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H48:偶像養成遊戲

2021-02-15 明周刊


「出錢讓成員得到資源,相當於遊戲中的裝備升級」,他比較之。他推過李藝彤,「她本不是官推角色,職業戰鬥力防禦力都不行,但是我們給她最好的裝備,她照樣逆襲了」

上海的嘉興路在市中心,但交通並不算方便。坐落在這條小路上的星夢劇場,卻從下午四點開始就沸沸揚揚起來。

青年男子們三五成群將「星夢劇院」圍個水洩不通,他們背著雙肩包,互相之間頗為友好,他們都是來看SNH48演出的。

「星夢劇院」是SNH48的專屬劇場,一周有七場演出。80後的錢益幸運地兌換了一張前區的票,他把它換給了一位新飯。幾天前,他們互加了QQ,新來者表示出了對鞠婧禕的關注,錢益則希望用更多的「福利」來留住他。白天,錢益是一家遊戲公司的普通職員。晚上則活躍於網際網路,是SNH48人氣成員鞠婧禕的「飯頭」——粉絲應援會的組織者。

「星夢劇場」的門票,除了貴价的vip,其餘座次都是隨機抽取。錢益犧牲了自己的福利,他覺得鞠婧禕很好很努力,而幫助女孩完成夢想的第一步——奪得SNH48總決選的第一名,讓她得到更多人的喜愛,則是自己作為「飯頭」的責任。

粉絲

最前排的看客與臺上的少女們幾乎是零接觸,緊身衣、飛揚的超短裙與漂浮在空氣中的荷爾矇混合、攪拌,發生化學作用。

女孩子們壓著嗓子,用軟萌的聲音發問「對不對啊?」、「你們覺得呢?」任何一句白開水般的話語,引發的是歇斯底裡的吼叫,仿佛誰不拼盡全力,誰就是在犯罪。

SNH48的五期生張丹三對自己的第一次公演並不那麼滿意。她今年才入團,覺得自己還沒有什麼舞臺經驗,不知道怎麼面對鏡頭。但她被教導,在養成系的團隊裡,粉絲更願意看到璞玉是如何被雕琢的,努力和進步更能使參與者獲得成就感。公演後的擊掌環節,有人悄悄跟她說,喜歡她跳舞很有「元氣」的樣子。


李藝彤(左),2013年入團,SNH48第二屆總選舉第3名,本是N隊替補成員,憑藉機智幽默收穫高人氣

努力也是有技巧的。待了兩年的二期生林思意已經摸出了門道——MC環節最能漲粉。MC,類似脫口秀,穿插在劇場常規的歌舞表演中。每一天,女孩子們需要分享三個隨機的話題,誰能講出特色,誰就能凸顯自己。

這是一個關乎如何在超大規模團體裡生存的問題。二期生李藝彤有一個勵志的逆襲故事。樣貌、歌舞並不出眾的她本是N隊的一個替補成員,因為喜歡在微博上發些逗笑的文字與粉絲互動,被發掘出「段子手屬性」,在第二屆總選舉中位列第三,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氣選手。李藝彤一戰成名後,團隊裡有人開始畫漫畫,有人專攻cosplay造型。才藝不濟者急了,就會想辦法在握手時撓撓粉絲的手心,這一招很討宅男歡心。

但48有一條鐵的紀律:所有團員不準戀愛。可以暗戀,嚴禁交往。她們需要聽眾、觀眾、粉絲、顧客的愛,但這種愛是無性的,是均衡的,不能為了一木,捨棄森林。

培訓課上,老師也會指導團員們在面對「你最喜歡男藝人」的問題時,如何才能避免粉絲不愉快。林思意總是被指定回答這個問題,她的答案是「郭德綱」,安全得體。

C位

粉絲投票決定成員人氣排名,排名決定資源的傾斜度——誰能出唱片、拍MV、上綜藝節目、出周邊產品,這不僅意味著收益,更是通往夢想的捷徑。在總選舉中,「入圈者」(即32強)都可以被視作優勝者,未入圈者直接等同於失敗,在偌大的團隊裡,充當幕景。

這個少女偶像團體已經招了五批學員,有120 名少女,且人員還在持續擴張中。她們的年齡介乎14-23歲之間,今年剛滿20歲的吳哲晗是浙江嘉興人,2012年,還在讀高中的她報名了SNH48第一屆的團隊招募,比想像中的選秀簡單,兩輪面試後,她順利成為26名一期生中的一員。


鞠婧禕,2013年入團,SNH48第二屆總選舉第2名,曾被日本網友評為「四千年第一美女」

按外形來說,她不是那種典型的48系萌妹子,她太高了,1米74的個頭站在舞群裡,不協調得扎眼。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在舞臺上極不自信,總是怕擋住別人。但在第一屆總選中,吳哲晗得票數第一,有兩個「土豪」的投票佔到了近二分之一的票倉。今年,「土豪」改推後,吳哲晗32名未入,一落千丈。

「選秀」對少女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被選中後,二期生鞠婧禕從川音附中退學,這位來自四川遂寧的女孩很有主見,長期遠離父母在成都求學,凡事都自己拿定主意。

沿海的深圳,一期生趙嘉敏偷偷報名時還只有14歲,父母當然不同意,「沒法解釋,說了也沒法理解」,女兒執意要來,父母無可奈何,想辦法在上海辦理了借讀手續,讓女兒一邊求學,一邊做夢。三年來,母親北上探過她一次,默認了現狀。

SNH48比照日韓團體的造星模式,集中管理、紀律至上,以嚴格的競爭機制立足。每周每月,公司會在內部舉辦各種規模的評比活動。成績即時公布,舞蹈順位立馬調整,排著工作機會的通告單就貼在最顯眼的地方,誰多誰寡一目了然。

趙嘉敏從小學習跳舞,一期生剛來的時候她的功底立馬得到認可,被舞蹈老師安置在舞群的C號位,C即center,令人垂涎的位置。48系的特色是分組,現有S、N、X、H四支隊伍、二三十位成員組一個隊,16名主力,剩下的替補。出唱片、拍封面都是前者優先,趙嘉敏一直站在中間,有一天,她被生生調換到邊緣的位置,沒人向她解釋原因。她覺得很莫名,也羞於追問,開始擔憂哪裡做得不好。

競爭導致「階層」分化,選手們待遇涇渭分明。生活宿舍一般是兩個人住一間,而總選舉中TOP級別的成員,譬如鞠婧禕則是安排單獨居住。對於團員關係緊張的猜測,也瀰漫在粉絲群中,在貼吧中曾一度出現團員為爭搶C位,往他人鞋中放圖釘的帖子。

夢想

在1996年好萊塢電影《楚門的世界》裡,奧姆尼康電視製作公司收養了一名嬰兒,刻意培養他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紀實性肥皂劇的主人公,公司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真人秀和GRG遊戲泛濫之後,新時期的娛樂邊界正在被一種更為擬真的模式擊破,SNH48營造的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楚門世界」。

SNH48的運營方,上海久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CEO陶鶯並不諱言SNH48的遊戲特質,久尚運營遊戲出身,最初接下AKB48在中國地區的業務代理,也是看中了遊戲和48系在消費群體上的重疊性。

粉絲「愛情公寓裴勇俊」曾熱衷於養成類網遊,如今更願意把時間花在SNH48身上。「出錢讓成員得到資源,相當於遊戲中的裝備升級」,他比較之。他推過李藝彤,「她本不是官推角色,職業戰鬥力防禦力都不行,但是我們給她最好的裝備,她照樣逆襲了」。


趙粵,2013年入團,SNH48第二屆總選舉第11名,被粉絲暱稱為會長、趙廣東

錢益則有些失落,鞠婧禕最終獲得總選舉的第二名。然而看著偶像站在角落有些黯然的模樣,他強烈萌生出「我能夠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想法。有時候,他會想,如果鞠婧禕沒有大家的幫助,永遠都是一個默默的四川小女孩,怎麼可能置身上海,變身偶像,連看個電影都能被認出。而她身處的雖然是片叢林,但遊戲法則如此透明公平,又何妨?在一個上升艱難的社會,他要以自己的力量成就彼此的夢想。

即使剛剛奪冠,趙嘉敏也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她跳舞不慎扭傷了腰,回深圳理療3個月,突然沒有了曝光量、沒有任何活動,「心裡發慌」,只能在微博上和粉絲髮發信息,維持互動。這個16歲的女孩已經開始擔憂,團裡不停招新人,自己的人氣會不會被超過,「大眾喜新厭舊,一個人看多了也會膩。」

剛入團的張丹三走路還蹦蹦跳跳,希望「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過不一樣的生活,大家一起為了夢想努力!」吳哲晗的眼神則有些游離,這是她籤約的第3年,五年後,她將從SNH48「畢業」,而未來的方向,不知在哪裡?「我們一直是在做運營平臺,不單是運作某個人,而是品牌本身,不依賴任何一個成員」,陶鶯說。

『本文刊載於《明周刊》總第78期,原標題為《SHN48:偶像養成遊戲》』

長按二維碼關註明周刊(MingWeekly)

喜歡就立刻分享到朋友圈吧!


▲通過掃描上方圖片中央二維碼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網上訂閱▼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訂閱全年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SNH48:少女養成遊戲
    推,是比喜歡更主動的行為,需要更深入地和偶像交流,並為此出錢出力,在養成系裡代表了粉絲的主導地位。如何從數量龐大的隊伍裡挑出自己鍾愛的偶像,吸引粉絲們的理由迥異,但總結起來無非是四個字:磁場契合。92年的燃燃主推比她小三歲的成員趙粵,將對方當成自己妹妹一樣盡心盡力,只因為覺得對方是可以交心的偶像,「怎麼說呢,就是感覺對了吧。」
  • 從遊戲看偶像變遷,一個偶像天團的養成辛酸史
    引言:近些年隨著《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偶像養成節目的火爆,國內終於也出現了看似能拿得出手的偶像團體。從05年的「超女」開始,偶像的誕生過程也逐漸從選秀變為養成。是假養成真作秀?還是開創中國特色的偶像時代?粉絲作為參與者一樣是當局者迷,不過作為遊戲愛好者也能用另一種方法看清一切。
  • 宅男福利SNH48の養成
    SNH48的「偶像養成」計劃打造觸手可及的偶像 每周七場公演想見就見  除了微博,SNH48還有眾多網絡推廣平臺,包括官網、微信、微博平臺,專屬APP「口袋48」、美拍、唱吧等等。通過各種網絡渠道,SHN48建立了一個「心智消費網絡」,與粉絲消費這些故事。這些海量的資訊讓粉絲看到了一個相對真實的偶像,而不是媒體塑造的片面個性。這就是自媒體時代的新紅法。【Part.3】是「偶像」更是「公司」!
  • 養成?《星夢想48》正確打開姿勢
    如果將音遊玩法、日系卡牌、以及真實女團SNH48 GROUP養成這三種模式融合到一款手遊中是一種什麼體驗?《星夢想48》告訴你答案!首款SNH48全團官方正版授權手遊《星夢想48》,帶來卡牌養成與暢快音遊的另類體驗!
  • 口袋48——養成系的吸金神器
    48個人?走可愛風?「劇場女神」?這就是外界對snh48一直的誤解,就從它吸金神器——口袋48這個點來深入了解一下吧~2012年,絲芭文化與AKS(AKB48公司)合作,成立國內偶像團體SNH48,「養成系」48風開始席捲中國。少女逐夢演藝圈,素人變小偶像;粉絲不停止砸錢為小偶像獲取資源甚至只是保住工作。
  • 「中國式偶像養成」優酷網綜《美少年學社》上線:偶像養成的溫情模式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高級副總裁王平此前提到「強化頭部號召,把頭部影響力做到最大」的戰略打法,也將助力《美少年學社》成為偶像養成第一IP。在2017年的綜藝大潮裡,「偶像養成系」綜藝已經不算罕見。受傳統衛視平臺的掣肘,偶像養成類綜藝率先在網絡平臺開花,各大視頻網站都擁有自己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養成節目,從直播、電競一直囊括到「跨次元」選秀。
  • 主打自我養成、背靠B站遊戲發行,《夢想養成計劃》能否開拓國產偶像音舞遊戲市場?
    不久前,獨立國協偶然間在B站上看到了一段宣傳視頻,因畫風而進一步深入了解了這款名為《夢想養成計劃》的遊戲。夢想養成計劃 遊戲CG令人欣慰的是,《夢想養成計劃》的亮點不僅僅在於其以精美的3D CG展現出的吸引力,原創的音樂、音舞結合的玩法、第一人稱的養成體驗等內容,更是瞄準了國內偶像音遊發展的諸多痛點。
  • SNH48:宅男女神團是如何打造的?
    48 group女子偶像組合。SNH48的經紀公司——上海久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尚)CEO陶鶯近日接受了虎嗅的採訪,她認為:「SNH48可以說是國內唯一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和』可面對面的偶像』造星理念運作的偶像培育平臺。」陶鶯在久遊網任職多年,她說,「『可面對面的偶像』是秋元康先生創設性地提出來的,而網際網路思維則是SNH48在本地化時所提出來的理念。
  • 少女養成遊戲
    作為日本少女偶像團體AKB48的複製版,SNH48 成立 已有三年。SNH 取自「上海」的「ShangHai」的拼音縮寫。不同於中國以往完成態的偶像,它打著面對面偶像的口號,目前 已吸納 五期成員 115名,這是一個數量龐大的少女組合。相比 那些成熟的演藝明星,48系 更喜歡採用一些像「原石」一樣的女孩,不完美,但觸手可及。她們在劇場裡 和粉絲分享自己的 日常一切,在演出結束後與他們一一擊掌,如果後者足夠幸運,還能在握手會上獲得更長的獨處時間。
  • ...公演,偶像,真人,養成,心儀,劉倩倩,廣州,鄭丹妮,-社會新聞-東方網
    原標題:揭秘真人偶像「養成記」!為讓心儀女孩成名粉絲們這樣幹  2016年4月,正在國內圈地擴張的48系女團在廣州成立GNZ48分團。這支號稱「基於網際網路思維和參與感精神、O2O構架和可面對面偶像」的女子團體,在四年內規模由最初上海的一個團20多人擴大到目前上海、北京、廣州及瀋陽四個團近300人,四地全年劇場演出超過600場。
  • B站新遊戲,在音舞中體驗偶像養成的感覺
    成為一個偶像是什麼樣的體驗?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現實中成為偶像有難度,但B站的這個新遊戲,可以讓你體驗到當偶像的感覺!《夢想養成計劃》邀請了頂級偶像御用舞者對曲目進行編舞,Onoken、千葉"naotyu-"直樹、長谷川大輔等知名ACG音樂創作者參與音樂創作,還買下了《極樂淨土》《戀愛循環》等知名舞曲的版權。著名遊戲音樂劇手遊《Lethe》製作團隊參與研發,給了玩家一個從平凡藝人走向偶像明星的完美養成體驗。
  • 團綜大火,偶像養成類手遊或迎來最好時光?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偶像養成類遊戲開始印入廠商的眼帘呢?這就結合日本的二次元+偶像團體文化談起。2005年日本的AKB48女團火爆之後,給一些戀愛模擬類遊戲廠商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們以偶像戀愛模擬遊戲為旗號,先後推出了《AKB1/48 與偶像戀愛》、《AKB1/48 與偶像在關島戀愛》、《AKB1/149 戀愛總選舉》等在PSP平臺發售的遊戲,並大獲成功。
  • SNH48粉絲的「偶像養成」遊戲 三明治特稿
    過去,他從未對任何明星偶像著迷,並且覺得,「追星的人腦子都有病」。他的「偶像」是一位出生於1994年,剛剛出道,身高不到1米6的小姑娘,中國女子團體SNH48的成員之一,鞠婧禕。兩個月前,鞠婧禕在SNH48第三屆偶像年度人氣總選舉中,以23萬的票數獲得冠軍,超出第二名6萬票。兩年前的第一屆,拿到這個冠軍只需不到2萬票。按照SNH48體系的遊戲規則,票數的背後是粉絲的真金白銀。
  • 絲芭六選落幕:養成系偶像女團的秩序重構與新曲線|偶像系列
    事實上,絲芭2012年正式推出的SNH48是日系偶像養成模式與粉絲經濟在中國的落地踐行。儘管中國市場上還並存其他偶像經紀公司,但長期以來,絲芭幾乎獨佔了養成類偶像這一賽道。這是絲芭能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也是它在轉型期容錯率較低,問題集中爆發的主要原因。
  • 背靠B站遊戲發行,夢想養成計劃能否開拓國產偶像音舞遊戲市場
    的確,近些年日本偶像音遊發展迅速,這些優秀產品的遊戲設計思路更推動了整個偶像養成遊戲的發展,使同品類後來者多少在玩法上有些前者的影子,但《夢想養成計劃》卻做出了不一樣的內容。 自偶像大師以來,偶像音遊大致的框架便已經敲定,設定上一般以多人偶像團隊為中心,團隊中通常會劃分出來幾個顏色不同(或者是時期不同)的小隊,並且有明確的性別設定。
  • 遊戲亮點解析:學園偶像養成與特訓
    學園偶像季:群星閃耀》中豐富了學園偶像的養成玩法。如同主線劇情中主人公與部員們一起進步那般,玩家在遊戲中也將著重於角色養成,提升角色的表演能力,發掘她們更多的可能性,體會學園偶像們的進步,讓她們登上更大、更高等的舞臺。
  • 偶像養成、遊戲社交、互動綜藝,哪個是你的菜?
    「舞臺空蕩蕩,偶像在片場。」在不成熟的中國偶像市場環境下,許多偶像團體出道後,只能轉型接戲,或者參加團綜。《橫衝直撞20歲第二季》就是一檔圍繞火箭少女的女團綜藝,目前,該節目熱度排名第四。第一季錄製時,距火箭少女101成團不足一年,而今,節目播至第二季,主角仍然是火箭少女101。有養成偶像參與的網綜還有本周排名第八的《拜託了,我餓》。
  • 48系偶像文化背後的男人:秋元康
    養成系偶像的崛起許多人或許會以為AKB48是秋元康負責製作的第一組「養成系偶像」,其實早在1985年,秋元康對於新時代偶像的探索就已經開始了。當年,他擔當了人生中第一組偶像組合「小貓俱樂部」(おニャン子クラブ)的作詞與製作。
  • 真人版戀愛遊戲《如果和AKB1/48偶像談戀愛》
    NAMCO BANDAI Games 推出以人氣偶像團體「AKB48」為題材的PSP 戀愛冒險遊戲《如果和AKB1/48 偶像談戀愛...(AKB1/48 アイドルと戀したら…)》現公開遊戲系統流程以及各特典包裝。「終極戀愛妄想遊戲」《如果和AKB1/48 偶像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