘真相是什麼?曾國藩後人曝光史料中可能有答案
    1962年,曾國藩的後人對外曝光了史料《李秀成親供》原版真跡,揭開了太平天國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忠王李秀成被俘虜的真相。這段史料的公開對當時的近代史研究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著名歷史學家羅爾綱老師通過這段公開的新史料將自己所寫的《李秀成自述原稿》全面推翻。
  • 撲朔迷離,太平天國兩個至今都未能解開的藏寶之謎
    前據御史賈鐸具奏,故令該大臣查明奏聞。今據奏稱:城內並無賊庫,自系實在情形。」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被俘後,曾國藩與曾國荃都審訊過這位太平天國後期的「擎天柱」,其中有一條問:「城中窖內金銀能指出數處否?」李秀成就利用自述來對付曾國藩。他在自述裡十分巧妙地作了委婉敘述,然後分別引出「國庫無存艮(銀)米」、「家內無存金艮(銀)」的結論,搪塞了曾國藩。
  • 太平天國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這本著作從另一視角給你答案
    近年來,則是滑向了另一個極端,從負面的角度看待太平天國運動的愚昧性、破壞性、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打擊等方面,當我們跳脫出正負的意義,去客觀地看這場農民運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太平天國究竟給後世留下了什麼?現在的人們如何評價這段歷史?
  • 被誤讀的歷史真相——太平天國北伐軍絕非偏師
    由於太平軍北伐行動派遣兵力太少,只有區區兩萬多人,世人將其詬病為「偏師北伐」,太平天國沒有派出主力掃北也就被列為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然而真相併非如此,太平軍北伐部隊絕非「偏師」,所謂的「偏師北伐」只不過是世人對當時歷史片面解讀所提出的一個錯誤概念,主要理由如下。
  • 太平天國名將排行榜,前五名每一位都是鐵血錚錚的漢子
    因貧窮,未讀過書,幹過燒炭、打鐵、種地各種活計,有豐富的閱歷和智謀。天京之變率師勤王,穩定了太平天國的局勢,離京後又轉戰大半個中國,破湘入川,在絕境中頑強作戰——且石達開不僅只會作戰、只會破壞,與諸王不同,他很重視對佔領區的管理,除服從徵稅外,不對當地民眾作過分的騷擾,所以甚至能得到被佔領區民眾的擁戴。假如沒有石達開,天京之變也許不知伊於胡底;假如洪秀全能重用、善待石達開,太平軍不至迅速沒落。
  • 奧黛麗·赫本最經典的老照片欣賞,總有一張你沒有見過
    奧黛麗·赫本最經典的老照片欣賞,總有一張你沒有見過25年前,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逝世,享年63歲。當優雅女神逝世的消息傳出來後,美國各大媒體表示「天使走了,上帝有人陪伴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赫本的美麗與優雅始終未曾遠去,也從未褪色過,這就是赫本的魅力所在。
  • 閒聊一張老照片……
  • 春暖花開時|一張老照片
    文|春暖花開時 編輯|淑為 圖片|均來自網絡這個午後,剛剛打開手機,兒時的小夥伴曬出了一張老照片,寂靜多日的微信群瞬間活躍起來。這是一張三十年前的小學班級合影,雖然已經發黃右下角甚至還有腐蝕的痕跡,但絲毫不影響她的珍貴。那時候村裡沒有幼兒園,一起入學的小夥伴們都是直接上的一年級。雖然只有兩塊錢的學雜費,但還是有不少同齡的孩子沒有來上學。記得開學很久了還有人悄悄地回去,這樣的回去意味著從此再與上學無緣。
  • 浙江智者寺,千年古剎藏太平天國寶藏,中國唯一儒道釋共存的代
    最高的地方」,也就是說,軸線的北端有藏經閣,是俯瞰整個寺的最高點。一進智者寺,首先就能看到天王殿,通過大的天王殿,出現在眼前的是大雄的寶殿,剛剛進了寶殿,晨鐘、晚鼓和木魚的聲音像風一樣飄來,看著唐宋風格的建築,在大雄寶殿的兩側,立著兩個育王柱,有10米左右的高度,大雄寶殿兩側是鐘樓,反面是鼓樓。
  • 讓全球都痴迷的五大寶藏,中國有三個上榜,至今有人在尋找
    在當今世界上,就有讓各國都迷戀的五大金礦寶藏,其中有三個都在中國,但可惜的是,沒人知道在哪裡。 第三個太平天國的寶藏 這場運動幾乎是席捲了中國的半壁江山,太平軍在進攻各個地方的時候
  • 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原裝絕版民國老照片
    縣長黃紹耿序文:甲戌秋,餘由賓調貴,值前長縣政歐君海帆,及修志局長龔君雨庭,有紀念翼王石開而創建碑亭於東湖之舉,既籌資於地方,復請欽於軍政當軸,餘適蒞任,力圖其成,夫翼王起自草茅,驅除異族,雖失敗,於當時而其轟轟烈烈之偉績,不獨為貴縣之人傑,亦為吾省之人傑,且為吾國有數之人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