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可以說是一面「照妖鏡」,不少素質低下的人在此都「現出了原形」,例如在地鐵上吃東西、不遵循先下後上原則、獨佔扶手杆、在車廂裡大聲喧譁等,並且小孩子是最容易出現在車廂裡亂跑、大喊大叫、踩踏座位等情況。
而有這樣一位小孩她趴在座位上向窗外看去,她媽媽的一個舉動卻贏得了車廂裡人們的讚賞。原來是有一位小朋友她想要看地鐵外的廣告牌,於是她選擇了一個趴在窗邊的姿勢,這樣的姿勢使得小女孩的鞋子會蹭到她旁邊的乘客。而小女孩的母親便用手擋住小女孩的腳以免弄髒其他乘客的衣服。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引得周圍人的稱讚,有人表示這位母親給孩子做了很好的示範;有人說這位媽媽教出來的孩子肯定不會差;有人表示這位媽媽的舉動好「美」。
的確,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展示出來這位媽媽的素質和教養,這位媽媽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孩子年紀小就讓孩子肆意妄為,而是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做出了榜樣,沒有為了滿足自己孩子的意願而損害周圍乘客的利益。
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位媽媽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上了一堂有意義的課。孩子其實就是家長的縮影,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看進心裡,孩子會不自覺的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我們想要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變得越來越優秀,我們就要學會做一個好媽媽。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就告訴了我們具體做法:
1. 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媽媽
媽媽的情緒其實對孩子影響很大,孩子是能感受到家長的情緒的。一個過於悲觀消極的媽媽,會使孩子也變得多愁善感、優柔寡斷。
我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要一遇到困難就退縮就覺得自己肯定不行。當孩子出現畏難情緒時,作為媽媽就不要在「火上澆油」,對孩子說:是呀,這真的很難,肯定做不到。媽媽要做到就是鼓勵孩子,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告訴孩子:你可以,這沒什麼大不了,只要盡力去做就行。這樣孩子會更加有信心、更加有闖勁。
2. 不要太重結果
不少媽媽都是「唯分主義」,總是覺得分數大過一切,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對的。這樣的想法過於「功利化」,也會讓孩子陷入「分數怪圈」,會讓孩子對學習、對分數產生執念。
我們要告訴孩子分數只是一個參照,並不是我們命運的宣判書,我們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到了什麼、掌握了哪些方法,要讓孩子享受學習而不是被分數所操控。
3. 注重品格教育
在《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提出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而孩子的品格教育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因此,作為媽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範和榜樣,在這樣的薰陶下,孩子自然會有變化。
如何做一個好媽媽,是需要慢慢學習和探索的。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去提升自己。那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可謂是最佳選擇,裡面給出了我們許多建議和方法,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