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贛路,隕天狼,這位正面抗日戰場的英雄,親手創造日軍史上首例中將師團長陣亡

2021-01-15 這才是戰爭

本文作者 :Deng,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因為公眾號最新版本的原因,頂部作者顯示是我,特此申明

酒井直次,日本戰國中後期名將酒井忠次(德川家康之家臣)之後裔。1891年3月26日生,1911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3期,1920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第32期,1937年來華參加作戰。他多次率部對我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極力推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犯下樁樁滔天罪行。

   1938年7月,酒井直次晉升日軍第十六師團第十九旅少將旅團長;1939年7月奉調回國,出任日軍通訊兵學校校長。

   1941年的時候酒井直次晉升為陸軍中將,並被任命為第十五師團師團長,並派往前線作戰。

    1942年4月18日,為報復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出動16架轟炸機,轟炸東京等地。日軍隨後發現,美軍的轟炸機在執行任務後,在浙江衢州、麗水等東南沿海機場降落。為摧毀這些機場,進而掠奪金華一帶的礦產資源,日軍發起歷時3個月的浙贛會戰。

浙贛會戰開始,日軍東路第13軍出動58個步兵大隊,近9萬人分三路從杭州出發,向衢州方向進攻,以「摧毀中國東南地區供美軍使用的航空基地」。國民政府軍計劃在金蘭線給予頑強阻擊,在衢州進行決戰。因此,日軍進軍速度很快。酒井率部隊從蕭山出發,向衢州方向進攻。5月27日晨,酒井率部向蘭溪進軍。

國軍第3戰區長官部已由江西上饒遷福建建陽指揮,並先令一部固守蘭溪、壽昌、以策應主力部隊集中在衢州會戰;為了避實擊虛,又將浙江中部劃為遊擊作戰地區。命令各部在蘭溪江東岸炸毀橋梁,埋設地雷,設置路障,破壞交通,截斷水運,使敵糧彈不繼,傷亡無法補充。為此,長官部工兵監調拔軍列運輸黃色炸藥10噸及4號甲型地雷約兩千餘枚供各部隊使用。

   這種4號甲型地雷有四種引爆方法:一是輕壓即爆,炸散兵用的;二是重壓才爆,炸車輛馬匹的;三是用繩索拉發的,四是電發的,是預埋供伏擊用的。


為延滯日軍進攻速度,長官部於5月26日密令:第146師所指揮之獨立工兵第8營副營長兼代理營長黃士偉率工兵一排,受該師第438團一個步兵營的掩護,夜間突進蘭溪江東岸埋設地雷,限27日前完成任務。

   此時,黃士偉所在的國軍21軍146師正在壽昌大小長山一帶阻擊日軍酒井的十五師團。接到命令的黃士偉思忖道:守城部隊軍也有自己的工兵營連,而且分配了不少的甲雷和黃色炸藥,並早巳作好埋雷的工作,為什麼還要我們工八營再去重複擔此重任呢?可能這為特別任務,還有上級的信任。才21歲的他,年青俊朗,卻思維慎密行動果敢,在軍中已是很有名氣的工兵專家了。

他回想起自己五年前參軍的情景: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抗戰全面爆發。9月,第23集團軍21軍和23軍,計劃在成都分別招收20名戰地服務隊隊員。時年16歲、正讀高中的黃士偉,和很多熱血青年一樣,準備投筆從戎。但他是家中獨子,怕父母不答應,於是悄悄瞞著家人報了名。直到被錄取後,他才將要去當兵的事情告訴了父母。

  未曾想,參加過同盟會的父親黃麟鰲不但沒責怪他,還對他的行為大加讚賞:「為民族求獨立,凡有志之士,自當投筆從戎,殺敵請纓,豪情壯志,不能阻撓。」

  為鼓勵兒子,黃麟鰲還專門寫了一首勉子出徵詩:「驚濤駭浪襲神州,錦繡河山淪逆流。破釜沉舟乘鐵馬,請纓抗日復金甌。憂時應效範文正,生子當如孫仲謀。天下興亡皆有責,豈圖富貴著春秋。」

  懷揣著父親的諄諄教誨,黃士偉踏上了抗日之路,並三度進入軍校學習,深諳埋雷排雷之道。

                             (圖為晚年黃士偉)    

當日傍晚,黃士偉和擔任掩護步兵營長閻澤民奉命一起趕到蘭溪城,跨進守城的新21師師部。師長羅君彤已經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看見衛兵領進來兩名年青軍軍官,一詢問又是老朋友的部下,都是四川老鄉。羅君彤更顯得高興,又問起黃士偉的任務,立即招呼自己的師屬工兵連長和參謀長,拿來作戰地圖,詳細介紹其前哨陣地的路線、地形、埋雷地區、絕密口令等,為次日晚進入現場作業作出了妥善的準備。

   作戰地圖上詳細地標出了新21師師屬工兵連敷設的雷區,上面表明蘭溪城郊周圍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地雷,唯城北蘭溪江東岸還有一片地區是空白。黃士偉兩眼仔細盯在這片空白區內,決定就在這裡下手。他還提出的上級既然已經決定放棄金華與蘭溪兩座縣城,預計次日敵軍必來,必須採用短期突擊埋雷的方式,即埋雷時間與敵抵達雷區時間在6小時之內。眾人一致贊成。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亮暈暗,時隱時現,雲層很厚。在步兵營護衛下,黃士偉率領工兵排趟過蘭溪江,水深齊腰,他們將裝地雷竹筐頂在頭上過江。

布雷區為敵我交戰無人地帶,氣氛相當緊張。黃士偉命令工兵排原地稍息,檢查器材。他卻四下張望,東奔西跑,必須儘快決定出方案:一是布雷的選點定位。主導思想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目標是敵軍高級指揮人員。設身處地揣摸、分析日軍指揮官最有可能的必行路線與地點。

   夜色裡,他發現眼前三岔路口有一個隆然凸起的小山坡,約二三十米高,距蘭溪縣城垣約三裡路。假想若在此處拿軍用望遠鏡瞭望,是通視恰當的距離,並又在輕重武器射程以外。這處不起眼的高地,肯定為作戰偵察地形最佳的地點。

其次是埋雷偽裝問題。當時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的季節,綠草如茵,埋雷後縱然巧妙偽裝,不到三天,就會葉枯發黃,肉眼立即識別。何況日軍有精密的掃雷儀器呢!

      黃士偉詳盡心中的盤算後,果斷地命令環圍小山坡,進行埋雷二、三十釐米深度的標準工兵作業,交錯地將60枚4號甲型地雷全部埋下了,並將信管調在殺傷人馬的100KG級刻度盤上。埋雷後的重點偽裝,在恢復草皮後,又用落葉樹枝掩蓋可能留下的痕跡。

   至28日拂曉,布雷作業全部完成。昏黑的天空雷聲沉沉,密密下了陣雨。撤離中,黃士偉抹了抹臉龐上混雜的汗水與雨水,回望了一下那座山坡,心中竊喜,嘴角綻出一絲暗笑,憑他的工兵經驗,這樣的天氣是最利於地雷偽裝的。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還在譁譁地下著,日軍第十五師團在攻擊中進入了蘭溪城外雷區;「轟」、「轟」爆炸聲不時響起,傷亡報告不斷傳來。7時許,前來督戰的師團長酒井直次偕幕僚們,將石廓山下一處墓前石柱的地方當作臨時指揮所。惱怒的酒井咬了咬牙齒,命令工兵聯隊長河野順治中佐派出一個工兵小分隊,探除前進道路上的地雷。上午10時左右,大雨漸停。工兵小分隊報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過,酒井與他的師團部幕僚重新跨上東洋軍馬。


   為確保安全,騎兵衛隊在前邊開道,步兵尖兵分隊跟進,其後才是師團本部。情報參謀間瀨淳二少佐、第13軍總部參謀古谷金次郎走在前面,酒井走在中間,後面是參謀長川久保鎮馬少將和作戰參謀吉村芳次中佐等人。

   當行至蘭溪縣城北面1500米處的三岔路口時(今蘭谿市北郊一裡壇),前面開道的騎兵衛隊不知走哪條道好,便折返報告。

   酒井直次策馬來到前端,東洋大軍馬噴著響嚏;軍用雨衣溼亮,戴著圓形眼鏡的酒井,一副謙謙君子面孔卻隱含兇狠嗜血;他一眼瞥見前方三岔道側有一山坡,便躍馬登高,欲察看地形。

 10時45分,酒井的軍馬踏中了地雷。「轟」的一聲巨響,彈片和沙石騰空而起,爆炸的氣浪把酒井從馬背上掀起,重重摔到地上。軍馬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腳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參謀長川久保立刻跳下馬來,奔至酒井處,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軍醫。但野戰醫院的軍醫都已分散到各包紮所,遲遲不能趕來。

幕僚們慌亂一團,人馬相撞。

約半小時後,軍醫部長細谷大佐才趕到,立即為酒井檢查、處理傷口,採取急救措施,並對川久保說:「就目前情況看,師團長心臟無明顯變化,生命可能無危險。酒井臉色蒼白,但精神尚可,還鎮定地對川久保說:「參謀長,請你代替我指揮,麻煩你,很抱歉。決不要停止攻擊!」川久保答道:「請閣下放心靜養,我絕不會辱沒師團的榮譽。」隨後,命令士兵用擔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約200米處的一棟房屋內,等待向後方醫院轉送。

不久又聽到後面有地雷爆炸。兵器部長宮下,獸醫部長佐野、獸醫佐山中尉負傷。兩位部長傷勢較輕,佐山中尉傷重不治。沒過多久,酒井的傳令兵跑出來,喊道:「師團長的情況不好了!」川久保急忙趕至酒井身邊,大聲呼喚:「閣下!閣下!」酒井卻毫無反應,完全昏迷。細谷大佐立即給酒井連續注射數針,並做人工呼吸,終因未及時輸血,仍然無效,於當日14時13分氣絕身亡。

次日,日軍南京師團留守石川少將趕來蘭溪處理善後事宜,在細谷大佐主持下,焚化了酒井的屍體,並保留了亡者的部分頭髮、指甲和骨灰。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建立新式陸軍後.第一個被打死在戰場上的現任陸軍師團長。

四個月之後,在杭州西湖畔風景山莊劉莊,日軍第13軍舉行了「蘭溪戰役陣亡將士追悼會。祭臺上掛著5張照片,中間一張就是師團長酒井直次中將,左右各兩張是同時被炸死的其他四名日軍官佐。在其餘的照片中,有一張註明是酒井等騎著戰馬上前線的鏡頭,另一張是酒井直次被炸死的現場,隱約可見更遠處有華表石柱,那為蘭溪石廓山下的一處荒野墓地。

這些資料是由重慶國府軍統情報人員潛入日軍會場,將重要文件照片翻拍回來的。當時還有一份材料說明,酒井在斃命前兩天,曾有一奏摺寫給日本天皇,其中詳述了中國士兵不怕死的頑強精神,請求天皇不要輕視中國的「國魂」,謹慎行使對華的戰爭步驟,等等。

很快,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匯集戰況文件、照片印成專輯,上報重慶中央軍事委員會,並向盟軍通報。然而,在匯報材料中,卻存在重大忽略:第3戰區的那一支部隊,何人用什麼手段讓酒井斃命的,也沒有為此請授領軍功……

由於1942年日軍已深陷戰爭泥沼,於是嚴密封鎖了酒井直次被炸死的消息。直到1984年,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寫的《中國派遣軍》被翻譯成中文,才首次披露此事,書中哀嘆:「現任師團長陣亡,自陸軍創建以來還是首次!」

後來在1985年,黃士偉參與四川省文史委員會組織編寫《川軍抗戰親歷記》一書時,才從該書撰稿者那裡了解到,酒井命喪自己親手埋下的地雷陣。看著那些熟悉的時間、地點和名字,黃士偉想起了當年的那場地雷阻擊戰,想起了在蘭溪戰鬥、生活的100多個日日夜夜。雖然這個好消息整整遲到了43年,但老人當時依然很高興:「我對得起民族,對得起國家,對得起死去的戰友。」

之後,黃士偉寫下《江城子·黷武窮兵必自焚》:「日酋酒井戰爭狂,鼓聲昂,馬蹄忙。紫綬雕鞍,萬騎渡蘭江。為報天皇誇虎將,驅勁旅,攻壽昌。酒酣胸袒上沙場,豹驅羊,正鴟張。馬踏埋雷,霹靂震山岡。血肉腥羶汙淨土,浙贛路,隕天狼。」字字句句,鏗鏘有力,仿佛讓人置身當年戰場。

2014年10月13日,黃士偉老先生在成都家中因病去世,享年94歲,但值得欣慰的是,如今,「蘭溪五月之役」抗戰成果紀念地已經建成揭碑。這對九泉之下的黃士偉老人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安慰和肯定。

——————————————————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原創發布,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特別是最不要臉的鐵血網、北京時間、360快資訊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這才是戰爭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

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可以看到在公眾號上沒發的文章:志願軍的這一戰,被美國、日本寫進了軍校的教科書

騰訊換了新的讚賞碼,蘋果手機也可以點擊使用,

如果本篇文章使您有所收益,請長按下方二維碼給本文作者打賞和鼓勵,

謝謝

相關焦點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中國軍隊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死法十分窩囊,網友:活該
    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名叫「阿部規秀」的日軍中將命喪黃土嶺的故事想必很多人應該是十分熟悉的,日本陸軍中將阿部規秀的名氣很大,在軍中有著「名將之花」的稱號,但同時他也是第一個被擊斃的日軍中將,死後還被授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不過雖然阿部規秀的軍銜還是日軍中將,但是他說擔任的職務是旅團長。所以並不是很高,今天要說的是中國軍隊擊斃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
  • 張靈甫抗日功績究竟有多大?看看勳章就知道,當團長時輕傷就開溜
    作者:常辰哲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在華東戰場被我軍擊斃於孟良崮的張靈甫,是近年來爆得大名的「網紅」,「抗日十大名將」、「榮獲第一號武功狀」、日軍口中的「第一軍人」……一系列頭銜令人眼花繚亂。
  • 中國士兵埋了一顆地雷,炸死了日軍師團長,如今每月600塊退休金
    但除了阿部規秀外,中國軍人還在戰場上擊斃了另外一名高官,但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並沒有公布,這個人就是日軍第15師團長酒井直次,酒井直次在1911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1926
  • 川軍有名「哈兒師長」他是抗日英雄,曾擊斃日軍中將,83歲善終
    範紹增1894年出生於四川大竹縣一個富家子弟,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鄉紳,家中可謂富家子弟,也許也是因為這一點,範紹增自幼不愛讀書,貪玩,父親甚至用棍棒打他,他也不悔改,漸漸地,人們都喜歡稱他為「哈兒」範紹增出生的年月,正是清末民初,是亂世,也就是亂世出梟雄,也許就是這樣,22歲時,範紹增就參加了達縣一帶討伐袁世凱的軍隊,少年時讀書不好,打過仗,範紹增卻是個好手,入伍後四年,就當上了團長
  • 此人是抗日英雄,堪稱民國史上媳婦之最,還強娶宋美齡「乾女兒」
    在中國近代的抗戰史上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手握重兵,作戰勇敢,曾經重創日軍部隊,是一位有名的抗日英雄,但他私下卻有很多情,一生娶了40個老婆,還為這些老婆花費巨額財產,其中一位老婆還被宋美齡認作乾女兒,此人就是國民黨重慶挺進軍總司令範紹增。
  • 黃土嶺之戰,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聶榮臻為何想處分人?
    但聶榮臻在知曉這個情況後,立即撤了新3團團長紀亭榭的職,任命副團長邱蔚為團長,以正軍紀。 為了不失先機,楊成武不待120師特務團趕到,於11月7日中午令老1團、新3團、第2團及第25團一部發起了攻擊。非常可惜的是,我軍並沒能及時分割日軍戰鬥隊形,導致日軍第2、第4大隊蝟集一團,迅速奪佔了幾個山頭,穩住了陣腳。等3個小時後,120師特務團趕到戰場,也無法改變預其中的運動戰已變成攻堅戰這一事實了。
  • 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關於黃土嶺戰鬥大家早就已經耳熟能詳了,在當時敵軍的兵力加起來有5000人左右,阿部規秀作為敵軍的中將,所制定的是肅正作戰的計劃,當時阿部規秀派出了第一大隊和第四大隊,分別作為左路討伐軍和右路討伐軍,向我軍逼近。
  • 被日軍割下頭顱示眾的抗日英雄孫永勤,事跡被寫入八一宣言
    文/馮玄一1935年8月1日,《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發表,宣言裡提到了十一位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其中有吉鴻昌、瞿秋白、方志敏、孫永勤等人。大家對前面三位都很熟悉,但是對孫永勤,知道其事跡、熟悉他的人可能不多。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位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跡。
  • 爸爸的草鞋——國軍第6主力52軍的抗日傳奇!
    抗日戰爭中,國軍的「五大主力」脫穎而出,盡人皆知,此外中央軍中第52軍,71軍,桂系「鋼7軍」,傅作義35軍等也都是在抗日戰場立下赫赫戰功的精銳主力。   第52軍在國軍軍史上是一支很具有代表性的部隊,從最初成立到「圍剿」紅軍,從長城抗戰到臺兒莊會戰,從長沙會戰再到中越國境的防禦,都少不了第52軍的身影,是正宗的中央軍嫡系。
  • 淞滬會戰,這位團長被炸掉半隻胳膊,依然高呼:兄弟們,跟我衝!
    今天,我們一起來講述英雄解固基的故事。  近5000人被打得只剩下700多人  解固基(1898—1937年),原崇寧縣竹瓦鋪(現四川郫縣新勝鎮)人,淞滬會戰中任四十三軍二十六師一五二團團長。1937年8月,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後,該軍奉命出川參加淞滬抗戰,乘船沿長江向上海進發,進至瀏河、蘊藻浜至大場一線布防。
  •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親手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抗日老兵,60年來從不向別人說起此事 19世紀後期,日本的侵略擴張思想空前膨脹,加上後來又打敗了沙皇俄國,這更加刺激了他們的野心。 阿部規秀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效忠天皇的武士。
  • 網傳抗日名將娶40位姨太太,後代稱謠言!只七個皆有名有姓有下落
    1942年5月中旬,侵華日軍為摧毀浙江的前進機場群,防止中美戰機「穿梭式轟炸」對日本本土造成直接影響,打通浙贛線,因而發動了著名的浙贛會戰,當時,日軍分三路向金華、蘭溪進犯。其中,日軍第15師團這一路由師團長,有侵華「 急先鋒」、「虎將」之稱的酒井直次中將率領,從蕭山出發,經諸暨,渡過浦陽江南下,於24日到達蘭溪以北馬澗等地區,經休整後,繼續向蘭溪縣城進犯。
  • 八路軍最悲壯的主力團:團長營長紛紛戰死,副團長成頭號虎將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以後,國共從對立走向了協作,共同對抗日軍,並且開始整改自己的隊伍,於是紅軍就成為了革命軍第8路軍,你聽到這個名字應該就能反應過來,這也就是大家以後經常叫的八路軍
  • 他本是韓國的皇太子,卻成為日軍中將,還來中國鎮壓抗日
    這個李垠,可不是個普通人,原本是韓國正統的皇太子,卻娶了日本皇室女子為妻,還加入了日本陸軍,擔任師團長,中將軍銜。更可恨的是,這個傢伙還助紂為虐,參與了鎮壓中國東北的抗日行動。 您可能會疑惑了:一個堂堂的韓國皇太子,怎麼就淪為日本人的走狗了呢? 實際上,李垠之所以有後來的境遇,跟當時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當年,日本為了控制韓國,強迫其交出一個皇室成員作為人質留在日本,倒黴的李垠就是那個犧牲品。
  • 「團長古城殺妻案」始末:殺妻、剿共,抗日名將慘遭毀墓
    作為抗日名將,張靈甫的作戰天賦極高,與日軍進行過多次血戰惡戰,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第四次長沙會戰、衡陽會戰湘西雪峰山會戰等重大戰役。 因為在抗日戰場上身先士卒、戰功卓著,張靈甫榮獲寶鼎勳章,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並榮任了國民黨「五大王牌」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師長。
  • 日軍的師團長相當於我軍的什麼職位?
    二戰時期日軍的師團長從軍銜上來說相當於我軍的軍長,但其戰鬥力相當於我們的2-3個軍。二戰時期日軍的編制從高到低是這樣排序的: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如果單從名稱和級別來看,正好和我們的軍-師-旅-團-營-連-排相對應。
  • 抗日王牌第五軍:中國最早的一支裝甲部隊,被譽為「鐵馬雄師」
    第五軍下轄3個師:第200師,駐防廣西全州,師長戴安瀾;榮譽第一師,駐防湖南零陵,師長鄭洞國; 新編第二十二師,駐防湖南東安,師長邱清泉。第五軍為抗戰時期我國最精銳的部隊,被譽為鐵馬雄獅,它由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直接掌握,是抗日戰場上的一張王牌,並且戰績彪炳。國民政府之所以花費巨資組建第五軍,是和數年前爆發的長城抗戰有很大關係。
  • 他娶30房姨太太,居然是抗日英雄,還是《正者無敵》馮天魁的原型
    但是,到了抗日的關鍵時刻,他的氣質一下又成了有著浩然正氣、剛烈愛國,還非常愛護自己身邊女人的將領。在民族危難之時,國民政府消極抗戰,他毅然決然的違背國民政府的命令,毅然決然出川抗戰,在兵力不足,武器彈藥匱乏的劣勢下,和日軍戰鬥了七天七夜,最終壯烈犧牲,屬下幾乎全軍覆沒,但最終的犧牲為臺兒莊大捷贏得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