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正值盛年卻突然暴卒,他是怎麼死的?

2020-12-24 君臨天下QYD

《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辦事」,至二十三日子時就駕崩了。

短短的幾天內,雍正就突然離奇去世了,而清朝官方史書對於雍正突然去世也是一筆帶過。

雍正帝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各種「謎」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否正統,他老爹康熙是否是被他毒死的,雍正的陵寢為何不選擇建在清東陵,而是跑到相隔千裡以外的易縣去單獨建造皇陵,雍正突然離奇死亡,清朝對雍正去世原因又隻字未提。後世不免對雍正死亡的原因有各種猜測。

後世對於雍正突然離奇死亡大致有這幾種猜測。

死於呂四娘謀殺。吞噬春藥。病逝。丹藥中毒。第一,呂四娘謀殺說。

關於雍正死於呂四娘刺殺說,這種在民間和野史中很流行。

雍正在位期間,文字獄日益頻繁,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是「呂留良案」。

呂留良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在清軍入關之初,呂留良曾參加過抗清,後來抗清朝失敗後,呂留良隱居鄉間著書,呂留良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在雍正年間,湖南一件叫曾靜的人在拜讀了呂留良的書籍後產生了推翻清朝的思想,於是曾靜就給川陝總督嶽鍾琪寫信,策動嶽鍾琪起兵反叛。

嶽鍾琪在看到曾靜這封信後直接告發曾靜,雍正得知後大怒,派人逮捕曾靜押往京城,經過一番審訊,曾靜供出反叛思想來源於呂留良書籍。

就這樣已經去世多年的呂留良被剖棺戮屍,著作被焚毀,呂留良後代子孫也被滿門抄斬,當時呂家唯一倖免於難就是在外未歸來呂四娘。

呂四娘在得知自己一家慘遭滿門抄斬,呂四娘發誓要為呂家報仇。後來呂四娘拜了一位武功高強的師傅學了一身好功夫,學成歸來的呂四娘在一個夜晚潛入皇宮,殺了雍正,並且砍下雍正的頭顱,此後就銷聲匿跡了。

關於雍正死於呂四娘謀殺,這種說法很難站住腳步,且不說呂留良一案中有沒有呂四娘這個人。在清代,面對戒備森嚴,重兵守衛的皇宮,一般的皇室貴族沒有皇帝的傳召都很難進入皇宮,何況呂四娘這樣一個普通百姓。加之皇宮守衛如此森嚴,呂四娘靠近雍正都幾乎不可能,更何談謀殺雍正,呂四娘謀殺雍正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第二、雍正死於吞噬春藥。

在朝鮮史料有這樣一條記錄:「雍正晚年貪圖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運用者久矣。」

朝鮮作為清朝的藩屬國,朝鮮使臣在給朝鮮國王的報告中的確沒有必要去故意捏造攻擊雍正帝本人。

晚年的雍正貪圖女色,亂服用春藥可能是導致雍正最終猝死的原因之一。

第三、病逝。

如果僅從皇帝這個職業評選雍正,那麼雍正勤政在中國皇帝歷史上絕對名列前茅。

雍正是歷史上出了名勤於政務的皇帝,雍正在位十三年,每日睡眠的時間僅有數個小時,雍正批改奏摺常常都是到深夜才睡覺,雍正在位十三年,批改奏摺所寫的批語字數就超過1000多萬

雍正在位十三年,每年給自己放假休息的時間僅幾天,其他絕大多數的時間,雍正多數都是投入處理朝政。

每天睡眠四五個小時,其他時間都用於處理朝政,在位十三年,雍正終年都是如此,鐵打的身體也吃不消,因此後世懷疑雍正突然去世可能死於「中風」。

第四、丹藥中毒。

目前不少史學家認為,雍正死於丹藥中毒的可讀性比較大。

雍正對於丹藥的迷戀迷戀由來已久,早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雍正就對道教和佛教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常和道士或者和尚在府邸討論,雍正自己也時常穿上道士服裝,扮成道士。

雍正即位後,對於丹藥更加越來越迷戀,雍正不僅自己常年服用,有時候還特意賞賜給有功之臣。

為了更好的煉製丹藥,雍正在長期居住的圓明園中設置了專門煉丹的,還請了不少道士給自己專門煉丹。

在一份清宮密檔中詳細記載雍正宮廷採購的物品清單,在這份密檔中記載著,雍正九年,雍正皇帝一共購買了4000斤木炭和礦銀、硫磺、黑鉛等物品,而這些物品都被運往了雍正居住的圓明園,而這些物品都被道士用來給雍正煉丹。

我們知道,礦銀、硫磺、黑鉛這些重金屬,本身就有毒,長期服用對對人的身體傷害極大,結合張廷玉的私人記錄,雍正去世時候的現狀是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

因此現在越來越多史學家認為雍正死於丹藥中的可能性極大。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
    不過,就算拋開這類離奇的加工,單看權威的正史,雍正皇帝的死亡,也是一個容易引發猜測懷疑的話題——確實乍一看,比較匪夷所思。那雍正究竟是怎麼死的?其實,雍正執政時代的重臣張廷玉,早在他的《澄懷園自訂年譜》裡,真實還原了當時的第一現場:八月二十日雍正病倒後,其實之後的兩天裡,他還照常處理國務,且天天和張廷玉見面。但八月二十二日的深夜,雍正的病情卻突然急轉直下。張廷玉和各位重臣們急忙趕到圓明園的寢宮,眼看著御醫緊急搶救,救到二十三日子時,卻是「龍馭上賓矣」。人就這麼沒了。
  • 雍正正值盛年,為何突然暴斃而亡?仙丹嗑掉幾輩子修來的皇帝命
    雍正皇帝之死,向來是清史中的一個迷。58歲就去世了,與父親康熙和兒子乾隆的長壽形成鮮明對比。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年青時中過暑,特別怕熱,登基後常在較為涼爽的圓明園內辦公起居。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在圓明園內生了病,但這病症應該不太嚴重,因為雍正還可以照常辦事。離奇的是,二十三日子時,雍正駕崩了!奇在哪裡?奇在史料中沒有他病情加重的記錄,也沒說他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反正就是突然死了。
  • 雍正突然暴斃的原因是什麼?雍正真的是被呂四娘殺的嗎?
    雍正可以說是我國最為勤政的皇帝之一,也正是因為他的勤勉才有效處理了康熙晚年留下的爛攤子,延續了康熙年間的繁榮景象,為乾隆年間的繁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58歲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後,乾隆皇帝為何要隱瞞死因?
    「九子奪謫、終成正果」,說得是他;「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說得是他;「金頭之謎、四娘弒君」,說得也是他。雍正爺一生執政恭儉勤勉、勤為天下先、朝乾夕惕、宵衣旰食。叫板滌蕩自身所代表的士紳階層,行改革之策,既舒緩了民力、又國力大增。展現了這位滿清君王既急於、也能於革故鼎新的豪邁膽略和執政技巧。然而,作為25歲便登臨大寶、御及四海的乾隆皇帝,其著急忙慌地遮掩先帝死因的心願,甚至超過了他對喪父的哀傷。
  • 十全十美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雍正十二年,大清跟準噶爾的戰爭陷入僵局,雙方議和,經過一年的談判最終議和以杭愛山作為分界線,以東歸大清,以西歸準噶爾。但是也就在這一年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那麼怎麼總結雍正皇帝一生?
  • 58歲的雍正正值盛年,卻突然去世,乾隆為何極力掩蓋死因
    「康乾盛世」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盛世,這是由清朝三位皇帝締造的。其中康熙在位61年,終年69歲。乾隆在位60年,終年89歲。唯獨雍正年僅58歲,在位13年就壽終正寢了。而且死的特別快。清宮《雍正朝起居註冊》是有明確記載的:「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朝夕侍側。戌時,上疾大漸,召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至寢宮,授受遺詔。
  • 雍正突然去世,乾隆為何要掩蓋死因?英明皇帝死得實在太荒唐!
    雍正,是清朝時期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皇帝。從他在康熙末年的「九龍奪嫡」中,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勝利,到他引發各種爭議的改革,以及文字獄、血滴子等各種血腥傳說,讓雍正身上擁有了各種未解之謎。尤其是他的死因,更是演繹出了呂四娘入宮行刺取走首級的民間傳說。
  • 58歲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後,乾隆皇帝為何要掩蓋死因?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上位容易的皇帝,往往不把皇位當回事兒,想怎麼造就怎麼造,行事隨心所欲,十分逍遙,例如明武宗朱厚照。目前存世的雍正批閱過的奏摺、部本、通本達到30萬件,上面有雍正留下的1000萬字的批註。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種工作量十分驚人。 然而,後人對他的關注點卻不在於他作為皇帝有多努力,也不關注他的政績。反而對他怎麼在九子奪嫡中勝出,以及他後宮中那些風花雪月、宮鬥爭寵極有興趣,並進行了奇葩的藝術創作。如果雍正泉下有知,棺材板大概壓不住了吧。
  • 雍正皇帝死亡之謎
    雍正是清代比較有為的君主。他於公元1723年登基,1735年逝世,在位時間較短。關於雍正的死亡,後世頗多議論,通常稱之為清宮四大疑案之一。三服餌丹藥,中毒致死說正常死亡說,是官方史籍所記載,不足以解釋雍正為什麼死得那麼突然。遇刺斃命說,在事實上並不可信。因為雍正6年發生了呂留良文字獄案,至雍正10年12月定案:呂留良,呂葆中父子戮屍梟示,另一子呂毅中斬決,孫輩發遣極邊為奴。
  • 葬在泰陵的皇帝(七):歷代名家是怎樣評價雍正的?
    」法國傳教士杜赫德評論道:「儘管雍正皇帝很少表現得像是一個天主教的支持者,但不能不值得稱讚的是他不知疲倦地熱衷於政事,他為了天下百蒼生的福樂安康夜以繼日地致力於改革政弊。您能給雍正皇帝帶來最的樂事就是向他提出一個能夠提高民眾福利、緩解百姓的生活壓力的良策;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努力將這項計劃儘快訴諸實踐。
  • 【風雲人物】歷史上清朝皇帝雍正的十五個兄弟是怎麼死的
    雍正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身為清朝的皇帝,雍正是如何上位的?在當皇帝之前,雍正是否犯下什麼罪行?
  • 雍正皇帝真的在繼位後逼死了他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嗎?
    在臺灣小說家高陽的《乾隆韻事》中就有雍正逼死他的生母情節描寫,說雍正的母親烏雅氏在雍正給她請安時,突然用頭撞向柱子,死在了雍正的面前。許多史學家在分析後,認為這一情節應該是虛構的,並不可信,但雍正與其母親烏雅氏的母子關係並不太好,應該是事實。
  • 康熙皇帝是被雍正毒死的嗎?
    對於康熙皇帝的死因也有著各種傳言,而牽涉其中的依然是清朝歷史上爭議最多的雍正皇帝,因為有人說康熙就是被雍正害死的,這也是後世對雍正的皇位合法性持懷疑態度的原因,但到底康熙是怎麼死的,有著各種爭論,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
  • 雍正皇帝為何突然暴斃?呂四娘刺殺只是傳說,真正的原因是這樣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在圓明園暢春園突然駕崩,終年58歲。雍正帝死的極其突然,無論皇子,還是身邊的大臣們都沒有絲毫心理上的準備。據雍正最寵信的大臣張延玉在自己的《自定年譜》中記載,雍正死前沒有沒有一病不起的跡象,自己(張延玉)還「每日進見」。雍正死的蹊蹺,而清史關於他的死因記載又少之又少。據雍正的《起居注》裡記載,「雍正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偶感身體不適,但仍然可以召見臣工。二十二日時,雍正沒有再召見臣工,只有皇子和親王們終日守護在身旁。」
  • 老八和老九都死在獄中,一個嘔吐一個腹疾,雍正皇帝給出的說法是...
    雍正帝——弒兄屠弟(之五)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皇帝回憶起塞思黑的另一項罪行:父親康熙皇帝去世那一天,塞思黑突然來到四哥的面前,與他面對面坐著,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雍正皇帝說,當時如果不是自己鎮定隱忍,肯定要激起事端。
  • 甄嬛傳皇帝劇情 甄嬛傳皇帝怎麼死的
    純元皇后是雍正之前最後的一個皇后,特別受到雍正的喜歡,但是卻是紅顏薄命,早早的就去世了。為此,他在心裡還一直留著遺憾,對於他的這個皇后,雍正表示還是一直很喜歡她。他在選秀上就這樣偶然見到了甄嬛,因為她的容貌長得特別像自己已故的皇后,就這樣留下了她。但是因為甄嬛第一天進宮的時候就看到了,華妃處置夏冬春的景象。
  • 雍正皇帝上位之後,到底是怎麼對待其他幾個和爭儲的兄弟?
    於是康熙皇帝將大皇子胤禔囚禁他自己的府中,直到雍正十二年,大阿哥去世。二皇子胤礽因年幼就被就被立為太子,所以早期支持者較多,在後來兩次太子胤礽被廢後,見太子胤礽復立無望,大多數轉投四皇子胤禛的陣營。而三皇子胤祉在後期因為八阿哥勢頭最盛加上自身支持者較少,便放棄了爭奪皇位,支持三阿哥的陣營自此也就消失了。
  • 雍正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
    昨天貓南看了一部以雍正皇帝為主角的大型宮鬥清宮劇,發現劇裡很多地方都與歷史不同呀,太容易誤導小夥伴們了,所以今天這期貓南就帶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雍正皇帝的正史! 雍正繼位前,利用大臣隆科多穩定京城局勢,通過年羹堯控制西北地區,好不容易爬上那把龍椅,可惜,雍正四十四歲繼位,五十八歲病逝。這裡的病逝,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史書記載雍正於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同年二十三日子時駕崩,至於是不是病逝,後世不得而知。
  • 雍正皇帝猝死之謎——重金屬中毒還是「馬上風」?
    很 I 高 I 興 I 你 I 能 I 來獲 I 取 I 醫 I 學 I 知 I 識更 I 欣 I 慰 I 你 I 健 I 康成 I 就 I 健 I 康 I 人 I 生雍正是歷史記載的清朝非常勤勉的一個皇帝,在位13年,勵精圖治,他留下的政治經濟遺產使得他的繼承者乾隆皇帝得以開創60年的「乾隆盛世」。
  • 二月河《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適合做皇帝
    烏先生說了一句話「太子是一個幾十年的太子,誰廢了太子,必定被天下所不容、被皇帝所不容」。康熙皇帝看到奏摺的時候說了一句「其心可誅」,專指八阿哥齊心可誅。 康熙皇帝--帝王心術 後患無窮      康熙皇帝安排後事--佟國維推舉八阿哥,隆科多坐雍正皇帝的冷板凳,此舉一出,八阿哥無緣太子之位,十三阿哥幽禁十年,佟國維回家養老,隆科多提升九門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