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四娘:不殺雍正死不瞑目(下)

2021-02-22 文小叔說歷史

文小叔說歷史  讓歷史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本文出自納蘭秋《俠客天下》

甘鳳池撂下這麼幾句話,轉身走了。可四娘覺得出來,甘鳳池心中雖然顧忌多多,但並沒把話說死,看來還是有希望的。

日月如梭,展眼一個多月過去了,四娘的身子漸漸恢復如初。一天清早,四娘突然起了情致,早早起來,從白馬寺出來,觀賞山色。自從有了報仇的心思,再也無心流連風景,難得今天有這份心情。

她一邊走著,一邊嘖嘖稱美。但見曉霧瀰漫,紅日隱在雲海之後,一不留神便會跳出來。山路上山花綻放,仿佛五彩的錦緞,鋪陳著,一直綿延到天際。遠處的山野上,怪石崢嶸,奇松古柏,傲然而立,時而還能聽到野猿清啼。四娘陶醉了,如果人間沒有仇恨,棲隱山林是多美的事啊。

不自覺來到一處石崖邊,遠遠發現有人在那裡練武。四娘悄然走近,竟發現是甘鳳池。先練的拳腳,後練的兵刃,身似猿猴,出手如電,一招一式,虎虎生風。四娘看的如痴如醉,心中暗自稱奇。四娘突然想到,既然甘大俠不肯教我,我每天來這裡偷偷地學,三五載之後,也必然能出息。

從此之後,四娘每天早早來潛伏下,偷學武藝。甘鳳池的每招每式,她都留心記憶,今天沒看懂,明天還要溫習。如此風雨不誤,苦下功夫,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後,四娘已經從一位懵懂的小姑娘成長為妙齡少女。原來身上的功夫空白如紙,現在已然學成了一身的絕技,少林長拳、飛簷走壁、空中飛劍,盡皆精熟,運用自如。

這一天,四娘正躲在石崖不遠處偷練絕技,忽然飛來五枚飛鏢,如箭離弦,四娘眼疾手快,隨手撿起一節松枝,用力一甩,五枚飛鏢全被撥打在地;四娘不敢大意,留神四面八方,果然飛鏢剛落,又飛來幾支飛刀,如刀林箭雨,四娘腳尖點地,施展提縱術,陡然跳起數丈高,飛刀全部落空。

四娘正在思忖何人偷襲,忽聽石崖後有人哈哈大笑,邊笑邊說:「六年辛苦偷藝,今朝學有所成,可喜可賀!」四娘順聲音尋去,發現竟是甘鳳池。四娘滿臉羞赧,支支吾吾地說:「難道……您……早知道……」

甘鳳池感到欣慰,說道:「是啊,自從你第一天來這裡偷學,我就知道了。有心讓你成才,才不忍戳破真相。你現在學有所成,可以北上報仇了。但切記,學武除了報仇雪恨之外,還要扶危助困,除暴安良,那才是為俠的本分。」

邊說,邊從袖子裡拿出來一把短劍,拔去劍鞘,頓時寒光閃耀,令人心寒。接說道:「這把寶劍,名叫湛盧,乃是戰國時代傳下來的名劍,我少年時得自古墓,跟隨我打打殺殺半輩子,如今贈給你,希望你能用它手刃雍正,為你的祖父,你的全家,普天下所有冤死的異己者,報仇雪恨!」

四娘接了寶劍,隨身帶好。因報仇事緊,時不我待,當時便向甘鳳池辭行北上。甘鳳池也不挽留,臨別時,又說:「前路兇險,吉兇未卜。貧僧有一句偈語,你一定要牢記!」四娘忙說:「高僧指教。」甘鳳池抖了抖白眉,緩緩而道:「瓜熟蒂落,中秋之後。」說罷,飛身消逝在四娘的視野中。

四娘牢記在心,心中豪情萬丈,躍馬揚鞭,晝夜不停趕往北京。

刺殺雍正 

雍正十三年中秋剛過,圓月漸虧,西風漸緊,滿天霜色。雍正搬到圓明園居住。此時園內落葉滿階,百草枯萎,雍正觸景生情,頓生人生遲暮之感。人這一輩子,機關算盡,心血耗光,到頭來也是一場空。雍正每思及此,不禁傷懷。

沿著湖岸漫步,時不時驚風落葉;頭上大雁排列南飛,叫聲悽絕;雍正身處濃秋頹色之中,心中頗感寂寥。不經意間來至湖畔古香齋窗側,耳旁隱隱傳來嫋嫋笛音,絲絲縷縷,如愁似恨,哀怨綿長。

雍正聽得如痴如醉,心中納罕,圓明園是皇家園林,也是全國園林之首,生活在這裡,無異於神仙一般,何故而起幽怨之音?

雍正循聲望去,但見古香齋內,一位清影麗人正在橫笛吹奏,神情專注,眉目含愁,輕啟朱唇,款動玉指,雖是淡妝輕抹,卻也透露出萬種風情。

雍正看得痴醉,不由得出聲喝彩。麗人正在情濃之時,不提防有人喝彩,嚇了一跳,短笛也驚落在地。忙回頭看時,發現是當今皇帝,嚇得魂飛天外,忙伏身下拜說:「奴婢不知聖駕到此,犯了驚駕大罪,請皇上發落。」

雍正頓生憐香惜玉之心,伸手將她扶起來,軟語溫存說道:「不必驚慌,赦你無罪。你叫什麼名字,怎麼在這吹笛?」

麗人款款言道:「奴婢是今春剛選入宮的秀女,原是江南蘇州人氏,名叫惠仙,因秋意肅殺,無法排解心中寂寥,故在此吹笛消愁散悶。」

雍正嘆息說:「也苦了你們做秀女的了,朕自登基以來,日理萬機,事無巨細,都是親自處理,何嘗敢生倦怠之心?因此也冷落了你們。現在好了,天下承平日久,那些頑固異己者也遭到鎮壓,不敢再掀波起浪了,剩下的時間,朕要好好放鬆一下,不能再讓你們在這裡閒置青春,空度歲月。」

雍正正在古香齋安慰惠仙,不想隔牆有耳,在古香齋外面的大柏樹上,隱者一個人。此人用絹帕罩在頭上,穿了一身墨綠色的衣服,藏身在古松巨柏之間,很難辨認。這人聽雍正說了這番話,暗暗罵道:「荒淫暴君,看你囂張到幾時!你雖鎮壓了異己者,也要提防人家後代尋你報仇。我呂四娘絕不會放過你!」

不錯,隱在樹上的正是俠女呂四娘。她來到北京後,先是潛伏在大內,伺機動手,但發現難度係數太高了,宮廷護衛密密匝匝的,全都十分警覺,雍正的寢宮也靠近不了,裡三層外三層,全是血滴子把守,慢說是人,就是蒼蠅蚊子也飛不過去。四娘曾一度心灰意懶,這樣子猴年馬月也難以報仇。

後來,事情出現轉機。雍正在宮裡住膩了,要搬到圓明園去散散心。四娘感到天助我也,圓明園地面廣大,又都是古松巨柏,便於藏身,而且血滴子的注意力也會分散,下手的機會大為增加了。於是暗中盯緊雍正,他的往來行止,都逃不過四娘的眼睛。

這天,雍正一進古香齋,四娘就隱到巨柏之上,暗中監視。她發現古香齋周圍都是血滴子的人,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或清掃落葉,或整修樹木,目光卻時刻盯緊古香齋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生事變,他們無疑會衝過來,確保雍正的安全。四娘思忖這時候下手,把握不是很大,只好暫時忍耐。

時間不大,雍正從古香齋裡出來,頗有戀戀不捨之意。此時,天色已近黃昏,秋風乍起,從明淨的湖面吹來,讓人不勝其寒。雍正披上小太監送來的寒衣,徑直回到圓明園下榻的寢宮。四娘逃過血滴子的視線,尾隨跟蹤,在寢宮外面撿了一棵既高大且茂盛的松樹隱住身影,屏氣凝神往裡面窺探。

天黑下來以後,忽然起了大風,樹葉譁譁亂響,夜空也驟然起了厚厚的一層雲,將明月遮住,天上地下立時漆黑一片。四娘心中暗喜,這樣月黑風高的夜晚,正是下手的絕好機會。她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仔細觀察寢宮裡發生的一切。

寢宮很早就上燈了。雍正先是用了晚膳,然後閉目養神休息了一會。起來後,開始批閱奏章,一直到深夜十分睏倦了,才放下筆,喊茶來喝。

領事太監端茶上來,催促雍正早睡。雍正卻說:「秋風肅殺,衾寒被冷,叫朕如何睡得著?」領事太監一聽就明白了,忙說:「要不讓惠仙來侍寢?」雍正點了點頭:「多帶上幾個侍衛,別出什麼意外。」領事太監領命去了。

四娘心中狂喜,正好在惠仙身上做文章。她來到寢宮外,隱伏在一片桂花從中,單等惠仙她們過來。時候不大,領事太監引著一頂小暖轎過來,前後七八個大內高手護衛,拿刀擎劍,四下裡張望。

四娘屏住呼吸,等轎子從桂花叢旁經過的時候,從囊中摸出一把墨玉飛蝗石,分別朝幾位大內高手打去。這石子不是亂飛的,而是朝著身上的要害大穴,一旦打中,渾身癱軟,頓時失去知覺,要等一刻鐘才能甦醒。結果,石子無一不中,大內高手與四名轎夫紛紛跌倒,不省人事。領事太監毫無警覺,兀自朝前走了。

四娘趁此機會,忙進入轎內,伸手點住惠仙的啞穴,將她的衣服換上,把自己的衣服披在惠仙身上,再拖到桂花叢中,捆得死死的,動彈不得。四娘迅速的回到轎內,時間恰恰好,那些高手甦醒過來,茫然若失,不知剛才發生了什麼,好像打了個盹,其他什麼都不清楚了。

詢問轎內情況,轎內人稱一切都好,因此沒人產生懷疑。眾人又將轎子抬起來,這時領事太監罵罵咧咧回來:「我說你們怎麼回事?我都到了,你們在後面磨蹭什麼?要是皇上等煩了,你們誰擔待得起?」眾人不敢應聲,抬起轎子飛一般走了。

將「惠仙」送進寢宮,雍正早等得不耐煩了,催促說:「快扶到床上!」又對領事太監和侍衛說:「你們退下吧,夜裡警覺點。沒有傳召,不得擅入寢宮!」眾人叩辭出來。宮內只剩下雍正,四娘還有若干宮女。四娘垂首,不肯與雍正仰面相對。雍正早已心焦如焚,慾火高熾,過來拉扯四娘衣服。

四娘霍然起立,從袖中掣出湛盧短劍,用手點指雍正,厲聲罵道:「荒淫無道的暴君,睜開眼睛看仔細,看看姑奶奶是哪個!」

雍正春夢驚醒,直嚇得渾身抖成一團,顫抖著聲音說:「惠仙,不是,你是誰?裝成秀女入宮所為何事?」

四娘咬碎銀牙,一把薅住雍正的衣領,將短劍逼在頸上,冷笑說:「罷,姑奶奶今天讓你死個明白,直對你說了吧,我乃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今夜特來取你項上人頭,祭奠我呂家百餘口的冤魂!」

雍正一聽呂留良三個字,嚇得魂飛天外,他高聲叫喊,讓血滴子來救他,可「血」字剛出口,「滴」字似出非出,尚在半路上,四娘飛起一腳踹在他的心窩上。

雍正頓時感到一陣劇痛,匍匐在地上掙扎。四娘豈容他喘息,奔到近前,探身揪住雍正的辮子,然後湛盧短劍划過一道弧線,橫劈過來。劍影閃處,鮮血迸射,雍正一顆血淋淋的頭顱已然與身體分開,正握在四娘的手中。

呂四娘刺雍正的故事,真實性姑且不論,其折射出來的精神足以震爍古今。一個小姑娘,從小就失去家庭的庇護,自己將整個人生承擔起來,漂泊,流浪,苦學,受挫,隱忍,最終戰勝了磨難,成功刺殺雍正。四娘的遭際證明了,磨難成就了人性中最閃光的內涵,造就了一代充滿傳奇色彩的女俠客。

有時候想,俠客被誤解了,大多數人以為,俠客大都武藝高強,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灑脫磊落,豪氣逼人。其實,這麼說太片面了。

俠客豪爽灑脫的背後,還有一種承擔,一種使命,一種強加於身,不能脫卸的負重,這些凝重的東西壓在心坎上,俠客縱使過著快意的人生,恐怕也要大打折扣。

想想四娘,天真爛漫的年紀,本應該快快樂樂的戀愛,可是她卻生活在復仇的巨影下,時刻呼吸艱難。這大概是羨慕俠客的人沒有想到的。

本篇結束

特別提醒:美好的一天結束啦,喜歡文章的小夥伴們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在看」兩個字並分享朋友圈哦

相關焦點

  • ​呂四娘:不殺雍正死不瞑目(上)
    本文出自納蘭秋《俠客天下》呂四娘,不殺雍正死不瞑目清朝歷史上,最大的一樁懸案,就是雍正猝死之謎。十三歲的呂四娘咬破手指,寫下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成為她一生的擔負與目的。這樣的理想,浸在血與淚中,使呂四娘變得執著、堅韌,她的俠骨柔情,至今令人嚮往,追慕。呂門慘案 雍正十三年八月廿一凌晨,雍正皇帝暴死,成為清朝歷史上一樁特大迷案。
  • 呂四娘是誰?為何民間說是她殺了雍正?她是如何做到的?
    提起清朝的雍正皇帝,想必大家是如雷貫耳,歷史上一直對他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批評他的人說他殘酷狠辣、不念手足之情,對親兄弟都痛下殺手。
  • 呂四娘為什麼要刺殺雍正?呂四娘殺雍正是真的嗎
    其中,關於雍正死因之謎,由於《甄嬛傳》的杜撰情節,使得這個歷史懸案更為撲朔迷離,引人入勝。《甄嬛傳》大結局中,葉瀾依痛恨雍正賜死允禮,假意承寵,暗自給雍正使用暖情香,並騙其服下含有慢性毒藥的丹丸,使雍正沉溺聲色染病吐血。甄嬛故意將雍正新寵孫答應和侍衛私通一事添油加醋地告知雍正,雍正怒不可遏,病重不起。葉瀾依最後給皇帝服用了所謂長生不老的金丹加重了雍正病情。
  • 歷史上的呂四娘,真的殺了雍正嗎?
    一位歷史上民間傳說的神奇人物,呂四娘。她是清朝雍正時期的人物,有人說是之女,還有一說是孫女。呂留良是一名秀才,浙江嘉興著名的儒士,江山易主皇帝更換之後就閉關,開始了讀書修身養性。雍正,清世宗是清朝的第五代皇帝。
  • 雍正突然暴斃的原因是什麼?雍正真的是被呂四娘殺的嗎?
    但是因為雍正在位期間殺戮太重,對自己的兄弟們、功臣等都毫不手軟,大興文字獄,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等,因此其在民間和野史中其口碑並不好,而關於其暴斃的原因更是眾說紛壇。圍繞雍正的突然死亡流言四起,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說雍正是被呂留良之女呂四娘刺殺,而且頭顱被割,身首異處。
  • 雍正皇帝為何突然暴斃?呂四娘刺殺只是傳說,真正的原因是這樣
    據雍正最寵信的大臣張延玉在自己的《自定年譜》中記載,雍正死前沒有沒有一病不起的跡象,自己(張延玉)還「每日進見」。雍正死的蹊蹺,而清史關於他的死因記載又少之又少。據雍正的《起居注》裡記載,「雍正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偶感身體不適,但仍然可以召見臣工。二十二日時,雍正沒有再召見臣工,只有皇子和親王們終日守護在身旁。」
  • 揭密:雍正並非死於呂四娘劍下而是死在吃不老仙丹上
    以至於時人後人都對雍正的死因枉加猜測,眾說紛紜。雍正帝駕崩之後,他的靈柩在清宮只停放了19天就被移厝到雍和宮永佑殿。為什麼他的靈柩會這麼著急從皇宮中移到寺廟裡來,難道雍正的死真的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嗎? 對於雍正皇帝的死,在《滿清外史》、《清宮遺聞》、《清宮十三朝》等野史中也有記載,不過在這些野史著作中都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刺殺而死的。
  • 雍正之死,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雍正的暴斃,無論《清世宗實錄》還是《清史稿》,記錄極其簡單,死因隻字未提。正史的缺失,終於導致揣測紛紛——「刺殺說」流傳最廣:風塵女俠呂四娘為報家仇,深夜潛入皇宮行刺。雍正為呂四娘所殺,屍首不存,為顧及王室顏面,宮中傳暴病身亡,並鑲以金頭葬之。呂四娘是清初學者呂留良後人。
  • 呂四娘之死(中)
    因親歷明亡,因此不做清官。不過他的名氣太大了,雍正曾多次招攬他,他都推脫有病在身,拒絕為清朝服務。 因緣際會,收了呂四娘為徒後,對這個聰明穎悟的弟子,甘鳳池傾注了大量心血。那呂四娘也是不世出的人材,幾年後便盡得師父真傳。終於有一天獲得師父首肯可以下山報仇了。
  • 雍正之死的三大傳聞,到底哪一個才是歷史真相
    加之雍正生前性格殘暴多疑,對兄弟、功臣們的殘酷迫害使其長期以來形象不佳,這種「突然暴斃」的結局更令大眾百般猜測、眾說紛紜。特別是到了現代,各種小說、影視劇對雍正之死的演繹愈來愈多,使得真相更為撲朔迷離。而在諸多演義中,又以「呂四娘入宮行刺」一說流傳最廣,幾乎婦孺皆知。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雍正到底是不是因呂四娘刺殺而死的呢?
  • 血滴子與呂四娘
    最後呂四娘潛入清宮,刺殺雍正,並割去首級。清代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罕見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代統治者為防止和鎮壓知識分子和漢人的反抗,從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構成冤獄。清代文字獄貫穿整個清代250年左右。頂峰時期自順治開始,中經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歷時140餘年。
  • 雍正當皇帝後,為何把一個去世已經49年的人開棺戮屍,滿門抄斬
    關於呂留良家族和雍正的愛恨情仇,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傳說,就是呂四娘刺殺雍正的故事。傳說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後人,她為報世仇,打小拜江湖高僧甘鳳池為師,習得一身好本領。她善使長劍,舞得虎虎生風,百十人無法近身。她身輕如燕,能飛簷走壁,出入深宅大院如履平地。呂四娘習武歸來,在呂氏祠堂前寫下血書發誓:「不殺雍正,死不瞑目。」隨即入京,開始了她的復仇之路。
  • 再刷《九五至尊》:岑日愛VS呂四娘,如果你是李大蝦選哪個
    01 劇情 雍正十三年,呂四娘一行人正欲刺殺雍正,卻同雍正一起被水龍捲帶到了二十一世紀,雍正成為李大蝦,通過努力學習,李大蝦很快融入現代社會,並進入兆康集團。
  • TVB《九五至尊》∣那個獨一無二的呂四娘,從瘋狂追殺到執著痴戀
    張可頤飾演的呂四娘,抓住了古代俠女的執著和現代社會的虛偽之間的衝突,把一個爽直的古之女俠在現代的生活遭遇演得活靈活現。呂四娘有一種從眼神裡透出的純真,從舉止間流露的可愛,讓人動心。在大清朝時,四娘的目標是殺雍正,反清復明。
  • 雍正皇帝正值盛年卻突然暴卒,他是怎麼死的?
    雍正帝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各種「謎」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否正統,他老爹康熙是否是被他毒死的,雍正的陵寢為何不選擇建在清東陵,而是跑到相隔千裡以外的易縣去單獨建造皇陵,雍正突然離奇死亡,清朝對雍正去世原因又隻字未提。後世不免對雍正死亡的原因有各種猜測。後世對於雍正突然離奇死亡大致有這幾種猜測。
  • 古墓懸案:雍正皇帝暴死後的四大假傳說
    此外,在雍正七年後,由於政敵被殺的殺、關的關,基本上也都擺平了,相對以前而言,雍正帝多少有了一點「閒」。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閒」,也就開始貪圖女色,病也就隨之暴露了出來。當呂家舉家罹難之時,呂留良之子呂葆中之女呂四娘,因在安徽乳母家中,倖免於難。年僅13歲的呂四娘秉性剛強,在得知全家遭戮後,悲憤填膺,當即刺破手指,寫下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八個大字。於是,她打點行裝,悄悄離別乳母,隻身北上,決心刺殺雍正帝,以報家仇。呂四娘途經一座深山時,被一老道勸阻,暫時放棄了北上報仇的計劃,留在深山,隱姓埋名,跟老道學習武藝。
  • 《九五至尊》的呂四娘,與謝君豪搭檔舞臺劇,如今49歲仍單身
    《九五至尊》這部電視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並且記憶猶新,在2003年的時候首播,由江華、張可頤、吳美珩、秦沛等主演,是比較早期的一部穿越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的是雍正皇帝和漢女呂四娘一同穿越到現代所發生的故事。
  • 鴛鴦刀與書劍及碧血劍的聯繫:太嶽四俠間接殺死雍正
    卓天雄在雍正十三年被抓,而雍正死於次年,並且在金庸世界觀下,是雍正選取了雍正被人刺殺的民間傳說。這當真沒有聯繫嗎?他哪知乾隆變盟之後,深恐紅花會前來報復,想起二十多年前雍正皇帝半夜裡被刺客傷害性命的慘狀,甚是寒心,因此這幾日來外衣之內總是襯了金絲軟甲,果然救了一命。
  • 雍正皇帝暴斃而亡,究竟亡於是刺客之手,還是另有原因?
    說到雍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民間傳說中的俠女——呂四娘。傳聞此人的爺爺是雍正年間的著名學者呂留良,呂留良因為雍正的「文字獄」而蒙受不白之冤,到後來被殺。 據說當時呂四娘學成武功之後,歷經百般周折,終於在雍正十三年,成功潛入皇宮,化裝成雍正看中的秀女惠仙。恰巧雍正當晚召惠仙侍寢,所以呂四娘就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