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外地人來內江認識的第一個地方

2021-01-18 內江幫幫

城市因歲月而蒼老,也因歲月而精彩,

他們都說在這裡坐過火車的人都老了。

火車站是城市對外交通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內江北站還沒有建成之前,很多人來內江,認識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內江站。

內江站原名壕子口站,位於經開區壕子口街道鐵站街1號。作為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老成渝鐵路承載了太多內江人乃至成渝沿線居民的回憶

在成渝高速公路通車前漫長的40餘年時間裡,這條鐵路一直是大家出行的首選。

老成渝鐵路全長504公裡1952年7月1日正式啟用。儘管線路曲折,但卻是那個年代最快捷的交通線路。

內江站毗鄰內江車務段、內江三幼、內江五小、內江鐵路中學,成渝鐵路、內昆鐵路經過。

1951年12月6日,成渝鐵路自重慶方向輔軌到內江。

1951年12月20日,重慶、內江間開辦臨時運營。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成都至重慶間全線正式通車,內江站正式投入運營。

1995年7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正式投入運營以前,內江站發展到頂峰規模,日均接發貨車171列,客車44列。當時北起西安站,南至南寧站和廣州站,東起武昌站,西至攀枝花站,都可以從內江站直接到達。成渝高速公路正式投入運營以後,內江站的客貨運業務逐年下降,停靠車次也逐年減少。

2002年5月12日,內昆鐵路通車,內江站的樞紐地位略有恢復。

2006年5月1日,遂渝鐵路通車,成都至重慶間大部分客車逐漸移至遂成鐵路和遂渝鐵路運行,貨運列車數量變化不大;日均接發貨運列車180列左右,客車22列左右。

2011年3月18日經成都鐵路局全面核定內江站作為內江車務段直屬客貨一等站

從三橋下車一路向西北方向出發,一路上左右兩側幾乎都是這種老房子。

這樣的老房子現在真是不多見了,比之前的年代更加久遠。門前青石磚,小平房上鋪瓦片、真正的實木門,或許改革開放前就已經存在了吧。

小編去的時候正好是飯點,走到一半時從小平房變成了磚瓦房,連著好長一段都是餐館。

內江人果然靠水吃水,一條街上10家餐館,7家都是賣魚的。

回頭望一眼這個路標,不看不知道,其實我們內江好耍的地方還是不少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終於走到火車站了,轉身拍個照,紀念下我這1.6公裡用了40分鐘的路程。

這裡就是售票廳了,67年了,一直在這裡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有從這裡出去後就再也沒回來的,也有進入內江後就再也沒出去的。

售票廳旁是小賣部,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坐火車是什麼時候呢?當時買了哪些吃的嗎?

小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坐火車是2003年,泡麵、豆乾、花生、瓜子是標配,一路上看著兩邊的麥田,磕著瓜子倒也很快就過去了。

即使是老火車站咱們也不落後,同樣配有自助訂票處,上面液晶屏上滾動著列車時刻表,綠皮火車現在客運的很少了,小編看了半天,好多餘票都顯示0,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停運了。

這邊是自動取票處,提前做好的外出計劃有多少人不是在網上就直接定了?12306簡直不要太好用了,就連小編母上大人今年坐火車去昆明也是小編在網上提前幫她定好車票的呢!

若是不會網上訂取票又或是出現計劃外的事,只好來到售票口買票。一共4個人工售票口,現在只留下一個孤零零的開著。

售票大廳前現在就是一停車場,停了好多接送旅客的麵包車,小編剛走到這裡就有兩人圍來問去哪裡,嚇死小編了。

小編沒有買票,沒法進候車廳裡,只好隔著圍欄拍兩張,2400平方米的候車樓,6000平方米的客運廣場,對於現在來說也是一個大工程了。

如果你是從外地回來的內江人,一下火車就可以吃到地道的內江薑絲牛肉麵是不是很幸福?

在火車站這裡還有內江特產——酥棗兔,不論你是剛來內江的外地人,還是即將遠行的內江人,都可以帶上一隻,輕鬆嘗到內江味道。

內江五小、內江軍供站、內江第六人民醫院,生活在老火車站,醫教行也是十分方便的。聽說原本在這裡的菜市場搬了新家,小編決定去看看。

從小就居住在壕子口的阿姨告訴小編,新菜市場就在火車站正對面的斜坡坡下,折回火車站看這裡怎麼都不像有新菜市的樣子。

順著斜坡往下走,這裡也有小榨油坊,嗯,聞著剛榨的菜籽油——好悶,還是芝麻油這種小清新更好聞。

這個招牌一看就好有年代感,為火車站附近居民提供著物美價廉的美容美髮服務。

現在大家都是買成品衣服吧,還有多少人會自己扯布定做呢?小編小時候在這種布店做了不少棉綢衣服,夏天穿又涼快又吸汗。

終於見到傳說中搬了新家的菜市場了,很規矩的一個三層樓高立方體建築,二樓、三樓還沒有商家進駐,黑黑的。

一進菜市場小編就驚呆了,這恐怕是內江最明亮、最乾淨的菜市場了吧!

肉類區、蔬菜區、水產區分區明確,讓人一眼就可以就可以輕鬆找到自己要買的食材。

白色的燈光還原了食材本身的顏色,不用擔心魔性的燈光影響了你的判斷!

在這裡,你可以買到新鮮出爐的掛麵。機器轟隆隆的運轉著,老闆守在機器前收穫著他的成果。

走出菜市場,就看到了這座老的不能再老的筒子樓了。枯藤老樹昏鴉在這裡恐怕得換成「老樓青苔人家」,雖然破舊,但仍可看到生活氣息。

閒時與街坊下上幾盤象棋,這樣的生活雖然平淡但卻足夠充實。


人生是一張單程票,沒有回頭,現在在哪裡都講究速度的年代,越來越少人能夠停下腳步,多看一眼路上的風景。

曾經的轟鳴,卻已不再,車水馬龍的人流,已成過去,隨著時光變遷,鬥轉星移,歲月無情——它能洗刷無數的人和事,卻抹不走我們心中對老火車站的記憶……

相關焦點

  • 盤點內江牛肉麵館!內江人外地人必須珍藏!
    要說內江啥子好吃可能大家數都數不完但是如果說什麼吃的最能代表內江的特色美味那肯定是非牛肉麵莫屬!!!內江的牛肉麵是全國聞名,也是著名畫家、美食家張大千先生愛吃愛做的麵食小吃之一。細面重鹼+湯寬+秘制油辣子+牛肉臊子,再灑點香菜,有時候湯中還會別出心裁的加點韭黃調味,這些都是內江牛肉麵的獨到之處。那你們知道內江牛肉麵是咋做的嗎?內江牛肉麵對油辣子和燒牛肉相當講究,這兩者可謂是牛肉麵的靈魂。辣椒是曬乾以後用油煎過,放石臼裡面搗成碎片,然後再淋上稍稍放涼的油,製成香味四溢的油辣子。
  • 內江這個地方讓你玩轉一年
    內江這個地方讓你玩轉一年 2020-08-30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公示一份重磅名單!有你認識的嗎?
    (3個)蘇 倫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謝 娟 內江市市中區靖民鎮人民政府生態環境辦負責人邱小林 內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耕保股股長(七)內江高新區(3個)張 剛 四川內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
  • 在內江,牛肉麵就是我的半條命!
    很多第一次來內江的人,都會被親戚朋友招呼著去一家,在他們心中被稱為「最好吃的麵館」,這是內江人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最基本的禮節。內江人對面的熱愛有說不出的執著,不管什麼面,麵條首選是鹼面,其他的都吃不慣!
  • 內江這些20年+的老店,吃過的人都是資格老內江!
    校園火鍋的裝修簡單,菜品卻不簡單,店內的三個冰櫃放滿了新鮮的菜品,每天到了晚上的飯點,車來了,人來了,生意門庭若市。那個時候的孔亮算是內江規模比較大的火鍋店了,後來逐漸演變成之了,環境和服務都提升了上來,zui終成為了叱吒內江火鍋屆的一哥。
  • 2020內江首屆環保杯「最美內江 環保風採」攝影大賽落幕,快來欣賞...
    他們拍攝的一幅幅作品,就是內江生態美的珍貴檔案、最美寫真。評委姚偉民認為,2020內江首屆環保杯「最美內江 環保風採」攝影大賽,是一次發現美、欣賞美的公益活動。內江攝影家協會積極發動攝影愛好者深入各個層面拍攝題材,普通民眾學會發現身邊的環保美、生態美,充分調動了全民參與記錄的熱情。
  • 國內「最不好走」的火車站,外地人來了一臉懵,名字怎麼這麼多
    相信乘坐過火車的夥伴們都知道,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好幾個火車站,而每一個火車站的站名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會以哪個城市的名字去命名,或者再加上方位來進行區分,比如「XX南站」「XX北站」「XX東站」之類,並且在站內所有的指示都很好分辨,哪怕是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都可以輕鬆地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 四川內江供電公司: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添翼助力
    劉滔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近期,國網內江供電公司收到內江市經濟合作局《經濟合作 感恩同行》的感謝信,肯定了公司在經濟合作工作中付出大量心血、作出卓越貢獻,具有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勇於擔當的崇高品格,是經合事業長遠發展的有力保障。
  • 昨晚內江一場雪,哪些地方鋪起了?明後天,還會有雪嗎
    自從1月5日最內江發布了下雪預報大家就對下雪望眼欲穿昨日一早,四川各個地方傳來了下雪的好消息內江市威遠縣山王鎮的雪都可以堆小雪人了內江城區的雪還沒有來盼望著,盼望著夢寐已久的初雪終於來啦內江人的興奮值直接拉滿不顧嚴寒開始了拍、拍、拍
  • 內江德康:將內江黑豬真正打造成川豬第一品牌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熊強)「內江黑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地方豬種之一,其中心產區為內江市市中區和東興區,分布於資中、隆昌、威遠、簡陽、安嶽等地。2000年,農業部將其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內江黑豬」從此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地方品種資源之一。今年,「內江黑豬」成功註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華西醫院專家來內江坐診了
    條條君從內江市第六人民醫院了解到,華西醫院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專家本周起會到內江六院門診部坐診、查房!專家級的診療技術,二甲醫院的收費標準,只為內江市及周邊地區的患者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圍繞神經系統相關疾病進行研究,著重致力於癲癇及發作性疾病研究領域的學習和探索,對神經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臨床都有深刻的認識。主研國家自然基金一項,參研五項,並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多項臨床藥物研究等。發表中英文文章二十餘篇,包括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10餘篇。 內江市第六人民醫院門診部不見不散!
  • 內江「甜女」圖集·10號莊佳檔案
    我的故事:  我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女生,身邊的朋友都叫我小艾,我目前在內江焰火企業形象策劃服務有限公司擔任行政主管一職。  從小我就喜歡看電影,不管是科幻、愛情還是懸疑都是我的最愛,看完電影之後我會立即與人分享,我會和朋友們一起分享電影裡的精彩劇情;我喜歡畫畫,我曾經獲得過2004年內江市市中區中小學生美術、書法、攝影作品比賽中學組美術一等獎、2004年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幻畫類二等獎、2005年內江市建市二十周年「大千杯」少兒書畫大賽美術類三等獎等;我喜歡音樂,喜歡唱歌,經常約著朋友去KTV唱個痛快,
  • 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陳志強向內江黨史地方志研究室贈送《實用...
    12月23日,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陳志強到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贈送《實用新聞課》,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申福建接受贈送,並向對方回贈了《內江簡史》等史志書籍。陳志強,四川省優秀新聞工作者,59歲仍堅守在新聞採寫第一線。
  • 這兩位華西醫院專家來內江坐診了
    條條君從內江市第六人民醫院了解到,華西醫院心內科、神經內科專家下周繼續到內江六院門診部坐診、查房!專家級的診療技術,二甲醫院的收費標準,只為內江市及周邊地區的患者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圍繞神經系統相關疾病進行研究,著重致力於癲癇及發作性疾病研究領域的學習和探索,對神經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臨床都有深刻的認識。主研國家自然基金一項,參研五項,並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多項臨床藥物研究等。發表中英文文章二十餘篇,包括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10餘篇。
  • 你好,外地人
    分享給你 —— 每一個曾經做過外地人的你和我。每天上班路上,你走一模一樣的路,每次去超市購物,選購一樣的食材,甚至每晚洗澡的時候,從同一隻胳膊開始塗沐浴露。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調整一下順序,或者在你每天上班必經之路的時候做一點改變?會有什麼變化?你敢做這些變化嗎?
  • 央視二套"家鄉的年味兒"之內江特輯完整視頻來了
    節目組以內江作為西南地區代表,通過講述資中縣銀山鎮平安寨村鄭桂華一家人熱鬧團年的故事,展示大千故裡、甜城內江的歷史、美食和人文風情,呈現出內江特有的年味兒。大內江登上央視,我已經忘了有多少次。但是,每次小編都會把視頻搜集出來,分享給大家。如此隆重的這一集,當然不會例外。
  • 展示內江人才!微電影《內江有我》順利殺青
    以展示內江人才為主題,由建興影視基地全程編導的微電影《內江有我》歷經5天的緊張拍攝,9月13日下午在內江市資中縣孟塘鎮練家祠堂順利殺青其中,資中種子管理站曾月強、資中木偶劇團團長胡海是原型出演,現場正在拍攝的這場戲就是為李孝成校長慶生邀請賓客好友參加宴席,觀看資中木偶劇團團長胡海帶來的精彩表演。
  • 為了這個「東西」,央視專門來內江拍攝了7天!國慶後向全國推介——
    民以食為天從人類誕生以來「吃」這件事每天須臾不能分離咱內江的美食閉著眼你都能數出來牛肉麵、大千幹燒魚、酥棗兔、資中鯰魚……6月21日至27日,CCTV-10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紀錄片《蜀香》在內江拍攝美食。
  • 內江未來最吃香的區縣,不是東興也不是隆昌,而是這個地方
    內江為我國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鄉,不僅如此,在內江歷史上還擁有9個名人,合稱十賢人。同時,內江經濟也不是很差,在2020年一季度實現312.33億元的GDP總量,處於全國第171,這樣的內江未來勢必吃香。如果說未來內江整體吃香,那麼其下轄的區縣中,哪個未來最吃香呢?
  • 萬達再次牽手內江 打造萬達•內江文旅城 -萬達再次牽手內江...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嚴濤)9月6日,「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揭幕,這是繼2013年萬達廣場落戶內江後,萬達再次牽手內江的又一項目。「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揭幕「萬達•內江文旅城」將如何大手筆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