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七俠喜愛張無忌多些還是喜歡宋青書多些?

2021-01-18 小高先生的愛

肯定是宋青書啊,張無忌雖然是書中的主角,但是武當七俠明顯是更喜歡宋青書的。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宋青書是長門長子,按照接班人培養的。

宋青書是武當大弟子宋遠橋的兒子,在武當派的地位很高的,而且他武功樣貌都很出眾,是武當未來的接班人。要不是遇到周芷若後一時痰迷了心竅,惹得身敗名裂,武當掌門人的位置也不會丟。

自古以來長門長子的地位都很高,宋青書生在武當這樣一個大門派的公子哥,那優越感是與生俱來的。武當七俠當然對他關愛有加,最好的資源都給他,這也給他養成了驕傲跋扈的性格,最後弒叔殺了莫聲谷,做了叛徒,十分可惜。

第二、張無忌在武當的時間很短,沒什麼特別深厚感情。

張無忌對於武當七俠來說,接觸的時間很短,可以說沒有什麼特別深厚的感情的。他不像宋青書在武當山長大,十歲之前張無忌一直在冰火島,雖然有父母陪伴,但是島上缺衣少食,跟野人也差不多。

回到武當後不久,爹媽就雙雙自盡了,自己還被玄冥神掌打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野孩子。此時武當七俠對他的感情最多是可憐他命運悽慘吧,在得知他的傷可能永遠也治不好後也沒有過分悲傷,在外面自生自滅也沒人關心。

要不是他在主角光環的籠罩下得到了《九陽真經》治好了內傷,武當七俠可能都忘了還有這麼個人了吧。再後來張無忌當了明教教主,回武當派的時候更少,所以我說張無忌和武當七俠的感情並不深。

所以武當七俠喜歡誰還不明顯?

如果是你,你是喜歡從小看著他長大、樣樣出類拔萃的宋青書,還是十歲前一直都是小野人、還是個小病秧子的張無忌呢?我想正常人都會選擇前者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武當七俠喜歡宋青書多一些還是張無忌多一些
    宋青書和張無忌,是武當三代弟子中最傑出的兩人。也是武當七俠最疼愛、最喜愛的兩個年輕人,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麼,武當七俠更喜歡哪個呢?當然是宋青書了!宋青書確實討人喜歡從感情上來講,宋青書是武當七俠看著長大的。
  • 《倚天屠龍記》中,對於宋青書和張無忌,武當七俠更喜愛誰一點?
    其中老大宋遠橋與老五張翠山都有子嗣,即是大家熟知的宋青書與張無忌。當然,老六殷梨亭也有後人,只不過小說結束時,都還沒有出生。一直以來,都有很多朋友好奇,對於宋青書和張無忌,武當七俠更喜愛誰一點?本文,咱們便來聊聊這個話題。
  • 為何「武當七俠」大部分人沒有孩子?
    整個過程也沒有表現出武當不能娶親,再加上張無忌回歸中土之後,宋遠橋也有他的兒子宋青書,那說明武當並沒有規定說門人不準結婚生子,那為什麼武當七俠總共才有2個孩子呢?宋遠橋的兒子就是江湖人稱「玉面孟嘗」的宋青書,本來他也是一表人才,江湖才俊,可後來被張無忌給比了下去,就連感情上也是敗得一塌塗地,最後成了武當的叛徒。
  • 周芷若追求者眾多,武當少俠宋青書多次表白,卻不如張無忌一眼神
    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老前輩總是用了許多筆墨來描述武當七俠情同手足。武當是武林中的第一門派,武當七俠各個都是人物,隨便單拎一個都是男主角的配置。其中我們熟知的就是天賦異稟的張無忌他爹張翠山,武當代掌門人宋遠橋,武功高強的俞蓮舟等等。
  • 金庸武俠小說的最強組合,武當七俠和全真七子,誰更強
    七人組合起來威力強大,可以和歐陽鋒.黃藥師這類的絕頂高手戰平,總體來說「全真七子武力還是不俗的。隨著全真教的沒落,另一個道家武學門派強勢崛起。那就是武當派,武當派也有一個類似全真七子的組合。那就是武當七俠;在《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一樣是率先出場,不同全真七子的是,武當七俠的武功在前期並不算頂尖高手。
  • 宋青書為何會恨張無忌?周芷若只是個引子,真正原因得仔細看
    張無忌是張翠山的兒子,可以勉強算成是武當派的第三代弟子,而宋青書是宋遠橋的兒子,自幼也在武當長大,可算是正宗的武當第三代弟子。宋青書此人長得極好,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而且在江湖上聲名極佳,號稱「玉面孟嘗」,江湖上的人都已經把宋青書視為武當第三代的掌門人了。以武當派這個紐帶來說,張無忌和宋青書是同一輩的師兄弟,按道理來講,武當七俠情如兄弟,這兩個人也該情同骨肉才是。
  • 武當七俠之間的派系鬥爭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先承認一點:七俠的關係其實總體是不錯的,很有一點所謂「團體即家庭,同志即手足」的意思,這個是大前提。所謂的「鬥爭」都是潛流。我們絕不能誇大人家七俠的矛盾,那絕不是金庸老爺子的本意。人家畢竟是武當派,不是星宿派,沒有那麼多的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 《倚天屠龍記》中,嫉妒害了宋青書
    在武當派的三代弟子中,宋青書是最出類拔萃的,相貌英俊,父親宋遠橋又是「武當七俠」之首。連張三丰都認為他是同輩弟子中最有天資的,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武當派第三代掌門人非他莫屬。可沒想到一念之差後一錯再錯,最終身敗名裂,被張三丰一掌擊斃。
  • 每個人都愛「張無忌」,有誰在意過「宋青書」?
    年輕時讀《倚天屠龍記》,最喜歡張無忌、武當七俠、白眉鷹王,甚至對「玄冥二老」都有幾分好感。而對於宋青書,卻是鄙視憤恨之極——多有前途的一個小夥子,卻一步步自己走進萬劫不復的深淵,竟然差點兒作出弒叔弒祖之事,實在是人品卑劣到了極點。後來隨著年齒增長,加上經歷了一些人一些事,才漸漸懂得站在上帝視角去看宋青書其實很不公平。
  • 武當七俠公認武功第一,俞蓮舟武功到底多強?僅次於張三丰張無忌
    俞蓮舟是武當七俠中武功最高的。這是很多讀者對他最深的印象,書中也有多處印證。俞蓮舟的武功分四個階段:張翠山下山前、十年後張翠山冰火島歸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屠獅大會。這四個階段,俞蓮舟幾乎每次出場,武功都有進步。
  •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武功排名,宋遠橋第二,張翠山排名令人意外
    最近幾日,恰逢最新版《倚天屠龍記》播出,其中以宋遠橋為首的「武當七俠」之間的兄弟情義,著實感動了不少讀者,「武當七俠」超越男女之情的兄弟情義,當真是難能可貴,金庸先生曾經說過,《倚天屠龍記》這部小說不光是寫張無忌與幾個女子的感情糾葛以及明教與六大派的恩怨,更重要的是張三丰對門下弟子「武當七俠」的關愛,以及「武當七俠」之間的兄弟情義,這也是《倚天屠龍記》能成為經典的原因。
  • 如果峨嵋和武當聯姻,周芷若嫁給宋青書,結局會怎樣?
    武當弟子殷梨亭和滅絕師太的愛徒紀曉芙,自幼便訂下了娃娃親。如果不是楊逍橫刀奪愛,兩派早成了兒女親家。宋青書,武當大弟子宋遠橋之子。自幼習文練武,俠名遠播,人稱「玉面孟嘗」。在第三代弟子中,他是佼佼者。如果不出意外,將來執掌武當的人,很可能就是他。
  • 武當七俠為啥經常把事情搞砸?原來金庸另有安排!
    武當七俠總體來說,在正派人物中算是不錯的了。他們正義感滿滿,始終是武林的正義擔當。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當殷天正完敗,明教一敗塗地之時,唯有武當諸俠敢站出來為明教受傷的高手說句公道話。他們德行操守極高,從未乾過一件有虧江湖道德的事。
  • 倚天屠龍記:「玉面孟嘗」宋青書,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不肖子弟的?
    說起宋青書,我想看過電視劇或者原著小說《倚天屠龍記》的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吧!他是武當三代弟子,"武當七俠"中大師兄發宋青書的獨子,江湖公認的武當派接班人!其為人慷慨仗義,濟人解困,武功高強,江湖人稱"玉面孟嘗"。就是這個本該前途一片光明的大好青年,卻因為痴戀周芷若,而最終落得個"背叛師門,弒殺師長、不孝子弟"的名聲,被張三丰親斃於武當山上!
  • 《倚天屠龍記》:存在感最弱的張松溪,才是武當七俠中最足智多謀之人
    《倚天屠龍記》中,武當七俠的兄弟情,是金庸先生濃墨重彩去展現的。而各版電視劇的改編中,因為都是配角,戲份並不多,給人留下的印象有深有淺。
  • 武當死神俞蓮舟
    武當七俠中,最強的是俞二俠,俞蓮舟。他承認這點的方式,很是委婉。
  • 都說宋遠橋很陰險,其實他才是七俠中最陰險的人,差點害死張無忌
    在這八個門派中,有一個門派不得不提,因為這個門派剛立派幾十年,就以火箭般的速度發展成為了江湖第一大門派,這個門派就是武當派。武當派作為江湖第一大門派,對外,少林等門派都視它為眼中釘,因為它崛起的太快了,所以當張翠山之事發生的時候,五大門派的人才會齊上武當,為的就是希望能夠打壓一下武當派。
  • 金庸武俠中的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哪個組合更加厲害?
    如果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遇上了,要比劃比劃,爭個武俠七人第一天團,誰能更勝一籌呢?武當七俠,和全真七子其實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都是道士,都是名門大派,師父都是天下第一,師兄弟都是七個,他們的師傅都研究群體技,都有厲害的陣法,第三代核心弟子裡都出了一個笑話—尹志平和宋青書,第三代擦邊弟子裡還都出了一個傳奇—全真肄業學員楊過和武當非正式隊員張無忌。
  • 單論武功,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究竟有多大差距?有兩個決定性因素
    沒錯,就是全真派的王重陽旗下的「全真七子」和武當派的張三丰旗下的「武當七俠」。我們今天就從武功修為這個角度入手,仔細分析一下這兩個組合的差異,以及造成如此差異的背後原因,讓大家在茶餘飯後多一個談資。 而在少林寺舉辦的著名的屠獅大會上,光明右使範遙和張無忌,在討論如何破解宋青書的時候,俞蓮舟已經上去廝殺了,並且真刀實槍的擺平了宋青書。
  • 對於莫聲谷和宋青書的猜想
    《倚天屠龍記》——七俠聚會樂未央     這個時候張無忌十歲,張三丰一百歲,我們就算莫聲谷出生就拜師,那張三丰也快八十歲了。     我們再來看看宋青書的年紀。    宋青書出場便是一個青年書生,他既然可以獨自抵抗明教的攻擊,說明他的武功已然不弱,所以年齡應該在二十歲出頭,這個時候張無忌十八歲,莫聲谷也就三十歲左右。     大家不要急,這篇文章不是分析莫聲谷和宋青書年齡的,只是搞清楚這一點我的分析才能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