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ir所發的是半虛構寫作故事
它們中的大多數是基於真實保險事件而創作
大家好,我是保鏢B sir的助理萊斯利。
芳華易改,紅顏早逝,此最令人痛心。
乳腺癌,已悄然成為謀害紅顏的第一殺手。
33歲的中國好聲音歌手姚貝娜、34歲的《一直很安靜》歌手阿桑、42歲的84年《紅樓夢》林黛玉角色扮演人陳曉旭,甚至是一代女神奧黛麗·赫本……都因為乳腺癌而早逝,給人間帶來無盡唏噓。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2019年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這其中,肺癌位居男性發病第一位,乳腺癌位居女性發病首位。每5位確診癌症的女性中,就有1位為乳腺癌。
患病的多是女性,人們往往忽略了,因此失去摯愛的男孩的心事。
今天,萊斯利有一個男孩與乳腺癌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有媽的孩子才是塊寶
「嗚…我要媽媽抱,要媽媽!」3歲的蓓寶用腳踢踹安全座椅,刺耳地哭叫。
「好啦,乖,待會兒你媽媽會坐旁邊。」陳瀚沒有理會女兒的哭鬧,捏緊咯吱窩把蓓寶硬塞進了安全座椅。
妻子芸帆鎖好門,走向車庫,挎著黑色的保姆包從另一邊上車,「媽媽來了。」蓓寶一下子收進了滾珠大的淚水,露出微笑。
陳瀚和芸帆對視了一眼,看穿了蓓寶的假哭,不禁揚起嘴角。小孩子為了得到媽媽的愛,總是無所不用其極。
今天是陳瀚母親的忌日。陳瀚一家剛從加拿大搬回國幾個月,今天打算去墓地祭奠母親。
秋日的陰天,空氣霧蒙蒙的,厚厚白白的雲層籠罩著城市,卻沒有一絲陽光。陳瀚開著車,路兩旁整齊的松樹向後快速移動著,讓他想起20多年前的一個周五,他坐著校車從寄宿初中回家,路上也是這樣的松樹,那天也是陰天,但卻沒有減少住了一個月學校,終於可以回家吃到媽媽煮的一桌好菜的幸福感。
陳瀚記得,那天下午,第一次,竟然是爸爸下樓在站點來接他,過去一直是媽媽來接他。爸爸接過書包和行李箱,父子兩靜靜地上樓,腳步聲中,爸爸突然輕聲對陳瀚說:「媽媽生病了,回家要聽話。」
一句話將14歲少年雀躍的心打入了谷底。
推開家門,依然看到媽媽穿著圍裙在廚房忙碌的背影。媽媽端出新鮮出爐的飯菜,帶著笑容,一家三口享受每個月最快樂的家庭聚餐。只是,這次媽媽沒有問起他在學校的生活,而是告訴陳瀚,她得了乳腺癌並且是晚期。
陳瀚並不知道乳腺癌是什麼,可是從媽媽微紅的眼眶,爸爸停不住的菸頭,他能感到病情的嚴重。
接下來的兩個月,陳瀚取消了住校。他拼命利用課間時間完成每天的作業,只為放學後有更多時間去醫院陪伴媽媽,給媽媽送飯,幫媽媽接一壺熱水。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經過兩次的化療,陳瀚媽媽的病情仍然惡化,在確診後的第三個月,遺憾去世,留下就快升初三的陳瀚。
這是陳瀚的第一次「生死課」。他想不通,為什麼3個月前還在為自己挑選數學培優班的媽媽,現在卻永遠地離開了他?她才37歲,為什麼會得乳腺癌?為什麼偏偏是他的媽媽?……
無法接受現實的陳瀚,從此陷入了叛逆。他的學習成績從年級前五十名直線下滑到了100名開外。勉強考上高中後,他過起了抽菸、喝酒的放牛班生活。他想,就算考了好成績,也再也看不見媽媽微笑了,有什麼意義呢?如果生命會被乳腺癌一樣的疾病匆忙掠奪,上學這種努力又有何意義呢?
當陷入這樣的反問,卻看到校門口送飯的同學的媽媽們,他才明白:「有媽的孩子才是塊寶。」如果媽媽還在,可能就沒有那些疑問。陳瀚忍不住拉高拉鏈遮住臉,故作酷酷的樣子,走出校門自己買飯去。
自從媽媽病後,他再也沒有在家裡吃過晚飯。高一那年,也就是媽媽去世兩年後,陳瀚爸爸再婚了,陳瀚的弟弟也隨後出生,陳瀚爸爸沒有時間照顧陳瀚。為了不讓陳瀚學壞,在陳瀚高二那年,他爸爸把他送去了加拿大留學。對陳瀚來說,這等於是放逐和拋棄。
然而,幸運的是,多倫多的森林、陽光,的確幫陳瀚暫時從陰霾中抽離。更幸運的是,在那裡,陳瀚認識了芸帆。芸帆的純淨、善良、體貼,重新帶給陳瀚柔軟的溫馨。在異國他鄉的兩隻靈魂緊緊擁抱,對抗陌生與挫折。大學畢業後,陳瀚向芸帆求婚了,他太渴望有個家了,而芸帆是唯一能給他家庭溫暖的那個人。
一晃四年過去,今天是陳瀚第一次帶芸帆來看媽媽。他知道,媽媽一定會喜歡芸帆,因為芸帆和媽媽一樣,是照進他胸口的一束暖光,泛著金燦燦的光芒,給他踏實的幸福。於是,他一邊為媽媽上香、燒紙,一邊介紹著芸帆和蓓寶。他想,媽媽在天上一定在笑。
「等我公司的體檢結果出來,咱們去買份保險。」芸帆遞給陳瀚紙錢時說道。
陳瀚想,回國後,兩人除了社保,還沒有其他保險,於是答道:「那我陪你去諮詢吧。」
厄運若重襲,結局會不一樣嗎?
坐在萊斯利辦公室的陳瀚和芸帆,氣壓很低,默不作聲,等著萊斯利的分析。
一周前,芸帆拿到了體檢報告,異常項目中刺眼地顯示:乳腺結節BI-RADS 3級。
陳瀚看到結果時,他突然感到身體僵硬,一股涼意席捲後背,思緒被拉回到20年前放學回家的午後,媽媽平靜地和他說著病情。他害怕了,他再也不想面對那些想不通的問題。
芸帆看出了陳瀚的擔憂,她安慰陳瀚,結節屬於良性,只要保持監測,不會有太大問題。回過神的陳瀚,心如百爪撓心,為了萬一出現癌症,芸帆能享受更好的醫療治療和保障,他立刻約了今天找萊斯利商談投保事宜。
「由於乳腺癌的高發,保險公司對乳腺疾病的核保標準清晰,乳腺結節是最可能引起癌變的前兆,核保要求更加複雜。」萊斯利解釋道。陳瀚聽完,忍不住身體前傾,雙手合十。
萊斯利又指出,目前保險公司的健康申報問卷中,按照疾病嚴重程度排序,主要會詢問以下幾項乳腺疾病:1、乳腺增生、乳腺小葉增生;2、乳腺炎、乳腺膿腫;3、乳腺結節、乳腺纖維瘤。如果有以上症狀,保險會要求提交最近期的乳腺B超,作為參考。
她進一步解釋,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膿腫一般會通過醫療險、重疾險和壽險的正常承保。乳腺增生的引起原因多樣,可能是月經或者食用過多含有雌性激素的物品引起,關鍵是可以證明引起乳腺增生的原因。乳腺炎和乳腺膿腫也是急性疾病,因為乳腺導管阻塞導致,例如泌乳未排乾淨等,經過消炎和疏通後,可以恢復健康,一般治癒後再投保,可以獲得正常承保。
「那乳腺結節呢?醫生說我這是3級,不嚴重。」芸帆著急地問。
萊斯利指著表格,向芸帆解釋,她的結節可能是良性,但是要定期監測,然而在投保醫療險時,將被除外乳腺相關的疾病;在投保重疾險時,將被除外乳腺癌和乳腺原位癌的相關責任;在投保壽險時,則可以正常承保。
陳瀚站了起來,激動地問:「這是斷定芸帆會得乳腺癌,就不給保障了嗎?」
萊斯利趕緊補充道:「乳腺結節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會自行消失,或者越變越小。芸帆要避免緊張焦慮的情緒,飲食要戒辛辣刺激食品,更重要的是,每3個月至半年複查乳房B超,保持監測才能早發現早治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芸帆和陳瀚對望了一眼,兩人微微肯定地點頭。
萊斯利又說,如今乳腺癌的治療手段比陳瀚媽媽的年代更加先進,治療費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但是醫保也能報銷大部分,她安慰陳瀚,像他母親那樣發現太晚而無法醫治的情況將很少。
「不過,」萊斯利話鋒突轉,眉頭緊皺,她看了眼在一旁玩耍的蓓寶,「乳腺癌具有遺傳性,蓓寶未來的投保可能存在阻礙。」
現時所有乳癌患者中,有10%至15%是由遺傳所致。
如果是遺傳性乳癌,主要因為帶有BRCA 1 或BRCA 2 基因突變,無論男女,都有50%的的基因突變機率,30歲左右為發病高峰期,但男性患病率較低。如果你的直系親屬患有乳癌,你患有乳癌的機率將較一般人高2-3倍。
「蓓寶這麼小,也會有影響嗎?」陳瀚急忙問道,「也就是說,我雖然是男的,其實也會得乳癌?」
萊斯利肯定地表示,雖然陳瀚是男性,因為遺傳患得乳癌的機率較低,但是確實較一般人存在風險。另外,現在芸帆尚未患乳癌,所以蓓寶不會有影響。可是,如果芸帆在50歲以前患上乳癌,蓓寶可能受到遺傳的概率較高,重疾險和醫療險可能面臨加費承保或者除外承保的決定。
「因此,現在趁早給蓓寶投保為好,對嗎?」陳瀚問道。
萊斯利點點頭。
芸帆按了按陳瀚搭在膝蓋上的手,仿佛希望撫平他擰緊的心弦。
陳瀚向萊斯利了諮詢了產品的細節,決定投保自己、芸帆和蓓寶的健康保險。
他再也不想遇上突如其來的變故,更不希望再經歷最親的人遭受磨難時,自己卻無能為力的感受。
對陳瀚來說,母親的早逝,猶如是心上劃破皮的傷口,一染上水,就隱隱作痛,即使過了許多年,傷口依舊新鮮、劇痛。而芸帆和蓓寶,就如透明的創可貼,撫愈傷口,卻不掩蓋它,傷痕似乎成了三人留存的記憶。
蓋上保單,一股踏實的暖流湧上他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