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像!八國聯軍戰爭日軍陣亡數字超過七七事變日軍陣亡數10倍

2020-12-23 深度工場

1900年8月,八國聯軍開始了北京之戰,8月12日,八國聯軍開始召開軍事會議,決心在8月13日進行最後的偵察行動,在8月14日集結部隊進入進攻陣地,在8月15日開始總攻擊。

俄軍進攻東直門,日軍進攻齊化門(朝陽門),美軍進攻東便門,英國軍隊進攻沙窩門(廣渠門),聯軍主要從這四個方向展開進攻。但是在8月14日,俄軍就搶先發動進攻,隨後日軍開始進攻。

英國參謀軍官寶復禮說早晨就聽到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城牆上的清軍正在向進入進攻陣地的俄軍,日軍和英軍猛烈射擊。聯軍在炮火掩護下,在城門下堆積了大量炸藥,但是每次去點火的人都被清軍亂槍打死。

英國參謀軍官寶復禮說,在這一天的戰鬥,俄軍戰死100多人,日軍戰死100人,負傷人數不詳。但是,因為,俄軍和日軍首先發動進攻,導致城牆上的清軍逐漸向朝陽門和東直門集中。

在朝陽門,東直門外1500米,日俄炮兵從早晨開始炮擊城牆上清軍守軍。清軍主力開始更加向這一方向集結。

這就給了美軍和英軍機會,英軍得到中國教民的情報:「北京內城使館區旁邊護城河水面下有一個秘密水門」。

在中國教民幫助下,美英軍隊首先奪取了廣渠門,隨後立刻向廣安門前進,同時進入哈德門(崇文門),在沿途遭遇到斷斷續續的槍炮射擊,但是沒有遇到激烈抵抗。

英國參謀軍官寶復禮說戰鬥最激烈的地方在哈德門(崇文門)爆發,清軍發射了無數子彈。英軍司令蓋斯利將軍帶領第一錫克團突破了前進道路。同時,美軍第14步兵團突破東便門,美軍也在哈德門遭遇了抵抗,進行了三個半小時戰鬥,才得以繼續前進。

聯軍發射近萬發炮彈以後,日軍2個工兵隊又對城門進行炸藥包爆破。到當天晚上21點40分,日軍形成突破進入北京城內。

到了晚上9點以後,俄軍也終於突破了東直門清軍抵抗,比英國軍隊晚了六個半小時。但是,俄軍在進城以後,3300名俄軍又遭到清軍巷戰猛烈抵抗,無法前進,又增援了日軍1個步兵大隊參將戰鬥。在夜晚,在使館區有清軍發動反擊,英軍命令第一錫克團去驅逐發動夜襲的清軍。在戰鬥當中,英軍上尉賴利戰死。

在8月15日,八國聯軍開始進攻皇宮。法國軍隊作為先頭部隊投入戰鬥,美軍則在正陽門與清軍交戰。這個時候,勤王之師「約六、七萬人,皆已散滅無蹤。」大批清軍逃離戰場。

繼續在天安門,正陽門作戰的是清軍八旗禁衛軍,這個時候,美軍首先向正陽門開炮。當時記載:「以洋兵炸炮力猛,勢遂不支,收隊入午門」。在景山附近,八旗虎神營也開始與聯軍交火,「與洋兵鏖戰許久,陣亡士卒甚多,屍橫遍地。炮火來去,將後門轟毀,波及兩旁房屋,盡成劫灰」。

8月16日戰鬥還在繼續,美國人記載,「有數千人自前日下午,已藏於宮牆之內,以候機會。中國槍彈亦甚猛烈,予由破裂傾斜之門跑進,心中跳動不已。」法國大主教樊國梁當日記道:「街上防壘甚多,皆以米袋為之。街上駐守之官兵其數至少也達一千五百,皆持快槍。」

到8月17日,聯軍佔領整個北京市區,戰鬥結束。英國參謀軍官寶復禮在回憶錄說:「北京得以解困,大使館也得以倖存,為此付出的是聯軍1000多人的生命」。可見北京之戰,聯軍總體傷亡還是不輕的。

在八國聯軍戰爭,光是日軍一家就陣亡1256人,不計算負傷。根據日本靖國神社的資料八國聯軍戰爭,日本稱之的北清事)日軍陣亡共1256人,負傷人數未記載。(七七事變,日軍被擊斃127人,被擊傷384人。也就是說八國聯軍戰爭,日軍陣亡人數是七七事變的十倍)。

相關焦點

  • 解密:侵華日軍在中國到底陣亡了多少人?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軍從東三省開始,將自己的侵略行為暴露在了世界目光之下,中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抗日,於1945年8月15日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太平洋戰爭美日損失對比,光陣亡比就高達1:10
    太平洋戰爭是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 日軍最精銳師團人海衝鋒,被美軍重火力洗地,陣亡比達20:1
    其中最精銳等級的師團是第1到第6師團以及近衛師團,其中前六個數字師團是6個按地域劃分的鎮臺改稱的,成立于于1888年;而近衛師團則是1891年成立的御林軍性質的部隊。1938年,第6師團又參加了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並在當年10月26日侵佔了漢口。不難看出,這第6師團堪稱是侵華急先鋒,其侵華歷史最長、遍及區域廣大,而且製造了多起大屠殺,可謂是罪行累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6師團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區作戰。
  • 八國聯軍幾千人就打敗清朝幾十萬軍隊:對此你有何看法?
    八國聯軍僅用幾千人就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的部隊,對此你有何看法?其實無論八國聯軍,還是清軍的兵力,都說錯了。從天津進至北京的八國聯軍數量約為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 四行倉庫之戰,只打死了一個日軍?這是真的嗎?
    當然不能說日軍戰報就一定絕對準確,但在研究抗戰史的圈子裡,日軍戰報的可信度肯定是超過中方資料的,這是一個基本共識。其次,和四行倉庫同一時間,日軍在滬西蘇州河一線和88師——也就是四行倉庫守軍所在的部隊傷亡情況,日軍戰報的數字是這樣的:僅僅是第3師團第5旅團第68步兵聯隊——就是電影《八佰》中和謝晉元在陣前騎馬對話的日軍軍官所在部隊,戰死379人,傷667人。
  • 韓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400多年前中國軍隊曾在此與日軍血戰
    這兩場戰爭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明王朝派兵救援被日本侵略的藩屬國朝鮮,明軍實力強大,公元1597年的時候將日軍擊退,隨後明軍追擊,而日軍被迫建造一系列沿海城堡據點以防禦,其中加藤清正部就建造蔚山城以作為據點。
  • 1944年關島戰役日軍一戰陣亡三名將官島上日軍幾乎全軍覆沒
    關島地區1941年12月10日就被日軍攻佔,日軍在關島經過三年經營,修建多個機場,與塞班大島一樣被日軍稱作永不沉沒的航母,關島的地理位置比塞班島還要關鍵,也是整個馬裡亞納群島中最大面積的島嶼,但關島戰役並不出名的原因,在於塞班島戰役日軍給予美軍1.6萬的傷亡,打得非常激烈,而關島作為最大島嶼,資源儲備兵力儲備都比塞班島強,卻打得一塌糊塗,並不是當時島上日軍不精銳
  • 有人說清軍在娘子關成功阻擊八國聯軍並殲敵1800人,這真的嗎
    八國聯軍為什麼要進犯娘子關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侵佔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至山西。這一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也稱為庚子國變。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紫禁城此事變肇始於義和團的排外運動,高潮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終以兩宮倉皇出逃、"西狩"西安,並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而結束。
  • 《八佰》票房破8千萬,卻爭議不斷,陣亡19人為何要大書特書?
    2,一切意義都是人類自己找尋的結果另一個批評本片的角度也是來自所謂的歷史科普人士,他們以自己掉書袋的本領,查到了原來因為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日軍無法大規模進攻,所以打了四天,其實守軍只是陣亡19人,傷47人。
  • 浙贛路,隕天狼,這位正面抗日戰場的英雄,親手創造日軍史上首例中將師團長陣亡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還在譁譁地下著,日軍第十五師團在攻擊中進入了蘭溪城外雷區;「轟」、「轟」爆炸聲不時響起,傷亡報告不斷傳來。7時許,前來督戰的師團長酒井直次偕幕僚們,將石廓山下一處墓前石柱的地方當作臨時指揮所。惱怒的酒井咬了咬牙齒,命令工兵聯隊長河野順治中佐派出一個工兵小分隊,探除前進道路上的地雷。上午10時左右,大雨漸停。
  • 二戰結束前:美軍為何付出傷亡超過日軍總兵力代價,攻佔硫磺島
    二戰即將結束,美軍為何付出巨大傷亡要攻佔硫磺島1945年2月19日到3月26日硫磺島戰役中,美軍投入總兵力達到了11萬人,而日軍為2萬3786人,4倍於日軍的美軍傷亡2萬8686人,已經超過了此戰日軍的總兵力,實際上,在1944年雷伊泰灣大海戰之後,日軍已經沒有海軍力量發動主動進攻,更無力與美軍在海上較量
  • 從八國聯軍到韓戰,已打遍四大洲的澳大利亞軍隊戰績如何?
    自上世紀參與八國聯軍侵華開始,澳大利亞軍隊就樹立了自己無戰不參與,不幹涉別國就難受的特殊形象。迄今為止,澳軍已打遍全球四大洲,同英國曆次殖民戰爭、一戰、二戰到韓戰、越南戰爭,乃至冷戰前後,由美國主導發動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都能看到一隻好鬥袋鼠的身影。
  • 揚我國威的慘烈戰役,殲滅日軍11萬,迫使英美放棄《辛丑條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向宛平開槍,中國率先開始了的反法西斯戰爭。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至於大和民族的起源,如今已經無從考證,大概率是中國先秦時期的移民。
  • 二戰時日本把陣亡士兵的骨灰送本土,如果潰敗或全軍覆沒怎麼辦
    我們經常會在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看到這種情景:侵華日軍把陣亡的日軍骨灰打包裝箱,送回日本。二戰時的日本確實有這種做法,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執行作戰任務的日軍被中國軍隊擊敗潰逃,或者全軍覆沒,那麼他們怎麼把骨灰送回日本呢?
  • 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上個世紀中前期的時候,日本侵略了我國的東北三省地區,侵華戰爭就此打響,並且直到1945年的時候才最終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結束,在這期間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那麼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呢?二戰結束以後,各國都對自己國家的傷亡和殺敵數進行了一個統計工作,在中國的統計之中,日本在中國領土上陣亡的日本士兵數量在240萬左右,這個數字並沒有算上太平洋戰場和其他戰場上日軍的犧牲,因此日軍二戰犧牲的總人數應該還有更多。
  • 師團長差點被殺,8個中隊長陣亡,日軍慌亂:中國哪支軍隊這麼強
    師團長差點被殺,8個中隊長陣亡,日軍慌亂:中國哪支軍隊這麼強 在這其中和74軍抗衡的部隊中就有南京大屠殺的參與部隊,74軍先是在日軍到來前就先日軍一步,做好了戰略部署,但是可惜的是日本派來了飛機,74軍也因此損失了很多人,但是74軍並沒有放棄。
  • 為何八國聯軍僅用幾千人就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的部隊?
    八國聯軍有多少人?八國聯軍兵力是這樣:日軍有20840人、俄軍13150人、英軍12020人、法軍3420人,美軍3420人、德軍900人,奧軍300人,義大利軍80人。其中義大利軍和奧匈帝國軍是湊數字,只是軍旗隊,也就是一群士兵打著軍旗。德軍水兵600人,陸軍300人,起到的作用也很小。美軍雖是3400人,其中大部分是菲律賓士兵,不是白人士兵。法軍3000多人主要是越南兵,英軍則有大量印度人甚至華人參戰。
  • 七七事變」83周年:國人須知的7個真相
    當晚「失蹤」了的日本兵志村菊次郎,日軍為了掩蓋真相,隨後安排其退出現役,遣送回國。1944年,日本在亞洲戰場已呈強駑之末,志村菊次郎再度入役,是年10月在緬甸被孫立人的部隊打死,為日本的侵略戰爭充當了可憐的炮灰。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曾經發問:如果有一天,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突然發問:「戰爭怎麼會在這兒爆發?這兒是中國和日本的分界線嗎?」 你該如何回答?
  • 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美軍本是乘勝追擊,卻陣亡1000多人落得慘敗
    中途島戰役結束之後,日軍遭受了重大損失,被迫終止了許多進攻性戰略計劃,轉而試圖設法補充戰鬥損失,穩定戰爭局面。而美軍方面則計劃乘勝追擊,給日軍以重創,儘可能以最快速度奪取戰爭主動權,打開通往日本本土之路,結束太平洋戰爭。
  • 守軍血戰二千名日軍,激戰一半天降大雨,日軍被殺到丟盔棄甲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發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在日軍的進攻下,中國軍隊奮起反擊,但是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很多地區被日軍攻陷。 1941年3月,日軍派出了五萬大軍對上高地區發起了進攻,面對日軍的進攻,中國軍隊由薛嶽將軍調遣了四個軍總共十萬大軍的兵力和日軍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