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美食 專治「焦裕祿」

2021-01-13 北青藝評

文| 孫小寧


【歡迎點擊閱讀原文收聽《孤獨的美食家》第三彈的配樂~】


像我這樣經常被問到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到底為什麼的挑食族,若跟人論美食片高下,估計沒幾個人願意信。那麼好,不談美食談療愈,這個我拿手。因為我就是一有風吹草動就心難安的「焦裕祿」(焦慮、憂鬱、忙碌)。這時若不找點東西倚靠慰安,怕是很多夜都難以成眠。將美食片作為療愈,並不出自我的發明,但是能讓我隨時拉出來看一集,看的過程又始終展顏微笑,這個目前還真是《孤獨的美食家》才有的功效。那些個或深情、或別致、或機俏、或纏綿的美食片,當然各有各的安神大法,曲徑通幽,但是我總覺得,拐的彎多了,難免離題太遠,最後成為「為藝術而藝術,還是為人生而藝術」的討論題,也就不怎麼療愈了。




說《孤獨美食家》前,先說說《深夜食堂》。那也是我曾經大愛的美食療愈劇,主題歌有一種都市黃昏漸入夜的味道,閒散、慵懶而又憂傷,由不得你不想找家小店落落腳。當然,挨到深夜,便只有這家深夜食堂了。這個小店沒有大餐,只有方便小食,沒有幫廚,只有老闆一位。這中年男臉上落一道刀疤,來歷不明。但他也並不因此顯出兇相,反而讓人心安,因為他的那種不多言多語的散淡,是可以看盡世相又包納世相的。所謂鐵打的食堂流水的食客,《深夜食堂》現在也拍了好幾季,都是在講食客的故事。第一季確實好看,因為那些故事都緊扣著食物發生發散。我在其中一集裡落淚,忍不住在微信上寫:「從不吃黃油,也不知它和白米飯混調,會是什麼滋味,但看兩個男人在深夜吃黃油拌飯,只加稍許醬油,卻覺得裡面有無窮的人生滋味——孤寂、失去與擁有,如同那首片頭迴旋的歌。」出奇不意地讓人感懷,是它用了非常不日本的作料與做法,做出了美食中的靈魂滋味。而這個滋味,又確實很日本,由不得你不佩服這齣劇的編劇。




不錯,美食從來不僅是美食,它還關聯記憶與情感。《深夜食堂》走的是這個路徑,甚至《舌尖上的中國》,也在第二季時選擇了這條路,但似乎都沒有走遠。《舌尖2》是掉到食物的偏門學科裡美得不行,《深夜食堂》裡,是故事與食物的粘合度,出了問題。我最覺匪夷所思的是後面有一集,一個到深夜食堂吃飯的潛逃犯,因為愛吃中華料理而被也經常來這裡的警察注意,從而終結了一件陳年舊案。但劇中這個日本人何以如此鍾情中華料理,並沒有交待,這便讓人與附著其上的情感故事難以共鳴。




現在我開始說《孤獨的美食家》。劇情真是幾句話就講完,而且不知這樣說你會不會相信:一個因著職業之便四處遊走的職員,大部分的時光就是發現沿路的美食。吃一個店拍一集,如此也拍到了第四季。眼見這個吃貨中年男,無親友、無家眷,從來不在電話中跟人扯閒篇,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他也從不沉緬於回憶。片中和他打交道的,除了客戶,就是美食店的人。但這竟造就了他的獨特之處——一個絕對孤絕的美食家。一份街邊的關東煮都能讓他吃得驚心動魄,讚嘆連連,看著如珍饈美味一般,真是結結實實地吊人胃口,以致於深夜來看,都有網友警示:你這不是在找死嗎?哪兒能吃到這些美食。



我在美食上算有些抵抗力,是因為本人多年在這方面(也包括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寡淡保守,任若水三千,只取一瓢,所以最能定神來看五郎,也就是此劇主人公,與食物之間的對應。首先,他不挑食,意味著對食物無偏見。其次,勇於嘗試,不懼風險——事實上凡入他口皆是美味,絕對一副海納百川的胃腸。第三,一旦開吃,便全力以赴。從試探性的入口咀嚼,到最後全然進肚,食物入口的每一種變化,都綻放在他的表情與身體姿態裡。「吃食物還是被食物吃?」在他,別問這個問題。人與食物合一,這才是屬於五郎的絕對時刻。那幾近於無我的境界,簡直可以升華為道。



而吃相,也很有說頭。很多劇裡的演員都要表演吃,只是在為某個劇情而吃,雖可以奔放可以內斂,但重點都不是吃。只有松重豐(五郎)的吃,能讓你專注到吃本身。難得他吃得真切又不失體面,所以看他吃的樣子便就是做了一番療愈。此時的畫外音也堪稱美食解說的絕配,全沒有《舌尖2》那種吊高的知識範兒和偽深情。交待食物怎樣組合,很像是在與口中的美食做親密的交流,其餘的,便是幾近於喉音的幸福感嘆詞,聽來真像是將聲音在美食裡滾了幾滾。雄性的滿足感,對得起日文中表達男性對美食的贊語:うまい,女孩經常掛在嘴邊的おいしぃ在這時已經顯得太小情小調了。



當然,松重豐非但看著不雄壯,而且還體形偏瘦——正是這種人,吃起來不要命也沒事,若換個大胖子,你還真不敢看他吃。五郎進到一個店裡,會衝著一個目標,也會旁然四顧,看著別人的桌菜下單,但絕不落下白米飯。他還餓起來非常快,剛辦完公事,甚至還未辦完,臉上便出來如山倒的飢相,這表情再配上:壞了,叔的肚子餓了。你就等著樂吧,這世界,說來慾壑難填,但一樣美食,又可以讓人全然滿足。


世上真有這麼一個從胃腸直通腦子的人嗎?問題是,你是不是也想在某一刻,就做這樣的直腦人?如片頭那段可高昂可低回的開場白所示:「不被時間、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在那短暫的時間裡,隨心所欲,變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擾,無需介懷地大快朵頤……」




「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癒。」嗯,我就是被治癒的案例之一,不是被他吃的美食,而是被他治癒。看很多日劇學到的那個詞: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只有面對這個劇,才能領會,這個吃飯前的習慣用語,傳達的是人與食物最單純的對應。


因為是排除了一切思慮的全心投入,人的世界才雖孤獨而盡顯歡娛。




本公號文章均屬原創,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注北青藝評的前提下,回復下方紅字可以查看精選往期內容


1月

一月文藝資訊

美人

曾經迷倒過愛因斯坦的女人長什麼樣

媚娘

關於「封胸」與瑪麗蘇宮鬥

融合

法國暴恐事件後從電影進行的思索

月曆

一瓶君製作的2015電影月曆

商道

時評劇評?您自己辨別

金球

金球獎完整片單+評介

所有的文藝老中青們,敬請關注北青藝評,與我們一起交流一切文藝!商業合作:請直接留言或郵件至bqwypl@ynet.com



相關焦點

  • 焦裕祿事跡介紹
    一九五三年六月,焦裕祿同志響應黨的號召,被調到洛陽礦山機器製造廠參加工業建設,直到一九六二年。他在這個工廠擔任過車間主任、科長。在這期間,焦裕祿同志還到大連起重機廠實習了一年多。一九六二年六月,為了加強農村工作,焦裕祿同志又被調回尉氏縣,任縣委書記處書記。一九六二年十二月,焦裕祿同志被調到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 《焦裕祿》觀後感
    在無聊的暑假期間有幸觀看了《焦裕祿》這部電影,雖影片有些老舊,但對我們的思想教育還時比較不錯的一部影片,大家可以選擇觀看感受一下我們上一輩人的艱辛和質樸。雖然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橋有所了解焦裕祿同志的偉大事跡,但在看完這部電影後,使我看到焦裕祿精神的卓越光輝、當地群眾對政府官員熱情愛戴和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淄博博山開機 郭曉東出演焦裕祿一角
    10月15日上午,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開機儀式在焦裕祿故鄉——淄博博山舉行。影片根據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創作,以家人的視角回顧焦裕祿工作足跡,講述生活點滴,重點講述焦裕祿精神從發軔、形成、成熟到發揚光大的過程,充分展現了新的時代內涵、時代特色、時代風採。影片計劃於2021年上映,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片向全國觀眾推出。
  • 《焦裕祿》主創30年再聚首,《我的父親焦裕祿》即將開機
    》的主創來到了現場,講述了「焦裕祿」往事,同時,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的主創也跟觀眾正式見面,據悉,這部電影將於10月開機。為紀念這位傳奇縣委書記,峨眉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焦裕祿同名電影,將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艱苦奮鬥的事跡搬上螢屏,1990年上映。放眼當時整個演藝界,誰是扮演焦裕祿的最佳人選?答案是李雪健。而因為太胖、太白,李雪健差點和焦裕祿這個角色失之交臂。外形不相符,「那我就改變。」
  • 《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開拍,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等現身開拍儀式
    11月2日上午,《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開拍儀式在洛陽市的中信重工(原礦山廠)焦裕祿大道焦裕祿銅像前舉行。焦裕祿的女兒、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雲,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俞章法,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劇中焦裕祿的扮演者郭曉東,徐俊雅的扮演者丁柳元等現身開拍儀式現場。
  • 《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開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菊 通訊員 黃政偉11月2日上午,《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開拍儀式在洛陽市的中信重工(原礦山廠)焦裕祿大道焦裕祿銅像前舉行。焦裕祿的女兒、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雲致辭焦裕祿的女兒、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雲,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俞章法,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
  • 扮靚洛陽城,「焦裕祿」中隊在行動
    為持續提升文明城市創建質量,進一步提升社區文明創建工作水平,2020年12月11日,澗西區組織市直機關單位開展了一次「踐行焦裕祿精神」城市清潔行動。來自市交通局、市紀委監委等二十個單位的志願者們組成了一支「學習焦裕祿志願服務隊」,在重慶路二號街坊「焦裕祿廣場」上整裝待發。
  • 「新一代焦裕祿」扮演者郭曉東:站在前輩肩膀上傳遞「焦裕祿精神」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文 段晉哲/圖 程維康/視頻)9月24日晚,第3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在鄭州舉行,作為「新一代焦裕祿」的扮演者、影視演員郭曉東在接受映象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很榮幸能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去繼續詮釋「焦裕祿精神」,而作為文藝工作者,傳遞像「焦裕祿精神」這樣的正能量給大家是一份責任
  • 百花獎啟動|李雪健攜《焦裕祿》劇組重聚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一部以河南蘭考地區為故事背景的影片《焦裕祿》曾拿下百花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故事片」兩項大獎。李雪健、劉昊然做客《藍羽會大咖》啟動儀式之前,以李雪健為代表的《焦裕祿》主創以及本屆百花獎形象大使劉昊然分別做客《藍羽會大咖》。據了解,電影《焦裕祿》曾在1990年即創下1.3億元的高票房紀錄。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開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沈若宸11月2日,建黨100周年重點獻禮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洛陽市中信重工(原洛陽礦山機器廠)焦裕祿大道舉行開機儀式。焦裕祿女兒、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雲,中信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俞章法,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劇中焦裕祿扮演者郭曉東,徐俊雅扮演者丁柳元等影片主創人員出席開機儀式。
  •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爭做司法為民表率 ——學習焦裕祿精神優秀...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爭做司法為民表率 ——學習焦裕祿精神優秀體會文章展播 2020-11-18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我的父親 焦裕祿》殺青
    11月25日,焦裕祿扮演者郭曉東(中)在殺青儀式現場與部分主創人員合影。該片根據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改編拍攝,從「投身革命」「在洛礦」「到蘭考」三個部分,講述焦裕祿精神從發軔、形成、成熟,到發揚光大的過程,從女兒的獨特視角回溯焦裕祿的一生。影片預計將於2021年「七一」期間上映。新華社發來源: 汴梁晚報
  • 創意美食<南瓜小肉包>專治熊孩子不吃飯
    點擊上方↑↑↑藍色欣和食與家,更多創意美食在這兒等著你~
  • 30年後,人們回望電影《焦裕祿》
    1990年,為紀念這位縣委書記,峨眉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焦裕祿同名電影,將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艱苦奮鬥的事跡搬上螢屏。王冀邢成為該片導演。  為了塑造人民公僕的形象,演員李雪健從開拍前20天開始,每天只吃青菜,通過熬夜讓自己看起來更憔悴、更瘦,從外形上貼近焦裕祿。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銀川正式殺青
    《我的父親焦裕祿》根據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錄改編拍攝,從「投身革命」「在洛礦」「到蘭考」3個部分,講述焦裕祿精神從發軔、形成、成熟,到發揚光大的過程,從女兒的獨特視角回溯焦裕祿的一生。《我的父親焦裕祿》目前已被國家電影局列為2020年度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該片從全新的角度、運用整理的新史料、通過更多細節,更加真實全面展現焦裕祿對黨、群眾、家人、戰友、同事和朋友的種種感情,塑造全新焦裕祿銀幕形象,展現他42歲短暫卻又光輝的一生,該片也是目前對焦裕祿人生描述較為詳細的大銀幕作品。「這部電影將從家人的視角回顧焦裕祿的工作足跡,講述他的生活點滴。
  •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在蘭考正式籤約
    本報訊(記者 龔硯慶 張笑聞)5月13日,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籤約儀式在蘭考焦裕祿同志紀念館舉行,河南省電影局、山東省電影局、湖北省電影局與出品方籤署了聯合攝製框架合作協議。當天,還召開了電影劇本研討會,該劇主創人員集體亮相。
  • 《焦裕祿》||1990版電影賞閱
    周日的午後,一種衝動,一種難捨的緣份,打開電腦,《焦裕祿》這部激勵了多少代人,感動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影片,再一次被我恭敬地點擊開。蘭考——1962年河南省出了名的貧困縣,滿街的乞丐,火車站偕老帶幼逃荒的百姓,漫天的沙塵,辦公室裡爭吵著想調離這所謂「鬼地方」的領導幹部們,這是到任之初焦裕祿眼中的一幕又一幕。看在眼裡,痛在心裡,這一幕幕苦難情景,是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兒女焦書記案頭急需改變的境況。
  • 用歌劇藝術呼喚「焦裕祿精神」歸來
    該劇運用了詩意化的表述,站在當代人的立場,講述了兩層意思,其一,蘭考人民為何要盼望焦裕祿的歸來?其二,黨和國家、全國人民為什麼要呼喚焦裕祿歸來?其實質,是對焦裕祿精神的呼喚,表明了在當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語境中,焦裕祿精神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可以作為當下現實的一面鏡子,需要我們去回顧、去思考。
  • 《焦裕祿》上映30載,劇組重聚話當年
    跨越時空去感受焦裕祿精神的源起。 焦裕祿精神跨越時代生生不息 三位主創對蘭考的變化讚嘆不已,在焦裕祿和《焦裕祿》劇組都曾經奮戰過的地方,已經沒有一點點荒涼的印記。 然而,當電影頻道探訪今日蘭考時,仍舊能感受到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下來的焦裕祿精神的力量。
  • 歌劇《盼你歸來》致敬焦裕祿精神
    歌劇《盼你歸來》選取焦裕祿在蘭考工作1年零3個月間的事件,以時間為軸結構整部戲劇,展現焦裕祿在這一段時光中的生命足跡。此劇以焦裕祿女兒焦守雲和繼任縣長等人的視角回望歷史,展現了時代和人民對焦裕祿精神的呼喚。此劇主創陣容強大,陶誠任藝術總監、焦守雲任策劃、孟衛東任作曲、劉麟任編劇、鍾浩任總導演,中國歌劇舞劇院高鵬、餘音(焦裕祿外孫)、王一鳳、劉迪領銜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